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产与管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07890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子生产与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种子生产与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种子生产与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种子生产与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种子生产与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子生产与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生产与管理.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种子生产与管理,第一节 品种的审定与推广,一、品种审定二、新品种的推广三、品种保护,一、品种审定,品种审定的概念品种审定的组织体制和任务品种审定的方法与程序,品种审定的概念,品种审定就是根据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和生产试验的表现,对参加品种(系)进行审查、定名的过程。,品种审定的组织体制和任务,我国农作物品种实行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审定制度。农业部设立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国品审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农业主管部门设立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简称省(市、区)品审会,市(地、州、盟)人民政府的农业主管部门可设立农作物品种审查小组。,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任务有以下几

2、个方面:1.贯彻执行有关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的规章制度、办法等。2.负责组织农作物新品种的田间试验(包括区域试验、生产试验)。3.审定育成的和引进的农作物新品种,并对审定的新品种进行登记、编号、命名和颁发新品种审定合格证书。4.对已推广的品种以及种子生产等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品种审定的方法与程序,报审条件申报材料 申报程序和时间 品种审定与命名,二、新品种的推广,品种推广的方式品种区域化和良种的合理布局良种必须合理搭配,品种推广的方式,分片式 波浪式多点式,品种区域化和良种的合理布局,品种区域化,就是根据品种区域试验的结果和品种审定的意见,使一定的品种在其适应的地区范围内推广的措施。在推广

3、良种时,必须按照不同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其适用范围,划定其最适宜的推广地区,以充分发挥良种本身的增产潜力;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本地自然和栽培条件的特点,选用最适合的良种,以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的优势。这样因地制宜、因种制宜地选用、推广良种,才能使品种得到合理布局并实现区域化。,良种必须合理搭配,在一个生产单位或一个生产条件大体相似的较小地区内(如一个乡、村、或一个农场),虽然气候条件基本相似,但由于地形、土质、茬口和其它生产条件(如肥料、劳、畜力、机具等)的不同,在推广良种时,每个作物应有主次地搭配种植各具一定特点的几个良种,使之地尽其力、种尽其能,这就是品种的合理搭配。,三、品种保护,我国1997

4、年3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1997年10月1日起开始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旨在通过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保护育种者的合法权益,鼓励培育和使用植物新品种,促进植物新品种的开发和推广,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扩大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第二节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与防止办法,一、品种混杂退化的概念及其表现二、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三、防止混杂退化的方法,一、品种混杂退化的概念及其表现,品种的混杂是指一个品种群体中,掺杂有不同于本品种的各种异型株,造成品种纯度降低的现象。品种的退化则是指品种原有的优良性状部分地或全部消失,生活力下降,品质变劣,抗性减退,以致降低或丧失了原品种在农业生

5、产上的利用价值。,二、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机械混杂 生物学混杂(天然杂交)品种本身的遗传性发生变化和自然突变栽培技术不良和不正确的人工选择,三、防止混杂退化的方法,认真防止机械混杂 严格防止生物学混杂 按品种标准去杂去劣和选择 用原种定期更新繁殖区的种子,认真防止机械混杂,种子繁殖田必须单收、单脱、单晒、单藏 注意种子接收和发放手续 分作物品种进行种子处理,在处理另一品种之前,一切用具必须彻底清扫干净;在机械播种时,每播完一个品种后,要及时对播种箱及其它工具进行清扫 合理安排繁殖田的轮作,不可重茬连作,以防上季残留的种子在下季出苗而造成混杂,严格防止生物学混杂,防止生物学混杂的关键是搞好隔离。

6、应据据作物不同的授粉方式和发生天然杂交的程度,对繁殖田采取隔离措施。一般采用的是空间隔离,自花授粉作物设置一定宽度的保护行;异花授粉作物或常异花授粉作物,以及水稻、玉米的杂交制种田和亲本繁殖田,都要设置隔离区。此外,还可采用时间隔离、屏障隔离等方法,其目的就是千方百计地防止外来花粉的污染。,按品种标准去杂去劣和选择,去杂去劣是繁殖田提高品种纯度不可缺少的有效措施。去杂主要是指去掉非本品种的植株,去劣是指去掉生长不良、感染病虫害的植株。去杂去劣必须了解和熟悉品种的特征特性,重点抓住与其它品种容易区分的主要性状,在品种的特征特性表现最明显、最充分的时期,分几次进行。,用原种定期更新繁殖区的种子,在

7、防杂保纯的同时,繁育纯度高、质量好的原种,每隔一定年限(一般3-4年)对繁殖区使用的种子进行更新,迅速扩大繁殖,以大量低世代的优质种子代替生产上混杂退化的种子,这是长期保持品种纯度和种性,延长品种使用寿命的一项重要措施。也可以采用一次超量繁殖、低温长期保存、定期更换原种的方法,以保证其纯度和种性。,第三节作物良种繁育的基本程序及方法,一、我国良种繁育的基本程序二、良种繁育的方法及技术,一、我国良种繁育的基本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简称国标)GB/T3543.5-1995,目前我国种子生产实行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和良种三级生产程序。育种者种子 指育种者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或亲

