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艺术的本质与特征.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23910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概论艺术的本质与特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艺术概论艺术的本质与特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艺术概论艺术的本质与特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艺术概论艺术的本质与特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艺术概论艺术的本质与特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概论艺术的本质与特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概论艺术的本质与特征.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艺术概论 柳福萍主编 上海大学出版社,第二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历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几种主要看法(一)客观精神说 它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精神”的体现。代表人物:黑格尔、刘勰(二)主观精神说 它把主观精神的表现和抒发当作艺术的本质,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代表人物:康德、尼采、袁宏道,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第二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论断(一)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1艺术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首先,经济基础对艺术具有制约和决定作用。其次,艺术对经济基础也具有反作用。,第二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马

2、克思主义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论断 2艺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2)艺术与道德的关系。(3)艺术与宗教的关系。(4)艺术与哲学的关系。(5)艺术与科学的关系。3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1)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2)艺术是社会生活能动的审美反映。,第二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二)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 马克思认为艺术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同时还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即“艺术生产形态”。1“艺术生产”的概念 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的审美需要。2艺术生产的特殊性 首先,从人的需要和生产的目的性来看,艺术

3、生产是一种精神生产形态。其次,从产品的消费方式来看,艺术生产提供的是人类特殊的精神消费。再次,从生产的过程和结果来看,艺术生产有着特殊的精神特性。,第二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介入生活的方式势必构成了艺术的特殊性,即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的基本特征。形象性特征 所谓形象性是指艺术通过形象来表现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理解和评价,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特殊属性。艺术形象性特征是由艺术特有的表现方式所决定的。,第二节 艺术的特征,第二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一)艺术形象的概念 首先,艺术形象必须是艺术化的,其中渗透了浓郁的情感因素,是作者投入进去并能引发读者、观众爱憎、

4、好恶和美丑等反映的心理活动势态。其次,艺术形象必须具有审美特质,能给人以美的感受、美的欣赏。,第二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二)艺术形象的分类 按照欣赏者对艺术形象的感知方式的不同,可将艺术形象分为两类:1可直观其形的视觉形象 2凭借想象在头脑中呈现的内心形象 主要见诸于文学艺术和音乐艺术当中。还有一种情况,是指存在于高度抽象化了的绘画、雕塑等作品中或只是宣泄情绪的音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其泛化的形象与具象化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大大拓宽了艺术表现的层面。,第二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三)艺术形象的内在因素 1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在艺术欣赏过程中,直接作用于

5、欣赏者感官的首先是艺术形象的形式,如绘画的线条、色彩和造型等,其次才会从由这些形式构成的艺术外在形象中,体会艺术形象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内容。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艺术形象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最集中地体现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的塑造上。,第二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情感性特征 所谓情感性特征,是指艺术作品饱含着人类共有的审美取向和艺术家独特的爱憎情感,艺术作品通过以情感人,唤起欣赏者的情感共鸣,产生强烈的审美效应。艺术作品是情感的结晶,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这种情感凝结在艺术形象中,成为人类在长期积淀下来的道德情感与审美情感的统一。(一)情感冲动是艺术创作的原始动力 艺术家最早的创作冲动表现为

6、强烈的情感冲动。这种情感冲动,一旦作用于艺术家的思想领域和创作过程,就有可能转化为艺术作品。也只有艺术形象饱蕴着浓郁的真情实感,才有可能激起欣赏者的情感共鸣,才可能燃起欣赏者的情感火花。,第二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二)情感世界是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 1.艺术情感是追求人类本性自由的情感 2.艺术情感是包含社会历史内容的个人情感 艺术情感不仅仅是一般个人的情感,更是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无功利性的共有的情感。它包括人之常情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等。艺术作品要动之以情,贵在情真。而真切的情感是没有国界的,人类共有的崇高的情感主要包括爱情、亲情、友情和乡情,其中爱情被认为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第二章 艺术的

7、本质与特征,(三)情感体验是艺术欣赏中审美共鸣的基础 艺术生产的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艺术情感就像是一条无形的纽带,把艺术创作与艺术作品、艺术创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共鸣共振于艺术的审美形象中。艺术作品是一种情感的凝缩,情感是艺术的核心内容。,第二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审美性特征 所谓艺术的审美性,就是指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美学品质和审美价值。艺术形象只有为情感和审美所渗透,才能成为立体的、充实的形象,才能成为有血有肉感人形象。,第二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一)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只有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和积淀,人类才逐渐形成了精神文化的特殊形态即人的审美意识,艺术正

8、是人类审美意识物质形态化了的集中体现。艺术作品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理想,更有集中性、典型性,因此也就更带有普遍性。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创造的置身于观念形态领域的审美对象,这一对象的创造虽然源自于现实生活,但它并非艺术家对生活纯客观的摹写,而是受到了作者主观意识的加工改造,融入了艺术家个人的审美态度和思想感情。艺术作为现实生活的反映形态,是艺术家创造性的劳动产物,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更加典型,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二)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统一 艺术家只有通过化“真”为美、化“善”为美,才能使艺术作品塑造出生动感人、有血有肉的、具有审

9、美价值的艺术形象。“真”是客观的,“善”是主观的,美是创造的。艺术的真并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而是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对生活进行了加工、提炼,使现实生活的真实升华为艺术的真实。生活的美固然可以升华为艺术美,但生活的丑也可以转化为艺术美。用作品集中展示生活中的善和美,使人们积极接受审美的熏陶;用作品揭露并鞭挞生活中的丑和恶,使人们在深恶痛绝中净化自己的灵魂。,第二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二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三)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作为艺术的一种特性,艺术美注重形式,但并不脱离内容,它是两者的有机统一。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特殊的形式美。(例如“黄金分割”)艺术的形式美,不能脱离艺术的内容美,因为艺术的形式美在于它生动鲜明地体现出了其内容的美。(“迁想妙得”、“以形写神”、“凡画山水,意在笔先”),第二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拓展与训练1.简述艺术的本质是什么?2.结合某一部作品谈谈艺术的特征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