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0990.1-2020 高压直流输电晶闸管阀 第1部分:电气试验.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792392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15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 20990.1-2020 高压直流输电晶闸管阀 第1部分:电气试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GB∕T 20990.1-2020 高压直流输电晶闸管阀 第1部分:电气试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GB∕T 20990.1-2020 高压直流输电晶闸管阀 第1部分:电气试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GB∕T 20990.1-2020 高压直流输电晶闸管阀 第1部分:电气试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GB∕T 20990.1-2020 高压直流输电晶闸管阀 第1部分:电气试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B∕T 20990.1-2020 高压直流输电晶闸管阀 第1部分:电气试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T 20990.1-2020 高压直流输电晶闸管阀 第1部分:电气试验.docx(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 29.200K 46侬中华人民共和家标准GB/T20990.12020代替GB/T20990.12007,GB/T285632012高压直流输电晶闸管阀第1部分:电气试验ThyristorvalvesforhighvoltagedirectCurrent(HVDC)powertransmission-PartIzElectricaltesting(IEC60700-1:2015,MOD)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3.1 绝缘配合术语13.2 阀结构术语23.3 型式试验术语23.4 产品试验术语34一般要求34.1

2、 型式试验导则34.2 大气修正44.3 冗余的处理44.4 型式试验成功的判据45型式试验列表56阀支架绝缘试验76. 1试验目的762试品77. 3试验要求77多重阀单元(MVU)绝缘试验88. 1试验目的89. 2试品810. 3试验要求98阀端子间绝缘试验1111. 1试验目的1112. 2试品118. 3试验要求118.4阀非周期触发试验159周期性触发和关断试验169. 1试验目的169.2试品169. 3试验要求16IO恢复期暂态正向电压试验2010. 1试验目的20Ikqqw.10.2 试品2010.3 试验要求2011阀故障电流试验2111. 1试验目的2111.2 试品21

3、11.3 试验要求2212阀抗电磁干扰试验2312. 1试验目的2312.2 试品2412.3 试验要求2413特殊功能试验及故障容许试验2413. 1试验目的2413.2 试品2513.3 试验要求2514产品试验2514. 1概述2514.2 试验目的2514.3 试品2614.4 试验要求2614.5 例行试验一一最低要求2615确定损耗的方法2716型式试验结果描述27附录A(规范性附录)试验安全系数28附录B(规范性附录)局部放电测量32GB/T20990高压直流输电晶闸管阀拟发布如下部分:一第1部分:电气试验;一第2部分:术语;一一第3部分:基本额定值(限值)和特性。本部分为GB/

4、T20990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GB/T20990.1-2007高压直流输电晶闸管阀第1部分:电气试验和GB/T285632012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用晶闸管阀电气试验。本部分与GB/T20990.1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7年版的第2章);一删除了术语“内绝缘与外绝缘”“阀支架”“阀结构”和冗余晶闸管级”(见2007年版的第3章);一一将“电介质试验”修改为绝缘试验”(见3.3.1、4.3.1、第6章、第7章、第8章,2007年版的3.3.1、4.3.1、第6章、第7章、第8章);将“试验对

5、象”修改为“试品”(见4.L2、6.2、8.2、8.4.2、9.2、10.2、11.2、12.2、13.2、14.3,2007年版的4.1.2、62、8.2、8.42、9.2、10.2、11.2、12.2、13.2、14.2);一修改了大气修正中列项气压”的内容(见4.2,2007年版的4.2);一将2007年版的4.4、9.3.1、9.3.3、12.3、第14章中的悬置段分别改为4.4.1、9.3.2.1、9.3.4.1、12.3.1、14.1“概述”,其后面的条的编号顺延(见4.4、9.3.2、9.3.4、12.3、第14章,2007年版的4.4、9.3.1、9.3.3、12.3第14章)

6、;一修改了型式试验期间允许的故障晶闸管级数量(见表1,2007年版的表1);一一修改了型式试验项目表(见表2,2007年版的表2);一删除了“阀支架交流电流试验”中的“试验之前,应将阀支架短路接地至少2h”要求(见2007年版的6.3.2);一增加了阀支架的陡波前冲击试验一条(见6.3.6);修改了多重阀单元交流电压试验要求(见7.3.2,2007年版的7.3.2);一增加了“多重阀(MVU)的陡波前冲击试验”(见7.3.5);一增加了“阀的湿态直流电压试验”一条(见8.3.2);修改了阀交流电压试验要求(见8.3.3,2007年版的8.3.2);-将“VosM额定的晶闸管正向浪涌电压非重复峰

