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深度分析报告:竞争格局、全产业链、发展态势、变化趋势.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34093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4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深度分析报告:竞争格局、全产业链、发展态势、变化趋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深度分析报告:竞争格局、全产业链、发展态势、变化趋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深度分析报告:竞争格局、全产业链、发展态势、变化趋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深度分析报告:竞争格局、全产业链、发展态势、变化趋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深度分析报告:竞争格局、全产业链、发展态势、变化趋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深度分析报告:竞争格局、全产业链、发展态势、变化趋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深度分析报告:竞争格局、全产业链、发展态势、变化趋势.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深度分析报告(竞争格局、全产业链、发展态势、变化趋势)2023年4月扫码关注“快慢思考”公众号 获取更多深度报告oo产微信搜一搜Q快慢思考淘宝扫一扫关注店铺“光线写作社”尊享原创写作服务调研报告方案文案述职报告申报立项工作总结稿件润色手机淘宝扫一扫专业团队精益求精一、行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51、电子信息产业基本情况5(1)电子信息产业基本含义5(2)“数字经济”借力电子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增长新驱动52、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情况6(1)电子元器件行业头部集中效应明显,呈现“卖方市场”特征6(2)全球电子元器件行业保持高速增长格局7(3)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迅速,但仍有较大发展

2、空间8(4)主要产品种类的市场情况103、电子信息制造业行业发展情况16(1)电子信息制造业特点16(2)电子信息制造业关键领域的发展情况184、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发展情况20(1)国际市场行业头部集中特征明显20(2)国内市场行业集中度尚有提升空间215、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发展趋势21(1)行业整合不断加速21(2)分销服务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向数字化方向探索22(3)国内原厂推广需求旺盛22(4)全球化分工对分销商的全球化运营能力要求提升23二、行业竞争环境231、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23(1)授权分销竞争格局初步形成23(2)国内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挑战与机遇并存,且机遇大于挑战23(3)

3、本土分销商尚未进入全球第一阵营232、行业内的主要企业和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24(1)行业内的主要企业24(2)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263、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27(1)授权资源壁垒27(2)资金壁垒27(3)客户资源壁垒28(4)技术壁垒284、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28(1)市场供给状况及变动原因28(2)市场需求状况及变动原因295、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29(1)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29(2)行业利润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30三、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311、有利因素31(1)电子信息产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31(2)电子元器件分销产业链价值进一步凸显31(3)“数字

4、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仍有较大空间32(4)新冠疫情进一步巩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全球地位322、不利因素33(1)贸易摩擦加剧,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33(2)电子信息制造业全球化分工进一步深化,制造业产能呈现向具有成本优势国家转移的趋势33四、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34五、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341、授权分销342、非授权分销34六、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34七、本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其影响351、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352、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上下游市场情况变动对公司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的影响35(1)上游晶圆产能的影响35(2)下游行业市场的影响3

5、6(3)细分市场规模变动的影响37一、行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1、电子信息产业基本情况(1)电子信息产业基本含义电子信息产业是指为了实现制作、加工、处理、传播或接收信息等功能或目的,利用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所从事的与电子信息产品相关的设备生产、硬件制造、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以及应用服务等作业过程的集合。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电子信息技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与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多领域交叉融合,带来生产力质的飞跃,引发生产关系重大变革,成为重塑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维度发展新格局的主导力量。当前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

6、领发展的新阶段。电子技术信息技术O。电子信息产业涵盖了从电子元器件设计和生产制造、增值分销、电子模组组装、设备制造到软件及技术服务的多个行业,集合了包括芯片设计、精密器件制造、模组组装和智能装备制造等多种电子信息技术。且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成熟,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依托的“数字经济”正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驱动。(2) “数字经济”借力电子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增长新驱动“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从而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新型经济形态。而电子信息产业是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的技术实现方式。传统产业均需基于物联网、通讯技术、网络信息

