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尘的产生危害及其防治措施.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05794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2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尘的产生危害及其防治措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矿尘的产生危害及其防治措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矿尘的产生危害及其防治措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矿尘的产生危害及其防治措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矿尘的产生危害及其防治措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尘的产生危害及其防治措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尘的产生危害及其防治措施.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矿尘的产生危害及其防治措施,矿尘灾害防治及应急措施 矿尘又叫矿井粉尘,它就像幽灵一样弥漫在井下空间。它不仅污染着井下的劳动环境,危害着矿工的身体健康,同时,矿尘中的煤尘具有爆炸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爆炸的环境。当我们在生产中稍有疏忽和麻痹,它们就会趁机作乱引起瓦斯爆炸,这将会给国家和广大矿工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例如:2005年11月27日,黑龙江某矿皮带井内,违章放炮,导致煤仓内煤炭突然清除,带出大量煤尘并造成巷道内积尘飞扬,发生煤尘爆炸,造成171人死亡,48人受伤,其中8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4293.1万元。又如:2004年5月18日,山西某矿发生煤尘爆炸事故,造成33人死亡,直接

2、经济损失:293.3万元。,【案例】1994年11月13日,某矿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煤尘爆炸事故,死亡79人,伤129人,直接经济损失:320万元。其主要原因:一是井下防尘管理不善,防尘制度、措施不落实,造成暗副井绞车道煤尘大量堆积。二是井下运输管理混乱,矿车及连接装置检修不及时,且无防跑车装置,加之超载提拉车,致使矿车鸭嘴断脱跑车,撞击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煤尘爆炸。通过本节向大家介绍一下矿尘灾害防治方面的常识,使大家更多的了解和掌握矿尘灾害的防治方法。,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矿尘?它 是如何产生的?矿尘的产生 矿尘是指煤矿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细散状的固体颗粒。悬浮于空气中的矿尘称为浮沉,沉

3、落下来的矿尘称为落尘。这些矿尘根据岩性不同一般分为煤尘和岩尘。煤矿生产的绝大部分作业都会不同程度的产生矿尘。例如:井下爆破、采掘机械割煤、煤炭提升运输、装载、回柱放顶等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矿尘。其中:采掘工作面产尘量最高,可占井下产尘量的70%80%。其次是运输系统的各个转载点。所以,生产中我们要注意做好这些重点部位的防尘工作。,矿尘的主要危害 我们之所以要减少矿尘的产生,是因为矿尘主要有两种危害:一个是它可以使我们的矿工患上尘肺病;还有一个是它容易引起瓦斯爆炸。尘 肺 病 尘肺病是煤矿职业病中最严重、患病人数也最多的一种疾病。矿工们一旦患病,就很难治愈。在我国煤矿中,每年因为尘肺病

4、造成的死亡人数十分惊人。尽管如此,由于尘肺病发病比较缓慢,病程又长,所以在生产建设中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尘肺病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疾病呢?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被这个可怕的魔鬼所缠绕呢?为了防治尘肺病,应该对工人进行定期检查,如果发现工人肺部有异常,要尽快安排岗位调换。尘肺病主要是以肺部纤维化组织增生,主要特征的肺部病变,它一般为矽肺病。,矽 肺 病 矽肺病主要是因为吸入了过多岩尘导致的。煤 肺 病 煤肺病则是因为吸入过量煤尘患上的一种疾病。由此可见,做好防尘工作,是预防尘肺病的关键所在。如果说,尘肺病对我们矿工朋友们的身体健康缓慢的进行折磨的话,那么,煤尘爆炸就会对我们身体进行瞬间的摧毁。煤尘爆炸

5、我们知道,块状的煤炭只能燃烧,是不会发生爆炸的,为什么煤尘被粉碎,形成煤尘后就会产生爆炸呢?当煤炭被粉碎形成煤尘后,它的表面积就会大大增加,氧化能力也显著增强,迅速释放出大量的可燃性气体,当这些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发生爆炸。特别当空气中有瓦斯存在时,更容易引起爆炸。那么,煤尘爆炸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煤尘爆炸的四个必要条件 一是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二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煤尘达到一定的浓度,一般为:452000g/3;三是有引起煤尘爆炸的火源;四是氧气浓度不低于18%。这里应该指出的是上述我们讲的煤尘爆炸条件是通过实践获取的,而我们煤矿井下则不同,煤矿井下属于爆炸性环境,含有许多爆炸性气体,最常

6、见的就是瓦斯,这些气体的存在会降低煤尘爆炸的下限浓度。而且,瓦斯浓度越高,煤尘爆炸的下限浓度越低。由此可见,在做好矿尘防治的同时,瓦斯防治更为重要。,煤尘爆炸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煤尘爆炸会产生高温气体和火焰,这就有可能诱发矿井火灾和造成人员伤亡;二是煤尘爆炸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这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三是煤尘爆炸会产生高压冲击波,冲击波对矿井的破坏性很大,甚至会造成矿毁人亡。,煤尘爆炸和其他事故一样,爆炸发生时,一般都会出现一些预兆。经验证明,当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一般都会伴有强大的爆炸声和连续的空气震动等现象。现场人员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不要惊慌、乱喊

