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791935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报告通过系统回顾近期国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发生情况,研判第三季度的可能发展趋势,明确需要重点关注的事件和病种:一、近期概况(一)我国内地地区1、特别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023年6月1日6月30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市)及XX生产建设兵团共报送12431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我变异株,涵盖141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前三位的分别为及其亚分支、及其亚分支、及其亚分支。2、重点关注:无3、一般关注:猴痘2023年2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多国猴痘疫情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

2、生事件”。国家卫健委印发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对猴痘的预防、诊断以及疾病控制进行指导。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病。既往猴痘主要流行于中非与西非地区,一些非地方性流行地区的国家先后发现猴痘病例。目前,猴痘对公众的感染风险低,建议积极了解猴痘防控知识,做好健康防护。猴痘病毒是一种DNA病毒,不同于易突变的RNA病毒。根据文献资料显示,它主要通过动物传播,人被受感染动物咬伤或接触其血液、体液或皮疹而感染。食用未充分煮熟的肉和被感染动物的产品也是可能的危险因素。2022年5月以来的全球疫情,96%的感染者为青壮年男性(中位年龄34岁),与疫情主要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发生有关,此外也可通

3、过人际传播,密切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疹、血液或近期内受污染的物体可引起人际传播。飞沫传播通常需要长时间的面对面接触,这对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对活动期病例的封闭家庭成员带来更大的风险。(二)XX中旗1、特别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023年上半年我旗共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病人数564例,发病高发地以XX镇(211例)、XX镇(97例)和乌加河镇(90例)为主,年龄集中在45-85岁及以上组,职业主要是家务及待业。建议:(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则。(2)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还需要及时接种疫苗,在医生的指导下全程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以及其加强针,能够使体内产

4、生相应的抗体,起到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作用。(3)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个人护理,在外出后需要及时洗手消毒不可以直接使用接触公共物品的手揉眼或者触摸口腔鼻部,以免导致手部的病毒侵入体内,还需要正确地佩戴医用口罩,并且要及时更换。(4)需要加强环境管理,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尽量每天开窗通风消毒,还要避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者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口鼻,然后将纸巾放置在垃圾箱,不可以随意丢弃。日常居家环境可定时使用酒精擦拭消毒,有助于杀灭新型冠状病毒。2、重点关注:布鲁氏菌病(布病)2023年上半年我旗共报告布病发病人数146例,较去年同期比下降1.35%。发病高发地以德岭山镇(44例)、乌加河镇(38

5、例)和石哈河镇(24例)为主,年龄集中在40-65岁组,职业主要是农民。建议:(1)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和防控;切实保障畜间和人间布病监测、防控的人力及物力投入。(2)利用各种形式传播媒体,扩大对职业人群和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对布病的知晓及防范意识,促进病例早就医。(3)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病例的诊断及实验室检测水平,促进及时、规范诊治,降低慢性化对病例及其家庭和社会的危害。(4)建立政府主导,动物防疫、卫生健康等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促进疫情防控工作。3、一般关注:猴痘2022年9月14日,重庆市在入境人员中发现我国大陆首例猴痘病例(1例)是中国内地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2023年6月6日

6、,北京市医疗机构报告两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另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2例均是通过亲密接触感染。2023年6月10日,广州市监测发现2例猴痘病例,病例均为男性。2023年7月3日,辽宁沈阳市报告1例猴痘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目前患者正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情况稳定。2023年7月5日,XX监测发现3例猴痘确诊病例。病例分别为24岁男性、28岁男性和38岁男性。2023年7月6日,XX市通过监测发现并报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该病例经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结果为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根据上述地区发生的病例,预警预测我旗会发生

7、猴痘输入病例。建议:在猴痘地方性流行地区,尽量避免与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包括患病或死亡的动物)发生接触,不直接接触动物的血和肉,必须彻底煮熟后才能食用。处理染病动物或感染组织以及在屠宰过程中,应配戴手套及其他适当的防护用品,同时加强个人手卫生。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广泛地宣传猴痘病毒防治知识,使公众及时、有效地采取预防手段。由于既往猴痘流行地区局限,且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临床症状通常较轻,猴痘预防一般采取以管理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但亦有疫苗可以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由于存在交叉免疫,接种天花疫苗可预防猴痘。二、风险评估结果本次风险评估重点分析了2023年16月份全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布病

8、、猴痘等公共卫生风险。根据近期与既往的传染病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结果及其特点,主要结论:预计2023年第三季度不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病毒在变,就拿现在流行的XBB系列变异株来说,它的致病力不如BA、BF系列,所以对身体的伤害也小了不少,事实的确如此,如今很多人已经二阳了,但是二阳需要住院的人数相对于一阳明显减少,二阳造成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概率明显降低,但是还应不断完善诊断、检测等措施,加强全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免疫接种,强化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加强居民健康管理和服务,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冠不再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我旗布病发病人数居多,牲畜交易频繁,养殖人员、皮毛收购人员未做到有效的个人防护,肉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存在污染现象,尤其涮火锅时肉食未能熟透就食用,也存在气溶胶感染现象,加强布病各项防控措施,有效减少布病的发生。猴痘在全球传播风险为中等,我国XX地区和内地也已在入境人员中发现并报告猴痘病例,目前对入境人员的隔离时间不能覆盖猴痘的潜伏期(可长达21d),难以通过隔离期间症状监测发现所有病例,我旗也面临着猴痘疫情的输风险,需关注入境人员输入疫情及其续发风险,切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成果,落实猴痘疫情各项防控措施,防治结合,预防为主,依法管理,科学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