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六版.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20443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六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六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六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六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六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六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六版.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3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2-4 数学模型的试验测定法,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1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2-2 控制系统的复域数学模型,第二章,2-3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1.系统结构图的组成和绘制,2.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和简化,3.信号流图的组成和性质,4.信号流图的绘制,5.梅逊增益公式,6.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系统结构图的组成和绘制,系统结构图是以结构框图的形式,描述系统的组成、结构、信号传 递关系的图形。它完全表述了一个系统。也称为方框图。,系统结构图:由四个基本单元组成。,信号线:带有箭头的线段,箭头方向表示 信号的流向,线段旁边标注信号相应的变 量名。,引出点(

2、或测量点):信号线中的一个点,表示一个 信号在这地方分成若干路,流向不同的地方,每一路 的信号完全相同。通常这种情况出现在信号测量处,所以也称为测量点。,比较点(或综合点):若干信号的汇合点,经过加(减)运算,形成一个新的信号。流入信号增加使流 出信号增加,在线段旁注“+”;流入信号增加使流出 信号减小,在线段旁注“”。通常将“+”符号省略。,方框(或环节):方框表示系统中的环节(可 以是一个元、部件,子系统,但不是必须)。方框中填入该环节的传递函数。一个方框的输 入输出与传递函数间满足。,例2-11:画电压测量装置的方框图。(系统原理图教材图2-22),被测电压:e1;,比较电路:将被测电压

3、e1与电位器输出电压e2进行比较,得到误差e;,调制、放大电路:将误差信号调制、放大,用于驱动电机;,两相伺服电机:根据输入电压,产生角位移;,传动机构:将电机的角位移,转换为线位移;,电位器:将线位移,转换为电压信号;,画系统结构图步骤:,步骤1:列各元件的微分方程,并在零初始条件下进行拉氏变换。,步骤2:从包含输入信号的方程入手,根据方程关系画图。,步骤3:从前一个环节的输出,寻找一个前面未用到的方程,根据 方程关系画图,直到输出信号。,步骤4:补上未完成的比较点信号。,画系统结构图步骤:,步骤1:列各元件的微分方程,并在零初始条件下进行拉氏变换。,步骤2:从包含输入信号的方程入手,根据方

4、程关系画图。,步骤3:从前一个环节的输出,寻找一个前面未用到的方程,根据 方程关系画图,直到输出信号。,步骤4:补上未完成的比较点信号。,其中:衰减器输出,校正电路输出。,例2-13:画出LZ3型函数记录仪的方框图。(系统原理图教材图2-26),工作原理:输入的电压信号,由衰减器进入系统,经过双T滤波电 路过滤掉50Hz的干扰信号,再经过调制交流放大解调直流 放大,送到直流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纪录笔按输入电压的 波形运动。为了保证准确记录,将纪录笔的位移信号测量出来,经过微分校正电路,送回输入端与输入电压进行比较,构成反馈 控制系统。为保证电机回路工作性能,采用了内反馈。,双T滤波电路:属

5、无源网络。,比较电路:,各环节的信号传递关系如下:,其中:滤波器输出。,调制器与交流放大:,其中:交流放大器输出,放大器增益,时间常数。,解调与直流放大电路:,其中:直流放大器输出,内回路反馈电压。,直流电动机:电动机的转角。,其中:测速电机转换系数,分压系数。,内回路反馈电压:,齿轮系:;绳轮:,测量电路:,微分校正电路:参见例2-13。,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和简化,化简:用简单的结构图表示复杂的结构图。,等效变换:用另外一种方式,画系统结构图,但保持系统传递关系 不变,即系统的输入输出传递函数保持不变。,为避免发生错误,在变换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目的:通过等效变换,使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变成

6、简单的结构,便于求出其传递函数。,作用:对复杂系统,可以避免解线性方程组求传递函数。,前向通道各环节传递函数的乘积保持不变;,闭合回路各环节传递函数的乘积保持不变;,1)串联环节的简化:多个环节串联的作用等于一个环节的作用。这个环节的传递函数等于这几个串联环节的乘积。,2)并联环节的简化:多个环节并联的作用等于这些环节的传递函 数和的作用。,3)反馈回路的简化:,4)比较点之间的移动:,5)比较点沿信号传递方向移过一个环节:,6)比较点逆信号传递方向移过一个环节:,7)引出点沿信号传递方向移过一个环节:,8)引出点逆信号传递方向移过一个环节:,9)比较点沿信号传递方向移过一个引出点:,10)比