7、技术或搭载电子元器件等方式以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3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0%。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已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由2008年的4.8万亿元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45.5万亿元。随着生活领域的数字化应用爆发、生产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意愿提升,以及在政府端数字政务的推行,均使得数字经济迎来疫情之下的逆势增长,并已成为当前最具活力、辐射范围最广的新经济形态。而未来,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下,生活消费、生产制造、政府管理等多领域还将进一步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提升,从而为数字经济带来新一轮增长动力。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8、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行业,是电子信息产业中连接上下游的关键纽带,亦是在当下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新驱动格局下,帮助传统产业实现供应链价值最大化的重要保障。2、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情况电子元器件行业是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石。所有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或电子信息服务的实现,均依赖于由各类电子元器件提供的包括信号传递、信号处理等基础功能,从而实现多领域的广泛应用。电子元器件的技术水平、生产工艺等,是决定终端电子产品性能的关键性因素,尤其以IC集成电路为首的有源器件,更是直接决定了电子产品在功率、信号传递和处理效率等方面的性能水平。从产品类型划分,电子元器件主要分为有源器件、无源器件和配件辅料三大

9、类。其中,有源器件指需电源来实现其特定功能的电子元器件,主要包括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无源器件指不影响信号基本特征,仅令讯号通过而未加以更改的电路元件,最常见的有电阻、电容、电感、陶振、晶振、变压器等。从原厂类型划分,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原厂包括:从事设计、从事生产制造、或设计及生产制造一体三类。(1)电子元器件行业头部集中效应明显,呈现“卖方市场特征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制造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因此在市场份额和技术领先性方面,行业均呈现显著的头部集中效应。市场份额方面,以半导体为例,英特尔、三星电子多年以来一直稳居全球半导体供应商前列。根据Gartner数据,2021年,全球前十大半导

10、体厂商的市场份额合计为55.9%,市场集中度较高。20202021个球倘I大Iry体厂商林业收入(rJiXx)数据来源:Gartner技术领先性方面,目前全球掌握14nm制程的芯片制造商仅有包括英特尔、台积电、三星电子、格罗方德、联电、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在内的7家,而更为先进的5nm制程生产工艺仅有台积电和三星电子掌握。因此,在供应商有限的情况下高端电子元器件呈现“卖方市场”特征。在卖方市场格局下,电子元器件原厂掌握较大定价权的同时,亦导致产品的供应稳定性不足。此外因电子元器件厂商规模较大、产品更新以技术驱动性因素为主,导致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客户的需求传导不足,原厂无法及时掌握下游客户的应用

11、需求。在此情况下,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便承担了关键的“纽带”作用。一方面,头部分销商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多年行业经验,根据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客户需求,为其提供技术方案、匹配电子元器件采购需求,在供应链波动风险加剧、高端电子元器件存在头部垄断格局下,提供成本可控、技术需求匹配的电子元器件供应链综合服务;另一方面,亦为原厂及时掌握下游客户的技术需求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渠道。(2)全球电子元器件行业保持高速增长格局电子元器件作为所有电子产品的基础材料,在电子信息产业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式带来生产力飞跃的当下,多年来呈现高速增长局面。以集成电路为例,根据IClnSightS数据,2020年以来全球集成电

12、路均呈现高速增长局势,且预计2022年将继续保持11%的增长。全球Kln件ISHi测(不位,I亿美元)600MSiNdiTI2020“202Iq2022E数据来源:IClnSightS国内企业方面,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近年来均保持相对稳定的出口交货值增长趋势,除2019年下半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2020年初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以及2022年4月受上海疫情冲击影响外,其余各月出口交货值多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以来,随着我国抗击新冠疫情取得的成功,在世界范围内较早恢复生产,使得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付值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凸显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化分工中的重要地位。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3)我国电

13、子元器件行业发展迅速,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由于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起步较晚,我国企业仍与国际领先厂商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高端集成电路行业依旧存在被国外“卡脖子”局面。根据信通院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展望(2020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基础技术和工业等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以关键电子元器件产品集成电路贸易为例,虽然我国是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大国,但在集成电路产品领域依旧存在对外依赖局面,近年来集成电路产品持续存在贸易逆差。但随着我国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内头部企业经过多年积淀,在集成电路等领域与国际头部原厂间的技术差距正在不断缩小。贸易逆差额方面,因为各行业的数

