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和手机基础知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08972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通信和手机基础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移动通信和手机基础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移动通信和手机基础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移动通信和手机基础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移动通信和手机基础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和手机基础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和手机基础知识.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移动通信和手机基础知识,本章要点:手机的分类、基本工作过程、主要技术指标,移动通信系统组成,SIM卡功能与触点分布等。,学习参考:要求通过学习熟悉移动通信系统组成与手机分类、手机基本工作过程,掌握SIM卡与UIM卡的功能与触点分布,了解数字手机主要技术指标、移动通信系统信道分类与功能。,1.1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1.1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即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俗称全球通。,1.GSM系统,在GSM系统中,分别由上行频率和下行频率负责发送和接收移动台信息。,上行频率是由移动台发射、基站接收的频率。,下行频率是由基站发射、移动台接收的频率。,双工间隔指的是

2、下行频率和上行频率之差。,邻道间隔指的是GSM系统相邻信道之间的频率间隔。,分类:GSM900、DCS1800和PCS1900系统,三种系统的功能相同,但频率范围不同。,GPRS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简称。采用与GSM相同的频段、频带宽度、突发脉冲结构、无线调制标准、跳频规则以及相同的TDMA(时分多址)帧结构,但能提供比GSM系统更高的数据速率。,3.GPRS系统,4.3G系统与3G手机的内容参见8.10节。,2.CDMA系统,CDMA系统即窄带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又称为CDMA One或IS95 CDMA系统。采用窄带CDMA技术。CDMA技术即码分多址技术,是在数字扩频基础上发展

3、起来的一种无线通信技术。,1.1.2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1.移动台(MS),分类:车载台、便携台和手机等用户设备。,SIM卡即用户识别卡,用于储存移动用户的有关信息、识别移动用户。,移动用户就是SIM卡的持有人。,SIM卡可以在任何一部手机上使用。,组成:收发信机、SIM卡,功能:为网络固定部分和无线部分提供信号传输中继,2.基站子系统(BSS),组成:一个或多个基站收发信台(BTS)和一个基站控制器(BSC),BTS功能:负责无线传输,BSC负责控制与管理,BSC区定义:每个BSC所覆盖的通信区域,小区(蜂窝区)定义:每个BTS所覆盖的通信区域,功能:具有GSM系统交换功能和用于用

4、户的资料与移动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要的数据库功能。,3.网络交换子系统(NSS),功能:提供网络交换功能,完成移动用户寻呼接入、信道分配、呼叫接续、计费、基站管理等,并提供面向系统其他功能实体和面向固定网的接口功能。,(1)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功能:储存它所控制的所有移动用户的相关资料,包括移动用户的静态资料和漫游时的动态资料。,(2)归属位置寄存器(HLR),(3)拜访位置寄存器(VLR),功能:储存进入其覆盖区的移动用户的全部有关信息,使得MSC能够建立呼入/呼出。,用于鉴别用户身份的合法性。,(4)鉴权中心(AUC),移动交换控制区(MSC区)定义:MSC覆盖的通信区域,多个M

5、SC区构成公用陆地移动网(PLMN)服务区,联网的PLMN服务区构成GSM服务区。,(5)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IR),储存移动设备的国际移动设备识别(IMEI)码。,4.运营支持系统(OSS),功能:在网络运行和维护、注册管理和计费以及移动设备管理方面起作用,IMEI码别称:手机机身码或手机串号。,1.1.3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1.频率范围,定义:移动通信设备发送和接收的方式。,2.双工方式,分类: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1)FDD方式利用两个对应的频率信道进行信号发射和信号接收,两个信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频段保护间隔(即双工间隔。,2)TDD方式的信号发射和

6、信号接收是在同一频率信道的不同时隙进行的,彼此之间采用一定的保证时间予以分离。,(1)在频分多址(FDMA)系统中,把总频段划分为若干个占用较小带宽的、在频域上互不重叠的信道,每个频道就是一个通信信道,手机通信均在临时指定的通信信道上进行;通信结束后,先前被占用的信道被重新分配给其他用户使用。,3.多址方式,(2)在时分多址(TDMA)系统中,把时间分成周期性的帧,每一帧再分割成若干时隙,每一个时隙就是一个通信信道。根据一定的时隙分配原则,使每个手机只能在指定的时隙内发射或接收信息。,(3)在码分多址(CDMA)系统中,不同用户的传输信息用各自不同的编码序列来区分。,分类:频分多址、时分多址、

