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PLC网络通讯详解.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37726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门子PLC网络通讯详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西门子PLC网络通讯详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西门子PLC网络通讯详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西门子PLC网络通讯详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西门子PLC网络通讯详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门子PLC网络通讯详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门子PLC网络通讯详解.ppt(1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7章 西门子PLC通信技术,本章结合具体实例,详细介绍MPI网络的组建方法、如何用全局数据包通信方式实现PLC之间的MPI网络通信、如何实现无组态连接的PLC之间的MPI通信、如何实现有组态连接的PLC之间的MPI通信、如何实现PLC之间的PROFIBUS-DP主从通信、如何组态远程I/O站,最后介绍了CP342-5分别作为主站和从站的PROFIBUS-DP组态应用。7.1 西门子PLC网络 7.2 MPI网络通信 7.3 PROFIBUS现场总线通信技术 7.4 思考与练习,返回首页,西门子PLC网络,返回本章,7.2 MPI网络通信,MPI是多点通信接口(MultiPoint Inter

2、face)的简称。MPI物理接口符合Profibus RS485(EN 50170)接口标准。MPI网络的通信速率为19.2kbit/s12Mbit/s,S7-200只能选择19.2kbit/s的通信速率,S7-300通常默认设置为187.5kbit/s,只有能够设置为Profibus接口的MPI网络才支持12Mbit/s的通信速率。7.2.1 MPI网络组建7.2.2 全局数据包通信方式7.2.3 无组态连接的MPI通讯方式7.2.4 有组态连接的MPI通讯方式,返回本章,7.2.1 MPI网络组建,用STEP 7软件包中的Configuration功能为每个网络节点分配一个MPI地址和最高

3、地址,最好标在节点外壳上;然后对PG、OP、CPU、CP、FM等包括的所有节点进行地址排序,连接时需在MPI网的第一个及最后一个节点接入通信终端匹配电阻。往MPI网添加一个新节点时,应该切断MPI网的电源。,MPI网络示意图,返回上级,MPI网络连接器,为了保证网络通信质量,总线连接器或中继器上都设计了终端匹配电阻。组建通信网络时,在网络拓扑分支的末端节点需要接入浪涌匹配电阻。,返回上级,采用中继器延长网络连接距离,返回上级,7.2.2 全局数据包通信方式,全局数据(GD)通信方式以MPI分支网为基础而设计的。在S7中,利用全局数据可以建立分布式PLC间的通讯联系,不需要在用户程序中编写任何语

4、句。S7程序中的FB、FC、OB都能用绝对地址或符号地址来访问全局数据。最多可以在一个项目中的15个CPU之间建立全局数据通讯。GD通信原理 GD通信的数据结构 全局数据环 GD通信应用 利用SFC60和SFC61传递全局数据,返回本节,1.GD通信原理,在MPI分支网上实现全局数据共享的两个或多个CPU中,至少有一个是数据的发送方,有一个或多个是数据的接收方。发送或接收的数据称为全局数据,或称为全局数。具有相同Sender/Receiver(发送者/接受者)的全局数据,可以集合成一个全局数据包(GD Packet)一起发送。每个数据包用数据包号码(GD Packet Number)来标识,其

5、中的变量用变量号码(Variable Number)来标识。参与全局数据包交换的CPU构成了全局数据环(GD Circle)。每个全局数据环用数据环号码来标识(GD Circle Number)。例如,表示2号全局数据环,1号全局数据包中的3号数据。,返回上级,在PLC操作系统的作用下,发送CPU在它的一个扫描循环结束时发送全局数据,接收CPU在它的一个扫描循环开始时接收GD。这样,发送全局数据包中的数据,对于接收方来说是“透明的”。也就是说,发送全局数据包中的信号状态会自动影响接收数据包;接收方对接收数据包的访问,相当于对发送数据包的访问。,返回上级,2.GD通信的数据结构,全局数据可以由位

