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施工用电普遍存在安全隐患.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92070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施工用电普遍存在安全隐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现场施工用电普遍存在安全隐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现场施工用电普遍存在安全隐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现场施工用电普遍存在安全隐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现场施工用电普遍存在安全隐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场施工用电普遍存在安全隐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施工用电普遍存在安全隐患.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施工组织设计操作不到位 建筑施工工地,既是电气安全技术的特殊场所,又是具有特殊电气危险的场所。因而,国家建设部为此专门制定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下简称规范),规定施工企业在施工前必须严格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等。但是,许多施工企业却没有按照此规范严格执行,或者不重视施工用电问题,没有认真、严肃地进行用电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管理措施等施工组织设计工作。这是目前施工企业的一个通病。,第八部分 现场施工用电普遍存在安全隐患,电工持证上岗不规范 建筑工地上的直接操作电工具备资质的不多,既没有取得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也没有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特种行为电工证。

2、大多数电工没有进行过严格的电工基础知识、电力安全知识培训,因此,在实际操作工作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用电技术、安全管理不到位,操作人员用电安全自我防范意识相对薄弱而导致人员触电伤亡、电气设备损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第八部分 现场施工用电普遍存在安全隐患,用电危险点缺乏监控 施工用电大多是临时用电,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也因临时性而往往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太到位。譬如,用电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具体,缺乏对操作者必要的安全用电交底,重要危险作业点缺乏必要的监控。又如,施工现场与邻近架空和敷设电力线路缺乏在安全距离范围内的作业监控,操作手动工器具在特别水淋、潮湿环境下工作的绝缘监控,对工程中哪些作业点是

3、用电安全危险点,需要采取什么样的监控手段和防护措施没有交底,等等。所以,直接施工人员经常不讲规程规范,凭经验办事,我行我素,最终酿成大祸。,第八部分 现场施工用电普遍存在安全隐患,漏电保护器装设存在漏洞 规范严格规定: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执行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总保护器、分保护器的“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但是,许多工地没有安装总漏电保护器和作业危险点漏电分保护器。即使少数工地已装设,大多没有充分考虑过保护器的剩余电流、短路、过负荷保护等特定功能,保护器的额定动作(分断)电流的大小,在水淋、阴雨、特别潮湿等安装位置的特定环境下,保护器的选型以及保护器相互之间动作电流的级差和动作(分断)时间的级

4、差的配合等技术性能要求,安装和使用随意性大,更没有做定期检查、试跳记录。,第八部分 现场施工用电普遍存在安全隐患,“三相五线制”落实不到位 规范明确规定:施工现场必须采用TN-S接零系统(即“三相五线制”系统),把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以此来保障人身、设备安全。现行市区用电基本上均采用“三相四线制”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TT系统)和工作零线N线与保护地线PE线合一的单相供电制的接零系统(即TN-C系统)。许多施工队伍没有按要求使用“三相五线制”电源,或者因为不懂“三相五线制”接线方式或错接线而实际上仍为“三相四线制”。并且大多没有规范的配电房,对开关箱也没有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5、的“4个一”规定,不注重开关箱、配电箱的防雨防潮以及保护、接地等措施。,第八部分 现场施工用电普遍存在安全隐患,现场用电安全管理杂乱 施工现场使用的电线随意拖、拉,零乱混杂,既没有架空也不采取保护措施,甚至有的电线还浸泡在水中或者被物体碾压,私拉乱接、电线老化、表皮破损、用电器具和零件缺损、多用插座等电器无防雨措施的现象较为普遍。缺乏电气设备的检验 对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绝缘工器具和绝缘防护用品等,缺乏定期进行的直流电阻、绝缘电阻、耐压、泄漏等国家规定的电气预防性试验。,第八部分 现场施工用电普遍存在安全隐患,带电作业不规范 随意进行带电作业,作业人员带电操作时缺少防护措施和监护人。触电伤亡是

6、建筑施工行业四大伤害之一,主要因为:(1)施工工地的外部环境条件十分恶劣,风吹、雨淋、日晒、水溅、沙尘等不可抗拒的自然条件的影响,工地上机动车辆、运行中的机械设备,对电气设备的撞击和震动,这些均容易引发电气事故的发生。(2)施工工地的施工人员在工作时往往受雨淋、水溅等,易使皮肤潮湿,导致人体阻抗下降,并且这些人员中大多数缺乏用电安全常识。同时,工地的供电线路又属临时性线路,大部分为架空或明敷线路。因此,极易造成触电伤亡事故。(3)施工工程,特别是中小型工程,由于怕麻烦,基本上都是采用TT系统的“三相四线制”和工作零线N线与保护地线PE线合一的接零系统(即TN-C系统)的单相供电制供电,而不是按

