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20年代小说.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92568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当代文学20年代小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现当代文学20年代小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现当代文学20年代小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现当代文学20年代小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现当代文学20年代小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当代文学20年代小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当代文学20年代小说.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20年代小说(二),【本章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五四文坛小说界的基本情况:问题小说、乡土小说、抒情小说先后成为创作潮流或风尚。2了解问题小说创作观念,掌握以冰心、庐隐等为代表的问题小说创作特点与成就;3了解乡土小说创作特色及其代表作家作品。【本章教学重点、难点】:1冰心等人的问题小说。2以郁达夫为代表的自我抒情小说。【本章教学时数】:6课时,第一节 问题小说与“为人生的小说”,“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是其中最要的一支。创作主要成员是文学研究会及与之相近的未名诗、语丝社的一些成员。主要作家:鲁迅、罗家伦、俞平伯、胡适等作家的作品。,一、问题小说的出现,所谓“问题小说”,就是以家庭、妇女、

2、婚恋、劳工、青年等各种社会问题为题材,催人疑问,促人警觉,发人深省的小说作品。作品从不同角度触及当时社会人生问题,具有较突出的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倾向。代表作家:冰心、叶绍钧、许地山、庐隐、王统照初期问题小说:鲁迅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苦痛,叶圣陶的这也是一个人,冰心的斯人独憔悴、最后的安息,胡适的一个问题等。,二、问题小说的成因,1理论倡导对“问题小说”作理论阐述和要求的是胡适与周作人。胡适在1918年4月发表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就要求文学作品应描写“今日新旧文明相接触,一切家庭的惨变、婚姻痛苦、女子之位置、教育之不适宜种种问题。”周作人在1919年2月发表的中国小说里的男女问题中,更进一步倡导问

3、题小说的创作,并将它和旧文学中“教训小说”相比较,他认为“问题小说”就是“论及人生诸问题的小说”,文学研究会成立后,“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就使得叶圣陶、王统照、许地山、冰心、庐隐等人的“为人生”创作与“问题小说”衔接起来,另外还有一些与文学研究会接近的作家,他们也用创作探讨着人生的各种问题,这样“人生派小说”也就使“问题小说”创作兴盛起来。,2创作主体的响应五四文学启蒙的意识成为当时知识者普遍共识,这种意识演化为作家对社会人生问题的热切关注,引导他们积极表达对人生社会问题解决的探求精神。同时五四时期,启蒙意识又通过当时各种媒体形成一种具有影响力的社会意识,培养了具有一定基础的社会期待心理。因而当

4、作家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探求以文学形式呈现于公众面前时,他们的作品就成了整个社会精神需求的引导物,热点、热销、社会效应等精神消费的特征便明显地呈现,进而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3文学借鉴的结果外国文学对五四文学的影响力,我们在第一章里已经要求大家关注,同样,问题小说的出现,从文学发展的规律来看,与外国文学资源的利用分不开,它们对问题小说的形成、风貌都有不可小视的推进作用。,三问题小说的特征与缺失,“问题小说”或“人生派小说”,都是时代的产物,是思想启蒙的成果,也是小说艺术革新的先锋,它有着如下一些共同特征。(1)关注社会人生问题的现实精神(2)题材广泛,涉及面广A劳动者的命运问题:利民的三天劳工底自

5、述,王思玷的偏枯,B妇女地位问题:如夬庵的一个贞烈的女孩子,杨振声的贞女,冰心的庄鸿的姊姊。C青年恋爱婚姻问题:这是五四时期创作反映最多的问题,更是问题小说关注的焦点。如庐隐的归雁,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苦痛等。实际上鲁迅的伤逝从广义上说也是问题小说。D教育问题:主要体现在叶绍钧的创作之中。E探索人生意义问题:这也是问题小说关注较多的内容,冰心、庐隐都有影响广泛的作品。(3)缺失:社会功利性与概念化,四、“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家,(冰心、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庐隐)(一)冰心冰心是问题小说热潮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位作家。作为现代最早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家庭环境优裕,有开明温馨的父母,中学时代在基督教会