6、、字节、字、双字或相关数组组成,它们被称为全局数据的元素。一个全局数据包由一个或几个GD元素组成,最多不能超过24B。,返回上级,3.全局数据环,全局数据环中的每个CPU可以发送数据到另一个CPU或从另一个CPU接收。全局数据环有以下2种:环内包含2个以上的CPU,其中一个发送数据包,其它的CPU接收数据;环内只有2个CPU,每个CPU可既发送数据又接受数据。S7-300的每个CPU可以参与最多4个不同的数据环,在一个MPI网上最多可以有15个CPU通过全局通讯来交换数据。其实,MPI网络进行GD通信的内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一对一方式,当GD环中仅有两个CPU时,可以采用类全双工点对点方式,不

7、能有其它CPU参与,只有两者独享;另一种为一对多(最多4个)广播方式,一个点播,其它接收。,返回上级,4.GD通信应用(1/2),应用GD通信,就要在CPU中定义全局数据块,这一过程也称为全局数据通信组态。在对全局数据进行组态前,需要先执行下列任务:定义项目和CPU程序名;用PG单独配置项目中的每个CPU,确定其分支网络号、MPI地址、最大MPI地址等参数。,返回上级,4.GD通信应用(2/2),在用STEP 7开发软件包进行GD通信组态时,由系统菜单【Options】中的【Define Global Data】程序进行GD表组态。具体组态步骤如下:在GD空表中输入参与GD通信的CPU代号;为

8、每个CPU定义并输入全局数据,指定发送GD;第一次存储并编译全局数据表,检查输入信息语法是否为正确数据类型,是否一致;设定扫描速率,定义GD通信状态双字;第二次存储并编译全局数据表。,返回上级,【例7-2-1】S7-300之间全局数据通信。要求通过MPI网络配置,实现2个CPU 315-2DP之间的全局数据通信。生成MPI硬件工作站 打开STEP 7,首先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创建一个S7项目,并命名为“全局数据”。选中“全局数据”项目名,然后执行菜单命令【Insert】【Station】【SIMATIC 300 Station】,在此项目下插入两个S7-300的PLC站,分别重

9、命名为MPI_Station_1和MPI_Station_2。,返回上级,设置MPI网络地址,返回上级,设置MPI地址 按上图完成2个PLC站的硬件组态,配置MPI地址和通信速率,在本例中MPI地址分别设置为2号和4号,通信速率为187.5kbit/s。完成后点击按钮,保存并编译硬件组态。最后将硬件组态数据下载到CPU。连接网络 用Profibus电缆连接MPI节点。接着就可以与所有CPU建立在线连接。可以用SIMATIC管理器中“Accessible Nodes”功能来测试它。,返回上级,生成全局数据表,用NetPro组态MPI网络,返回上级,全局数据环组态,返回上级,GD ID的意义,返回

10、上级,定义扫描速率和状态信息,返回上级,5.利用SFC60和SFC61传递全局数据,利用SFC60 GD_SND和SFC61 GD_RCV可以以事件驱动方式来实现全局通讯。为了实现纯程序控制的数据交换,在全局数据表中必须将扫描速率定义为0。可单独使用循环驱动或程序控制方式,也可组合起来使用。SFC60用来按设定的方式采集并发送全局数据包。SFC61用来接收发送来的全局数据包并存入设定区域中。为了保证数据交换的连贯性,在调用SFC60或SFC61之前所有中断都应被禁止。可以使用SFC39禁止中断,SFC40开放中断;使用SFC41延时处理中断,SFC42开放延时。,返回上级,【例7-2-2】用S

11、FC60发送全局数据GD2.1,用SFC61接收全局数据GD2.2。使用系统功能(SFC)或系统功能块(SFB)时,需切换到在线视窗,查看当前CPU是否具备所需要的系统功能或系统功能块,然后将它们拷贝到项目的“Blocks”文件夹内。接下来可切换到离线视窗调用系统功能或系统功能块。使用SFC60和SFC61实现全局数据的发送与接收,必须进行全局数据包的组态,参照【例7-2-1】。现假设已经在全局数据表中完成了GD组态,以MPI_Station_1为例,设预发送数据包为GD 2.1,预接收数据包为GD 2.2。要求当M1.0为“1”时发送全局数据GD 2.1;当M1.2为“1”时接收全局数据GD

