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环节.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99996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5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环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环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环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环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环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环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环节.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环节,第一节 电路图的基本概念及绘制第二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第三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第四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第五节 电气控制的其它环节第六节 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第一节电路图的基本概念及绘制,电器控制线路的定义:由有触点的低压控制电器所组成的控制线路。电器控制线路的表示方法:电气原理图、安装接线图和电器布置图三种。一、电器控制线路常用的图形、文字符号(P31表2-1)主电路标号和控制电路标号,1、基本文字符号:K:继电器、接触器,KT:时间继电器KM KA2、辅助文字符号:AC ON3、文字符号组合:KT1,FU34、特殊用途文

2、字符号:L1、L2、L3、N U,V,WPE,二、电气原理图绘制电气原理图应遵循的原则:电器控制线路根据电路通过的电流大小可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包括从电源到电动机的电路,是强电流通过的部分,用粗线条画在原理图的左边;控制电路是通过弱电流的电路,一般由按钮、电器元件的线圈、接触器的辅助触头、继电器的触点等组成,用细线是画在原理图的右边。如图2-1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的图形、文字符号必须采用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采用电器元件展开图的画法。同一电器元件的各部件可以不画在一起,但需用同一文字符号标出。所有按钮、触头均按没有外力作用和没有通电时的原始状态画出。控制电路的分支线路,原则上按照

3、动作先后顺序排列,两线空叉连接时的电气连接点须用黑点标出。,三、电位置图:表明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电器设备的实际位置,为电气控制设备的制造、安装提供必要的资料。,1、各电器代号应与有关电路图和电器元件清单上所用列的元器件代号相同。2、体积大的和较重的电器元件应该安装在电气安装板下面,发热元件应安装在电气安装板的上面。3、经常要维护、检修、调整的电器元件安装位置不宜过高或过低,图中不需要标注尺寸。,四、电气安装接线图,表明所有电器元件、电器设备联接方式,为电气控制设备的安装和检修调试提供必要的资料。绘制原则:1、接线图中,各电器元件的相对位置与实际安装的相对位置一致,且所有部件都画在一个按

4、实际尺寸以统一比例绘制的虚线框中。2、各电器元件的接线端子都有与电气原理图中的相一致编号。3、接线图中应详细地标明配线用的导线型号、规格、标称面积及连接导线的根数。标明所穿管子的型号、规格等,并标明电源的引入点。4、安装在电气板内外的电器元件之间需通过接线端子板连线。,图中还标注出连接导线的型号、根数、截面积,如BVR51mm2为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线、5根导线、导线截面积为平方毫米。,第二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直接起动和减压起动两种。一、三相笼型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 直接起动:用于小容量笼型电动机。(一)采用刀开关直接起动控制(二)采用接触器直接起动控制 1、点动

5、控制 2、连续控制 3、既能点动又能长动控制,二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第三节、三相笼型电动机减压起动控制减压起动:用于容量较大的电动机,且仅适用于空载或轻载起动,减压起动的方法:定子绕组串电阻(或电抗器)起动、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星-三角形减压起动、延边三角形起动等。(一)定子绕组串电阻起动控制 如图2-9,(二)星-三角形减压起动,(三)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控制,三、三相绕线转子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绕线转子电动机用于要求起动转矩较大的场合 起动的方法:在转子电路中串接电阻和在转子电路中串接频敏变阻器两种方法。1、转子绕组串接起动电阻控制 电阻被短接的方式:三相电阻不平衡短接法(用凸轮控制

6、器)和三相电阻平衡短接法(用接触器)。,2、转子绕组串接频敏变阻器起动控制,第四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方法:机械制动和电气制动。电气制动方法:反接制动、能耗制动、发电制动和电容制动等。,一、三相异步电动机反接制动控制 反接制动是利用改变电动机电源相序,使定子绕组产生的旋转磁场与转子旋转方向相反,因而产生制动力矩的一种制动方法。应注意的是,当电动机转速接近零时,必须立即断开电源,否则电动机会叵向旋转。另外,由于反接制动电流较大,制动时需在定子回路中串入电阻以限制制动电流。反接制动电阻的接法有两种:对称电阻接法和不对称电阻接法,如下图所示。,二、三相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控

