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调查组织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92468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6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调查组织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现场调查组织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现场调查组织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现场调查组织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现场调查组织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场调查组织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调查组织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场调查组织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育德,2,质量控制:,其目的是要尽量避免与减少误差,使调查结果能反映所调查事物的真实情况。,3,I、关于误差,概念:泛指原始数据及其统计指标与真实情况之间的差别。,4,误差类型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1),个体变异:应在同质的基础上如实反映。重复测量误差(测量偶然误差):改进测定条件,可缩小这类误差,但不会消失。系统误差:因某原因使原始数据一律偏大或偏小,影响指标与数据分布的准确性。实验研究中,由于仪器不准,试剂不纯,方法不对;现场调查中,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都可引起。这类误差应当避免。,5,误差类型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2),4 抽样误差:因抽样

2、而产生。5 统计误差:由于运用了某种统计方法而产生的误差(如运算中所取精密度、分组的粗细、选择不同的统计方法等引起)。这类误差一般较小,处理得当,不致影响分析结果。6 过失误差:在调查、汇总、计算等过程中的过失造成的误差。这类误差影响大,必须严格防止。,6,一、误差两种主要类型(1),1、随机误差(Random error):主要来源于抽样;也可来自测量(由于偶然的机遇造成)。主要来源于抽样误差和随机测量误差。因为主要是抽样误差,故通常笼统称之为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7,一、误差两种主要类型(2),2、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或(偏差,Bias):呈倾

3、向性特征,即偏向一个方向,广泛存在于调查的各个环节。如调查员诱导式的提问,被调查者的特定心理状态,调查表的设计质量等均导致系统误差。系统误差虽不象抽样误差一样可以估计(或测量),但它可以控制,不过难度较大。,8,二、调查各环节可能出现的误差,9,II影响家庭调查数据质量的因素,一、调查的内容二、调查的条件和环境三、应答者的特征四、调查员的特征,10,影响调查质量的有关因素,调查境况:时间、地点、社区(单位)的态度,调查员:社会特征、调查技术、主观能动性、工作责任心,应答者:社会特征、回答意愿、回答能力,研究内容:是否敏感问题、难度、是否有兴趣,(第三者参与),11,一、调查内容对数据质量的影响

4、,调查内容的敏感性;问题的难度;问题的兴趣。,12,二、调查环境对数据质量的影响,调查的开展时间;调查地点;被调查社区对调查的态度。,13,三、应答者对调查数据质量的影响,应答者的社会特征;应答者对入户访问的态度和合作程度;应答者对提问的理解能力:如两周患病率的概念、慢性病的概念应答者的回答能力及方式:礼貌偏误、迎合偏误、社会期望偏误、回答问题简单化。,14,四、调查员对调查数据质量的影响,调查员的社会特征;调查技术的掌握程度;调查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责任心。,15,调查员可能产生的误差,调查员的选择不符合调查要求;调查时态度不好;提问不正确或擅自改变原定问题;提问时提出双重问题(一箭双雕);

5、对被调者者进行诱导;记录错误、漏记或者字迹不清。,16,III现场调查的质量控制,一、调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法;二、调查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法;三、整理资料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法;四、调查质量控制结果与分析。,17,一、调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法,确定调查对象:以实际居住人口为调查对象;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认真设计调查问卷:根据研究目的,设计专门的调查问卷。调查员的选择与培训组织试调查。,18,调查问卷设计中的质量控制,每个问题的意思明确,理解一致;问题易懂,尽量口语化;问题尽量采用封闭式,固定选择答案。敏感问题要排在后面;要有填表说明;要有“访问员记录”、“初审、复审者签名”,19,调查员的选

6、择与培训,根据调查要求,选择适宜人选做调查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采用讲演、角色扮演、模拟训练培训合格 调查员。,20,调查员培训的要求,明确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了解调查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统一调查项目的含义和填写方法;了解调查员可能导致什么样的调查质量问题;掌握访问的程序;宣布现场调查的工作纪律。,21,调查员培训的内容和方式,讲解调查目的和意义、调查的设计和抽样方法;讲解家庭调查的项目和调查方法;讲解机构调查的项目和调查方法;复习和熟悉家庭和机构调查的项目和调查方法;讲解现场调查的质量控制,宣布现场工作纪律;调查员的考核验收。,22,调查员培训的主要内容,调查员必须知道的信息;对调查员态度的培训

