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调节和免疫耐受.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01538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8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疫调节和免疫耐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疫调节和免疫耐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疫调节和免疫耐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疫调节和免疫耐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疫调节和免疫耐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疫调节和免疫耐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疫调节和免疫耐受.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免疫调节,一、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二、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三、整体和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1、免疫细胞激活信号转导中的反馈调节,一、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蛋白质的磷酸化和脱磷酸化 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激活信号转导的启动和上游阶段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脱磷酸化,负调节作用,2、激活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 1.激活性受体 ITAM(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基本结构:YxxL/V 2抑制性受体 ITIM(immunoreci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基本结构:I/Vx YxxL抑制性受

2、体要发挥负向调节作用,需和激活性受体同时被交联,1T细胞:CTLA-4和PD-1活化的T细胞表达,胞内段带有ITIM;应用CTLA4-Ig融合蛋白和抗CTLA-4抗体,能抑制或增强特异性T细胞活性;应用:抗肿瘤、器官移植、自身免疫病2B细胞:FcgRII-Bg链的胞内段带有ITIM,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有关,3.杀伤细胞(NK,CTL):KIR和CD94/NKG2AI型: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KIR,配体:HLA-I,HLA-GII型:C型凝集素受体CD94/NKG2A:识别HLA-E提呈的非经典I类分子前导序列中一结构保守的九肽;受体胞内段带有ITIM;应用:生理性,保护胎儿在分娩前不被母体排斥;

3、病理性,过度激活,不能杀伤病毒感染细胞,逃脱免疫监视。4.肥大细胞:FcgRII-B与肥大细胞激活性受体FceRI交联,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免疫细胞的激活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分子,免疫细胞激活性受体 抑制性受体 B细胞 BCR FcgRII-B T细胞 TCR,CD28 CTLA-4,PD-1 NK细胞 CD16 KIR,CD94/NKG2A 肥大细胞 FceRI FcgRII-B,gp49B1,1)抗独特型抗体和独特型网络(1)抗体分子本身具有独特型,产生的抗独特型抗体(anti-idiotype,Aid),称抗抗体(2)抗体分子在体内的数量大时,可作为抗原诱发抗 抗体的产生,独特型idioty

4、pe Id抗独特型 AId,3、独特型网络和免疫调节,(3)根据抗独特型抗体的分布,可分为Ab2a,Ab2b等。其中Ab2b因其结构与抗原表位相似,并能与抗原竞争Ab1,称体内的抗原内影像(internal image)。(4)抗独特型抗体主要对抗体起负调节作用(5)独特型网络:抗原抗体-抗抗体-Ab3-,2)应用独特型网络进行免疫干预(1)利用内影像,通过Ab1或Ab3增强机体对抗 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2)体内诱导Ab2的产生,减弱或去除体内原有 的Ab1,预防自身免疫病,1)自然调节T细胞CD4CD25Tr细胞分泌细胞因子TGF-、IL-10直接接触CTLA-4,1、T细胞亚群及其相互作用

5、,二、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2)Th1/Th2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Th1和Th2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参与Th1和Th2类型的逆转及其临床意义 麻风病:Th2大量增殖,阻止Th0向 Th1转化,应用IFN-g抑制Th2,促使Th1发挥功能。,1)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和特异性免疫应答(1)Fas 和FasLFas:表达在包括淋巴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表面FasL: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CTL,Th1),NK细胞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AICD(activation-induced cell death):表达FasL的效应杀伤细胞与自身表达的Fas结合,诱导自身的凋亡过程FasDDFADDcaspase 8caspa

6、se级联反应细胞死亡,2、凋亡对免疫应答的负反馈调节,(2)半胱天冬蛋白酶(caspase)和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c,cysteine)天冬氨酸(asp,aspartic acid)caspase以酶原形式存在激活后裂解,产生级联反应,(3)活化诱发的细胞死亡及其临床意义 Fas 和FasL突变,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症(ALPS),1、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 1)神经内分泌因子影响免疫应答 皮质类固醇和雄激素-下调免疫反应雌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增强免疫应答 2)抗体和细胞因子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竞争性结合,四、整体和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免