7、制 三相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时,切断定于绕组的交流电源后,在定于绕组任意两相通入直流电流 形成一固定磁场,与旋转着的转子中的感应电流相互作用产生制动力矩。制动结束必须及时切除直流电源。,电容制动是在切断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交流电源后,在定于绕组上接入电容器,转子内剩磁切割定子绕组产生感应电流,向电容器充电,充电电流在定子绕组中形成磁场,此磁场与转子感应电流相互作用,产生与转向相反的制动力矩,使电动机迅速停转。其控制线路如图所示。,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容制动控制,3.三相电机旋转磁场,电动机的旋转原理旋转磁场产生的条件旋转磁场原理极对数的形成规律,三相电机旋转磁场,电动机的旋转原理旋转磁场产生的条件旋

8、转磁场原理极对数的形成成规律,三相电机旋转磁场,电动机的旋转原理旋转磁场产生的条件旋转磁场原理极对数的形成规律,三相对称绕组:互差120度空间电角度。三相对称电源:互差120度时间电角度。,三相电机旋转磁场,电动机的旋转原理旋转磁场产生的条件旋转磁场原理极对数的形成规律,电动机的旋转原理旋转磁场产生的条件旋转磁场原理极对数的形成规律,电动机的旋转原理旋转磁场产生的条件旋转磁场原理极对数的形成规律,电动机的旋转原理旋转磁场产生的条件旋转磁场原理极对数的形成规律,三相电机旋转磁场,电动机的旋转原理旋转磁场产生的条件旋转磁场原理极对数的形成规律,旋转磁场的速度,P=2,P=1,1.旋转磁场的旋转速度

9、称同步转速.n1表示.2.n1=单位转/分.3.同步转速与频率成正比,与极对数成反比.4.同步转速成“有级”.P=1 n1=3000P=2 n1=1500(f1=50HZ),第五节 电动机有机变速控制电路双速,双速电动机是由改变定子绕组的磁极对数来改变其转速的。如图主电路所示,若将出线端1、2、3接电源,4、5、6悬空。每相绕组中两线圈串联,有四个极对数,低速运行;如将出线端1、2、3短接,4、5、6接电源,每相绕组中两线圈并联,极对数减半,有两个极对数,高速运行。起动时,按起动按纽SB2,KT2立即得电、KM1、KA1得电自保,电动机低速起动;KA1得电后,KT2失电并开始计时;当延时时间到

10、,KM1失电,KM2得电,电动机高速运行;自动完成加速控制双速电动机的加速控制。,双速电动机控制电路图,第六节 电液控制技术,重点:液压系统的基础,电液控制的方法难点:液压部件的认识要求:了解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电磁铁的驱动要求,会简单设计液压控制电路。,1、液压系统基础,控制部件:电磁阀(YV):二位二通液压电磁换向阀;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YA:电磁线圈(直流)溢流阀(压力阀);调速阀(节流阀);单向阀动力部件:液压泵及电动机执行部件:液压缸(活塞),液压马达辅助装置:油箱,油管,过滤器,2、液压动力滑台,液压系统工作原理:滑台进给工步图 快进:YA1,YA3通电 工进:YA1通电 停止:Y

11、A1维通,溢流阀工作 快退:YA2通电,控制电路分析,选择开关SA合向自动工作位置的自动循环过程:按动SB1KA1线圈通电自锁YA1、YA3线圈通电,滑台快进;至压下SQ2KA2线圈通电自锁YA3线圈断电,滑台工进;压下SQ3滑台逗留;KT线圈通电延时KA3线圈通电自锁YA1,KA2线圈断电YA2线圈通电,滑台快退;压下SQ1KA3线圈断电YA2线圈断电,滑台在原位停止。循环过程结束。手动操作:SB2用于工作台手动退回。SA在手动位置时,SB1用于工作台手动进给。,第七节 电气控制的其它环节,一、点动与长动控制二、多地点与多条件控制 把一个起动按钮和一个停止按钮组成一组,并把三组起动、停止按钮分别放置三地,即能实现三地点控制。,三、先后顺序工作的控制,电动机顺序控制的接线规律:1)要求接触器KM1动作后接触器KM2才能动作,故将接触器KM1的常开触头串接于接触器KM2的线圈电路中。2)要求接触器KM1动作后接触器KM2不能动作,故将接触器KMI的的辅助触头串接于接触器KM2的线圈线路中。下图是采用时间继电器,按时间原则顺序起动的控制线路。,四、自动循环控制,五、互锁控制 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互锁,保证安全。六、优先控制 先动作优先和后动作优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