7、值修改为“VpsM额定的晶闸管断态不重复峰值电压”(见8.3.4,2007年版的8.3.3);增加了“阀的湿态操作冲击试验”(见8.3.6);修改了阀陡波前冲击试验”中,耐受电压的表达式(见8.3.8,2007年版的&3.6);将Uwnix-变压器阀侧最高稳态空载相间电压修改为Uwmx变压器阀侧最高稳态空载线电压”(见9.3.2.1,2007年版的9.3.1);一将“最大持续触发电压试验”“最大持续恢复电压试验”热运行试验相关表达式中的“amax“mas”“max分别修改为“auy”(见9.3.2.29.3.2.4,2007年版的9.3.1.1-9.3.1.3);修改了“最大恢复电压试验”中,

8、恢复阶跃电压的表达式(见9.3.2.3,2007年版的9.3.1.2);IIIT修改了“最小关断角试验”中,恢复阶跃电压的表达式(见9.3.4.3,2007年版的9.3.3.2);一将“Uomx变压器阀侧的稳态最高空载相间电压”修改为“Uomx变压器阀侧的最高稳态空载线电压”,将“延迟角”修改为“触发角”(见9.3.3,2007年版的9.3.2);一将“最小交流电压试验”电压表达式中的“n;”“分别修改为Nu.N:,“UOmin变压器阀侧的稳态最低空载相间电压修改为Uomin一变压器阀侧稳态最低空载线电压”(见9.3.4.1,2007年版的9.3.3);一将“最小触发角试验”相关表达式中的“a

9、mi”修改为“”(见9.3.4.2,2007年版的9.3.3.1);一修改了最小关断角试验要求(见9.3.4.3,2007年版的9.3.3.2);修改了暂态欠电压试验要求(见9.3.5,2007年版的9.3.4);修改了断续直流电流试验要求(见9.3.6,2007年版的9.3.5); 增加了“保护性触发连续运行试验”(见9.3.7); 增加了“阀损耗验证”(见9.3.8);修改了恢复期暂态正向电压试验的试验目的(见10.1,2007年版的10.1); 修改了恢复期暂态正向电压试验要求(见10.3,2007年版的10.3); 修改了阀故障电流试验的试验目的(见11.1,2007年版的ILD; 修

10、改了再加正向电压的单波故障电流试验要求(见IL3.2,2007年版的IL3.1);一一修改了阀抗电磁干扰试验的试验目的(见12.1,2007年版的12.1);修改了特殊功能试验及故障容许试验的试验目的(见13.1,2007年版的13.D;一修改了运行试验安全系数的值(见A.3,2007年版的A.5);修改了局部放电测量要求(见B.1,2007年版的B.1);-删除了附录C(见2007年版的附录C)O本部分与GB/T28563201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删除了术语“内绝缘与外绝缘”阀支架阀结构冗余品闸管级“晶闸管级阀组件”多重阀单元”“高(压)端12脉波换流桥”和“低(压)端12脉波换流桥”

11、(见2012年版第3章);修改了“大气修正中列项“气压”的内容(见4.2,2012年版的4.2);一修改了型式试验中允许损坏的晶闸管级数量(见表1,2012年版的表1);T修改了“多重阀单元(MVU)绝缘试验”中“试品”的规定(见7.2,2012年版的7.2);一将“多重阀单元操作冲击试验”电压表达式中的“SIPLm修改为UsiPIm”(见7.3.3,2012年版的7.3.3);将“多重阀单元雷电冲击试验”电压表达式中的“LIPLm”修改为“血画”(见7.3.4,2012年版的7.3.4);修改了阀交流电压试验要求(见8.3.3,2012年版的8.3.3);将“VosM额定的晶闸管正向浪涌电压

12、非重复峰值修改为VpsU额定的晶闸管断态不重复峰值电压”(见&3.4,2012年版的8.3.4);一修改了周期性触发和关断试验”中试品的规定(见9.2,2012年版的9.2);修改了周期性触发和关断试验的“总则”(见9.3.1,2012年版的9.3.1);一将“延迟角”修改为“触发角”(见9.3.2.2,2012年版的9.3.2.2);修改了断续直流电流试验的要求(见9.3.6,2012年版的9.3.6);一修改了恢密期暂态正向电压试验试验目的(见10.1,2012年版的10.1);修改了阀故障电流试验的目的(见IL1,2012年版的IL1);修改了“阀故障电流试验”的“一般要求”(见IL3.