12、 2.2。,返回上级,用SFC60发送全局数据GD2.1,用SFC61接收全局数据GD2.2,返回上级,7.2.3 无组态连接的MPI通讯方式调用系统功能SFC,用系统功能SFC6569,可以在无组态情况下实现PLC之间的MPI的通讯,这种通讯方式适合于S7-300、S7-400和S7-200之间的通讯。无组态通讯又可分为两种方式:双向通讯方式和单向通讯方式。无组态通讯方式不能和全局数据通讯方式混合使用。双向通讯方式 单向通讯,返回本节,1.双向通讯方式,双向通讯方式要求通讯双方都需要调用通讯块,一方调用发送块发送数据,另一方就要调用接收块来接收数据。适用S7-300/400之间通讯,发送块是

13、SFC65(X_SEND),接收块是SFC66(X_RCV)。下面举例说明如何实现无组态双向通讯。【例7-2-3】无组态双向通讯。设2个MPI站分别为MPI_Station_1(MPI地址为设为2)和MPI_Station_2(MPI地址设为4),要求MPI_Station_1站发送一个数据包到MPI_Station_2站。,返回上级,生成MPI硬件工作站,打开STEP 7,创建一个S7项目,并命名为“双向通讯”。在此项目下插入两个S7-300的PLC站,分别重命名为MPI_Station_1和MPI_Station_2。MPI_Station_1包含一个CPU315-2DP;MPI_Stat

14、ion_2包含一个CPU313C-2DP。,设置MPI地址,完成2个PLC站的硬件组态,配置MPI地址和通信速率,在本例中CPU315-2DP和CPU313C-2DP的MPI地址分别设置为2号和4号,通信速率为187.5kbit/s。完成后点击按钮,保存并编译硬件组态。最后将硬件组态数据下载到CPU。,返回上级,编写发送站的通讯程序,在MPI_Station_1站的循环中断组织块OB35中调用SFC65,将I0.0I1.7发送到MPI_Station_2站。MPI_Station_1站OB35中的通讯程序如图所示。,返回上级,编写接收站的通讯程序,在MPI_Station_2站的主循环组织块O

15、B1中调用SFC66,接收MPI_Station_1站发送的数据,并保存在MB10和MB11中。MPI_Station_2站OB1中的通讯程序如图所示。,返回上级,2.单向通讯,单向通讯只在一方编写通讯程序,也就是客户机与服务器的访问模式。编写程序一方的CPU作为客户机,无需编写程序一方的CPU作为服务器,客户机调用SFC通讯块对服务器进行访问。SFC67(X_GET)用来读取服务器指定数据区中的数据并存放到本地的数据区中,SFC68(X_PUT)用来将本地数据区中的数据写到服务器中指定的数据区。【例7-2-4】无组态单向通讯。建立两个S7-300站:MPI_Station_1(CPU315-

16、2DP,MPI地址设置为2)和MPI_Station_2(CPU313C-2DP,MPI地址设置为3)。CPU315-2DP作为客户机,CPU313C-2DP作为服务器。,返回上级,生成MPI硬件工作站,打开STEP 7编程软件,创建一个S7项目,并命名为“单向通讯”。在此项目下插入两个S7-300的PLC站,分别重命名为MPI_Station_1和MPI_Station_2。,设置MPI地址,在本例中将CPU315-2DP和CPU313C-2DP的MPI地址分别设置为2号和3号,通信速率为187.5kbit/s。完成后点击按钮,保存并编译硬件组态。最后将硬件组态数据下载到CPU。,返回上级,

17、生成MPI硬件工作站,打开STEP 7编程软件,创建一个S7项目,并命名为“单向通讯”。在此项目下插入两个S7-300的PLC站,分别重命名为MPI_Station_1和MPI_Station_2。,设置MPI地址,在本例中将CPU315-2DP和CPU313C-2DP的MPI地址分别设置为2号和3号,通信速率为187.5kbit/s。完成后点击按钮,保存并编译硬件组态。最后将硬件组态数据下载到CPU。,返回上级,编写客户机的通讯程序,返回上级,7.2.4 有组态连接的MPI通讯方式调用系统功能块SFB,对于MPI网络,调用系统功能块SFB进行PLC站之间的通讯只适合于S7-300/400,S