6、学校度过,深受基督教义的影响。几种因素的揉和,形成了她最富个性特色“爱的哲学”思想。构成这一思想的内涵有三个方面:母爱、童心、自然。,1冰心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新文学初期重要的女作家之一(也是新文学史上最早的女作家之一)。文学研究会成员。主要作品有短篇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楼花赞。有冰心全集8卷。,冰心的文学创作,冰心最初的文学创作多为“问题小说”,她是以“问题小说”步入文坛,最早又以“问题小说”闻名。冰心早期的“问题小说”着力宣扬“爱的哲学”,一般认为,爱母亲、爱儿童、爱自然,是冰心早期作品的三个基本主题。1931年创作的分以后,则比较关注

7、现实人生。冰心“问题小说”的基本题材是“旧社会、旧家庭的不良现状”,目的是“为人生”,局限是“改良”。,冰心的“问题小说”创作,大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191920年,按题材大体分为三类:(1)表现对封建制度和封建家庭不满的。(2)表现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同情的。(3)批判封建军阀混战的。早期小说。两个家庭(处女作)斯人独憔悴、去国各种社会问题的提出。对比斯人独憔悴与巴金的家/激流三部曲:温柔敦厚的情致。总之,冰心早期的“问题小说”提出了许多人生的问题,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但所提出的问题不够尖锐,所写的矛盾冲突比较温和,刻画的正面人物都是“软脊骨的好人”(茅盾语),这些都影响了小说的思

8、想深度。,第二阶段是19211924年,这期间冰心的“问题小说”集中在探讨“人生究竟是什么?支配人生的,是爱呢,还是憎?”冰心不仅提出问题,而且试图回答问题,冰心的回答是:支配人生的,是“爱”而不是“憎”。,冰心超人分析,代表作超人主人公何彬:“冷”/孤零 交际/信件/房间无生气-花草 人生:空虚/演戏/无意识(义)禄儿/伤/呻吟 想母亲/繁星/花 梦中母亲 禄儿的花/感激 回报:泪/月/星-花“超人”:尼采式的人物:由“憎”转向“爱”(母亲与母亲,儿子与儿子爱),传达了作家用爱的哲学来改良充满矛盾的社会人生的主观愿望(人道主义的温馨,但空疏)。,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冷心肠的青年何彬。他认为

9、世界是空虚的,人生是无意义的。他信奉尼采哲学,认为爱和怜悯都是恶。对人冷漠,少与人交流。后来邻居有一个小孩禄儿因摔坏腿无钱医治而在半夜呻吟惊扰了他,并让他产生了对母爱的回忆。他的冷酷的坚冰开始融解。“我想先生一定是不要的,然而我有一个母亲,她因为爱我的缘故,也很感激先生。先生有母亲么?她一定是爱先生的。这样我的母亲和先生的母亲是好朋友了。所以先生必要收母亲的朋友的儿子的东西。”,“世界上的母亲和母亲都是好朋友,世界上的儿子和儿子也都是好朋友,都是互相牵连,不是互相遗弃的。”从超人开始,冰心以她独特的方式宣扬庄严肃穆的爱。无论现实是怎样的血和泪,又有着怎样的不尽如人意,冰心都以爱作为解决精神危机

10、和消弥痛苦的条件,这是冰心21年以后问题小说写作的一种变化路向。在冰心全部创作中,散文成就最大。,冰心的创作理想人生的诉求,初期的问题小说,一方面有着鲜明、强烈的时代气息;另一方面“爱的哲学”的宣扬也在探究社会、家庭、青年问题的小说中留下了感伤、忧郁的印痕.,1.结构单纯,常用对比的方法,耐人咀嚼回味。2.“冰心体”的文学语言,典雅秀逸、清丽淡远。3.“欲语又停留”委婉的叙述。受传统诗词的影响。冰心的小说形成了她独特的个人风格,是现代小说领域里,继鲁迅之后,稍早于郁达夫出现的出色的文体家。,冰心的情感表达方式婉约的倾诉(1)“满蕴着温柔”(2)“略带着忧愁”伤感情调(3)“欲语又停留”委婉的叙

