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0218-2021 双向拉伸聚酰胺(尼龙)薄膜.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792391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 20218-2021 双向拉伸聚酰胺(尼龙)薄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GB∕T 20218-2021 双向拉伸聚酰胺(尼龙)薄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GB∕T 20218-2021 双向拉伸聚酰胺(尼龙)薄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GB∕T 20218-2021 双向拉伸聚酰胺(尼龙)薄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GB∕T 20218-2021 双向拉伸聚酰胺(尼龙)薄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B∕T 20218-2021 双向拉伸聚酰胺(尼龙)薄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T 20218-2021 双向拉伸聚酰胺(尼龙)薄膜.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Y 2883.140.10OB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02182021代替GB/T202182006双向拉伸聚酰胺(尼龙)薄膜Biaxiallyorientedpolyamide(nylon)filmISO15987:2003,PlasticsFilmandsheetingBiaxiallyorientedpolyamide(nylon)films,MOD2021-03-09发布2021-09-01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202182006双向拉伸聚酰胺(尼龙)薄膜。本标准与GB/T20218200

2、6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外观分为了膜卷外观和膜外观(见3.1.1和3.1.2,2006年版的3.1);增加了薄膜大于0.015mm厚度极限偏差(见3.2.2);一将断裂伸长率修改为拉伸标称应变(见表3,2006年版的表2);一删除了耐撕裂力指标(见2006年版的表2);一修改了热收缩横向指标(见表3,2006年版的表2);增加了薄膜厚度大于0015mm的氧气透过量指标(见表3);一修改了卫生性的要求(见3.4,2006年版的3.4);修改了拉伸强度和拉伸标称应变的试验方法(见4.6,2006年版的4.6)。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l5987:2003塑料薄膜和薄片双向拉伸聚酰胺

3、(尼龙)薄O本标准与ISO15987:2003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15987:2003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本标准与IS015987:2003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其在外侧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附录B给出了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一将标准名称改为双向拉伸聚酰胺(尼龙)薄膜。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沧州东鸿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明珠塑料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惠州宝柏包装有限

4、公司、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岳建军、高城、彭永杰、姚利芳、毕宏志、张广强、邹燕红、陈欣、于佳佳、刘思强、Zdr驰、白金坡、于文娟、张姝杰。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2021820()6o双向拉伸聚酰胺(尼龙)薄膜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双向拉伸聚酰胺泥龙)薄膜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聚己内酰胺(尼龙6)树脂为主要原料,以平膜法经双向拉伸制得的聚酰胺(尼龙)薄膜(以下简称“薄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5、(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0382000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ISO2556:1974.NEQ)GB/T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ISO527-3:1995.IDT)GB/T24102008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ASTMD1003:2007,MOD)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IDT)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29182018,ISO2912008,MOD)GB4806.7食

6、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T66722001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ISO4593:1993,IDT)GB/T66732001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ISO4592:1992,IDT)GB/T100061988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方法(ISO8295:1986,IDT)GB/T120272004塑料薄膜和薄片加热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ISO11501:1995,IDT)GB/T142162008塑料膜和片润湿张力的测定(ISO8296:2003,1DT)3要求3.1 外观3.1.1 膜卷外观膜卷外观应符合表1的规定。1膜卷外观序号项目要求1皱纹膜卷表面不

7、可有明显皱纹2暴筋不准许3同卷膜端面颜色不可有明显差异4膜卷卷芯不可有凹陷或缺口GBr202182021表1(续)序号项目要求5端面错位W5inn6接头接头个数应不大于1个:每段长度应大于100OnI:接头处应牢固并有明显标志a1.2膜外观薄膜表面不可出现污点和杂质。3.2 尺寸偏差3.21 赖碓宽度不可有负偏差,且最大偏差不大于4mm。3.22 厚度偏差厚度极限偏差和平均厚度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厚度极限偏差和平均厚度偏差标称厚度d。mm厚度极限偏差%平均厚度偏差%do0.015103do0.01573.3物理力学性能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3物理力学性能序号项目要求1拉伸强度(