14、字化、智能化拉动上游半导体需求,以及海外新冠疫情反复叠加中美贸易争端造成的供应链不稳定,加剧了全球半导体的产能紧张和供应短缺,国内企业提高集成电路等关键部件库存以避免生产中断,共同造成我国2021年集成电路贸易逆差扩大,由2020年的10,697.44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16,604.47亿元。数据来源:海关总署。用于统计的集成电路类型包含:其他用作处理器及控制器的集成电路、用作存储器的多元件集成电路、其他用作存储器的集成电路、用作放大器的多元件集成电路、其他用作放大器的集成电路、其他多元件集成电路、其他集成电路,下同。单价方面,2017年我国集成电路平均出口单价为2.14元/个,仅为进口平

15、均单价的47.86%。但随着我国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平均出口单价已上升至3.13元/个,与集成电路进口单价的差距大幅缩小。集成电蹄选出口单价(元/个)484.464.SO*1502017cr20IS(2019勺2(U0tf皿Iq粉握东海.痴辛邙黑在此背高下,境A电子元器件分销商通过产品推广、需求对接、供应链服务等多种增值服务,帮助国内原厂更高效地了解下游客户需求,实现产品的快速推广,助力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突破国外厂商垄断格局。(4)主要产品种类的市场情况处理器处理器市场主要包括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MCU(微控制器)、

16、AP(应用处理器)等产品。DCPU(中央处理器)CPU主要应用于计算机、数据中心等计算存储设备。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的经济及社会活动由线下转移至线上,对于数据的存储及运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服务器市场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根据IDC数据,2021年全球服务器市场出货量为1,353.9万台,同比增长6.9%,全球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992.2亿美元,同比增长8.7%;2021年中国服务器市场出货量为391.1万台,同比增长8.4%,中国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250.9亿美元,同比增长12.7%。数据来源:IDC根据IDC预测,2020年-2025年,中国整体

17、服务器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7%,2025年中国整体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24.7亿美元,其中x86服务器市场将达到1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025年x86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达到414.2亿美元。InteI(英特尔)和AMD(超威)是CPU市场的头部企业。长期以来,InteK英特尔)凭借将近70%的市场占有率稳居CPU市场龙头,但近年来,AMD(超威)凭借高性能、高性价比的产品优势,市场份额获得较大增长。2) GPU(图形处理器)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在新基建领域快速发展以及边缘计算的快速兴起,互联网企业对服务器性能和算力的需求不断攀升,机器人、智能化产品等应用对人工智能计算的

18、要求逐步提高,GPU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VerifiedMarketReSearCh数据,2021年全球GPU市场规模达到334.7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到4,773.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35%。Nvidia(英伟达)和AMD(超威)是全球独立GPU市场的龙头企业,根据JonPeddieReSeareh数据,在全球独立GPU市场中,NVidia(英伟达)市场占有率在80%以上,AMD(超威)占据17%的市场份额,位居市场第一。3) MCU(微控制器)MCU是将缩减版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与外设等集成在一起的芯片级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设备、计算机与消

19、费电子等领域。随着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的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及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带来的MCU价值量提升,根据IClnSightS数据,2023年全球MCU市场规模将达到188亿美元,2020年-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8%。国内MCU市场近年来亦呈高速发展状态,根据IHS数据统计,2018年-2026年,中国MCU市场年均复合增速将达到11%,显著高于全球水平,中国MCU市场已成为了全球MeU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IcT市场Me模数据来源:IClnSightS全球MCU行业市场份额主要由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区的公司占据,龙头企业主要包括ReneSaS(瑞萨)、NXP(恩智浦

20、)、Infineon(英飞凌)、ST(意法半导体)、Microchip(微芯)等。长期以来,国内MCU市场由国外厂商主导,在2021年MCU缺货潮的影响下,国产MCU厂商迎来发展契机,以兆易创新等为代表的公司,在MCU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产品线逐步拓宽,业务规模不断增加。4) AP(应用处理器)AP(应用处理器)是在低功耗CPU的基础上扩展音视频功能和专用接口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根据StatiSta数据,2019年全球移动AP市场规模达到340亿美元,出货量接近18亿件,随着移动端的智能化渗透率提升,预计2025年全球移动AP市场规模将会达到560亿美元,出货量将突破22亿件。全球料能移动端应

