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793914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镇银行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村镇银行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村镇银行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村镇银行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村镇银行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镇银行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镇银行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村镇银行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一、年度概况(一)总体概况。阳光银行(以下简称本行)于2010年6月17日正式开业,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由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成立,内设五个后台管理部门,下辖四家营业网点。主要业务范围为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支付结算、同业拆借,代理收付款项等经银保监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自成立以来,我行坚持“扶小微、惠三农”的服务宗旨,立足“服务三农和普惠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信贷资金全部投放于县域经济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2022年,在监管部门和发起行的大力支持下,我行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强化党建引领

2、,围绕信贷投放严把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严密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积极推进县域绿色信贷业务发展,加强绿色林下养殖贷款投放,做实绿色信贷业务稳健发展。(二)关键成果绩效。1 .本行积极健全绿色治理机制,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开展产品服务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激励约束,加强能力建设,支持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提升环境和社会效益。2022年,本行发放林下养殖业贷款共16笔,金额为279.30万元。2 .坚持推行精细化管理和低碳运营,在机构的自身运营及办公人员日常办公过程中倡导“绿色化”。本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在绿色金融业

3、务发展和绿色办公运营发展方面均取得突破性成就。(三)规划与目标。本行以X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国家政策和监管要求,努力建设绿色普惠银行,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基于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积极支持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大力发展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加快绿色金融、转型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本行绿色金融专业能力和行业影响力。本行作为农小机构,重点加大林下养殖等生态农牧渔领域的信贷支持,禁入高能耗和污染产业,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另外,切实践行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遵守国家及地区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实现多维度节能减排,倡导绿色办

4、公,履行环境责任。二、环境相关治理结构(一)董事会层面。本行董事会对绿色金融进行统一领导,在董事会层面设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负责实施、监督和评估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定期听取绿色银行建设专题汇报,审议绿色金融发展重大决策。(二)高级管理层层面。本行高级管理层负责执行董事会决议,成立绿色金融领导小组,由行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业务管理部作为牵头部门,其他相关部门全力配合。研究制定本行绿色金融发展规划,明确重点工作任务,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确保每项工作落实到位。三、环境相关政策制度(一)践行绿色理念,落实政策要求。本行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5、、发展绿色金融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甲地,加强绿色管理,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加大绿色贷款投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紧抓绿色发展市场机遇,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提升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能力,大力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行上下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绿色银行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二)优化政策制度,健全管理机制。本行持续落实绿色金融相关授信政策,制定绿色金融授信政策指引,将苗木培育、林木种植、再生资源利用列为鼓励进入类,明晰绿色金融重点支持方向与领域,积极发展绿色金融融资,加大对低碳经

6、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的支持力度,信贷资源配置进一步向低能耗、低资源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领域倾斜。积极支持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生态环境、绿色服务等领域以及个人绿色消费。将煤炭、钢铁等“两高一剩”行业列为禁止进入类,严格客户准入。各经营网点根据总行出台的绿色贷款产品及业务指引,稳步推进环境保护、清洁能源、绿色低碳等领域的业务发展。四、环境风险、机遇的分析与管理(一)环境风险和机遇。气候环境相关风险主要从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两个方面给金融机构带来直接或间接的风险冲击。1.物理风险主要指气候变化或环境污染的物理冲击所带来的财务影响。本行针对极端气候事件制定了应对预案,数据中心主要依托发起行,在网点选

7、址、机房设置时综合考虑相关区域的长期气候条件,以确保相关运营场所的业务连续性。2.转型风险指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可能在政策、法律、技术和市场方面产生的广泛变化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或保险风险。为应对转型风险,本行持续完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规划、组织架构等,推进落实绿色信贷“环保一票否决制”,积极探索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特色风险评价机制,加强对投资对象的气候与环境风险管控,探索运用科技赋能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业务系统,重塑绿色信贷业务的全流程管理。(二)环境风险管理情况。加强授信尽职调查,将客户环境风险纳入调查范围,建立授信禁入“黑名单”。加强授信审批管理,制定环境

