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实例.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05102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31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其不可而为之实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知其不可而为之实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知其不可而为之实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知其不可而为之实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知其不可而为之实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其不可而为之实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其不可而为之实例.ppt(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泽被后世,盖圣人之来斯世,明知乱世昏浊而来救之,非以其福乐而来享之也。故治世去之,乱世救之,特入地狱而救众生。斯所以为大圣大仁与!恻隐之心,悲悯之怀,周流之苦,不厌不舍,至今如见之也。-(康有为论语注),一代名相诸葛亮因刘玄德三顾茅庐而入世平天下,以隆中对为刘备谋划江山、运筹帷幄,出师表劝后主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更有舌战群儒、借东风、智算华容、三气周瑜,辅佐刘备于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后取荆州之基。奉命率军入川,夺取汉中,大败曹操。毕生“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明知蜀国不可兴而为先帝知遇之恩托孤白帝城,辅佐后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虽然没有实现三国归蜀的理

2、想乌托邦,但却成就了一个为知己者死的忠义大儒。,文天祥仅是一介书生,但他同样拥有铮铮铁骨,“故不自量力,而以身殉之”言辞同样掷地有声!文天祥宝祐四年(1256)奉进士第一。恭帝德祐元年(1275),元兵大举进攻,文天祥在家乡聚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持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地区,兵败被俘,坚贞不屈,英勇就义。时年四十有七。临刑前,监斩官告诉文天祥,此时反悔还可以当丞相,文天祥答,“吾事毕矣。”南向拜而死。数日后,文天祥的妻子欧阳氏前来收尸。其衣带中有字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苟利

3、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面对厄运,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林则徐没有惊慌,没有绝望,他镇静坦然,慷慨悲歌。这一著名诗句,正是林则徐以“罪臣”之身,在西安登程伊犁前,告别妻子家人所作。林则徐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他能在国难当头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不仅在于他能在仕途通达、身居高位时,倾心尽力地为国效力;也不仅在于他广东禁烟、虎门销烟等的惊世之举。还在于,或者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即便在被革职流放的极端逆境中,即便在个人命运遭遇空前苦难和厄运时,人格和灵魂中依旧保持固有的那份伟大和高贵。,鉴湖女侠秋瑾因策划武装起义而被捕、遇难,实践了其生前“即不获成功而死,亦吾所不悔也”的诺言,并以自己的鲜血,洗雪

4、了女子未闻有“死于谋光复者”的羞耻,可说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当钱玄同劝先生为可能出现的希望摇旗呐喊时,先生最终是答应了,然而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却是:“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希望)的证明来折服他之所谓可有(可能有希望)。”,“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经典故事,均体现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天可以补吗?大海可以填吗?烈焰可以追赶吗?太阳可以射落吗?似乎都不可能。但中国远古的英雄却偏偏说:能!偏偏把不可能的事当作可能去争取,去奋斗。这就形成一种精神,精卫是一只小鸟,衔西山之木石填于东海,木石虽瞬间即被浪涛冲走亦不气馁罢休,它嘴上所含的木石是那么渺小,而沧海却那么浩瀚无比,这是何等巨大的反差,但是坚韧的生命不在乎这种反差,因为他们有一种原始的天真,不计较成败,不计较得失,只知一往无前地进取。进取的过程是最重要的,结果倒在其次。生命的精彩在于争取另一种可能性的过程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