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大运动的发育.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11089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粗大运动的发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粗大运动的发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粗大运动的发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粗大运动的发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粗大运动的发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粗大运动的发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粗大运动的发育.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婴幼儿期粗大运动发育,教学要求:,1、了解原始反射的生理意义。2、掌握原始反射的表现及对运动发育的影响。3、熟悉姿势运动发育分期及其表现。4、熟悉移动运动发育分期及其表现。,粗大运动发育是指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粗大运动发育主要指反射发育及姿势运动发育两方面。,一、原始反射,是胎儿最早出现的运动形式,出生后一段时间仍可存在,是一种避开有害刺激或保持生存状态的本能反应。是胎儿得以娩出的动力,是人类初期各种生命现象的基础,也是后来分节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基础。特点:不精确、易泛化原始反射的出现标志了运动发育的开始。原始反射的消失标志着中枢

2、神经系统发育分化的完成,标志着获得新的运动技能的开始。原始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延髓和桥脑。原始反射缺如、减弱、亢进或残存都是病理性的表现。,1.觅食反射,(1)检查方法:用手指触摸婴儿的口角或上下唇。(2)反应:婴儿将头转向刺激侧,出现张口寻找乳头动作。(3)存在时期:04个月该反射缺失说明预示较严重的病理现象,该反射持续存在见于智力低下、脑瘫的婴儿。,2.握持反射,(1)检查方法:将手指或其它物品从婴儿手掌的尺侧放入并按压。(2)反应:小儿手指屈曲握物。(3)存在时期:04个月(3个月)。此反射出生后即出现,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替代。肌张力低下不易引出,脑瘫患儿可持续存在,偏瘫患儿双侧不对称,

3、也可一侧持续存在。,出生后即出现,随着独占功能的建立而消失 持续存在将会影响小儿站立功能 脑瘫患儿此反射可持续存在(1)检查方法:将手指或木棍压迫其脚掌(2)反应:小儿足趾屈曲。(3)存在时期:010个月(9个月)。,3.足握持反射(foot palmar grasp reflex),4.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1)检查方法:新生儿仰卧位,从背部托起婴儿,一手托住婴儿颈及背部,另一手托着枕部,然后拖住枕部的手突然下移数厘米(不是放手)使头及颈部“后倾”数厘米。(2)正常可见两上肢外展并伸直,手指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回缩。(3)存在时期:03、4个月。肌张力低下及严重智力障碍患儿难以引出,早产、

4、低钙、核黄疸、脑瘫等患儿此反射可亢进或延长,偏瘫患儿左右不对称。,(1)检查方法:小儿呈仰卧位,5种引出的方法 声法:用力敲打床边附近发出声音落法:抬高小儿头部15cm后下落托法:平托起小儿,令头部向后倾斜1015弹足法:用手指轻弹小儿足底拉手法:拉小儿双手慢慢抬起,当肩部略微离 开桌面(头并未离开桌面)时,突然将手抽出,(2)反应:分为两型拥抱型:小儿两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下肢伸直、躯干伸直,拇指及示指末节屈曲,呈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状态。伸展型:又称不完全型,可见小儿双上肢突然伸直外展,迅速落于床上,小儿有不快感觉,多见3个月以上的婴儿。,(3)存在时期:拥抱型03个月 伸展型

5、46个月,仰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TLR-S),方法:将婴儿保持仰卧位置上。头摆正,双上下肢伸展,观察其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反应:身体呈过度伸展,头后仰并向一侧旋转。此反射存在04月。,5.紧张性迷路反射(前庭脊髓反射),俯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TLR-P),方法:将婴儿保持俯卧位置上。头摆正,双上下肢伸展。反应:身体以屈曲姿势为主,头部前屈,臀部凸起。此反射存在04月。,该反射持续存在多见于痉挛型 和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患儿。影响患儿的正常运动发育,首先迫使无法在仰卧位或 俯卧位正常抬头。,6、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方法:将婴儿放置于仰卧位,将头转向一侧反应:脸朝向的这一侧上下肢因伸肌张