8、纵向/横向)2180MPa2拉伸标称应变(纵向/横向)W180%热收缩率纵向3.0%3横向2.0%4雾度7.0%5动摩擦系数非处理面/非处理面0.66润湿张力处理面50mN/m7氧气透过量do0.015mm10.010-4cm3(m2dPa)do0.015mm5.010-W(m2dPa)3.4卫生性用于食品接触的薄膜应符合GB4806.7的规定。4试验方法4.1 取样在包装完好的膜卷上至少去掉表面15层,沿膜卷的宽度切割取样约20层,应密封防潮。4.2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按GB/T2918的规定执行。环境温度为23C2C,相对湿度为50%10%,状态调节时间不少于4h,表3中16项在

9、此条件下进行试验。4.3 外观4.4 3.1膜卷外观在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对膜卷进行目测。用分度值为05mm的钢直尺,测量膜卷端面错位。4.3.2膜外观在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目测。4.4 宽度偏差按GBZT66732001的规定进行测量。4.5 厚度偏差按GB6672-2001的规定进行测量,取12层薄膜,去掉面、底两层进行叠加测量,厚度为测量值除以10。厚度极限偏差按公式(1)进行计算,平均厚度偏差按公式进行计算。-j4;JI;小a式中:d厚度极限偏差,以百分数表示(%);dmx或min最大或最小厚度,单位为亳米(mm);do标称厚度,单位为亳米(mm)。式中:d一平均厚度偏差,以百分数

10、表示(%);do平均厚度,单位为亳米(mm);do标称厚度,单位为亳米(min)。4.6 拉伸强度和拉伸标称应变按GB/T1040.32006的规定进行,采用2型试样,试样宽度为15mm,夹具间初始距离为GB202182021100mm,试验速度为200mmmin20mmmin(.4.7 热收缩率按GB/T120272004的规定进行。试验条件为1602,时间为5min。4.8 雾度按GB/T24102008的规定进行。4.9 摩擦系数按GB/T100061988的规定进行。4.10 润湿张力按GB/T142162008的规定进行。4.11 趣气透过按GB/T10382000的规定进行。4.1

11、2 卫生性按GB4806.7的规定进行。5检验规则5.1 组批以批为单位进行验收,同一配方、同一工艺条件、同一厚度的产品100t为一批。5.25.2.1 外观及尺寸偏差按GB/T2828.12012的规定一般检查水平为H,二次抽样方案,接收质量限(AQL)为6.5,见表4。每卷地膜为一个样本单位。表4抽样方案单位为卷批量样本样本量累计样本量接收数AC拒收数Re28第一2201第一2201915第二2412第一33021625第二361226-50第一第二55510012251-90第一第二8881603341单位为卷表4(续)批量样本样本量累计样本量接收数AC拒收数Re91150第一13131

12、3第二132645151280第一202025第二204067281500第一323236第二32649105011200第一505059第二5010012131201-3200第一8080711第二8016018193201-10000第一1251251116第二12525026275.2.2物理力学性能从5.2.1检验合格的每批样本中随机抽取任一个样本进行试验。5.3 出厂检Sr出厂检验项目为第3章中除氧气透过量和卫生性要求外的其他全部项目。5.4 型式检验型式检验为第3章的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试制的定型鉴定;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原料、工艺有重大改变,可

13、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时每一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d)产品长期停产超过半年后,恢复生产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5.5 判定规则外观、尺寸偏差应按表4的规定进行判定。物理力学性能检验结果中如有不合格项,则应从该批中抽取双倍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验,仍有不合格项,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卫生性要求若有不合格项,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6辘、=iSMtRK6.1 标志每卷薄膜应有合格证,内容至少包括:产品名称、树S源度、宽度、参考长度、净质量、生产日期、生产厂名称、生产厂地址、执行标准、检验员印章。6.2 簸每卷薄膜两端用发泡衬垫