7、规定采用把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严格区分的TN-S接零系统的“三相五线制”供电。所以,因TT系统和TN-C系统的特殊性,设备外壳极易带上故障电压,施工人员在这特殊场所、特殊供电系统条件下,也就更容易遇到电击。,第八部分 现场施工用电普遍存在安全隐患,端正认识 各施工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奉行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的安全生产理念,把安全生产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原来忽视甚至遗忘的施工用电安全严肃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统一认识,明确责任,扎实有效地落实各项措施。要加强用电安全检查、督办,落实防雨、防涝、防雷措施,责任到人。建章立制 建立健全用电安全责任制,制定和完善安全用电组织措施、临

8、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电气防火措施和用电安全现场管理措施。加大投入 加大投入,完善施工用电的软件和硬件,特别是用电设备、保安电器、绝缘材料、绝缘工器具、绝缘防护用品的硬件投入。,第八部分 现场施工用电普遍存在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各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用电安全生产管理,要善于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及时整改。各施工企业要切实加强对职工的用电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安全用电知识的培训,增强职工防触电及自我安全防范保护的意识及能力,特别要严格执行电气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要严格执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的用电安全规范,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配置齐全。隔离开关和分路隔离开关、熔断器和分路

9、熔断器、自动开关和分路自动开关、电压表、电流表、电度表等应配置齐备。动力配电与照明配电也应分别设置。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必须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而且,在特别潮湿、容易被碾压、易进水的地方进行工作和操作,如震动棒(器)、手电钻、手动砂轮机等手提式电动工具的操作,均必须加装动作(分断)电流分别不大于30 mA的末级漏电保护器。必须严格做到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配电箱,必须实行一机一箱一漏电保护一闸的“4个一”规定,严禁用同一开关箱控制2台及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并做好开关箱、配电箱的防雨防潮以及保护接地等措施。,第八部分 现场施工用电普遍存在安全隐患,对施工现场的电气装备和绝缘工器具,应定期送到

10、有资质的电气试验部门进行直流电阻、接地电阻、绝缘电阻、耐压、泄漏等相关电气预防性试验。要教育和引导工地电工学习和掌握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低压安全工作规程。不要随意进行带电作业,必须带电操作时要采取绝缘防护措施并安排操作监护人。严格加强施工用电现场管理,使用的电线不能随意拖、拉,线路尽量采取架空线路或地下深埋保护措施。不要让电线浸泡在水中或被物体碾压,电线老化、表皮破损、用电器具和零件缺损等要及时更换和维护、维修。严禁使用无保护措施的多用插座等用电设备。要特别注意施工现场与邻近架空和敷设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避免钢筋、水管、工器具等金属物件触碰高低压电线。加强日常巡视检查。对漏电保护器是否有效动作、

11、熔体额定值和断路器整定值是否正确、接地线引线和用电设备的PE线是否连接良好等要形成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维护管理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有效地加强检查监督。,第八部分 现场施工用电普遍存在安全隐患,加强安全管理 相关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把原来忽视甚至遗忘的施工用电安全问题严肃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经常开展用电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并严格履行职责,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执法,依法行政。,第八部分 现场施工用电普遍存在安全隐患,现场存在的施工用电问题举例,1、电源线问题(过道路无防护措施、与钢筋交织在一起),1、电源线问题(过轨道无防护措施),1、电源线问题(电源线布设未与金属物隔离),1、电源线问题(临时布线后

12、未做处理),1、电源线问题(),2、电源箱问题(插座盖损坏),2、电源箱问题(电焊机箱子外皮未做保护接零),2、电源箱问题(用电设备接在漏电开关的电源侧),2、电源箱问题(拉闸断电未按顺序操作,应先拉分开关,后拉总闸),2、电源箱问题(堵塞电源通道),2、电源箱问题(基坑边缘处与电源箱设置的操作空间不足50Cm),2、电源箱问题(电源箱门未及时关闭),3、漏电保护器问题,3、漏电保护器问题(使用的插座无漏电保护器控制,一个插头带两个电气设备),4、保护接零与重复接地问题,未正确做好保护零线,未做好保护零线,电源线无保护接零,4、保护接零与重复接地问题(未作保护接零),5、照明用电问题(直接将电

13、源线绑扎在金属结构上),5、照明用电问题(接头未处理),6、其他用电问题(线轴插座、漏保损坏),6、其他用电问题(非电工私拉乱接电源),6、其他用电问题(操作时未按规定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如工作服、手套绝、缘鞋),附:供、用电技术档案的管理要求,安全技术档案由主管该现场的电气技术人员负责建立与管理。1、供、用电的组织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包括:)现场勘察;)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和配电室、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的位置及编号、线路走向;)进行负荷计算、分配;)选择、确定变压器容量、导线截面和电器的类型、规格;)绘制电气平面图、立体图、电气接线系统图和接地系统图(包括重复接地)、接地系统平面图(含测量点)、现