11、述。受传统诗词的影响。,对于冰心爱的哲学思想的评价,各方观点不一,归纳起来不外两类:一类予以否定,或肯定中寓批评,教材的观点即是。另一类则基本予以肯定.如苏雪林在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苏雪林在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这样评论冰心的“爱的哲学”思想:“人生是否有什么意义,人与宇宙之间是否有什么和谐,这是哲学上的大问题,我怕是永远不能解决的。但人类不生存则已,要想生存,则互相爱助是必要的条件。那些尼采式的超人学说,马克思式的阶级斗争,未尝没有救世之效果,但其作用等于药中之大黄硝朴,用之得当,可以攻去病的症结,天天用它,则非送命不可。冰心的哲学像大米饭,在举世欢迎大黄硝朴的时代,大米饭只好冷搁一边,但是等到

12、病人的元气略为恢复,又非用它不可了。文却斯德说文学须含有永久的兴味,我说冰心的作品就是具有这样永久性的。”,五、庐隐的女性小说,1生平与创作:坎坷经历,自我奋斗。与冰心齐名。,2早期“问题小说”。一封信两个小学生灵魂可以卖么3女性小说:(1921年后)代表作:或人的悲哀(1922)丽石的日记(1923)中篇海滨故人(1923)主人公大都是“五四”时期觉醒的青年知识女性。,(一)海滨故人主要内容、艺术特色,海滨故人中露莎正是庐隐自我形象的化身。小说艺术形式大都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主观视角,在体式上则多用书信体、日记体,以便直接抒写那哀婉缠绵的情感。,1.语言美,“啊!多美丽的图画!斜阳红得像血般,

13、照在碧绿的海波上,露出紫蔷薇般的颜色来,那白杨和苍松的阴影之下,她们的旅行队正停在那里,五个青年的女郎,要算是此地的熟客了,她们住在靠海的村子里;只要早晨披白绡的安琪儿,在天空微笑时,她们便各自拿着书跳舞般跑了出来。黄昏红裳的哥儿回去时,她们也必定要到。”,2.出色的抒情才能,“青年男女,好像是一朵含苞未放的玫瑰花,美丽的颜色足以安慰自己,诱惑别人,芬芳的气息,足以满足自己,迷恋别人,但是等到花残了,叶枯了,人家弃置,自己憎厌,花木不能躲时间空间的支配,人类也是如此,那么人生到底作什么?其实又有什么可作?恋爱不也是一样吗?青春时互相爱恋,爱恋以后又怎么样?不是和演剧般,到结局无论悲喜,总是空的

14、啊!并且爱恋的花,常常衬着苦恼的叶子,如何跳出这可怕的圈套,情景一辈子呢?”,3.自叙传的痕迹,(二)庐隐小说的局限性:,1.抒情性叙事不事雕饰,激切直露,同时也嫌单调,少含蓄。,2.叹句的大量运用增强了叙事的情感力量,相对削弱了小说语言的雕塑功能。,3.结构上往往失于散漫拖沓。,六、许地山别样人生的小说,1生平与创作:笔名落华生。2小说特点:一是他的小说大多以我国南方沿海或南洋(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的社会生活为题材,因而带来明显不同于内地中国的异域风光与情调。如命命鸟叙写一对缅甸青年的爱情悲剧;商人妇叙写一个先后流落到新加坡和印度的华人弃妇;缀网劳蛛叙述马来半岛一位珠商妻子的生活。这

15、“别样的人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浪漫清新的感觉。,二是他的小说虽然也描写了沉重的人生苦难并探索着人生意义,但他的答案既不同于冰心的“爱”,也不同于庐隐的“哀”,而是充满一种澄澈的宗教色彩。,七、王统照的人生小说,王统照的“问题小说”更突出“爱”与“美”的观点,探讨人生的烦闷与混扰。,1.初期小说多用象征手法,执著地追求爱与美。沉思、雪后和微笑,沉思赏析,沉思主要故事情节,2.写于1922年的湖畔儿语透露了王统照小说创作向某种新方向渡的痕迹,对于独行者寻梦的抒写让位于对下层劳动者的关切和同情。,主要内容和语言特色。,3.1927年发表的沉船和稍后的刀柄代表了20年代后期王统照的艺术转向,从“问题