8、和社会风险评估标准,严格审查客户提交资料的合规性、有效性和完整性。根据客户面临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确定合理的授信权限和审批流程。加强贷后管理,持续关注企业在环保及社会风险方面的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贷款风险排查,对涉及环境和社会高风险大额不良贷款,制定“一户一策”清收处置方案,落实清收处置目标、措施、时间和相关责任人,采取现金清收、债权转让等多种手段进行处置,把损失降到最低。五、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和自然资源消耗。1 .经营活动产生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和自然资源消耗。一是自有交通运输工具所消耗的能源,主要有公务用车消耗的汽油,食堂消耗的液化石油气,

9、发电机组消耗的柴油等。二是营业或办公消耗的水。三是办公场所用电消耗。2022年,本行自有交通运输工具所消耗的燃油4185升,人均消耗69.76升;食堂消耗液化气288立方米,人均消耗4.8立方米;营业、办公活动所消耗的水1753吨,人均消耗29.22吨。2 .采购的产品或服务所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和间接自然资源消耗。一是外购电力,主要为公共机构照明、空调、办公设备等消耗的电力。二是营业或办公用纸张。2022年,本行全年用电22000千瓦时,人均用电366.67千瓦时;营业、办公所使用的纸张2吨,人均用纸量0.03吨。(二)环保措施所产生的效果。1.积极建设节约型机构。实施电器节能升级,切实降

10、低运行能耗,推动网点低碳建设,在新装修营业网点的设计、选材、装修等方面应用绿色环保新材料,打造节约型网点。同时,定期检查办公场所各水管线的设备陈旧情况,并设有专人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合理用水用电、倡导节能降耗,杜绝各种浪费现象。3 .实施绿色办公。推行无纸化办公模式,控制打印纸张使用量,非正式场合、非对外用纸使用双面黑白打印,注重回收再利用。倡导循环使用纸张,不丢弃单面使用过的打印纸,做好纸张背面的再利用,减少办公用品消耗率。柜面逐步实施无纸化办理业务、在总行办公区和经营网点推行垃圾分类,减少碳排放。4 .倡导绿色出行。倡导员工购置新能源汽车,短距离出行乘坐电车或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降低

11、对能源资源消耗,降低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负面环境影响。表1经营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指标名称披露细项总量人均经营活动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自然资源消耗机构自有交通运输工具所消耗的燃油(升)418569.76食堂所消耗的液化气(立方米)2884.8营业、办公活动所消耗的水(吨)175329.22采购的产品或服务所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和间接自然资源消耗营业、办公所消耗的电力(千瓦时)22000366.67营业、办公所使用的纸张(万张)360.06金融机构环保措施所产生的效果为提升员工及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所举办的培训活动或公益活动(人次)2000/六、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本行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创新产品

12、服务、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激励约束、强化能力建设等,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结合本行支农支小的特点,2022年,本行发放林下养殖业贷款共16笔,金额为279.30万元,同比提高30机本行通过支持生态农业发展,减少饲料消耗、优化养殖地生态环境等降低碳排放量、提高固碳量。案例:张三家庭自2016年开始租用广西甲地县30多亩林地,种植“三月红”“桂味”等品种荔枝600棵。荔枝场平时由家人管理,张三则长期外出务工。2022年2月张三决定返乡创业,利用荔枝林地发展“林下肉鸡”,因搭建搭建鸡棚、购买鸡苗等资金不足,向我行申请贷款。我行向张三发放国家创业担保贷款10万元,支持张三养殖肉鸡约4000羽。张三发

13、展“林下鸡”年销售收入33万元,年纯利润约15万元。发展“林下鸡”减少了饲料消耗、提升肉鸡品质,鸡粪经发酵熟化后用作荔枝肥料,实现绿色种养的良性循环,通过优化养殖地生态环境等降低碳排放量。七、绿色金融案例本行通过创新担保方式和服务方式推动农村地区绿色金融发展。大力推行经营者个人资产、土地、房屋、林权抵押,经营权、应收账款质押等担保方式,推广使用手机银行、云闪付等支付工具,倡导线上绿色便捷支付。案例:2022年5月我行以应收账款质押担保方式,向张四发放贷款280万元用于木片加工。我行杜绝高能耗、重污染贷款准入,认真开展贷前调查,以借款人的木片厂取得相关生产资质作为放款条件,支持环保型企业生产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