18、7-400/400之间的通讯,S7-300/400通讯时,由于S7-300CPU中不能调用SFB12(BSEND),SFB13(BRCV),SFB14(GET),SFB15(PUT),不能主动发送和接收数据,只能进行单向通讯,所以S7-300PLC只能作为一个数据的服务器,S7-400PLC可以作为客户机对S7-300PLC 的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例7-2-5】有组态连接的MPI单向通讯。建立S7-300与S7-400之间的有组态MPI单向通讯连接,CPU416-2DP作为客户机,CPU315-2DP作为服务器。,返回本节,建立S7硬件工作站,打开STEP 7,创建一个S7项目,并命名为“有组

19、态单向通讯”。插入一个名称为MPI_STATION_1的S7-400的PLC站,CPU为CPU 416-2DP,MPI地址为2;插入一个名称为MPI_STATION_2的S7-300的PLC站,CPU为CPU 315-2DP,MPI地址为3。,返回上级,组态MPI通讯连接(1/3),首先在SIMATIC Manager窗口内选择任一个S7工作站,并进入硬件组态窗口。然后在STEP 7硬件组态窗口内执行菜单命令【Options】【Configure Network】,进入网络组态NetPro窗口。,返回上级,组态MPI通讯连接(2/3),用鼠标右键点击MPI_STATION_1的CPU416-2

20、DP,从快捷菜单中选择【Insert New Connection】命令,出现新建连接对话框,如图所示。,返回上级,组态MPI通讯连接(3/3),在“Connection”区域,选择连接类型为“S7 Connection”,在“Connection Partner”区域选择MPI_Station_2工作站的CPU315-2DP,最后点击按钮完成连接表的建立,弹出连接表的详细属性对话框,如图所示。,返回上级,编写客户机MPI通信程序,返回上级,7.3 PROFIBUS现场总线通信技术,7.3.1 PROFIBUS介绍 7.3.2 PROFIBUS DP设备分类 7.3.3 CPU31x-2DP之

21、间的DP主从通信 7.3.4 CPU31x-2DP通过DP接口连接远程I/O站 7.3.5 CP342-5作主站的PROFIBUS-DP组态应用 7.3.6 CP342-5作从站的PROFIBUS-DP组态应用 7.3.7 PROFIBUS-DP从站之间的DX方式通讯,返回本章,7.3.1 PROFIBUS介绍,PROFIBUS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现场总线标准之一,PROFIBUS总线87年由Siemens公司等13家企业和5家研究机构联合开发,99年PROFIBUS成为国际标准IEC 61158的组成部分,2001年批准成为中国的行业标准JB/T 10308.3-2001。PROFIBUS的组

22、成 PROFIBUS协议结构 传输技术 PROFIBUS总线连接器 PROFIBUS介质存取协议,返回本节,1.PROFIBUS的组成,PROFIBUS协议包括3个主要部分:PROFIBUS-DP(分布式外部设备)PROFIBUS-PA(过程自动化)PROFIBUS-FMS(现场总线报文规范),返回上级,PROFIBUS-DP(分布式外部设备),PROFIBUS-DP是一种高速低成本数据传输,用于自动化系统中单元级控制设备与分布式I/O(例如ET 200)的通信。主站之间的通信为令牌方式,主站与从站之间为主从轮询方式,以及这两种方式的混合。一个网络中有若干个被动节点(从站),而它的逻辑令牌只含

23、有一个主动令牌(主站),这样的网络为纯主-从系统。,返回上级,PROFIBUS-PA(过程自动化),PROFIBUS-PA用于过程自动化的现场传感器和执行器的低速数据传输,使用扩展的PROFIBUS-DP协议。,返回上级,PROFIBUS-FMS(现场总线报文规范),PROFIBUS-FMS可用于车间级监控网络,FMS提供大量的通信服务,用以完成中等级传输速度进行的循环和非循环的通信服务。,返回上级,2.PROFIBUS协议结构,返回上级,3.传输技术,PROFIBUS总线使用两端有终端的总线拓扑结构。,PROFIBUS使用三种传输技术:PROFIBUS DP和PROFIBUS FMS采用相同