16、小说”步入“乡土小说”,八、叶绍钧的为人生小说,叶绍钧生平和创作,叶绍钧(18941988):原名圣陶,江苏苏州人,小说家、教育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早期问题小说家。我国最早的童话作家之一。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新诗刊物诗,是新文学开创期最早取得较高创作成就的作家之一。小说主要写小市民的灰色卑琐人生。隔膜、火灾、线下、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长篇小说,写于1928)。小说结构严谨,语言纯净。,叶绍钧小说的独特性,初期问题小说主要以“爱”与“美”为题材,回答严峻的社会问题。问题小说创作成熟后过渡到对小市民灰色人生的表现,这是其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小说多以教育界、学校生活为题材,称为“教育小说家”。通

17、过对教育界的黑暗内幕,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旧的社会。叶绍钧也是五四时期享有较高声誉作家之一,他的早期短篇小说创作总体上坚持“为人生”的主张,多属于“问题小说”,大体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描写下层劳动者的困苦和不幸,揭示封建宗法制度下人与人的“隔膜”,以“爱”和“美”作为把“灰色”人生转化为“光明”人生的必要条件。一生就描绘了一位连姓氏都没有的农家妇女的不幸。苦菜、晓行阿凤、潜隐的爱,(2)描绘城镇小市民的灰色生活,暴露市民精神的空虚、无聊,批判没有“爱”与“美”理想的灰色人生观。一个朋友,通过我的“朋友”在儿子的婚礼上对于自己一生幸福的回忆,淋漓尽致地剖析了小市民的灰色人生观。,(3)揭露

18、和讽刺教育界各种黑暗腐败的现象,展示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这类作品人们称之为“教育小说”。“教育小说”是叶氏为人生问题小说的重要部分,创作成就最高,也最能体现他那冷静观察人生的现实主义风格。作家以冷静平实的笔调,把自己所熟悉教育界种种黑暗腐败现象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加以暴露,写出了其间的真态实景,人情事理。饭、校长、潘先生在难中,第二节 乡土小说,一、对乡土小说的认识(什么是乡土小说?)时间:“乡土小说”被认为是五四文学革命以后兴起的一个最早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它大约形成于20年代中期。成员:以文学研究会作家为主,也包括语丝社、未名社的一部分青年作家,主要代表有潘训、许杰、许钦文、鲁彦、彭家煌、

19、台静农、蹇先艾、王任叔、黎锦明等,阵地:他们的作品多发表在北京的晨报副刊、京报副刊、语丝、未名和上海的小说月报等报刊上。,题材范围和创作方法:他们以记忆中的故土乡镇作为创作背景,大多以客观写实的方法揭示农民的悲剧命运,描绘故乡风土人情,映现了鲜明的具有特异性的地方色彩,把“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鲁迅)。但是这一流派并没有结成统一的文学社团,也没有共同的艺术理论宣言,只是自然形成的文学流派,而且有一个由发端到成熟的过程。,对这一流派的认识和评析是从鲁迅开始的,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分析蹇先艾、许钦文、鲁彦、台静农等作家的作品时,用了“乡土文学”一词,以后这一

20、术语就被用来概括乡土小说流派的创作特色。,二、乡土小说产生的因素(为什么会产生乡土小说?),1从新文学发展的背景看乡土写实小说上承“问题小说”创作,是五四初期“问题小说”发展的必然结果。2从乡土文学理论的倡导看强调文艺创作要有“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3从作家的队伍组成看乡土写实小说作家大都出身于中小城镇或偏远的乡村,都经过家道中落或原本就贫困惨淡的童年。乡村世界的苦难生活尤其是其破败凋敝、野蛮残酷在他们童年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五四以后,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也由于生活的变故,这批作家怀着希望幻想,远离故土,寓居都市,成了实实在在的“异乡人”。但都市并不象他们想象的那样充满欢乐,他们在

21、都市受到的多是冷眼和不屑,生存的清贫困窘更使他们感到失望和寂寞,于是他们开始扭过头去,以描写记忆中的故乡来排遣内心的愤懑和感伤。然而这只是造成乡土作家们以故乡作为创作背景的一个方面的原因,乡土作家们在寓居都市的过程中,对现代文明、都市文化的汲取与接受却是造成他们创作题材的选择和主题特点的更为深层的原因。,4从艺术经验的积累看鲁迅在乡土小说创作方面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同样不可忽视。乡土写实小说流派形成之前,鲁迅的一些关于农村、农民题材的小说创作已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如故乡、风波等,发表时已被人视为杰出的乡土作品。,张定璜在评论鲁迅的呐喊时就说:“他的作品满熏着中国的土气,他可以说是眼前我们唯