21、用处理器市场规模2019年2020年2O21E2O22E2023E2O24E2O2SE市场蟆粮LRC)-捋K*()数据来源:Statista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全球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中,MTK(联发科)在2020年第三季度以33%的市占率超过QUaICOmm(高通)跃居市场第一,此后市场份额一直保持领先,在2022年第一季度仍以3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而排名第二的高通市场份额为30%。其他主要供应商包括APPIe(苹果)、紫光展锐、Samsung(三星)和海思,2022年第一季度APPle(苹果)占有的市场份额为15%,而SamSUrlg(三星)和海思都有较大幅度的下滑,

22、紫光展锐则成功扩大了客户群体,市场份额一路拓展至11%,超跃SamSUng(三星)和华为海思,位居市场第四。存储器存储器作为半导体的支柱产业,除了在2019年受贸易摩擦的影响缩减了规模之外,市场体量一直随着不断扩大的全球半导体市场高速增长。根据WSTS的数据,2021年全球存储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538亿美元,在全球疫情持续的状况下仍将保持31.0%的增长,需求动力持续强劲,预计2023年半导体存储器市场将同比增长3.4%至1,889亿美元。全球存储;R出场短模数据来源:WSTS存储器主要可分为DRAM和NANDFlash,根据ICInSights,DRAM和NANDFlaSh在2021年的市

23、场份额分别为56%和41%,是最主要的两类存储产品。全球DRAM市场目前主要被SamSUng(三星)、SKHynix(海力士)和MiCron(美光)垄断,三大公司市场份额合计超过90%,其中,Samsung(三星)在DRAM市场持续保持领先。全球NANDFlaSh市场则形成了SamSUng(三星)、Kioxia(铠侠)、SKHynix(海力士)、WesternDigital(西部数据)、Micron(美光)、Intel(英特尔)六家公司各自割据的市场竞争格局,前六家NANDFlaSh厂商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5%以上,其中,SamSUng(三星)持续领跑NANDFIaSh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国内N

24、ANDFlaSh龙头长江存储2020年市场份额接近1%,成为全球第七大NANDFIaSh厂商。模拟器件受益于工业数字化和智能化需求的推动,模拟器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WSTS的数据,2021年全球模拟器件市场规模预计达到741亿美元,未来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2022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83亿美元,预计2021年-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主要驱动力为下游汽车、通信、工业等应用市场。1.00C全球模拟器fl市场康模4S数据来源:WSTS中国是全球模拟器件第一大市场,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中国模拟器件市场规模占全球模拟器件市场规模的比例超过50%,达2,731.4亿元人民

25、币,为全球第一大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快速渗透及工业数字化转型,中国的模拟器件市场增长速度有望高于行业平均增速。在国产模拟器件产品性能逐步提升以及客户愈加重视供应链安全的背景下,国内模拟器件企业有望在消费及汽车、工业等高门槛领域占领更多份额。从竞争格局来看,模拟芯片市场仍由欧美企业主导,根据ICInSightS数据,TI(德州仪器)牢牢占据了其作为模拟器件市场的领先地位,ADI(亚德诺)和SkyWork(思佳讯)市场份额紧随其后,欧洲三大半导体厂商Infineon(英飞凌)、ST(意法半导体)和NXP(恩智浦)分别位列第四、五、六名。国内模拟器件领先企业矽力杰、圣邦微和思瑞浦近年来也取得了

26、业绩的快速增长。射频与无线连接1)射频前端器件随着全球通信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全面普及,射频前端器件量价齐升。根据QYRElectronicsResearchCenter数据,全球射频前端市场从2011年的63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17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2%。2020年后,受益于5G核心技术演进和应用落地,射频前端器件需求用量和产品价值再度飞跃,市场规模迎来高速增长,2019年到2023年间将以16.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至313亿美元。WO全球射救前端布场烧模2011年刈2年2013年刈4牛20”年2016年201,年刈8年刈9年2020年Ml年2022E202JE金埠川毁侦

27、曷市场邂校亿史无)T-第K率(三)数据来源:QYRElectronicResearchCenter滤波器、功率放大器、射频开关是射频前端的三大主要器件,其中,射频滤波器市场规模最大,功率放大器排名第二,射频开关市场规模最小。滤波器方面,SAW滤波器市场主要被日本厂商占据,根据YOle的统计,Murata(村田)以47%的市占比位居龙头,其余主要市场份额由Qualcomm(高通)、TAlYoYUDEN(太阳诱电)、Skywork(思佳讯)和QorVO(威讯)等占据。BAW滤波器市场则主要被欧美厂商占据,BrOadCom(博通)以87%的市占率稳居全球龙头,位居第二三位的QorVO(威讯)和TAl

