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相关问题解析.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15709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5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相关问题解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相关问题解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相关问题解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相关问题解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相关问题解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相关问题解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相关问题解析.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相关问题解析,全总民主管理部刘萍,一、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基本情况二、全总在职工参与公司治理方面重点推进的两方面工作三、工作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一、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基本情况,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内容主要是指由法律规定的职工以特定的方式参与到公司的决策和监督机构中去,对决策和监督实施影响的民主管理制度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最主要途径就是由职代会或职工大会民主选举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监事会,代表职工参与决策和监督,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意义(一)公司治理结构解决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是涉及到公司内部各项权利的分配、监督和协调相互关系的一种制度性安排主要用于支配公司中有重大

2、利害关系的各方,以便形成一种有效的制衡,(二)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主要有三个:一是保证投资者(股东)的投资回报二是协调好股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三是协调企业内部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能够体现出各个利益相关方的意志和基本利益,(三)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意义有助于化解劳资矛盾 企业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 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延伸和发展 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发挥党在新形势下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途径,(四)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主要途径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初衷是为了保障职工在改革后的新形势下能够具有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具体措施就是让劳权代表进入到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中来,(五)我国职工董事监

3、事制度的总体发展情况92年国家体改委下发股份制试点文件,初步涉及职工董事监事方面内容93年公司法第一次从法律上规定职工董事监事制度94年国家经贸委、体改委选择100多家国有企业作为推进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六)我国职工董事监事制度的总体发展情况之 1996年关于国务院确定的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中工会工作和职工民主管理的实施意见 1999年第一次对公司法进行修改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建制工作的高峰时期,国有企业改制,许多改制企业不再坚持职工董事制度2005年公司法第二次修改。涉及立法理念的修改,由原来的“股东本位”稍稍向“利益相关”倾斜2006年全总下发关于进

4、一步推行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的意见,2012年初中纪委、中组部、国资委、监察部、全总、全国工商联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企业民主管理规定 2012年底全总下发关于加强公司制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 地方法规建设情况,(七)企业层面情况1、国有公司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开始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会试点2006年国资委制定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企业职工董事管理办法(试行)2007年国资委制定董事会试点中央企业职工董事履行职责管理办法,于2009年下发,两个文件各有特色试点办法履职管理办法 国资委工作的两点突破国有公司在建制方面存在的难点好的经验做法,2、其他公司情况维护非公企业职工的参与权问题逐渐提上议事日程立

5、法缺陷使非公企业职工董事制度建设推进困难,公司法的立法理念企业民主管理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产物 关键在于思想观念问题非公企业好典型,(八)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由来与发展原始资本主义阶段现代化生产阶段,出现职工参与管理从法律和制度上对职工参与公司治理予以明确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从法律上确定劳资共决制度,(九)国内外公司治理模式对比,国外公司的治理模式1、股东治理模式:外部治理模式英美模式,2、利益相关模式:内部治理模式内部治理德日模式,德国的劳资共决制度 特点借鉴意义,(十)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情况及其不足1、我国公司治理概况及主要目的公司法:基础框架:德日的利益相关模式董事会构成:英美的股东治理模式原

6、因,2、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基本上是股东治理国有企业为例公司法中明确:股东会是企业的权力机构不是完全的股东至上,3、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亟需完善公司制企业存在比较严重的“内部人控制”或“黑箱”操作的现象,不同企业、形式不同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董事会成员的结构不合理,“内部人”和大股东的代表,控制了董事会国有企业的问题更为严重,国有企业的探索引进外部董事国有独资公司必须建立董事会,董事会中至少有一名职工代表,二、全总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要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1、是法律不完善的根源立法观念上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偏重为国有企业服务,不能公平对待所有公司制企业重视政府的权力,轻视市场规则,2、公司法中在

7、职工参与管理方面的不足在设立职工董事问题上对非公企业没有提出硬性要求不能为所有公司提供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 造成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不利于公司的规范治理,3、首先要转变思想认识。不止是非公,国有也一样具体事例,为什么要在董事会中设职工代表董事会的职权定位 董事会应由企业各方利益代表所组成 董事会人员构成上的变化情况,(二)完善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主要措施,1、修改公司法。(1)需要修改的内容:关于对设立职工董事的硬性要求上应对所有公司一视同仁,关于“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问题公司应承担社会责任 包括保护职工合法权益 关于“其他形式”问题具有可替代性,(2)需要增加的内容:一是增加对职工董

8、事比例的规定应要求企业在公司章程中对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比例作出明确规定过多过少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明确比例难度大,二是明确职代会的职权及其与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关系委托代理的关系 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的几种委托代理关系,与其他董事所代表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一样 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向职代会负责就是向股东会负责委托代理的实质 职代会与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关系,三是将职代会纳入公司治理结构职代会具备进入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条件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认识存在偏差党组织工会,2、制订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法规性或规范性文件。以解决政出多门、缺乏刚性、缺乏细则规定等问题公司法不可能对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工作进行全面规范 许多专门文

9、件有较大局限性,三、工作中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1、有关职工董事的人选定位问题:工会主席作为职工董事的人选最适宜产生争议的原因 由党政领导干部兼任,法规无明确规定文件说法不一不同文件不同规定全总文件国资委文件,产生问题的根源工会主席有优势组织部门有规定外界有分歧成为级别待遇,人选上:工会主席作为优先人选素质要求工作定位上:明确职工董事作为职工代表的身份和职责明确委托代理关系,2、如何对待职工董事监事的双重身份问题。职工董事监事具有双重属性公司法把选举、更换职工董事监事的权力交给职工,所有董事都有自己的利益趋向职工董事作为劳权代表要找准位置个人负责还是向职代会负责,所有董事都有代表性问题把握好度

10、很重要,3、职工董事监事产生程序上的有关问题不经过职代会直接安排工会主席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职工(代表)大会选举后交股东会通过,4、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素质建设的有关问题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客观存在基层经验做法建立议事参谋制度、智囊团等聘请专家作顾问,加强对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培训需要全国性的整体规划目前培训工作情况全总国资委地方地方制度化好经验,5、关于履职保障问题。时间上的保障。物质上的保障。言论上的免责保障。任期的保障。,6、关于待遇问题。待遇一样就应该承担一样的责任目前缺乏相关规定,7、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做好团结的工作,最起码是应该紧密联合厂务公开各成员单位地方工会创造出了许多好的经验,结束正视问题积极探索共同努力谢谢大家电话:685915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