22、一的乡土艺术家。”鲁迅的乡土小说启发了许多从农村来的爱好文艺的青年走向乡土文学创作,而且这些作家有许多是在鲁迅直接培养扶掖下走上文坛的,他们都程度不同地接受了鲁迅的影响,师法鲁迅的小说。所以乡土小说又是在鲁迅影响下,以他的关于农民题材的小说创作作为示范而形成的一个小说流派。,三、乡土小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悲剧主题的意蕴,1描绘现代工业文明、畸形的都市文明对封建宗法制农村的冲击,揭露军阀肆虐、社会动乱给农民造成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灾难。潘训乡心、王任叔的疲惫者、许杰的赌徒吉顺、鲁彦的黄金。2展示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礼教造成的种种人生悲剧。许钦文的疯妇。3展现农村形形色色的风俗习惯。许杰的惨雾、台静农的烛

23、焰、彭家煌活鬼,四、乡土小说的意义,1乡土小说继承了鲁迅开拓的农村题材,同时又为三十年代革命文学运动中农村题材的创作积累了经验,拓宽了道路。2促进了新文学现实主义的发展和成熟。3乡土写实小说都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这种地方色彩一方面成为乡土写实小说的流派特点,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还具有民俗学价值。,五、鲁彦的乡土写实小说,1.鲁彦生平与创作,鲁彦(19011944)本名王衡,浙江镇海人。乡土写实的中坚人物王衡仿效鲁迅而取笔名“鲁彦”,正表明他对鲁迅先生的自觉师法。1923年开始创作,并加入文学研究会。以1927年的黄金为代表,后期作品大多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斗争为题材。1936年的中篇乡

24、下、1937年的长篇野火。出版柚子黄金等9部小说集。,2.黄金分析:,黄金的主要故事情节,黄金中如史伯伯等人物形象,黄金的艺术特色:,细腻深刻的文笔;构思巧妙,取材精当;铺叙朴实而具体,文字质朴无华。,六、冯文炳(废名)的乡土抒情小说/田园牧歌小说,1.废名生平及创作,原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语丝社成员,以抒情见长的田园作家。小说集有竹林的故事、桃园、莫须有先生传、枣、桥等。,作者作品,竹林的故事 桥 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2.竹林的故事分析,竹林的故事情节,竹林的故事的艺术特色,田园山水之美与人物性情之美相得益彰。,七.“乡土小说”作家许钦文、蹇先艾、许杰等,许钦文(绍兴)是受鲁

25、迅影响较早的作家,石宕,蹇先艾是文学研究会后期的青年作家,水葬最能代表他的贵州乡土题材特色。此篇着墨于黔地野蛮落后的习俗。,许杰(天台)是那时“成绩最多的描写农民生活的作家”,“最长的惨雾是那时候最杰出的作品”。此外赌徒吉顺写典妻。,八.“乡土小说”作家台静农,1.台静农生平及创作:,台静农(19031990)安徽霍丘人。未名社成 员,以写乡土见长,其作品具有民间性。代表作有小说集地之子、建塔者。,2.拜堂分析:拜堂故事情节拜堂艺术特色安特莱夫式的阴冷,把中国乡间的恐怖和盘托出。,九、乡土文学的社会历史意义:,1.乡土小说在20年代中期便形成了一股持久的创作潮流,给予当时的文坛带来了清新的泥土

26、气息。,2.乡土小说对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的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三节 浪漫抒情小说,(一)浪漫抒情小说特征1.以自我经历或身边琐事为题材,带有自叙传性质。郁达夫提出(赞同)“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2着意表现自我的心境和意绪,而不重客观社会生活的描写,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性,从而使它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因而又被称为“浪漫抒情小说”),而与客观写实的现实主义构成对比。,3多采用日记体、书信体、第一人称叙事等文体形式,弱化情节因素,着重情感的抒发、氛围的渲染,开拓出一种“情调小说”的体式,并大胆借鉴和运用了某些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与技巧(感伤美与病态美)。(这一点深入文体构成与艺术