28、YOYUDEN(太阳诱电)仅占据8%和3%的市场份额。功率放大器方面,Broadcom(博通)、Qorvo(威讯)、Skywork(思佳讯)是全球龙头,国内的功率放大器厂商如唯捷创芯、锐石创芯等目前已具备5G功率放大器的生产能力。射频开关方面,Skywork(思佳讯)、Qorvo(威讯)、Broadcom(博通)、Murata(村田)是全球最大的四家射频开关器件厂商。2)无线连接芯片无线连接芯片主要包括Wi-Fi芯片、蓝牙芯片,随着物联网、无线音频耳机、智能家居的发展,Wi-Fi6技术趋于成熟,蓝牙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无线连接芯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Wi-Fi芯片方面,随着Wi-Fi技术快速扩展至

29、物联网设备和新一代汽车产品,根据IDC预计,全球Wi-Fi芯片出货量将于2022年达到49亿颗。根据MarketSandMarketS预计,2022年全球Wi-Fi芯片市场将增长至197.20亿美元。0WIFI芯片市场短模三WF出片出(亿)一增民率(三)数据来源:IDC蓝牙芯片方面,根据蓝牙技术联盟,2021年蓝牙音频传输设备达13亿台,预计到2026年将增长到18亿台。蓝牙音箱与蓝牙耳机中的TWS耳机是当下蓝牙音频SOC芯片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终端市场。3、电子信息制造业行业发展情况电子信息制造业是电子信息产业价值实现的关键一环,其涵盖了包括手机和电脑等消费电子、通信设备、智能装备等多种利用了电

30、子信息技术进行产品生产和制造的行业。(1)电子信息制造业特点电子信息制造业应用领域广阔,行业分散化特征明显随着物联网、大数据、5G和人工智能等基础前沿技术的逐渐成熟,电子信息制造业由传统的计算机、通信设备、家电等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进一步拓展至汽车电子、新能源管理、智能电网、智能制造以及智能家居等多元化领域,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因此,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应用领域多元化特征,使得行业参与者众多,即使在部分领域存在头部集中效应,但相较上游电子元器件生产制造行业而言,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依旧呈现相对分散化的格局。以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在境内上市的公司为例,2019年至2021年间,在计算机、

31、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电子信息制造业1中,收入规模前五大公司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比重合计仅分别为22.79%、28.25%和31.21%,呈现相对分散化趋势。止匕外,各行业因应用领域不同使得各行业关键技术存在差异,对电子元器件的技术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在此情况下,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客户、尤其是中小型客户存在将电子元器件技术需求传递给原厂的诉求,但又往往难以及时与上游原厂取得对接。因此,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应用领域多元化、行业参与者相对分散以及技术需求多样化特征,进一步凸显了头部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在产业链中的关键价值。电子信息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行业过去十余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经历了飞

32、速发展。得益于人口红利、政策改革红利及全球化分工带来的历史性机遇,电子信息产业各年度均保持较高速增长,并逐渐成为我国工业经济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0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报告,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比重的发展指数已由2015年的107.23上升至2019年的134.69。同时,电子信息制造业近十年来保持高速增长。自2013年至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率均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因。尤其2021年受全球疫情因素影响,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向国内转移,全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长率更是高达14.7%。现校以I电r信息制造业中K情

33、况数据来源:工信部,国家统计局。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复杂度加深、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在通讯技术、高精度电子元器件制程等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近年来电子产品更新迭代速度不断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技术复杂度不断提升,对电子元器件的技术水平、供应链服务等提出新的需求。2012年以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通过应用高新技术实现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成为我国制造业增长的重要来源。高技术产产晶箱佃收入(亿儿)70.000 60 JOOO SOaOOO 40go JOjOOO 20jD00 IOqoO064,46046illIIIIIl20Ufl2013(f2014。2013年20164201,2018Al2020”数据来源

