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四讲.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90370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四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四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四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四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四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四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四讲.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四讲,现代汉语语法的变换分析,本讲讲四个问题:一、什么是变换分析法二、变换分析的依据及原则三、变换分析的类型四、变换分析的作用及局限,一、什么是变换分析法,先看例句:不适当的教育孩子,(对孩子成长不利。)切分 偏正 要适当教育孩子 偏正 教育孩子要适当(我们需要)进口 设备 定性 动宾/偏正 要干什么/要什么反对的 是他“他”施事“他”受事,甲:“反对的是他。”?乙:“反对他?”受事甲:“他反对。”施事 这种为了清楚的表达某个结构所表达的意思,换一个说法,用另一种结构形式来表达,这就是变换。,对“变换”的理解和使用,可主要分为三种含义:,一是 指传统语法中的句子的改换。二是

2、指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中,由低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三是 指海里斯:“结构不同而等价的序列之间的替换。”,海里斯是美国描写语言学后期代表人物。对变换地解释,他先后有三种有影响的说法,除上面的说法,他还说:“两个有着相同的个别同现集合的形类相同的不同结构之间的联系”叫着变换关系。“两个有着相同词类的n个词的句式,如果其中一个n元组集合的句式中某一个能让人满足的句子x跟另中一个n元组集合的句式中某一个能让人满足的句子y,在排列词序的可接受性上相同,那么,对该n元组集合来说,这两个句式互为变换。”,比如:,变换在黑板上写字。把字写在黑板上。他喝醉了酒。他喝酒喝醉了。他吃腻了肉。他吃肉吃腻了。,“变

3、换分析”正是指“结构不同而等价的序列之间的替换”分析。就是:利用不同句法结构之间的联系,分化狭义同构句法形式的内部差别的分析方法。在保持语义关系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句法结构格式,找出一般的语法分析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扩展法、替换法等)无法找出的狭义同构(模式相同、相对应的语法形式功能相同)的语法形式内部的差别,从而分出更小的类来。,“在”+方位名+动+名“把”+名+动+“在”+方位名“在黑板上写字”“把字写在黑板上”。“在家里吃饭”“把饭吃在家里”。,又如:,(中+补)+名 名+被+(中+补)“吃完了饭”“饭被吃完了“喝醉了酒”“酒被喝醉了”。,“我叫他去”代表两个不同的格式:兼语式我叫他(

4、马上)去。我/去/叫他。连动式我(马上)叫他去。我/去/叫他。,二、变换分析的依据及原则,1、变换分析的依据 变换分析法的依据就是句法结构的相关性。句法结构的相关性是指包含相同语义结构关系的不同句法结构之间所存在着的某种内在的联系。,产生这种联系的主要原因是两个方面的:,一是,因为同一个意义可以用不同的句法格式来表达,从而造成了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同义格式。二是,因为同一句法格式可以用来表达多种意义,从而造成了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歧义句法格式。,同义格式:,如:施事+动作+受事亮亮做完了所有的作业。NP1+VP+NP2亮亮把所有的作业做完了。NP1+把+NP2+VP所有的作业,亮亮做完了。NP2+

5、NP1+VP所有的作业给亮亮做完了。NP2+给+NP1+VP,歧义句法格式:,NP+VP(主谓)施事+动作“老虎不吃了”受事+动作“馒头不吃了”工具+动作“钢笔不写了”结果+动作“信不写了”对象+动作“信不看了”,造成歧义句法格式的原因是很多的,这跟汉语的语法结构的兼容性和趋简性特点有关。参考:邢福义 汉语语法结构的兼容性和趋简性 两个三角地带,兼容性就是指同样一个语法结构,可以包容多种意义。比如前面的“NP+VP”的格式就是。再如:“VP+NP”(动宾)动作+受事“不吃馒头了”动作+方所“跑县城”动作+目的“跑项目”“跑运输”动作+工具“跑车”“跑大货车”,趋简性是指表示同样一种语义蕴含,尽