13、1,2012版的IL3.1);一在“阀电磁兼容试验”中试验目的”的第2段末尾增加了这是因为,在换流站正常运行时,这些试验所等效的工况可能会出现,这些工况不会导致换流站跳闸。”(见12.1);修改了产品试验的”概述(见14.1,2012年版的14.1);一将条标题“例行试验的目的修改为“例行试验一一最低要求”(见14.5,2012年版的14.5);将“附录A”修改为“附录B”(见附录B,2012年版的附录A);将“附录B修改为附录A(见附录A,2012年版的附录B)。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EC60700-1:2015高压直流输电晶闸管阀第1部分:电气试验。本部分与IEC6070(H:20

14、15相比,在结构上增加了6.3.6、7.3.5、8.3.2、8.3.6、9.3.7、9.3.8,并将原8.3.28.3.4、8.3.5、8.3.6分别调整为8.3.38.3.5、8.3.7、8.3.8。本部分与IEC60700-1:2015的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1)进行了标示)及其原因如下:一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311.1代替了IEC60071l;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7354代替了IEC60270;

15、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1032代替了IEC60099-4;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6927(所有部分)代替了正C60060(所有部分);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16927.1代替了IEC60060-1;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0989-2017代替了IEC61803;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7025代替了IEC17025; 增加引用了GB“134982017;删除了术语“内绝缘与外绝缘阀支架阀结构冗余晶闸管级”晶闸管级”阀组件和多重阀单元”(见IEC60700-1:2015的3.1、3.2);删除了“型式试验术语”和“产品试验术语”中的“注”(见IEC60

16、700-1:20153.3.3.4);删除了”型式试验成功判据的“概述”中的部分内容(见IEC60700-1:2015的4.4.1);一在表2中增加了脚注,区分可选项(见表2);一将“最高试验电压的50%”修改为uImin试验电压的50%”(见6.3.2、6.3.3、7.3.1和8.3.1,IEC60700-1:2015的6.3.2、6.3.3、7.3.1和8.3.1);将“最高试验电压的50犷修改为“15s试验电压的50%”(见8.3.3,IEC60700-1:2015的8.3.2);一将阀直流电压试验电压表达式Uv=Umk,”更正为Ua=Umk,(见8.3.1,IEC60700-1:201

17、5的8.3.1);一将“VpsM晶闸管非重复正向浪涌峰值电压额定值”更正为“VpsM晶闸管断态不重复峰值电压额定值”(见8.3.4,IEC60700-1:2015的8.3.4);增加了对冷却剂的要求:“冷却剂应反映实际运行工况。特别是流量和温度,应设置成试验所考虑的最不利的值。”(见9.2);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将“断续直流电流试验列项b)中的“见9.3.4.1更正为”见9.3.4.2”(见9.3.6,IEC60700-1:2015的9.3.6)纳入了IEC60700-1:2015/Cor1:2017勘误的内容。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电力电子系统和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8、(SAC/TC60)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晋华、周会高、蔚红旗、马为民、杨晓辉、马元社、刘隆晨、周建辉、孙健、高凯、李小鹏、董添华、唐金昆、胡治龙、梁家豪、傅闯、林志光、李强、孙梅、徐子

19、萌、陈忠、王明新、娄彦涛、李凌飞、范彩云、冯宇、侯婷、常忠廷、黄永瑞、张腾、李媛、魏伟、王高勇.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2099().12(X)7;GBfT285632012oVl高压直流输电晶闸管阀第1部分:电气试验1范围GB/T20990的本部分规定了阀的型式试验和产品试验的项目、要求及判据。本部分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使用的或作为背靠背系统一部分的电网换相换流器中的晶闸管阀,在阀两端直接连接有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本部分只限于电气型式试验和产品试验。本部分规定的试验以空气绝缘阀为基础。其他类型的阀也可参照本部分的要求和验收标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