6、力增高而伸展,另一侧的上 下肢因屈肌张力增高而屈曲,呈拉弓射箭样姿势。存在时期:04个月该反射持续存在常见于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患儿,可影响小儿对称性运动、手口眼协调等运动发育。,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STNR),意义同ATNR,该反射持续存在,将会影响小儿全身自主伸展与屈曲的发育。(1)检查方法:小儿呈俯悬卧位,使头前屈或背屈。(2)反应:头前屈时,上肢屈曲,下肢伸展;头背屈时,上肢伸展,下肢屈曲。(3)存在时期:04个月。,7、躯干内弯反射(侧弯反射),检查方法:婴儿处于俯卧位或悬空俯位,用手指刺激一侧脊柱旁或腰部反应:婴儿出

7、现躯干向刺激侧弯曲存在时期:8周后消失(0-6个月)肌张力低下难以引出;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或肌张力增高可持续存在,双侧不对称具有临床意义。持续存在,将影响躯干的自主运动,从而影响翻身、坐、站及体位变换功能。,8、自动站立和行走反射(踏步反射),检查方法:扶持小儿腋下呈直立位,双脚接触桌面或使其一侧脚踩在桌面上反应:婴儿腿伸直并站立;负重侧下肢屈曲后伸直、抬起,类似迈步动作。存在时期:02个月臀位分娩的、肌张力低下或屈肌张力较高时该反射减弱;痉挛型脑瘫患儿此反射可亢进并延迟消失。,9、咬合反射,检查方法:将手指放入婴儿口内,并触摸牙床的咬合面反应:婴儿会上下牙床咬合存在时期:06个月此反射缺如或

8、持续存在都提示脑损伤,10、交叉伸展反射,检查方法:将婴儿置于仰卧位,抓住婴儿一条腿伸展,用手指稍用力地在婴儿脚掌从脚跟向脚趾方向沿脚掌外侧划线。反应:对侧腿先屈曲、外展,然后内收、伸展,企图蹬掉另一腿脚底的刺激。存在时期:06周(0-2个月)此反射消失或持续存在提示病理情况。肌张力低下的婴儿无法引出;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持续存在,影响下肢的交替运动。,11、颈部翻正反射,检查方法:将新生儿颈部向一侧旋转反应:身体也向同方向旋转存在时期:0-4个月早产儿与低出生体重儿该反射消失延迟,使得后天获得性的翻身运动发育受到影响。,张口反射(Babkin),延迟消失提示脑损伤、脑瘫或智力低下,锥体外系损伤

9、时明显(1)检查方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用双手中指与无名指固定小儿腕部然后以拇指按压小儿两侧手掌。(2)反应:小儿立即出现张口反应,亢进时一碰小儿双手即出现。(3)存在时期:02个月。,上肢移位反射(arm passage reflex),脑损伤或臂丛神经损伤时难以引出,偏瘫时一侧缺失(1)检查方法:小儿俯卧位,颜面着床,两上肢放于 脊柱两侧,稍候观察变化。(2)反应:小儿首先颜面转向一侧,同侧的上肢从后 方移向前方,手移到嘴边。(3)存在时期:06周。,阳性支持反射(positive supporting reflex),3个月以后仍呈阳性,提示反射发育迟滞(1)检查方法:使患儿保持立位,足

10、底着桌面数次。(2)反应:下肢伸肌肌张力增高,踝关节跖屈,也可引起膝反张。(3)持续时间:02个月。,原始反射出现及存在时间,脊髓、延髓 桥脑,二、姿势与移动运动发育,1岁内以卧位、坐位、屈膝立位到站立等姿势运动发育为主1岁以后到6岁:步行、上下楼梯、跨越障碍物、单腿站立、跑、跳等转移运动能力发育阶段。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姿势与移动运动发育,1.姿势维持期2.移动准备期3.屈膝坐位期4.屈膝站立期5.双足步行期6.步行后的运动能力发育期,1.姿势维持期,13个月使头部竖直并保持对称性姿势。,我不要天花板,我要看世界,生理性屈曲姿势原始反射,2.移动准备期,46个月,头颈部