6、管全量形式和简化形式都可以采用,但说起话来人们更多地选择简化形式。,先了解一下NP+VP:老虎还吃鸡吗?老虎不吃鸡了。老虎还吃鸡吗?老虎不吃了。NP+VP鸡老虎还吃吗?鸡老虎不吃了。鸡老虎还吃吗?鸡不吃了。NP+VP鸡还吃白菜吗?鸡不吃白菜了。鸡还吃白菜吗?鸡不吃了。NP+VP白菜鸡还吃吗?白菜鸡不吃了。白菜鸡还吃吗?白菜不吃了。NP+VP,NP+VP 老虎不吃了。施事+动作白菜不吃了。受事+动作鸡不吃了。施事+动作/受事+动作?,考司机考验司机的水平或胆量。(在这路上开车考司机了!)考司机通过考试,成为司机。(我想考司机,将来开出租车。)我的书画我收藏的书画。(我的书画都是重金收购的。)我的

7、书画我创作的书画。(我的书画都是学着乱涂的。)我的书画我表演写字画画。(开始是魔术,接着是我的书画。),同一语义结构关系可用不同句法结构表示,同一句法结构格式可用来表示不同语义结构关系,这就产生了相同语义结构关系的不同句法结构之间的某种内在的联系。这就是句法结构的相关性。,NP+VP 老虎不吃了。施事+动作白菜不吃了。受事+动作鸡不吃了。施事+动作/受事+动作VP+NP 不吃馒头了。动作+受事 不跑县城了。动作+方所 不跑项目了。动作+目的,NP+VP VP+NP老虎不吃了。施事+动作 不吃老虎了。受事+动作白菜不吃了。不吃白菜了。受事+动作鸡不吃了。?不吃鸡了。受事+动作,如果说,层次分析法

8、依据结构的层次性是利用了结构的内部关系,那么,变换分析法依据结构的相关性就是利用了结构的外部关系。前者是静态的分析,后者是动态的分析。,2、变换分析的原则,变换分析的原则指的是平行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朱德熙先生提出来的。朱德熙 变换分析的平行性原则 1986中国语文第2期,平行性原则就是:1)、变换前,左边竖行句子的句法形式和高层次语义关系一致;2)、变换后,右边竖行句子的句法形式和高层次语义关系一致;3)、每一横行,变换前后句子的低层次(同现词语)的语义关系一致;4)、所有横行,左右两侧句子的高层次(语用)语义关系的差别一致。符合以上标准变换才有效,否则无效。,N1(方)+V+着+N2 N2+

9、V+在+N1(方)原句式 变换式左 墙上挂着地图 地图挂在墙上 右边 地上铺着毯子 毯子铺在地上 边竖 门上安着电铃 电铃安在门上 竖行 屋里摆着酒席 酒席摆在屋里 行 实例 变换关系 实例 高层次语义关系:静态 存在 静态 存在 什么地方存在什么事物 什么事物存在于何处低层次语义关系:同现词语的语义关系 处所+动词(附着)+受事 受事+动词(附着)+处所,比较:原句式 变换式 N1(方)+V+着+N2 N2+V+在+N1(方)左 墙上挂着地图 地图挂在墙上 右 地上铺着毯子 毯子铺在地上 a 河里流着水 水流在河里 b 台上演着京戏 京戏演在台上 1、a、b、变换前、后,都与竖行其他句子的高

10、层次语义关系不一致;2、a、b、变换前、后,句子的低层次的语义关系不一致;3、a、b 左右两侧句子的高层次(语用)语义关系的差别于其他横行的也不一致。因此,a、b都是无效变换。,三、变换分析的类型,1、换位、替换(有人认为不属于变换分析)3、增添 4、删略、紧缩、设计变换式,1、换位,变换同现词语的位置。如:NP+VP VP+NP“人来了。”“来了人。”“我来了。”?“来了我。”a(兼语式)“我叫他去”“我去叫他”b(连动式)“我叫他去”“我去叫他”,、替换(有人认为不属于变换分析),能够相互替换说明有相同的分布特征,而有相同的语法性质,有可能归为同一种聚合。NP+VP(NP NP+VP)人

11、人们 同学 来了。三个同学 客人,3、增添,增添实词即扩展。通过考察能不能扩展,可以给句法结构及其组成成分分类如:迅速处理 非常迅速的处理迅即处理“讯即”是副词,迅速是形容词。,如:“(都)NP了”大姑娘大姑娘了一个部队的老战友一个部队的老战友了 四点钟(都)四点钟了这么多年 这么多年了百把斤的猪 百把斤的猪了(比较:*猪了,哪能随便卖出去?),4、删略,通过检查是否能够去掉上述成分,可以给实词和句法结构分类。我吃新鲜水果。M+d+x+m m+d+m 我吃水果。m+d+x*我吃新鲜。新鲜水果是好的。x+m+d+x+的 m+d+x+的 水果是好的。x+d+x+的*新鲜是好的。“水果”是主导成分。