7、码分多址,GSM手机采用高斯滤波器参数BT为0.3的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GMSK)调制。使67.707kHz载波频率随数码语音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得到包含发送信息的低频模拟发射基带信号(TXI/Q),实现信号的D/A转换。,4.调制方式,GSM手机最大发射功率为2W(33dBmW)和1W(30dBmW),最小发射功率为5dBmW和0dBmW。,5.最大发射功率,CDMA手机采用偏移四相相移键控(OQPSK)调制方式,使615kHz载波频率随数码语音信号的变化而变化。,CDMA手机最大发射功率为0.2W(23dBmW),对最小发射功率没有要求。,接收灵敏度是指接收机在满足一定的误码率性能条件下,

8、接收机输入端需输入的最小信号电平。,6.接收灵敏度,GSM系统是将人的声音模型化,利用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编码(RPELTP)技术将语音数据压缩为13kbit/s。,7.语音编码,GSM手机接收灵敏度为102dBmW,CDMA手机接收灵敏度为104dBmW。,CDMA系统采用QCELP编码算法,该算法是美国高通公司专利,是一种8kbit/s语音数据压缩的语音编码算法。,1)GSM手机按照工作频段分类:单频手机、双频手机和三频手机。,1.2 数字手机的分类、功能与用户识别卡,1.2.1 数字手机的分类与功能,1.数字手机的分类,(1)按照采用技术分类,分为GSM手机、GPRS手机、CDMA(窄带

9、)手机和第三代(3G)手机。,2)CDMA手机即窄带CDMA手机,它与GSM手机的工作原理相似,主要区别在射频部分和音频处理部分。,1)直板式手机主板正面最上方为受话器(受话器)、最下方为送话器(话筒、送话器),显示屏在受话器下方、键盘上方。,(2)按照手机外形结构分类,有直板式、翻盖式(折叠式)、滑盖式、直板旋转式等,比较常见的是前三种。,手机主板背面是芯片和元件比较集中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其上方是与天线有密切关系的射频部分;中下方主要有逻辑电路、SIM卡和电源电路;最下方是用于充电和数据通信的尾部插口。,(3)按照生产厂家的不同分类。,2)翻盖式手机与直板式手机的区别:,在机械结构上,翻盖

10、式手机的受话器和显示屏一般设计在上翻盖内,手机体正面只有键盘和送话器。,3)滑盖式手机将显示屏、功能键设置在滑盖上,通过推拉滑盖才能见到手机底板(主板),底板与滑盖之间通过滑轨连接,显示屏通过排线与手机底板(主板)相连接。,滑盖式手机分类:上推滑盖和下拉滑盖,在电路结构上,翻盖式手机在上翻盖内有磁铁或触头,主板上有磁控元件(霍尔元件或干簧管)或触碰开关,直板式手机无上述元件。,功能:通话、收发短信、来电显示等。,2.数字手机的功能,1.2.2 用户识别卡,1.SIM卡,(1)SIM卡存储的内容,新功能:上网、炒股、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拍照、翻译、个人数字助理(PDA)、游戏、MP3播放

11、、录音、摄像、收听广播(收音)等。,1)固定存放数据: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鉴权密钥Ki等。,2)暂时存放有关网络的数据:位置区识别码、移动用户临时识别码、禁止接入的公共电话网代码等。,3)相关的业务代码:个人识别码(PIN)、解锁码(PUK)、计费费率等,PIN码分为PIN1码和PIN2码。,PIN1码用于保护SIM卡的安全,防止未经授权使用SIM卡。PIN1码是一个由用户自己设定48位数字的个人密码,它的初始值为0000或1234。,PIN2码与网络计费和SIM卡内部资料的修改有关,一般不予公开。,PUK用于解开被锁住的SIM卡,每个SIM卡都存有一个由数字09构成的共8位数字的PUK码。,

12、4)电话号码簿,组成:CPU、工作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EEROM)和串行通信单元,(2)SIM卡的结构,1)SIM卡存储器的功能:,只读存储器ROM存储SIM卡A3和A8算法。,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存储与手机使用有关的电话号码和系统参数等。,随机存储器RAM存储手机使用过程中的中间数据。,电源(VCC):有5V、3V和1.8V,常用3V或1.8V。,时钟(CLK):一般采用两种时钟信号,对13MHz基准时钟信号4分频得到的3.25MHz,以及1.083MHz。,数据I/O(或DATA):数据I/O用于手机与SIM卡之间的信息传输,该部分电路出现故障

13、率较高。,复位(RST):复位(RST)提供对SIM卡内部处理器复位用的复位信号。,接地(GND):接地(GND)是SIM卡电源地。,编程供电端(VPP):它在手机中一般为空脚,不为空脚的与SIM卡电源相连。,2)常见SIM卡的触点分布,当开启电源期间,按以下次序激活各触点:RST低电平复位状态,VCC加电,I/O处于接收状态,VPP加电,提供稳定的CLK时钟信号。,(3)电源开关时SIM卡的电气性能,UIM卡功能类似于GSM系统中的SIM卡。,2.UIM(User Identity Model)卡,当关闭电源时,按如下次序工作:RST低电平复位状态,CLK低电平状态,VPP去电,I/O低电平