7、疫 耐 受,一、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二、免疫耐受的机制三、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 tolerance)是指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抗原后导致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性和低应答性。特征是机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不发生可查见的免疫反应,但对其他抗原仍保持正常的免疫应答。不同于免疫缺陷和药物对免疫系统的普遍抑制。,免疫耐受的基本概念,1、先天免疫耐受胚胎期及新生期接触抗原所致免疫耐受 不成熟T、B接触自身和外来Ag发生耐受,终生2、后天免疫耐受获得性免疫耐受现象,后天接触抗原导致的免疫耐受 T、B因多种因素对原本应答的Ag发生耐受,非终生,一、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1)Owen

8、的观察1945年 异卵双生牛:血型嵌合体(chimeras),皮片移植互不排斥,无关牛皮片排斥,1、胚胎期及新生期接触抗原所致免疫耐受-天然免疫耐受现象,2)Medawar等的实验证实-实验性免疫耐受 1953年,Medawar:获得性免疫耐受,Medawar的人工免疫耐受实验,耐受原 诱导产生免疫耐受的抗原抗原的剂量:过高和过低的抗原剂量均引起免疫耐受 高带耐受(T、B细胞)低带耐受(T细胞),2、后天接触抗原导致的免疫耐受,(2)抗原类型:分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抗原,可溶性,易耐受 理化性状:BSA单体(聚合体Mf易吞噬,有助于递呈)非聚合单体蛋白,(3)抗原注射的途径:口服、静脉注射易耐受

9、腹腔皮肤 耐受分离(split tolerance):口服诱导局部粘膜免疫,但致全身耐受。,(4)抗原表位特点:鸡卵溶菌酶蛋白(HEL)致耐受,N端氨基酸构成的表位能诱导Treg活化,从而抑制Th细胞的功能,不产生抗体,去除N端的3个aa可诱导免疫反应。,1、中枢免疫耐受 2、外周免疫耐受,二、免疫耐受机制,1、中枢免疫耐受机制,(1)克隆清除T细胞克隆在胸腺中的缺失(阴性选择),对自身抗原形成的耐受,免疫耐受机制的克隆清除学说,(2)克隆失能未成熟B细胞表面表达mIgM-Iga/Igb BCR复合物,在骨髓及外周血中以高亲和力结合可溶性自身抗原时,可产生胞内抑制信号,抑制mIgM继续表达,使

10、抗原特异性B细胞发育终止,B细胞虽未死亡,但不再对相应抗原产生应答,形成克隆失能。(3)其他机制,(1)克隆失能(clonal anergy)T细胞无能反应a.缺乏第二信号 CD28-B7或信号弱b.增殖活化信号传递受阻c.抗原浓度低不能激活免疫细胞,2、外周免疫耐受机制,(2)克隆忽略(clonal ignorance)自身应答T细胞克隆与相应组织特异性抗原并存,正常情况下,不导致自身免疫病。(3)克隆清除外周自身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的TCR对自身抗原具有高亲和力,如外周自身抗原浓度高,则经APC提呈,可致此类T细胞克隆清除。(4)免疫抑制细胞的作用Treg产生TGF-IL-10抑制Th及

11、CTL功能,6)免疫隔离部位的抗原在生理条件下不致免疫应答 脑、眼前房、胎盘(1)生理屏障(2)抑制性细胞因子 TGF-b,IL-4/IL-10抑制Th1 胎盘滋养层细胞和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产生上述细胞因子,1、建立免疫耐受2、打破免疫耐受,三、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1、建立免疫耐受,口服免疫原,建立全身免疫耐受静脉注射抗原,建立全身免疫耐受移植骨髓及胸腺,建立或恢复免疫耐受脱敏治疗,防止IgE型Ab产生防止感染诱导产生特异拮抗型免疫细胞,抑制效应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攻击自身抗原肽拮抗剂的使用,2、打破免疫耐受,免疫原及免疫应答分子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细胞因子及其抗体的合理使用,多重抗感染措施,防止病原体产生抗原拮抗分子,概述参与免疫应答调节的因素免疫耐受的概念和意义对外来抗原的免疫耐受是如何形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