14、保护,并用塑料塞头塞紧;内层使用防潮包装材料密封;外层使用纸箱包装,并用打包带捆扎紧。特殊包装由供需双方商定。63运输时应小心轻放,防止机械碰撞和日晒雨淋。64薄膜应保存在整洁、干燥的库房内,妥善堆放,远离热源和腐蚀性介质,不能受阳光直接照射,贮存期自生产之日起为24个月。超过贮存期,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ISo15987:2003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本标准与6015987:2003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具体章条编号对照情况见表A.1。表A.1本标准与ISO15987:2003的章条编号对照情况本标准章条编号对应的ISO15987:2003章条编号11223343.1

15、4.13.1.13.1.2-3.24.24.2.13.2.14.2.24.2.34.2.43.2.24.2.53.34.33.44.4454.14.25.14.35.25.34.45.3.14.55.3.25.3.24.65.44.75.54.85.77表A.1(续)本标准章条编号对应的ISO15987:2003章条编号4.94.105.84.115.64.12566和7附录A附录B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ISO15987:2003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本标准与ISo15987:2003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见表B.1B.1本标准与ISO15987:2003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本标准章条编号技

16、术性差异原因1修改了范围的内容适应我国国情2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一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040.32006代替TISO527-3:1995:一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918代替TISO291:1997: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66722001代替了ISo4593:1993:一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20272004代替了ISO11501:2002;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42162008代替TISO8296:1987;删除了ISO14782:1999;删除了ISO1510

17、5-2:2003;增加引用了GB/T10382000:增加引用了GB/T24102008;增加引用了GB/T2828.12012;一增加引用了GB4806.7:一增加引用了GB/T6673-2001;一增加引用了GB/T100061988适应我国国情3.1修改了外观要求,增加了表1适应我国用户需求删除了IS015987:2003中的概述、膜卷长度和卷芯适应我国国情3.2内径的要求、表1和表23.2.2将ISO15987:2003中的厚度要求修改为厚度偏差要求,并删除了ISo15987:2003中的表3和表4,增加了表2提高对薄膜厚度尺寸偏差的要求3.3和表3修改了物理力学性能要求提高对薄膜质量

18、要求。适应我国标准化要求,便于我国用户使用3.4修改了卫生性要求的要求适应我国国情4删除了尺寸和卷芯内径的试验方法要求适应我国国情4.1增加了取样方法适应我国标准化要求9衰B.1(续)本标准章条编号技术性差异原因4.2修改了相对湿度的要求和试验状态调节时间两种条件下测试结果相同,8h操作性不好,4h适应检测要求4.3修改了外观检验的要求适应我国国情4.4将标题“宽度”改为宽度偏差”,并修改了相应的试验方法适应我国国情4.5将标题“厚度”改为“厚度偏差”,并修改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同时增加了厚度极限偏差和平均厚度偏差的计算方法适应我国国情4.6将标题“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修改为拉伸强度和拉伸标称应

19、变”,并修改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删除了ISO15987:2003的图1适应我国国情4.7修改了热收缩率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两种条件下验证结果基本相同4.8修改了雾度的试验方法适应我国国情4.9增加了摩擦系数的试验方法适应我国国情4.10修改了润湿张力的试验方法适应我国国情4.11将标题“氧气系数”修改为“氧气透过量”适应我国国情4.12增加了卫生性要求的试验方法适应我国国情5增加了组批、抽样和判定规则适应我国标准化要求6增加了运输、贮存要求适应我国标准化要求GB/T20218-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双向拉伸聚酰胺(尼龙)薄膜GB/T202182021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IOoO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IooO45)网址:服务热线:400468-00102021年3月第一版码上扫一扫正版服务到书号:550661-66896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