7、;技术培训。,23,调查员必须知道的信息(1),问题:为什么要做这次调查?调查员需要此信息调动积极性。总体:培训应描述研究总体,使调查者了解将向什么人调查,以及选择这些人为调查对象的主要依据主持者:调查员知道何人、什么单位主持这项调查,24,调查员必须知道的信息(2),4现场调查基本知识:有关的现场调查基本知识。5 抽样:使调查员了解如何抽样,调查过程中哪些行为会破坏样本的随机性。6 标准化:使调查员了解在现场必须有统一的、标准化的行动。如询问问题、记录均应标准化。,25,调查员必须知道的信息(3),7调查员偏误:使调查员了解自己行为所致的偏误。8应答者的偏误:使调查员了解有应答者为讨好调查员

8、,会发生伪造的答案。9访问程序:掌握问卷及资料记录的程序。10 向调查员宣布时间要求、工作纪律等。,26,对调查员态度的培训(1),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强调本次调查的重要性,对社会、对人民将有何贡献。强调必须按规定行动,强调偏误能导致资料无用,教育调查员懂得个人的“经验”与“观察”会使资料“染色”,从而影响调查质量。,27,对调查员态度的培训(2),3调查中不能激怒对方,必须尊重对方。4任何情况下,不能与应答者争吵,要记住“应答者就是调查员的顾客”、“顾客永远是正确的”。5涉及私事必须为应答者保守秘密。,28,调查员评价,培训时评价:模拟考试差错率=填错格数/总格数 X 100%(应在5%以

9、下)现场调查表现评价(调查合格率),29,家庭调查的现场质量控制要点,组织领导组成调查队伍进行严格正规的调查员培训建立调查质量的核查制度,30,调查质量的核查制度,调查员自查;调查指导员的审核;调查质量复核。,31,现场工作准则-调查员准备,宣传解释;调查培训;预约调查;准备重访。,32,入户调查的工作准则,确定应答者;保持中立,避免诱导和臆测;注意访问环境;按程序进行;不谈无关问题;核对调查对象;重视重点项目。,33,完成调查后的工作准则,调查员自查,封面、调查对象、主表与副表,逻辑关系、填写方式;填写访问记录。,34,对特殊情况的处理准则,住户迁移,新迁户的调查;对拒绝回答的处理;对被调查

10、家庭无人的处理;其它情况的处理。,35,提高应答率、降低偏误,1 要提高应答率2 要防止应答者:(1)礼貌偏误;(2)迎合偏误;(3)社会期望偏误。,36,现场调查的质量控制方法,重点:调查员的选择与培训;现场调查实施中采取一定的质量控制措施调查员的选择:医务人员、愿意从事调查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工作细致耐心,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调查员的培训:建立严格的调查质量控制与核查制度,并严格执行:包括针对调查员和调查指导员,37,二、调查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法,要设法提高应答率;尽量询问每个成员及家庭主要能说情情况者,减少回答误差;调查头2-3天,要及时小结,讨论遇到的问题,统一标准,解决难题;注意

11、减少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做好初审、复审,及时发现错、漏项,予以改正、补充。,38,三、整理资料阶段的质量控制,(一)对调查表的再次审核(包括编码),发现有缺项与错项应要求所属地区负责核查更正,如无法更正者,则将其作废。(二)采取两次录入,完全一致的数据才能进入分析。(三)计算机逻辑检错。,39,1 计算机逻辑检错的作用,调查时询问、填写错误;录入错误;编码错误。,40,2 计算机逻辑检错的方式,区间型逻辑检错;即超出某项编码范围者的错误。关系型逻辑检错:指标:“逻辑检错率”某问题的逻辑检错率=检出错误数/应答总数 X 100%,41,四、调查质量控制结果与分析,应答率、本人回答率;初审率、复审率均为100%;调查员培训质量考核:模拟测验发现的差错率(或调查技术一致性);抽样调查的符合率;计算机逻辑检错率;样本代表性分析:如以样本人群的性别、年龄、文化、职业等构成与该地总人口的性别、年龄、文化、职业等构成进行比较。,42,区间逻辑检错,43,关系型逻辑检错,44,调查应答率,45,调查员培训考核结果,46,计算机逻辑检查结果,47,两居委会与某区1982年人口普查性别构成(%)比较,48,两居委会与某区1982年人口普查年龄构成(%)比较,49,两居委会与某区1982年人口普查文化构成(%)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