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教案第八章标准成本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10595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4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教案第八章标准成本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管理会计教案第八章标准成本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管理会计教案第八章标准成本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管理会计教案第八章标准成本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管理会计教案第八章标准成本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教案第八章标准成本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教案第八章标准成本法.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第一节 标准成本法概述,一、标准成本法二、标准成本的种类,一、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获得成本差异,并对成 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包括:1.标准成本的制定事前控制2.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事中控制3.成本差异处理事后控制,二、标准成本的种类,(一)标准成本 是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可以作为控制成本开支,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依据和尺度的一种目标成本。“应该发生的成本”,在实际工作中,标准成本通常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指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它是由单位产品的标准用量和标

2、准单价计算得到的,准确地说,应称其为“成本标准”。成本标准=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用量标准单价 第二种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实际产量和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计算得到,反映的是总量的概念。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二)标准成本的类型,1.理想标准成本(最佳状态、无浪费、无低效、无闲置)2.正常标准成本(过去较长时间的实际成本的平均水平,并估计未来的变动趋势)3.现实标准成本(考虑了短期内不能避免的低效和失误)P269,第二节 成本差异分析,成本差异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偏离预定的标准成本而形成本差额,反映实际成本脱离预定目标的程度。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3、,仅仅知道成本差异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知道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成本差异根据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可分为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实际数量标准价格,1,3,2,成本差异=13=(1-2)+(2-3),1-2=实际价格实际数量实际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价格差异,2-3=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数量差异,成本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反映在实际数量水平下发生的全部价格差异,排除价格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企业所发生的数量差异,成本差异按成本的构成不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制造费用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和固

4、定制造费用差异)。,(一)直接材料成本差异,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实际价格实际数量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标准价格标准数量,价格差异是实际价格脱离标准价格所产生的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材料价格差异(MPV)=(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 数量差异是单位实际材料耗用量脱离单位标准材料耗用量所产生的差异,一般称为用量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材料用量差异(MUV)(材料实际量-材料标准耗用量)标准价格,2、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析责任由谁来分析(采购部门和生产部门)分析寻找差异产生的原因,确定差异是否可控,P271,(二)直接人

5、工成本差异,1.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直接人工价格差异是指实际工资率脱离标准工资率所产生的差异,因此又称为直接人工的工资率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 直接人工数量差异是指单位实际人工工时耗用量脱离单位标准人工工时耗用量所产生的差异,因此又称为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或者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2.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责任:工资率差异(生产部门或人事部门)人工效率

6、差异(生产部门或采购部门)P272,(三)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计算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工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价格差异是指按实际工时确定的由于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脱离标准分配率而形成的差额,因此又称为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数量差异是指由于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差异,因此又称之为变动 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工时),2

7、.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1)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 根据明细项目进行深入分析,通常是部门经理的责任。(2)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分析 等同于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分析。,(四)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工时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因此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不能简单分为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1.二因素法,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预算工时,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1,2,3,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3=(1-2)+(2-3),1-2=固

8、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成本=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3=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工时-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固定制造费用是由一些具体项目组成,如工资、折旧、税金和保险费。在分析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时,也要分具体项目分析。2、许多固定制造费用在短期内不会改变,是由企业长期决策所决下的,管理当局通常无法立即控制固定制造费用的发生,因此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通常很小。,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因此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主要反映的是实际产量偏离预算产量的影响。换句话来说,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反映了生产能力的利用程

9、度,应当由生产部门来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3.三因素分析法,三因素法是在二因素分析法的基础上对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进一步分析。与二因素法相比,三因素法不同的是将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进一步分解为闲置能力差异和效率差异。,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预算工时,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1,2,3,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2=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成本,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力差异=2-3=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工时-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4,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4=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工时),第三节 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标准成本系统同时提供标准

10、成本、实际成本和成本差异三项资料,因此标准成本系统的账务处理具有以下特点。1.“原材料”、“生产成本”和“产成品”账户登记标准成本。,2.设置成本差异账户记录各种成本差异。“材料价格差异”、“材料用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分配率差异”、“变动制造费效率差异”、“固定制造费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闲置能力差异”、“固定制造费效率差异”等账户。各种成本差异类账户的借方核算发生的不利差异,贷方核算发生的有利差异。,3.成本差异的归集,P276,4、期末成本差异的处理。将完工产品的标准成本从“生产成本”账户转入“产成品”账户。随着产品的销售,再将已售产品的标

11、准成本从“产成品”转入“销售成本”账户。成本差异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直接处理法和递延法。,(1)直接处理法 随着产品的出售,应将本期已销产品的标准成本由“产成品”账户转入“产品销售成本”账户,而各个差异账户的余额,则应于期末直接转入“产品销售成本”账户。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在产品和产成品项目只反映标准成本。优点:简化成本计算和账务处理缺点:如果标准成本已经过时,不能反映本期的真实的经营成果。适用范围:成本差异不大,(2)递延法 是将本期的各种成本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分配给期末在产品、期末产成品和本期已销售产品。这样分配后,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在产品和产成品项目反映的都是实际成本,利润表的产品销售成本反映的也是本期已销售产品的实际成本。,这种方法期末差异分配非常复杂,不便于产品成本计算的简化;另外,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在产品和产成品项目反映的都是实际成本,利润表的产品销售成本反映的也是本期已销售产品的实际成本,这样就不便于本期成本差异的分析和控制。所以,西方企业一般都采用第一种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