24、的传输技术,可使用RS-485屏蔽双绞线电缆传输,或光纤传输;PROFIBUS PA采用IEC 1158-2传输技术。,返回上级,4.PROFIBUS总线连接器,返回上级,5.PROFIBUS介质存取协议,PROFIBUS通信规程采用了统一的介质存取协议,此协议由OSI参考模型的第2层来实现。使用上述的介质存取方式,PROFIBUS可以实现以下三种系统配置:纯主-从系统(单主站)纯主-主系统(多主站)两种配置的组合系统(多主-多从),返回上级,纯主-从系统(单主站),单主系统可实现最短的总线循环时间。以PROFIBUS-DP系统为例,一个单主系统由一个DP-1类主站和1到最多125个DP-从站

25、组成,典型系统如图所示。,返回上级,纯主-主系统(多主站),若干个主站可以用读功能访问一个从站。以PROFIBUS-DP系统为例,多主系统由多个主设备(1类或2类)和1到最多124个DP-从设备组成。典型系统如图所示。,返回上级,两种配置的组合系统(多主-多从),返回上级,7.3.2 PROFIBUS DP设备分类,PROFIBUS-DP在整个PROFIBUS应用中,应用最多、最广泛,可以连接不同厂商符合PROFIBUS-DP协议的设备。PROFIBUS-DP定义三种设备类型:DP-1类主设备(DPM1)DP-2类主设备(DPM2)DP-从设备,返回本节,1.DP-1类主设备(DPM1),DP

26、-1类主设备(DPM1)可构成DP-1类主站。这类设备是一种在给定的信息循环中与分布式站点(DP从站)交换信息,并对总线通信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中央控制器。典型的设备有:可编程控制器(PLC),微机数值控制(CNC)或计算机(PC)等。,2.DP-2类主设备(DPM2),DP-2类主设备(DPM2)可构成DP-2类主站。这类设备在DP系统初始化时用来生成系统配置,是DP系统中组态或监视工程的工具。除了具有1类主站的功能外,可以读取DP从站的输入/输出数据和当前的组态数据,可以给DP从站分配新的总线地址。属于这一类的装置包括编程器,组态装置和诊断装置,上位机等。,返回上级,3.DP-从设备,DP-从

27、设备可构成DP从站。这类设备是DP系统中直接连接I/O信号的外围设备。典型DP-从设备有分布式I/O、ET200、变频器、驱动器、阀、操作面板等。根据它们的用途和配置,可将SIMATIC S7的DP从站设备分为以下几种:紧凑型DP从站 模块式DP从站 智能DP从站,返回上级,紧凑型DP从站,紧凑型DP从站具有不可更改的固定结构输入和输出区域。ET200B电子终端(B代表I/O块)就是紧凑型DP从站。,模块式DP从站,模块式DP从站具有可变的输入和输出区域,可以用SIMATIC Manager的HW config工具进行组态。ET 200M是模块式DP从站的典型代表,可使用S7-300全系列模块

28、,最多可有8个I/O模块,连接256个I/O通道。ET 200M需要一个ET 200M接口模块(IM 153)与DP主站连接。,返回上级,智能DP从站,在PROFIBUS-DP系统中,带有集成DP接口的CPU,或CP342-5通信处理器可用作智能DP从站,简称“I从站”。智能从站提供给DP主站的输入/输出区域不是实际的I/O模块所使用的I/O区域,而是从站CPU专用于通信的输入/输出映像区。在DP网络中,一个从站只能被一个主站所控制,这个主站是这个从站的1类主站;如果网络上还有编程器和操作面板控制从站,这个编程器和操作面板是这个从站的2类主站。另外一种情况,在多主网络中,一个从站只有一个1类主

29、站,1类主站可以对从站执行发送和接收数据操作,其他主站只能可选择地接收从站发给1类主站的数据,这样的主站也是这个从站的2类主站,它不直接控制该从站。,返回上级,各种站的基本功能,返回上级,7.3.3 CPU31x-2DP之间的DP主从通信,CPU31x-2DP是指集成有PROFIBUS-DP接口的S7-300CPU,如CPU313C-2DP、CPU315-2DP等。下面以两个CPU315-2DP之间主从通信为例介绍连接智能从站的组态方法。该方法同样适用于CPU31x-2DP与CPU41x-2DP之间的PROFIBUS-DP通信连接。PROFIBUS-DP系统结构 组态智能从站 组态主站 连接从