14、状态,VCC掉电。,UIM卡中存储的信息:一类是用户识别信息和签权信息,主要是IMSI码和CDMA系统专有的签权信息;二类是业务信息,如短消息状态等;三类是与手机工作有关的信息,包括优选的系统和频段、归属区标示等参数。,1.3 GSM系统信道的分类与功能,移动通信系统信道: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物理信道定义:移动通信系统用来运载各种逻辑和业务的实际的无线电信道,逻辑信道定义:一个源自物理信道的通信信道,不同的逻辑信道用于在系统和用户之间传送不同的信息。,1.4 手机的基本工作过程,手机软件初始化过程:,1.4.1 GSM手机的基本工作过程,1.移动用户打开手机电源,1)开机后,手机搜索BCH,

15、当搜索到最强BCH对应的载频后,读取FCCH的信息,使手机频率与之同步。,2)手机读取SCH信息、基站识别码等信息,使手机与系统保持时间同步。,3)在BCCH上读取系统信息,如临近小区情况、现在所处小区的使用频率,移动系统的国家号码和网络号码等。,2.移动用户进行登记,移动用户进行登记的过程:,1)手机在RACH上发出接入请求,申请分配一个SDCCH。,2)系统通过AGCH分配给手机一个SDCCH。,3)手机在SDCCH上完成登记,在SACCH上发控制指令。,结束信息交换后,手机进入待机状态,并监听BCCH和CCCH。,GSM手机待机前的工作流程,3.移动用户被呼,移动用户被呼过程如下:,1)

16、系统通过PCH呼叫移动用户。,2)手机在RACH上发寻呼响应,申请分配一个SDCCH。,3)系统通过AGCH为手机分配一个SDCCH。,4)系统与手机通过SDCCH交换必要的信息,如鉴权、加密模式等,以便识别手机身份;在SACCH上发送测试报告和功率控制。最后在SDCCH上给手机分配一个TCH。,5)手机转入TCH,开始通话。,4.移动用户主呼,移动用户主呼的过程如下:,1)手机在RACH上发送呼叫请求信息,申请分配一个SDCCH。,2)系统通过AGCH为手机分配一个SDCCH。,3)在SDCCH上建立交换所需的必要信息(同被呼过程),在SACCH上交换控制信息。,4)手机转入所分配的TCH上

17、开始通话。,1.4.2 CDMA手机的基本工作过程,1.初始化状态,手机接通电源后首先扫描基本信道,如不成功,再扫描辅助信道,以选择CDMA系统。,2.空闲状态,在空闲状态,手机通过监视寻呼信道完成外来寻呼的接收,以及发起呼叫或位置登记等。,选择了CDMA系统后,手机不断检测周围基站发来的导频信号,并比较导频信号的强度,以判定手机所处的小区。,确定所处小区后,手机在同步信道检测出并记录CDMA系统的相应参数和时间信息等同步信息。,最后,手机对自身相应的时间参数等进行调整使之与小区所在的基站同步。,若手机判定寻呼信道失败,则返回初始化状态。,3.接入状态,接入状态时,按以下子状态运行:,1)系统

18、参数证实子状态。在随机接入信道随机接入,基站在接入参数消息中向手机提供随机接入程序参数,确保手机和基站之间可靠的信息交换,以确定为最新参数消息。,2)接入尝试子状态。手机主呼时,运行接入尝试程序。,3)寻呼相应子状态。手机在收到基站寻呼后,发出寻呼相应消息。,4)指令/响应子状态。手机接收到基站指令后,发出相应消息,如对于基站鉴权请求、独特查询等的响应消息。,5)登记子状态。手机向网络发送登记消息。,6)消息发送子状态。手机向基站发送短消息数据。,4.业务信道控制状态,业务信道控制状态按以下子状态运行:,1)业务信道初始化子状态。手机证实已能接收下行业务信道的信号,并开始在上行业务信道上发射信号。,2)等待指令子状态。在此子状态中,手机等待基站的提示消息,手机按相应方式向用户发出提示或振铃音等其他信号。,3)等待回答子状态。手机等待用户接听、响应呼叫,之后进入通话子状态。,4)通话子状态。手机进行通话控制,包括功率控制、服务选择、监视用户挂机等键盘指令。,5)释放子状态。手机切断通话链路、释放信道、各种参数复位,然后转入初始化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