20、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11.1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GB/T311.12012,IEC60071-1:2006,MOD)GB/T7354高电压试验技术局部放电测量(GB/T73542018,IEC60270:2000,MOD)GB/T11032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T110322010,IEC60099-4:2006,MOD)GB/T134982017高压直流输电术语(IEC60633:2015,MOD)GB/T16927(所有部分)高电压试验技术(IEC

21、60060)GB/T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GB/T16927.12011,IEC60060-1:2010,MOD)GB/T209892017高压直流换流站损耗的确定(IEC61803:2011,IDT)GB/T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270252019,ISO/IEC17025:2017,IDT)3术语和定义GB/T13498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绝缘配合术语3.1.1试骐耐受电压testwithstandvoltage标准波形试验电压。一个未损坏的完整新阀在规定条件下,以规定的施加次数或规定的持续时

22、间经受该试验电压时,不出现任何击穿放电,并符合特定试验要求的所有其他验收判据。3.1.2陡波前冲击steepfrontipulse达到峰值的时间比标准雷电冲击短,但不比GB/T311.1中定义的极快波前电压短的快波前电压冲击。注:对于本部分,试验用的陡波前冲击电压见图1。7 90 - O. fi I说明:U规定的陡波前冲击试验电压的峰值,单位为千伏(kV);S-规定的陡波前冲击试验电压的陡度,单位为千伏每微秒(kVs);T1视在波前时间=U/S,单位为微秒(s)1000m,应按GB16927.1中的标准程序进行海拔修正,但参考大气压b。替换为海拔100Om处的大气压bl00om,如果晶闸管阀受

23、试部分的绝缘配合未采用GB/T311.1给出的额定耐受电压的标准值,GBfT16927.1中的标准程序与参考大气压b。(bo=IOL3kPa)一起使用。b)温度:设计的阀厅空气最高温度(C)。c)湿度:设计的阀厅最小绝对湿度(g11)3)供方应规定所用的值。4. 3冗余的处理5. 3.1绝缘试验对于阀端子间的所有绝缘试验,应短路冗余的晶闸管级,但阀非周期性触发试验(见&4)可能除外。品闸管级短路的位置应由买方和供方协商确定。注:可根据设计限制短路晶闸管级的分配。例如,一个阀段中短路的晶闸管级数量可能有上限。6. 3.2运彳方式验对于运行试验,不应短路冗余的晶闸管级。适用时,试验电压应使用式(1

24、)确定的比例因子kn调整:N*=N式中:N试品中串联晶闸管级的数量;N,阀中串联晶闸管级的总数;N,阀中冗余的串联晶闸管级的总数。4.4型式试验成功的判据4.4.1 屐下面所列的型式试验成功的判据允许型式试验时有少量的晶闸管级故隙,前提是这种故障极少,且没有表明任何典型的设计缺陷。4.4.2 晶闸管级的适用判据下列判据适用于晶闸管级:a)如果在第5章列出的某项型式试验后,有一个以上晶闸管级(或者,超过一个完整阀中串联晶闸管级数量的酬)短路,认为该阀未通过型式试验。b)如果某项型式试验后,有一个晶闸管级(或更多,但仍不超过1%)短路,应修复故隙级,重复该项型式试验。kqqw.c)如果在所有型式试

25、验期间,短路的晶闸管级数量累计超过一个完整阀中串联晶闸管级数量的3%,认为该阀未通过型式试验。d)当进行阀段型式试验时,由于受试阀段的数量不少于整个阀段的阀段数量(见4.L2a),上述判据仍适用。e)每项型式试验后,应检查阀或阀段,以判断是否有晶闸管级短路。某项型式试验期间或之后发现的故障品闸管或辅助部件可在进一步试验前予以更换。f)完成试验程序后,阀或阀段应经过一系列检查,至少包括:一一检查晶闸管级正向和反向电压耐受;一一检查触发电路(适用时);一检查监测电路;一一施加高于及低于保护定值的暂态电压,检查晶闸管级的保护电路(适用时);检查均压电路。g)检查期间发生短路的晶闸管级数应计入上面定义