30、站 编辑通信接口区 简单编程,返回本节,1.PROFIBUS-DP系统结构,PROFIBUS-DP系统结构如图所示。系统由一个DP主站和一个智能DP从站构成。DP主站:由CPU315-2DP(6ES7 315-2AG10-0AB0)和SM374构成。DP从站:由CPU315-2DP(6ES7 315-2AG10-0AB0)和SM374构成。,返回上级,2.组态智能从站(1/5),在对两个CPU主-从通信组态配置时,原则上要先组态从站。新建S7项目 打开SIMATIC Manage,创建一个新项目,并命名为“双集成DP通信”。插入2个S7-300站,分别命名为S7-300_Master和S7_3

31、00_Slave,如图所示。,返回上级,2.组态智能从站(2/5),硬件组态 进入硬件组态窗口,按硬件安装次序依次插入机架、电源、CPU和SM374(需用其他信号模块代替,如SM323 DI8/DO8 24VDC 0.5A)等完成硬件组态。,返回上级,2.组态智能从站(3/5),组态从站的网络属性,返回上级,2.组态智能从站(4/5),DP模式选择 选中PROFIBUS网络,然后点击按钮进入DP属性对话框,选择“Operating Mode”标签,激活“DP slave”操作模式。如果“Test,commissioning,routing”选项被激活,则意味着这个接口既可以作为DP从站,同时还

32、可以通过这个接口监控程序。,返回上级,2.组态智能从站(5/5),定义从站通信接口区,在DP属性对话框中,选择“Configuration”标签,打开I/O通信接口区属性设置窗口,点击按钮新建一行通信接口区,如所示,可以看到当前组态模式为Master-slave configuration。注意此时只能对本地(从站)进行通信数据区的配置。编译组态,返回上级,3.组态主站(1/2),返回上级,3.组态主站(2/2),返回上级,4.连接从站,返回上级,5.编辑通信接口区(1/3),返回上级,5.编辑通信接口区(2/3),返回上级,5.编辑通信接口区(3/3),完成组态,返回上级,6.简单编程,返回

33、上级,7.3.4 CPU31x-2DP通过DP接口连接远程I/O站,ET200系列是远程I/O站,为ET 200B自带I/O点,适合在远程站点I/O点数不太多的情况下使用;ET 200M需要由接口模块通过机架组态标准I/O模块,适合在远程站点I/O点数较多的情况下使用。下面举例介绍如何配置远程I/O,建立远程I/O与CPU31x-2DP的连接。PROFIBUS-DP系统结构 组态DP主站 组态远程I/O从站ET200M 组态远程现场模块ET200B,返回本节,1.PROFIBUS-DP系统结构,PROFIBUS-DP系统由一个主站、一个远程I/O从站和一个远程现场模块从站构成。DP主站:选择一

34、个集成DP接口的CPU315-2DP、一个数字量输入模块DI32DC24V/0.5A、一个数字量输出模块DO32DC24V/0.5A、一个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AI4/AO414/12Bit。远程现场从站:选择一个B-8DI/8DO DP数字量输入/输出ET200B模块。远程I/O从站:选择一个ET 200M接口模块IM 153-2、一个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DI8/DO824V/0.5A、一个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AI212bit、AO212bit。,返回上级,2.组态DP主站(1/3),新建S7项目 启动STEP 7,创建S7项目,并命名为“DP_ET200”。插入S7-300工作站 在项目内插

35、入S7-300工作站,并命名为“DP_Master”。硬件组态 进入硬件配置窗口,按硬件安装次序依次插入机架Rail、电源PS 307 5A、CPU315-2DP、DI32DC24V/0.5A、DO32DC24V/0.5A、AI4/AO414/12Bit等。,返回上级,2.组态DP主站(2/3),设置PROFIBUS 插入CPU315-2DP的同时弹出PROFIBUS组态界面,组态PROFIBUS站地址,本例设为2。然后新建PROFIBUS子网,保持默认名称PROFIBUS(1)。切换到“Network Settings”标签,设置波特率和行规,本例波特率设为1.5Mbps,行规选择DP。单击