7、乱跑,应该立即采取以下方法:首先,立即背朝声响和气浪传来的方向,迅速卧倒,尽量减少裸露表面,然后立即屏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害气体和高温气体。等到爆炸波过后,迅速带好自救器,尽快进入新鲜风流的区域,脱离灾区。如果无法逃离灾区时,应该立即选择安全地点躲避,实施避灾等待救援,不要坐以待毙。应该指出的是,煤尘爆炸的预兆持续时间非常短暂。这就要求大家工作时,要精力集中、提高警惕性,在事故发生时,真正做到稳而不乱,及时应对。,为了防止和减少矿尘造成的危害,我国煤矿的广大干部职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整套矿尘灾害的防治措施,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有关这方面的常识。矿尘危害的防治措施 一、

8、认真做好防尘、降尘工作 防尘、降尘是煤矿防治矿尘灾害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它不仅能大大改善井下的作业环境,防止和减少尘肺病的发生,同时,它也是预防煤尘爆炸的关键所在。,我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一个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没有防尘供水系统的采掘工作面不得生产。”这就告诉我们,要想做好矿井防尘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因此,煤矿在生产建设中要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以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另外,为了减少矿尘的产生,堵截尘源也是一项关键措施。例如:井下爆破时,必须坚持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后要冲洗煤壁,爆破时喷雾降尘,出煤时洒水等,减少煤尘飞扬。使用采煤机、掘进机的采掘工作面是矿尘产生的主

9、要来源之一。因此,采煤机、掘进机作业时,必须使用内外喷雾装置。内外喷雾水的压力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否则不得生产。还有装岩时,也要喷雾洒水,避免粉尘飞扬,降低浮尘。,在做好减尘、降尘工作的同时,清扫或冲洗沉积煤尘也是非常重要的,沉积煤尘往往是造成煤尘爆炸的罪魁祸首。这是因为,井下爆破和瓦斯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会将沉积煤尘吹气,使之很快达到爆炸浓度,这是,如果有火源存在,就会引起煤尘爆炸。搞好矿井通风,合理调整风速,也是减少和降低悬浮煤尘的有效措施之一。实践证明,当巷道中的风速调整为:1.6/S2.0/S时,矿井空气中的浮尘浓度就会大大降低。煤层注水是减少采掘过程中矿尘产生的一项有效措施,特别

10、是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矿井,采用预先煤层注水,减尘效果更好,所以,有条件的矿井应当优先选用这种方法。预先煤层注水,就是在煤炭开采前,预先在煤层中打若干个钻孔,通过钻孔注入高压水,使水渗入煤体内部,增加煤的水分,从而,减少煤层开采过程中的产尘量。,个体防护 在矿井生产的很多方面,虽然采取了一定的防尘措施,但也很难完全消除矿尘的存在,甚至有的作业地点粉尘浓度依然很高。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矿尘对矿工身体的危害。矿工自身防护,也是防尘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手段。个体防护是指矿工在生产中所佩戴的劳动保护用具。包括:防尘口罩、防尘帽、防尘呼吸器、防尘面罩等。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劳动保护的配备是每一个从业人

11、员享有的权利。对此,我国安全生产法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希望广大职工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正确佩戴和使用这些保护用具。,设置隔爆设施、防止灾害的扩大和蔓延 煤尘爆炸的另一个特点是:能够发生连续爆炸,这是因为,煤尘产生的冲击波能将巷道中的沉积煤尘吹起,从而使巷道中的煤尘浓度重新达到爆炸范围。这时落后于冲击波传播速度的火焰到达时,就能再次发生爆炸。所以,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必须采取隔爆设施。隔爆设施的主要作用就是当井下某一地点发生瓦斯或煤尘爆炸时,能使爆炸过程不向外传播,引起其他地点连续爆炸。目前,我国煤矿使用的隔爆设施主要有:岩粉棚、隔爆水袋和水棚等。隔爆设施的设置一般是在矿井的两翼、相邻的采区之间、相邻的煤层之间,用隔爆水袋、岩粉棚或水棚隔开。,此外,为了防止煤尘爆炸,我们除了要坚持做好上述防尘、降尘工作外,还要做好杜绝引爆火源的工作。例如:严禁入井人员携带烟草和点火用具下井、严禁穿化纤衣服、加强机电设备管理、防止漏电和电火花的产生、加强明火管理、搞好安全爆破等等。这些,如果不注意,往往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矿工朋友们,听了上述介绍,你可能对煤矿工作产生了畏惧。其实,矿尘灾害和其他灾害一样,只要我们在生产中认真做好预防工作,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矿尘灾害重在预防,只要我们大家增强防范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认真踏实的做好各项防尘工作,那么矿尘事故就会不消自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