26、的验收判据。除短路的晶闸管级外,在型式试验和随后的检查中发现的,显示出故障但未导致晶闸管级短路的晶闸管级总数,不得超过一个完整阀中串联品闸管级数量的3%。如果这样的晶闸管级总数超过3%,则应审查故障的性质及其成因,且买方与供方商定采取附加措施(如果有)。h)当采用百分比判据确定允许的短路晶闸管级的最大数目和允许的出现故障但未导致晶闸管级短路的晶闸管级的最大数目时,通常的做法是将所有分数舍入到下一个最大整数,如表1所示。表1型式试验期间允许的故障晶闸管级数一个完整阀中,晶闸管级数与冗余的级数之差(N;-N,)任一项型式试验中,允许的短路晶闸管级数全部型式试验中,允许的短路晶闸管级总数全部型式试验

27、中,出现故障但未导致短路的晶闸管级追加数33及以下11134-6712268100133101133244其他全部型式试验结束时,短路的和出现其他故障的晶闸管级的分布基本上是随机的,不呈现任何可能表明设计不当的规律。4.4.3 阀作为整体的适用判据与阀中多于一个晶闸管级关联的公共电气设备不允许击穿或外部闪络,构成阀结构的绝缘材料以及冷却水管、光导或脉冲传输和分配系统其他绝缘件不允许有破坏性放电。任何时候,部件和导体表面温度,相关的载流节点和联接件的温度,以及相邻安装表面温度均应保持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5型式试验列表表2列出了第6章第13章给出的型式试验。表2型式邮试验项目章条号试品阀支架直流电

28、压试验6.3.2阀支架阀支架交流电压试验6.3.3阀支架阀支架操作冲击试验6.3.4阀支架阀支架雷电冲击试验6.3.5阀支架阀支架的陡波前冲击试验*6.3.6阀支架多重阀单元对地直流电压试验7.3.1多重阀单元多重阀单元交流电压试验7.3.2多重阀单元多重阀单元操作冲击试验7.3.3多重阀单元多重阀单元雷电冲击试验7.3.4多重阀单元多重阀(MVU)的陡波前冲击试验*7.3.5多重阀单元阀直流电压试验8.3.1阀阀的湿态直流电压试验8.3.2阀阀交流电压试验8.3.3阀阀操作冲击试验8.3.5阀阀的湿态操作冲击试验8.3.6阀阀雷电冲击试验8.3.7阀阀陡波前冲击试验8.3.8阀阀非周期触发试

29、验8.4阀最大持续运行负载试验9.3.2阀或阀段最大暂态运行负载试验(=90)9.3.3阀或阀段最小交流电压试验9.3.4阀或阀段暂态欠电压试验9.3.5阀或阀段断续直流电流试验9.3.6阀或阀段保护性触发连续运行试验9.3.7阀或阀段阀损耗验证9.3.8阀或阀段恢复期暂态正向电压试验10阀或阀段再加正向电压的单波故障电流试验11.3.2阀或阀段无再加正向电压的多波故障电流试验11.3.3阀或阀段阀抗电磁干扰试验12阀或阀段特殊功能试验及故障容许试验13阀或阀段可选kqqw.6阀支架绝缘试验6.1 试验目的这些试验的主要目的是:a)检验阀支架、冷却水管、光纤的绝缘以及其他与阀支架相关的绝缘部件

30、的耐受电压能力。如果存在阀支架外的对地绝缘,则需要进行附加的试验。b)验证局部放电的起始和熄灭电压高于阀支架上出现的最高运行电压。注:根据应用情况,经过买方和供方协商,可取消阀支架的某些试验。6.2 试品用于试验的阀支架可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单独试品,包括阀邻近部分的代表,或者可构成用于单阀或多重阀单元试验装置的部分。它应装配所有的辅助部件,并且恰当的表示相邻地电位表面。为了达到试验目的,冷却剂应处于代表最严酷运行条件的状态。6.3 试验要求6.3.1 总则下面给出的所有试验水平都要进行4.2中描述的大气修正。6.3.2 阀支架直流电压试验阀的两个主端子应短接在一起,然后将直流电压加在已短接的两个