7、较点逆信号传递方向移过一个引出点:,11)负号在通路上的移动:,注意:一般若能避免引出点与比较点之间移动,则尽量避免。,例2-14:简化系统结构图,1,2,3,4,5,6,例2-15:简化系统结构图,1,2,3,4,5,6,例2-16:简化系统结构图,1,2,3,4,5,6,信号流图的组成及性质,信号流图是以点和有向线段,描述系统的组成、结构、信号传 递关系的图形。它完全表述了一个系统。,信号流图:由两个基本单元组成。,节点:用小圆点表示。节点表示系统中的 一个信号。信号的名称标注在节点旁。,支路: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支路表示系统 中的一个环节,环节的传递函数标注在支路 的旁边。,信号流图:由

8、节点和支路构成的图。支路用于连接各节点,支路 的方向表示信号传递的方向。信号之间的传递关系由支路的传递 函数确定。,信号流图常用的名词术语,源节点(输入节点):只有信号输出支路的节点。,阱节点(输出节点):只有信号输入支路的节点。,混合节点:有输入支路又有输出支路的节点。,前向通路:从源节点出发,沿箭头方向,每个节点只通过一次,到达阱节点,形成的通路。,回路:从一个节点出发,沿箭头方向,每个节点只通过一次,回 到出发的节点,形成的通路。,不接触回路:没有公共节点的回路。,前向通路总增益:前向通路各环节增益的乘积。,回路:回路各环节增益的乘积。,说明,:节点表示一个信号,相当于微分方程中的一个变

9、量,方框图中 的一个有向线段,:支路表示一个环节,相当于微分方程中变量的系数,方框图中 的方框。所以支路相当于一个乘法器。,:从混合节点引出的信号,等于这个节点所有输入信号的和。节 点旁注的节点名也是这个节点所有输入信号的和。,:节点表示的信号,并不一定要是微分方程的一个变量。,信号流图的绘制,由微分方程绘制信号流图:参照系统结构图的画法,例2-17:绘制例2-12(图2-24)RC网络的信号流图,由例2-12,RC网络的微分方程(拉氏变换,u1(0)0)为,由系统结构图绘制信号流图,例:绘制例2-11电压测量装置的信号流图,例2-18:绘制图2-43所示系统结构图对应的信号流图,梅逊增益公式

10、,Pk第k条前向通道的增益。,hi第i个回路的增益。,H1各回路的增益和。,H2两两互不接触回路增益乘积的和。,回路i与回路j互不接触。,Hn:n个互不接触回路增益乘积的和。,回路、互不接触。,信号流图的特征式。,k第k条前向通道的余因子:去除中与第K条前向通道相接触的 回路后的剩余部分。,梅逊增益公式,例2-19:用梅逊公式求例2-14系统的传递函数,例2-20:用梅逊公式求图2-47系统的传递函数,信号流图的特征式。,前向通道1的余式,前向通道2的余式,例2-21:用梅逊公式求图2-48系统的传递函数 及,不接触回路h1h3,增益乘积,信号流图的特征式:,前向通道1:,余式:,前向通道2:

11、,余式:,前向通道1:,余式:,例2-22:求图2-49系统的传递函数,回路1,回路2,回路3,回路4,信号流图的特征式:,前向通道1:,余式:,前向通道2:,余式:,前向通道3:,余式:,余式:,前向通道4:,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输入信号下的闭环传递函数,扰动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闭环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这些传递函数相同点:分母相同,是信号流图的特征式。,2-4 数学模型的实验测定法,1.数学模型试验测定的主要方法,2.输入测试信号的选择,3.测定试验注意事项,4.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复杂系统,无法通过推衍的方法得到系统传递函数时,用实验法测定。,数学模型实验测定的主要方法,数学模型实验测定

12、的基础:不同的系统,在不同的输入作用下,会 有不同的输出。同样的系统,在同样的条件下(包括初始条件和 外加激励)有相同的响应。,数学模型实验测定的方法:给系统施加一个外加激励,观测系统输 出,进而推断系统模型。根据施加的外加激励及分析的领域不 同,由三种方法。,时域测定法:给系统施加一个确定性输入,根据输入输出信号随 时间的变化关系,推断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频域测定法:给系统施加一个频率信号,根据系统的输入输出关 系随频率的变化,推断系统的数学模型。,统计相关测定法:给系统施加一个随机信号,根据系统的输入响 应,用统计方法,推断系统数学模型。,输入测试信号的选择,阶跃信号:,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的近似:矩形脉冲,矩形脉冲响应与阶跃响应的关系,测定实验注意事项,使系统处于零初始状态:系统处于长时间平稳运行状态。,使系统充分激励:系统外加信号足够大,8%10%额定值。,观测响应全过程:时间足够长,保证过渡过程结束。,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重复同样的测试若干次。,判断是否存在非线性影响:正反向进行测试。,判断是否存在延迟:时间起点纪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