36、OK按钮,返回硬件组态窗口,并将已组态完成的DP主站显示在上面的视窗中。,返回上级,2.组态DP主站(3/3),完成组态,返回上级,3.组态远程I/O从站ET200M(1/4),组态ET 200M的接口模块IM 153-2 在硬件配置窗口内,打开硬件目录,从“PROFIBUS-DP”子目录下找到“ET 200M”子目录,选择接口模块IM153-2,并将其拖放到“PROFIBUS(1):DP master system”线上,鼠标变为+号后释放,自动弹出的IM 153-2属性窗口。IM 153-2硬件模块上有一个拨码开关,可设定硬件站点地址,在属性窗口内所定义的站点地址必须与IM 153-2模块

37、上所设定的硬件站点地址相同,本例将站点地址设为3。其他保持默认值,即波特率为1.5Mbps,行规选择DP。,返回上级,3.组态远程I/O从站ET200M(2/4),返回上级,3.组态远程I/O从站ET200M(3/4),组态ET 200M上的I/O模块 在PROFIBUS系统图上点击IM 153-2图标,在下面的视窗中显示IM 153-2机架。然后按照与中央机架完全相同的组态方法,从第4个插槽开始,依次将接口模块IM 153-2目录下的DI8/DO824V/0.5A、AI212Bit和AO212Bit插入IM153-2的机架。如图7-47所示。远程I/O站点的I/O地址区不能与主站及其他远程I

38、/O站的地址重叠,组态时系统会自动分配I/O地址。如果需要,在IM 153-2机架插槽内,双击I/O模块可以更改模块地址,本例保持默认值。点击“保存”按钮,编译并保存组态数据。,返回上级,3.组态远程I/O从站ET200M(4/4),完成组态,返回上级,4.组态远程现场模块ET200B(1/2),ET200B为远程现场模块,有多种标准型号。本例预组态一个B-8DI/8DO DP数字量输入/输出ET200B模块。在硬件组态窗口内,打开硬件目录,从“PROFIBUS-DP”子目录下找到“ET 200B”子目录,选择B-8DI/8DO DP,并将其拖放到“PROFIBUS(1):DP master

39、system”线上,鼠标变为+号后释放,自动弹出的B-8DI/8DO DP属性窗口。设置PROFIBUS站点地址为4,波特率为1.5Mbps,行规选择DP。若有更多的从站(包括智能从站),可以在PROFIBUS系统上继续添加,所能支持的从站个数与CPU类型有关。,返回上级,4.组态远程现场模块ET200B(2/2),完成组态,返回上级,7.3.5 CP342-5作主站的PROFIBUS-DP组态应用,CP342-5是S7-300系列的PROFIBUS通讯模块,带有PROFIBUS接口,可以作为PROFIBUS-DP的主站也可以作为从站,但不能同时作主站和从站,而且只能在S7-300的中央机架上

40、使用,不能放在分布式从站上使用。PROFIBUS-DP系统结构图组态DP主站 组态DP从站 编程,返回本节,1.PROFIBUS-DP系统结构图,PROFIBUS-DP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系统由一个主站和一个从站构成。DP主站:CP342-5和CPU315-2DP。DP从站:选用ET 200M。,返回上级,2.组态DP主站(1/4),新建S7项目 启动STEP 7,创建S7项目,并命名为“CP342-5主站”。插入S7-300工作站 插入S7-300工作站,并命名为“CP345_Master”。硬件组态 进入硬件配置窗口。按硬件安装次序依次插入机架Rail、电源PS307 5A、CPU315-

41、2DP、CP342-5等。插入CPU315-2DP的同时弹出PROFIBUS组态界面,可组态PROFIBUS站地址。由于本例将CP342-5作为DP主站,所以对CPU315-2DP不需做任何修改,直接单击OK按钮。,返回上级,2.组态DP主站(2/4),设置PROFIBUS属性 插入CP342-5的同时也会弹出PROFIBUS组态界面,本例将CP342-5作为主站,可将DP站点地址设为2(默认值),然后新建PROFIBUS子网,保持默认名称PROFIBUS(1)。切换到“Network Settings”标签,设置波特率和行规,本例波特率设为1.5Mbps,行规选择DP。在机架上双击CP342