31、端子与地之间。起始电压不大于1min试验电压的50%,电压应在大约10S的时间上升至规定的1min试验电压,保持1min恒定,然后降低至规定的3h试验电压,保持3h恒定,最后降电压至零。在规定的3h试验的最后Ih,局部放电量超过300pC的脉冲数应按附录B中的规定予以记录。整个记录期间,平均每分钟300pC以上的脉冲数不应超过15个。其中: 平均每分钟500pC以上的脉冲数不应超过7个; 平均每分钟100OPC以上的脉冲数不应超过3个; 平均每分钟2000PC以上的脉冲数不应超过1个。注1:如果发现局部放电的幅值或出现的频次有上升的趋势,可由买方与供方共同协商延长试验时间。试验应在相反极性的电

32、压下重复进行。注2:在相反极性重复试验前,阀支架可短路并接地几个小时。在直流电压试验结束时进行同样的程序。阀支架直流试验电压Uu,按照式(2)计算:Uds=Udmskk,(2)式中:Udms出现在阀支架上的稳态运行电压直流分量的最大值;k试验安全系数:Imin试验,k1=l.6;3h试验,k1=l.3;k.-大气修正系数:1min试验,k,按照4.2中的规定取值;3h试验,k,=1.0o6.3.3 阀支架交流电压试验进行试验时,阀的两个主端子应短接在一起,交流试验电压加在阀已短接在一起的两端与地之间。起始电压不大于1min试验电压的50%,电压应以大约10S上升至规定的1min试验电压Umsl

33、,保持Imin恒定,然后降低至规定的30min试验电压Uus,保持30min恒定,最后降电压至零。在规定的30min试验期间的最后Ilnin,应监测和记录局部放电的水平。如果局部放电水平不大于200pC,此设计可完全接受。如果大于200pC,则应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估(见附录B的B.4)o阀支架交流试验电压UUS的方均根值,按照式(3)计算:r=-XkfXktXktJ2式中:Ums稳态运行期间,施加在阀支架的最大重复运行电压的峰值,包括换相过冲量;k2试验的安全系数:1min试验,k2=1.3;3Omin试验,k。=1.15;k、大气修正系数:1min试验,k,按照4.2中的规定取值;30min试

34、验,k=l.O;k,一瞬时过电压系数:Imin试验,k,由系统研究确定;30min试验,k,=1.0,.6.3.4阀支架操作冲击试验在阀的两个主端子对公共地之间施加3次正极性和3次负极性操作冲击电压。应采用符合GB/T16927.1的标准操作冲击电压波形。试验电压应按照高压直流(HVDC)换流站的绝缘配合选取。6. 3.5阀支架雷电冲击试验在阀的两个主端子对公共地之间施加3次正极性和3次负极性雷电冲击电压。应采用符合GB/T16927.1的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形。试验电压应按照高压直流(HVDC)换流站的绝缘配合选取。7. 3.6阀支架的陡波前冲击试验在阀的两个主端子对公共地之间施加3次正极性和

35、3次负极性陡波前冲击电压。应采用符合3.L2所定义的陡波前冲击电压波形。试验电压应按照高压直流(HVDC)换流站的绝缘配合选取。注:如果采用了未经实际运行经验验证的新型绝缘材料,或如果用户认为有必要通过陡波前冲击试验验证阀支架性能,则应考虑增加陡波前冲击试验。7多重阀单元(MVU)绝缘试验7.1 试验目的这些试验的主要目的是:a)检验多重阀单元外绝缘性能,考虑它的环境,尤其是在极电位上连接的阀;b)验证多重阀单元结构中各个单阀之间的耐受电压能力;c)验证局部放电水平在规定的限值内。注: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如果供方与买方达成致,川取消部分多重阀单元试验项目。7.2 试品阀和多重阀单元有多种可能的设