27、形式),(二)郁达夫的“自叙传”/浪漫抒情小说,一、生平郁达夫(18961945),名文,浙江富阳人。在散文、旧诗词、文学理论、翻译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贡献,以小说创作影响最大。,二、郁达夫小说的创作内容,1.郁达夫的小说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悲哀。2.郁达夫的小说还鲜明地表达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情怀。3.颓废的气息,色与欲的描写,花街柳巷,秦楼楚馆在郁达夫小说中有明显的地位。,三、郁达夫抒情小说的艺术特征,1.自我的写真。2.感伤的抒情。3.结构的散文化。,郁达夫,沉 沦,郁达夫,郁达夫(1895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创造社发起人之一

28、。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作品产生的背景,沉沦定稿于1921年5月9日,是郁达夫的代表作。作品直接表现人的变态性心理,在中国自郁达夫始,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题材领域,为郁达夫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应该说,郁达夫写作此作品的背景有如下几点:1.个人生活及心理的压抑17岁以前的郁达夫是在中国文化环境中长大的,接受的几乎全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2.“五四”时代特征,沈雁冰在为小说日报撰写创作的前途一文中说“现代青年的烦闷,已至了极点。”“五四”的现代知识青年在“五四”时期,以至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精神历程是

29、:个人“苦闷感”与对这苦闷氛围的冲决,个人“寂寞感”与摆脱寂寞的努力,个人“人生问题”的思考与思考的突破。,3.日本“私小说”的影响,(1)把“我”看成艺术基础,追求作家生活和作品的完全合一。(2)排斥理想,排斥技巧,不重外部事件的描写,着意于作家“心境”的直露描写。(3)“心境”描写带着冷寂、灰暗、忧郁、感伤,主张“颂欲”。,主人公分析,郁达夫在其散文零余者中说:“我是一个真正的零余者!”“生在这里,世界和世界上的人类,也不能受一点益处,反之,我死了,世界和社会也没有一点损害。”这个“零余者”、“多余人”的感受,给他的创作暗示了一个主题和一种渲泄内心情感的方式,使他从自我的忧郁情绪出发,描绘

30、,甚至夸饰“多余人”的种种病态心理。,主人公的孤独痛苦表现在哪些方面?,与世人绝不相容敏感于别人的目光在稠人广众之中,感到更孤独仇恨日本人仇恨中国人仇恨自己的兄长。在与人的相处之中,他将自己的痛苦和孤独转嫁了,于是与所有人对立,气量极其狭小。这正是他自卑的一种体现,他需要在不相容、疏远和仇恨中减轻自己在众人面前的自卑感,从而缓冲自己的孤独、苦闷。,主人公对自然的态度是怎样的?,病态眷恋。文中是如何表现的?在主人公眼里,自然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主人公性心理变态的种种表现,遇到女学生慌乱自悔在被窝里犯的罪恶羞愧、恐惧、怕见人面偷看旅馆主人的女儿洗澡怕得非常,羞得非常,喜欢得非常。到野外偷听一对男

31、女幽会一边打嘴巴,一面偷听,“你去死罢,你去死罢,你怎么会下流到这样的地步”踏进妓院大门“我已变成了一个最下等的人了”,问题1.主人公心理产生变态的原因是什么?,首先,由于祖国贫弱落后,在国外遭受难以容忍的民族歧视,却又得不到安慰。祖国现状:长兄从日本W大学毕业回北京,在法部任职事实是为人正直铁面无私,受到忌惮、排斥辞职,在外鬼混几个月的人享受荣华安乐其次,严重的自卑心理与多愁善感的气质,使他无法排解自己的心理压力。,问题2.如何认识沉沦的意义与价值?,几种主要观点:谭国棠:描写的手法脱胎于红楼梦、水浒、金瓶梅等几部老杰作”。沈雁冰:沉沦的灵肉冲突,描写得失败了。南迁与沉沦结尾有些“江湖气”。