34、:国家统计局,行业仅包括与电子信息制造业直接相关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家用视听设备、其他电子设备、计算机等制造业。以通讯技术为例,5G技术于2019年正式商用,未来几年,5G技术将成为众多下游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生产工艺升级的关键动因。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工艺变革,使得上游电子元器件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原厂产品推广、应用落地需求激增;下游电子产品制造商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成为大势所趋,对电子元器件的需求复杂度增加。(2)电子信息制造业关键领域的发展情况通信:通信基础建设不断完善,5G技术落地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我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历经多年沉淀积累,已较为完善,2021年末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996万个。5G

35、技术方面,2021年末已开通5G基站142.5万个,当年新增5G基站65余万个。但当前5G技术广泛应用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尤其在成本方面,现阶段5G模组仍处于千元价位,高价制约了终端产品的丰富性,使得下游需求碎片化、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单一市场规模需求不足。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在此背景下的“纽带”作用进一步凸显,通过为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帮助上游原厂了解下游5G技术落地需求、帮助下游客户降低5G模组采购成本,从而实现5G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消费电子:可穿戴设备成为新增长点,5G技术带来新动能消费电子领域主要包括手机、可穿戴设备、个人笔记本电脑等终端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36、。其中,智能手机是消费电子产品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而以TWS耳机为首的可穿戴设备近年来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新增长点。智能手机方面,随着5G通讯技术的推广,智能手机出货量迎来新增长的空间。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5G手机出货量快速增长,2021年度全年,国内5G手机出货量达2.66亿部,同比增长63.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5.9%。可穿戴设备方面,得益于芯片等关键电子元器件向微型化方向不断发展和加工工艺的提升,可穿戴设备近年来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根据CCSInSightS数据,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由2016年的8,900万部增加至2020年的1.93亿部,复合增长率为

37、21.35%,且预计2025年将达到3.88亿部。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成为重要增量随着“碳中和”概念的提出,以及锂电池、能源管理等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电子行业增长的推动力。2021年度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54.5万辆,同比增长1.6倍,占全部汽车产量的13.59%。此外,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率先开始对包括自动驾驶、大数据等新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将集更多的传感线、芯片、控制权等电子元器件于一体,从而导致该行业对电子元器件的采购需求不断增加。H17kHW,16*数据来源:工信部智能制造装备: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关键因素智能制造装备,是指通过集合电子信息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

38、电子专用设备,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化和网络化升级的必备硬件设施。相较传统的专业设备,智能制造装备结合了机器视觉、运动控制、视觉算法等多种前沿技术,因此集合了种类更为多样化、技术需求更高的多种电子元器件。目前,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增长迅速,根据中国工控网和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中国工业自动化装备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1,422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1,895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7.44%,预计2022年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将达进一步达到2,087亿元。r业自动化h业市场战粮(亿斤)工Mo20162017201B20192020202IE2022E数据来源:工控网、中商产

39、业研究院但我国工业智能化水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根据中国制造2025,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仅为27%,2025年的目标为64%。未来,随着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将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飞速发展。而智能制造装备随着智能化程度提升,将在数量和技术含量方面对电子元器件提出更高要求。4、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发展情况传统的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通过采购原厂电子元器件、并向下游客户销售为盈利模式。但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在技术、客户需求、国际供应链格局等方面的变革,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的主要参与者逐渐由传统的贸易商,向综合技术及供应链服务商转变,为

40、上游原厂和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客户提供多维度、多领域的高附加值服务。(1)国际市场行业头部集中特征明显目前,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呈现头部集中效应。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作为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稳定性的重要保障,头部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凭借资金实力和授权资源等多重优势,在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海外市场方面,艾睿电子、安富利、大联大、文晔科技等几大分销商常年位居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前列。根据国际电子商情网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市场前四大分销商的营业收入总计达974.02亿美元,占当年海外TOP50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营业收入总额的51.54%,头部公司占据绝对的行业领导地位。全球TOlU分m

41、收入短模(亿英无)数据来源:国际电子商情网(2)国内市场行业集中度尚有提升空间国内市场方面,国内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集中度较海外市场而言偏低。根据国际电子商情网统计,2021年度境内25家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营业收入合计2,382.3亿元,其中排名前四的分销商收入合计占比为42.45%。2021年度境内前十大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营业收入情况如下:2021年境内电人器竹分痂商营业收入楮名唯位,亿元)数据来源:国际电子商情网5、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发展趋势(1)行业整合不断加速头部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凭借资金实力和授权资源丰富等多重优势,在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而当下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供应链风险加