36、计结构。目前试验应考虑的是,选取试品应尽可能准确地反映阀运行的布置和试验所考核的要求。试品应是完整配备的,除非能够证明一些部件可模拟或忽略,而不会对试验结果造成实质的影响。基于多重阀单元结构和试验目的,某些单个的阀可能需要被短路。例如,对于最普通的四个同样的、垂直堆放的阀(四重阀)结构,应将位于导致最严苛工况位置的那个阀短路。当多重阀单元的低压端未接到直流中性电位时,就要注意在试验中恰当端接多重阀单元低压端来正确地模拟此端子上出现的电压。应使用地电位面,其间距由与其他阀和地电位表面的接近程度决定。注:当多重阀单元的低压端未接到直流中性电位时,接下来这种试验方法可作为替代;当多重阀单元内部的电压

37、耐受能力已被其他试验项目多次验证(例如阀端子试验),且多重阀单元低压端有足够的对增长的电压应力的耐受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多重阀单元的i三可在其短路状态下进行。试验电压应加在多重阀单元短路端与地之间。7.3 试验要求8. 3.1多重阀单元对地直流电压试验直流试验电压应加在多重阀单元最高电位的直流端子与地之间。起始电压不应大于1min试验电压的50%,电压应在大约IoS的时间上升至规定的1min试验电压,保持Imin恒定,然后降低至规定的3h试验电压,保持3h恒定,最后降电压至零。在规定的3h试验的最后1h,局部放电量超过300pC的脉冲数应按附录B中的规定予以记录。整个记录期间,平均每分钟300

38、PC以上的脉冲数不应超过15个。其中:平均每分钟500pC以上的脉冲数不应超过7个;一平均每分钟1000pC以上的脉冲数不应超过3个;平均每分钟2000PC以上的脉冲数不应超过1个。注1:若观察到局部放电的数量或频次有增加的趋势,可由买方与供方共同协商延长幡时间。试验应在相反极性的电压下重复进行。注2:用相反极性重复试验前,MvU可短路并接地几个小时。在直流电压试验结束时进行同样的程序。多重阀单元的直流试验电压Udm按照式(4)计算:Udm=Udmmk3k式中:Udmm出现在多重阀单元高压端子对地间的稳态运行电压直流分量的最大值;k;试验安全系数:1min试验,k3=1.6;3h试验,k=1.

39、3;k.大气修正系数:1min试验,k,按照4.2中的规定取值;3h试验,k=1.0o7.3.2多重阀单元交流电压试验如果多重阀单元在任何两个端子之间承受了交流或交直流复合电压,但其承受能力未被其他试验充分证明,那么就有必要在多重阀单元的这些端子间进行交流电压试验。进行这个试验,试验电压源应接于待考核的多重阀单元端子对上。根据试验电路布置安排接地点。起始电压不大于1min试验电压的50%,电压在约IOS左右升至规定的Imin试验电压,保持1min,I然后降至30min电压,保持30min后降至零。在规定的30min试验期间的最后1min,应监视并记录局部放电的水平。若局部放电值低于200pC,

40、此设计可完全接受。若局部放电值超过200pC,则需要评价试验结果(见B.4)。多重阀单元交流试验电压Um的方均根值按照式(5)计算:I1X,式中:Umm一一稳态运行期间,多重阀单元端子之间出现的最大重复运行电压的电压峰值,包括换相过冲量;k4一试验安全系数:1min试验,k4=1.3;30min试验,k4=1.15;k,一暂态过电压系数:1min试验值,k,由系统分析确定的;30min试验,k,=1.0;k.一大气修正系数:在Imin试验中,k,按照4.2中的规定取值;30min试验,k=1.0,7.3.3多重阀单元操作冲击试验采用GB/T16927.1中的标准操作冲击电压波形。多重阀单元操作冲击试验电压应加于多重阀单元高压端子与地之间。试验由3次施加正极性和3次施加负极性的规定幅值的操作冲击电压组成。多重阀单元操作冲击试验电压Um按照式(6)确定:Um=UsPLmksk式中:UsPLm-考虑到多重阀单元高压端子与地之间接避雷器时,由绝缘配合所决定的操作冲击保护水平;ks试验安全系数,ks=1.15;k.一一大气修正系数,按照4.2中的规定取值。如果上述规定的试验中,在多重阀单元所有端子间未能充分地进行操作冲击耐受电压试验,那么就要考虑进行额外试验检查其绝缘性能。注:在买方同供方协商一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