8、本最初的一批可用于繁殖原种的种子。原种 指用育种者种子按技术操作规程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种子。良种 是指原种按技术操作规程繁殖的,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第一至第二代种子,以及达到杂交种良种质量标准的杂交种1代种子。,二、良种繁育的方法及技术,原种生产 良种生产加速种子繁育进程的措施,原种生产,重复繁殖法 循环选择法“三系”亲本原种生产 玉米自交系的原种生产,重复繁殖法,重复繁殖法又叫保纯繁殖法,是由育种单位或育种者提供育种者种子,经专门种子场、原(良)种场或种子繁殖基地生产原种和生产用种,由种子公司统一供种。重复繁殖法生产原种,每一轮种子生产都由育种单位或育种者提供育种者种子,其种性好、典型性强、

9、纯度和质量高。在繁殖过程中,只进行去杂去劣,不进行其他目的的人工选择。育种单位提供的育种者种子可以采取一次“超量”繁殖,多年贮存(低温库),分年使用的方法。也可以每年生产育种者种子,但要求生产条件严格,生产的种子质量要高,特别是需种量大的情况下,该法比贮藏种子法供种速度快。,重复繁殖法生产种子的程序,育种者种子,原种生产,生产用种生产,育种者种子,原种生产,生产用种生产,育种者种子,原种生产,生产用种生产,生产或仓贮,生产或仓贮,1,2,n,循环选择法,大田,原种圃,株系圃,株行圃,繁殖田,种子田,单株选择 分系比较 混系繁殖,分株行种 优系分种 优系混,选单株 选优行 选优系,收混种,选择优

10、株,选择优株,图7-2 循环选择法种子生产程序图,循环选择法和重复繁殖法相比较,循环选择法与重复繁殖法相比较,育种单位没有保存原种的任务,原种生产分散在各地原种场进行,只要按照“三圃制”或“二圃制”生产程序,并获得符合原种各项指标的种子,都可视为原种。采用循环选择法,其优点在于加入了一、二代后代鉴定(株行圃和株系圃),但每一轮原种生产都是从群体中选择单株开始。循环选择法因选择比较、混系过程的长短不同,分为“三年三圃制”和“二年二圃制”。“三年三圃制”指株行圃、株系圃和原种圃,而“二年二圃制”只是在三年三圃中省掉了一个株系圃。,“三年三圃制”种子生产过程介绍,选择优良单株(穗)株(穗)行比较鉴定

11、 株(穗)系比较鉴定 混系繁殖,三年三圃制生产原种程序图,选择优良单株(穗)分别脱粒 选种圃 株(穗)行比较鉴定,选择优良株(穗)行 株(穗)行圃 分别脱粒 株系间比较鉴定,选优系分别脱粒 株(穗)系圃后混合或混合脱粒 混系繁殖,生产原种 原种圃,“三系”亲本原种生产,成对回交测交法“三系七圃法”和“三系”各成体系,分别建立株行圃和株系圃,三系共建6个圃,不育系增设原种圃合成七圃。,保持系(B)1B 2B 3B99B 100B不育系(A)1A 2A 3A99A 100A恢复系(R)1R 2R 3R99R 100R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单株选择 株行鉴定 株系比较 优系混繁 成对授粉

12、 测交制种 测交鉴定 生产原种图7-4 成对回交测交法生产原种程序图,选择圃AB,株行鉴定圃AB,株系鉴定圃AB,测交制种圃AR,测交鉴定圃(AR)F1,株行鉴定圃R,株系鉴定圃R,原种圃AB,原种圃R,选择圃R,成对回交测交法,单株选择,成对授粉 株行鉴定,测交制种 株系比较,测交鉴定 优系混繁,生产原种,“三系七圃法”,第一年 选保持系单株 选不育系单株*选恢复系单株第二年第三年 第四年,保持系株行圃(选优良株行),保持系株系圃(种植优系或混系,混收的种子就是保持系原种,不育系株行圃*(回交父本用保持系优良株行),恢复系株行圃(选优良株行),不育系株系圃*(回交父本用保持系优良株系或混系)

13、,恢复系株系圃(种植优系或混系,混收的种子就是恢复系原种,不育系原种圃(回交父本用保持系原种),图7-5“三系七圃法”原种生产程序图,在实施“三系七圃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自始至终抓好保纯工作,着重抓好花期隔离和防止机械混杂,反复进行田间去杂去劣。收获时,保持系和不育系要分割、分运和分场脱粒。一定要把“三系”综合性状的典型性和整齐度作为鉴定和选择的主攻方向,不盲目追求单一性的优中选优。不育系的育性鉴定重点是对单株和株行的鉴定,凡抽样镜检中发现有染色花粉则予以淘汰。.为了防止过分选择造成遗传基础的贫乏,每年选留的保持系和恢复系不少于10个,不育系不少于20个,不育系原种圃的回交亲本要用保持系的