11、的控制与头颈部分离的四肢躯干的独立活动下肢髋关节多轴性活动与下肢的分离运动躯干骨盆的控制 上肢的支撑性,翻身和坐位能力发育,3.屈膝坐位期,79个月,最早的抗重力姿势坐位转向更高级姿势的发育时期单手的支撑上肢伸向前方或侧方的降落伞反应俯卧位的侧方转移与四肢爬行位的平衡反应能力骨盆和大腿的支撑能力下肢的交互运动和上下肢的协调性头和躯干的分离运动,双手托住小儿胸腹部,呈俯悬卧位状态,然后将小儿头部向前下方俯冲一下,此时小儿迅速伸出双手,稍外展,手指张开,似防止下跌的保护性支撑动作。,四肢位爬行,4.屈膝站立期,1012个月,重点:抓扶站立和辅助步行站立躯干的完全伸直和回旋站立位髋关节外展前伸及膝关

12、节前伸立位时重心向左右侧移动踝关节背屈脚掌足趾的平衡反应脚的迈步支撑反应从屈膝位站起,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1.仰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 由屈曲向伸展发育 从反射活动到随意运动发育 手、口、眼的协调发育,五、步行前的小结,1.头向一侧或正中、屈曲(1个月)2.头向一侧或回旋、伸展(2个月)3.非对称伸展、翻身(34个月)4.屈曲、手口眼协(56个月)5.四肢自由伸展(89个月),婴儿仰卧位运动发育特点,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2.俯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 由屈曲向伸展发育 抗重力伸展发育 由低爬向高爬的发育,1.TLR姿势,瞬间抬头(1个月)2.臀头同高,TLR姿势,瞬间抬头(2个月)3.抬头45度,两

13、肘支撑(3个月)4.抬头45度90度,胸离床(4个月)5.抬头90度两手支撑(56个月)6.腹爬(8个月)7.四爬(10个月)8.高爬(11个月),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3.坐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全前倾半前倾扶腰坐拱背坐直腰坐扭身坐与平衡反应密切相关是抗重力伸展以及相关肌群发育的过程,1.全前倾(1个月)2.半前倾(23个月)3.扶腰坐(45个月)4.拱背坐(6个月)5.直腰坐(7个月)6.扭身坐(8个月)7.坐位自由玩(9个月),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4.立位姿势运动发育 10个阶段 阳性支持反射不能支持体重短暂支持体 重足尖支持体重立位跳跃扶站抓站 独站牵手走独走,1.阳性支持反射(1个月)2.

14、不支持(2个月)3.短暂支持(3个月)4.尖足支持(4个月)5.立位跳跃(56个月)6.扶站(78个月)7.独站(10个月)8.牵手走(11个月)9.独走(12个月),6.双足步行期(12个月后),挑担样步态,挑担样步态缺乏骨盆回旋宽步幅全脚掌着地站立位膝过伸步速、步数和重心移动不稳定,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5.步行姿势运动发育婴幼儿特点8项(1)由两脚分开大足距向两脚并拢小足距发展(2)由上肢上举到上肢下降发展(3)由无上肢的交替运动到有上肢的交替运动(4)由肩与骨盆的无分离运动,到有分离运动(5)由小步跑,步幅不一致,到迈大步、有节律的步态发展(6)由缺乏骨盆的回旋到加强骨盆的回旋(7)足尖

15、与足跟接地时间短,主要为脚掌着地(8)站立位的膝过伸展,姿势运动发育的顺序与特点6项,1.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和行走的方向 2.先躯干近端,后躯干远端 3.从泛化到集中、不协调到协调 4.先学会抓,后会放下手中的东西 5.先能从坐位拉着栏杆站起,后会从立位坐下 6.先学会向前走,后会向后倒退着走,1岁以后:上台阶手抓扶杆15个月脱离扶杆3岁连续双足交替登楼梯5-6岁下楼梯上下楼梯:平地上的跑、跳(2岁)、下跳(3岁)、单足站立(3岁半)、跳着走(5岁),7.步行后的运动能力发育期,总结: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作业,与校内一名3岁以内的幼儿交流,观察其粗大运动发育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