42、剧、授权资质竞争激烈、上游研发成本高企等行业背景,倒逼头部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进一步完成行业整合,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巩固头部竞争优势。自2010年以来,艾睿电子、安富利以及大联大等全球头部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持续通过兼并收购方式,逐步完成现有业务格局。其中,艾睿电子于2010年至2018年间,先后完成了对COnVerge、VeriCaLRedemtechInc.和ChiPOneStOP在内的数十家公司的收购;安富利完成了对裕能达部分资产、BenMiCrOProdUCtS等多家公司股权的收购;大联大完成了对友尚、全润、大传等台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收购。境内方面,深圳华强、英唐智控等上市公司亦先后完成了

43、对多家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收购,从而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但相较国际头部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我国境内分销商目前集中度尚有待提升。根据国际电子商情网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市场前四大分销商营业收入占当年全球TOP50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营业收入总额的51.54%0但当年境内排名前四大分销商营业收入合计占境内TOP25家分销商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42.45%,与全球头部分销商间尚有差距。(2)分销服务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向数字化方向探索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在技术复杂度、应用专业化等方面的要求持续提升,传统电子元器件分销已不能充分满足原厂及下游客户的服务需求,因此,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纷纷开始向专业化增值分销的业

44、务方向发展。一方面,部分头部分销商基于自身技术积累与沉淀以及对上游电子元器件产品的深度了解,为下游客户提供包括电子元器件选型、技术咨询、产品开发等多种增值服务,同时,在供应商服务方面积极、及时地响应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供应链服务。另一方面,随着电子商务的成熟,电商分销逐渐成为弥补传统电子元器件分销模式不足的重要新模式。中电港、艾睿电子和科通技术等头部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均先后搭建电商分销平台,为原厂和下游客户提供透明度更高、更为及时的产品信息。(3)国内原厂推广需求旺盛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关键技术,其研发和生产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务院、发改委和工信部等部

45、委先后发布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政策性支持文件,进一步强调了电子元器件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历经多年投入和技术积淀,我国高端电子元器件行业初见成效。在进口平均单价不断下降的同时,集成电路的出口平均单价已由2017年的2.14元/个上升为2021年的3.13元/个,彰显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实力的不断提升。此外,以中芯国际为首的大陆集成电路厂商,已掌握了先进的14nm制程工艺,而全球仅有7家芯片制造商掌握该制程工艺。但相较Intel(英特尔)、AMD(超威)等国际头部厂商,国内原厂因起步晚、应用范围有限

46、等因素导致品牌力不足,使得下游电子产品制造商在设计、选品环节难以优先选择国内原厂研发或生产的电子元器件。此外,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当下,美国实施的“原产地证”等关税管制措施进一步增加了部分电子信息制造业客户采购国内原厂产品的难度。因此,国内原厂在技术水平、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的当下,亟需本土分销商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推广服务。(4)全球化分工对分销商的全球化运营能力要求提升随着我国近年来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以及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逐渐成为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新选择,使得制造业的全球化分工进一步深化。富士康、伟创力、立讯精密和歌尔股份等电子专业制造服务厂商先后在东南亚国家完成生产线布局

47、。在此背景下,对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全球化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土分销商仅有进一步强化境外布局,在境内外均具备较高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方能与包括艾睿电子、安富利等在内的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竞争。二、行业竞争环境1、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1)授权分销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电子元器件分销的多种模式下,授权分销凭借产品价格、产品品类、需求对接、供应稳定性等方面的优势,成为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中最具竞争力的模式。在此情况下,获取更多原厂、尤其是国际头部原厂的授权分销资质便成为分销商的关键核心竞争优势之一。因此,分销商仅有通过不断强化产品推广能力、资金实力、丰富客户资源等,方能保持现有授权分销资质稳定的同时,不断获取更多国际头部原厂授权。(2)国内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挑战与机遇并存,且机遇大于挑战亚太地区作为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核心,成为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兵家必争之地与国际头部分销商相比,本土分销商凭借对境内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深度参与,能更好地理解境内客户对电子元器件的需求,同时在业务布局、人力配备、现场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