14、场地下电缆敷设及走向标识图;注意:现场地下电缆敷设及走向标识图,应随电缆敷设检验的同时绘制(以固定的标志,如建筑物、建筑基础等作为基准点)并标注出具体的电缆埋设位置,并将该动态信息提供给现场调度室。(预防地下管线施工,碰触或挖断电缆)。)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放火措施。,2、要求:)供、用电图纸必须单独绘制,并作为用电检修、维护的依据)供、用电的组织设计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技术负责人审核,经主管部门批准后生效。发生设计变更应经原审批人同意,办理相关手续,并补充有关图纸、资料。3、现场供、用电必须建立安全技术档案:)供、用电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修改供、用电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技术

15、交底资料;)供、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变压器、电气设备的试验、检验和调试记录;)接地电阻、漏保及电器设备绝缘测定记录;)定期检(复)查记录;)电工巡查、维修记录(可分区域或系统,指定持证电工实施),变配电所(室)应具备的规章制度和措施1、规章制度1)值班人员岗位责任制;2)交接班制;3)倒闸操作票制;4)检修工作票制;5)设备缺陷管理制;6)巡视检查制;7)工器具管理制;8)安全消防、保卫制(出入)。,变配电所(室)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电工所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证”的培训、考核、取证项目类别-分为:维护、安装、检修、运行、试验,五类。接地装置的检查周期及接地电阻阻值1)变配电所(室)总接

16、地网:每年一次,不得大于 4。2)变台的接地引下线:每年一次,不得大于 4。3)避雷器的接地网:每年一次,不得大于 4。4)避雷针的接地网:每年一次,不得大于 10。5)各车间(工段)的接地网及零线:每年一次,不得大于 4。6)重复接地:每年一次,不得大于 10。7)各轨道式起重机的接地网:每年一次,不得大于 10。,接地装置的维护管理1)检查接地导线是否有串连、碰伤、砸断、腐蚀、松动、脱落等现象,发现缺陷及时处理。2)检查重复接地是否良好;分接地干线腐蚀程度,腐蚀严重的应及时更换。3)检查接地卡子,接线螺栓、接触面(油漆或腐蚀)的连接是否良好。4)运行的接地装置,应有接地装置平面图、制作施工

17、图、竣工图及实验报告等。,电气防火,电器、照明设备、手持电动工具以及通常采用单相电源供电的小型电器,有时会引起火灾,其原因通常是电气设备选用不当或由于线路年久失修,绝缘老化造成短路,或由于用电量增加、线路超负荷运行,维修不善导致接头松动,电器积尘、受潮、热源接近电器、电器接近易燃物和通风散热失效等。,其防护措施主要是合理选用电气装置。例如,在干燥少尘的环境中,可采用开启式和封闭式;在潮湿和多尘的环境中,应采用封闭式;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环境中,必须采用防爆式。防止电气火灾,还要注意线路电器负荷不能过高,注意电器设备安装位置距易燃可燃物不能太近,注意电气设备进行是否异常,注意防潮等。,静电、雷电、电

18、磁危害的防护措施,1、静电的防护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静电可以造成多种危害。在挤压、切割、搅拌、喷溅、流体流动、感应、摩擦等作业时都会产生危险的静电,由于静电电压很高,又易发生静电火花,所以特别容易在易燃易爆场所中引起火灾和爆炸。静电防护一般采用静电接地,增加空气的湿度,在物料内加入抗静电剂,使用静电中和器和工艺上采用导电性能较好的材料,降低摩擦、流速、惰性气体保护等方法来消除或减少静电产生。,2、雷电的防护 雷电危害的防护一般采用避雷针、避雷器、避雷网、避雷线等装置将雷电直接导入大地。避雷针主要用来保护露天变配电设备、建筑物和构筑物;避雷线主要用来保护电力线路;避雷网和避雷带主要用来保护建筑物;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电力设备。,3、电磁危害的防护 电磁危害的防护一般采用电磁屏蔽装置。高频电磁屏蔽装置可由铜、铝或钢制成。金属或金属网可有效地消除电磁场的能量,因此可以用屏蔽室、屏蔽服等方式来防护。屏蔽装置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以提高屏蔽效果。,什么是安全,您有权拒绝违章,什么是安全,多防一步,少出事故,全面理解“安全”两个字的含义:“安”是没有危险即安,“全”是没有缺陷即全。安全工作不是做秀,不是务虚,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人身安全。,什么是安全,祝好人一生平安,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