12、,、紧缩,即分别选取直接成分的核心,然后把它们组合起来。通过考察能不能紧缩,可以给句法结构及其组成成分分类。王冕七岁死了娘。王冕死了。?王冕上午读了书。王冕读了。,、设计变换式,语义解释型变换在分析语义语法范畴的基础上,利用范畴性语义成分设计变换式。N1(方)+V+着+N2 N2+V+在+N1(方)墙上挂着地图 地图挂在墙上 地上铺着毯子 毯子铺在地上 a 河里流着水 水流在河里 b 台上演着京戏 京戏演在台上,四、变换分析的作用及局限,1、变换分析的作用2、变换分析的局限,1、变换分析的作用,变换分析最直接的作用是可以更有效地分化歧义句式。分化歧义句式,层次分析法强于成分分析法,而变换分析法

13、的能力更强。,层次分析法强于成分分析法,“咬死了猎人的狗”动宾 动语+宾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咬死了猎人的狗”偏正 定语+中心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A 动+补(了)+名1+的+名2 C把+名1+的+名2+动+(了)咬死了猎人的狗 把猎人的狗咬死了 打碎了张三的玻璃杯 把张三的玻璃杯打碎了 弄丢了家里的钥匙 把家里的钥匙弄丢了 吓坏了小王的妈妈 把小王的妈妈吓坏了B 动+补(了)+名1+的+名2 D名2+动+补+名1(了)咬死了猎人的狗 狗咬死了猎人 打碎了玻璃杯的张三 张三打碎了玻璃杯 弄丢了钥匙的亮亮 亮亮弄丢了钥匙 吓坏了妈妈的小王 小王吓坏了妈妈,值得注意的是A C B D

14、,而A D;B C:A打碎了张三的玻璃杯 C把张三的玻璃杯打碎了 D玻璃杯打碎了张三B打碎了玻璃杯的张三 D张三打碎了玻璃杯 C把玻璃杯的张三打碎了,名词语1+送+名词语2(赠送?运送?)这批西瓜送监利进校 C这批西瓜送给监利进校(赠送)D这批西瓜送到监利进校(运送),名词语1+送(给)+名词语2 名词语1+送(到)+名词语2 这几本书还(给)李老师 这张桌子搬(到)办公室这些钱交(给)王校长 这些吃的东西放(到)冰箱这些用品卖(给)小学生 这盆花放(到)客厅这家具退还(给)蒋勇 这坛酒抬(到)地下室,这样通过变换分析就将A是和B式区别开了。把“名词语1+送+名词语2”分化为两类:A、名词语1

15、+送(给)+名词语2 B、名词语1+送(到)+名词语2。,2、变换分析的局限,变换分析可以用来分化歧义句式,但不能用来解释造成歧义句式的原因。这就是变换分析法的局限性。要回答这个问题又需要寻找其他的语法分析手段。,名处所+动+着+名 A、名处所+动+着+名“戏台上 摆 着 鲜花”B、名处所+动+着+名“戏台上 演 着 京戏”,A名处所+动+着+名 C名+动+在+名处所戏台上摆着鲜花 鲜花摆在戏台上床上躺着病人 病人躺在床上墙上挂着地图 地图挂在墙上黑板上写着字 字写在黑板上门上贴着对联 对联贴在门上,B名处所+动+着+名 D名处所+正在+动+名戏台上演着京戏 戏台上正在演京戏门外敲着锣鼓 门外正在敲锣鼓外面下着大雨 外面正在下大雨教室里上着课 教室里正在上课炉子上熬着汤 炉子上正在熬汤,A名处所+动+着+名 D名处所+正在+动+名戏台上摆着鲜花 戏台上正在摆鲜花B名处所+动+着+名 C名+动+在+名处所 戏台上演着京戏 京戏演在戏台上 是什么原因造成“名处所+动+着+名”A式、B式歧义的呢?变换分析法不能回答这个问题。,练习:根据提供的参考语料,用变换分析分化“他烧了一车炭。”所用的歧义句式。他烧了一车炭。他烧了一捆草。他烧了一壶水。a、他烧l了一车炭。b、他烧2了一车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