32、徐志摩:非难郁达夫是“浪漫作家”、“颓废文人”,伪君子、假道学者:伤风败俗,庸俗下流,是诲淫之作,周作人1922年3月26日晨报副刊“文艺批评”栏发表“沉沦”一文,为沉沦作了有力的辩护。1.集内所描写的青年的现代的苦闷,似乎更为确实。2.小说写出灵与肉的冲突,他的价值在于非意识地展览自己,艺术地写出升华的色情,这也就是真挚与普遍的所在。3.认为小说对于需要性教育的儿童不合适的。还有那些不知道人生的严肃的人们也没有诵读的资格。分析的深刻、有见地,加上周作人的声望,攻击和否定沉沦的声音销声匿迹,郁达夫感激不尽。,从思想内容来说:第一,具有较强的反帝反封建的意义。主人公畸形性格的形成一方面源于中国封

33、建文化的毒害,另一方面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民族歧视。第二,具有较炽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主人公深深憎恶民族歧视,爱自己的祖国,至死仍从内心希望祖国富强起来。第三,向虚伪的封建道德挑战。大胆描写“性”的苦闷,顺应时代潮流,向扼杀人们的个性和情欲要求的封建道德作了冲击。,从艺术上说沉沦可称为我国开创浪漫抒情小说文体的一篇重要作品。它带有自叙传色彩,小说主人公实际上是作者的文学形象,融合了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个性和感情情调,甚至大胆暴露了自己的隐秘性心理。在表现手法上,喜欢用独白式的抒情描写,抒发主观感情,带有浓重的浪漫气息。,沉沦的历史影响,1921年10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出版。沉沦包括三个

34、短篇: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郁达夫集前自序:沉沦是描写着一个病的青年的心理,也可以说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里边也带叙着现代人的苦闷,便是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在中国枯槁的社会里,好像吹了一股春风。郭沫若当时评价比呐喊那较鲜明的激动,尤其来的深远。今日青年在革命上所生的巨大的反抗性,可以说是从沉沦中那苦闷到了极端所产生的。黎锦明30年代评价当时有些青年,深夜乘火车,从无锡、苏州跑到上海抢购此书。出版后三年,销售到三万多册。呐喊同期的出版数是八千册。解放后,主流评价一直不高。一度被定为禁书、“黄色作品”。直到新时期才回复其历史地位。,文学史定评:郁达夫的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题材的先锋

35、性:性苦闷的大胆表现 手淫、野合、窥视、嫖妓主题的深刻性:借弱国子民的自杀传达爱国思想 灵肉冲突永恒的人性揭示审美的独特性:感伤颓废、真率激越,3.“生的苦闷”:春风沉醉的晚上及后期创作的变异,春风沉醉的晚上通过描写“我”和一个烟厂女工陈二妹的结识交往经过,塑造了一个生活在社会下层的纯洁美好的产业女工的形象以及一个同样是不幸者,在困苦中挣扎的知识者形象。,在艺术上,春风沉醉的晚上也独具特色:,首先,作品以抒情形象“我”的所遇、所闻、所感、所悟,来展开情节,连贯线索,在“我”的情绪抑扬起伏中以细致、清新的文笔抒写“我”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毫无遮掩地吐述情怀。,其次,由于作品以“我”的见闻思感展开情

36、节,通过“我”的感受,间接地写出了陈二妹对我的态度的变化过程,即由疑惧熟悉误会理解的感情变化过程,这样在表层结构上就构成了情节简单,线索单纯,布局自然的特点,而在内在的情感结构上则形成起伏跌宕、流畅舒展的节奏感,从而使结构较为完整紧凑,并又增大了作品的容量和厚度,充分地抒发了情感,写实的因素与主观抒情的基调结合得较为完美。,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征,(1)“自叙传”/浪漫抒情小说文体的确立。首先表现为题材的自叙性。其次是叙述的主观性。再次着力于主人公内在心境的表现。注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的选用来渲染气氛,营构出抒情诗式的意境和韵味。(2)“零余者”形象系列的创造。,(三)其它作家与作品,1郭沫若的小说。2淦女士的小说3王以仁,【作业、练习、思考题】:1掌握自我抒情小说的特点及“零余者”形象特征。2什么是问题小说?“人生派”小说的特点是什么?【本章节阅读书目】:1沉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