14、优系混合种子。对数量性状的选择要根据遗传率的高低加以区别对待,遗传率高的性状要严格,遗传率低的性状选择时不宜过分苛求,一般可采用众数选择法或平均数选择法。,玉米自交系的原种生产,玉米自交系原种的提纯生产常采用以下方法。穗行测交提纯法 穗行鉴定提纯法 半分对比提纯法,穗行测交提纯法,其基本程序是:第一年选择优良典型单株自交和测交;第二年进行自交穗行和测交穗行的鉴定;第三年 进行混系繁殖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选择优良单株 穗行鉴定 优良穗行混自交、测交 配合力测定 合原种扩繁图7-6 穗行测交提纯法原种生产程序图,原种圃,选 择 圃(亲本繁殖田),穗行鉴定提纯法,穗行鉴定提纯法与穗行测交提纯法

15、的方法基本相似,只是省去了配合力测定这一程序。即第一年选株自交时不进行测交,第二年只进行穗行鉴定,不进行配合力测定,第三年原种扩繁,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选择优良 穗行鉴定 优良穗行混单株自交 合原种扩繁7-7 穗行鉴定提纯法原种生产程序图,半分对比提纯法,半分对比提纯法是在第一年选株自交,第二年将每个自交果穗的种子分成两份,一份(约占该果穗种子的(1/4-1/3)在田间种成穗行,并对它们进行认真的观察评比,通过鉴定,选出优良的典型穗行;另一份种子妥善保存,待选出优良穗行后,再将入选穗行的剩余种子混合,供下一年原种扩繁用,图7-8 半分对比提纯法原种生产程序图,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选择优

16、良 穗行鉴定 优良穗行室内种单株自交 室内保存 子混合原种扩繁,选 择 圃(亲本繁殖田),穗行鉴定圃,原种圃,室内保存,良种生产,良种生产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和原种生产相似,但其程序要简单得多,就是在隔离条件下,防杂保纯、扩大繁殖,提供大田生产用种。,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图7-9 国标原种三代更新的良种生产程序,各级原、良种场,县种子公司种子田,县种子公司种子田,县种子公司种子田,生产田,生产田,生产田,原种,原种一代,原种二代,原种一代,原种二代,原种三代,加速种子繁育进程的措施,稀播繁殖 剥蘖分植 营养繁殖扦插法 嫁接法 分株法 切块法 组织培养 异地、异季繁殖,第四节种子质量检验

17、,一、种子检验的目的和要求二、种子检验操作程序三、田间检验四、室内检验,一、种子检验的目的和要求,种子质量的内容 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种子检验的概念和目的,种子质量的内容,种子的品质是由种子不同特性综合而成的概念,包括品种品质和播种品质两个方面。品种品质也叫内在品质,是与遗传特性有关的品质,可以用真、纯两个字概括;而播种品质也叫外在品质,是与播种后出苗有关的品质,可以用净、壮、饱、健、干五个字概括。,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目前,我国种子质量分级标准为:常规种、自交系亲本、“三系”亲本分为原种和良种两个等级;杂交种分为良种一级和二级两个等级。不同等级的种子是以纯度、净度、水分和发芽率四项主要指标来划分

18、的。分级方法采用最低分级原则,即任何一项指标不符合规定标准都不能作为相应等级的合格种子。,种子检验的概念和目的,种子检验就是利用感官或仪器测定等方法对作物种子(包括其它播种材料)进行质量鉴定的过程。种子检验是良种繁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种子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关键措施。目的在于准确地测定种子的品种品质和播种品质,为分级定价、安全贮运和生产应用提供依据。,二、种子检验操作程序,从整个检验程序来看,种子检验包括田间检验和室内检验两个方面;取样、检验、签证三个步骤,三、田间检验,田间检验是在种子生产过程中,作物生育期间,到良种繁育的田块中进行取样检验,了解种子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田间检验的方法步骤如下

19、:了解情况 田间取样 检验与计算 签证,表7-1 各种作物取样点数及取样株数,图7-11 取样方式示意图,四、室内检验,扦样 种子净度检验 种子发芽率的检验 品种纯度检验 种子含水量的检验 棉花种子健籽率检验,五、种子质量评定与签证,当种子的田间检验和室内检验全部结束后,应根据检验结果,对照农作物种子质量分级国家标准,对种子质量作出合乎实际的评定,划分种子等级,确定种子价值,提出处理意见。评定种子质量时,由于品种纯度有田间和室内两次检验的结果,一般以田间检验结果为主。根据品种纯度、种子净度、发芽率、水分,以及种子分级国家标准和定级的有关原则,凡符合标准的种子,划分等级,填写种子检验合格证书(表7-4);对检验不合标准的种子,填写种子检验结果单(表7-5)。并根据检验结果提出处理意见。检验的保留样品,应保存到该作物收获(薯类除外),以备复查。,第七章 种子生产与管理,问题?,Any Question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