42、-5,弹出CP342-5属性对话框中,切换到“Operating Mode”标签,选择“DP master”模式,其他保持默认值。,返回上级,2.组态DP主站(3/4),CP 342-5属性窗口,返回上级,2.组态DP主站(4/4),完成组态,返回上级,3.组态DP从站(1/3),在硬件配置窗口内,打开硬件目录,打开“PROFIBUS-DP”“DP V0 Slaves”“ET 200M”子目录,选择接口模块ET 200M(IM153-2),并将其拖放到“PROFIBUS(1):DP master system”线上,鼠标变为+号后释放,自动弹出的IM 153-2属性窗口。选择DP站点地址为4,

43、其他保持默认值。,返回上级,3.组态DP从站(2/3),在PROFIBUS系统图上点击ET 200M(IM153-2)图标,在下面的视窗中显示ET 200M(IM153-2)机架。然后按照与中央机架完全相同的组态方法,从第4个插槽开始,依次将ET 200M(IM153-2)目录下的16DI虚拟模块6ES7 321-1BH01-0AA0和16DO虚拟模块6ES7 322-1BH01-0AA0插入ET 200M(IM153-2)的机架。ET 200M(IM153-2)输入及输出点的地址从0开始,是虚拟地址映射区,而不占用I区和Q区,虚拟地址的输入区在主站上与要调用FC1(DP_SEND)一一对应,

44、虚拟地址的输出区在主站上与要调用FC2(DP_RECV)一一对应。,返回上级,3.组态DP从站(3/3),完成组态,返回上级,4.编程,返回上级,7.3.6 CP342-5作从站的PROFIBUS-DP组态应用,CP342-5作为主站需要调用FC1、FC2建立通讯接口区,作为从站同样需要调用FC1、FC2建立通讯接口区,下面以CPU315-2DP作为主站,CP342-5作为从站举例说明CP342-5作为从站的应用。主站发送32个字节给从站,同样从站发送32个字节给主站。PROFIBUS-DP系统结构 组态从站 组态主站 建立通讯接口区 从站编程,返回本节,1.PROFIBUS-DP系统结构,P

45、ROFIBUS-DP系统由一个DP主站和一个DP从站构成:DP主站:CPU315-2DP;DP从站:选用S7-300,CP342-5。,返回上级,2.组态从站(1/3),新建S7项目 启动STEP 7,创建S7项目,并命名为“CP342-5从站”。插入S7-300工作站 插入S7-300工作站,并命名为“CPU315-2DP_Slave”。硬件组态 进入硬件配置窗口,次序依次插入机架Rail、电源PS3075A、CPU315-2DP、CP342-5等。插入CPU315-2DP的同时弹出PROFIBUS组态界面,可组态PROFIBUS站地址。由于本例使用CP342-5作为DP从站,所以对CPU3

46、15-2DP不需做任何修改,直接单击保存按钮。,返回上级,2.组态从站(2/3),设置PROFIBUS属性 插入CP342-5的同时也会弹出PROFIBUS组态界面,本例将CP342-5作为从站,可将DP站点地址设为3,然后新建PROFIBUS子网,保持默认名称PROFIBUS(1)。切换到“Network Settings”标签,设置波特率设为1.5Mbps,行规选择DP。在机架上双击CP342-5,弹出CP342-5属性对话框中,切换到“Operating Mode”标签,选择“DP Slave”模式。,返回上级,2.组态从站(3/3),CP 342-5属性窗口,返回上级,3.组态主站,插

47、入S7-300工作站 插入S7-300工作站,并命名为“CPU315-2DP_Master”。硬件组态 进入硬件配置窗口。点击图标打开硬件目录,按硬件安装次序依次插入机架Rail、电源PS307 5A、CPU315-2DP等。设置PROFIBUS属性 插入CPU315-2DP的同时弹出PROFIBUS组态界面,组态PROFIBUS站地址,本例设为2。新建PROFIBUS子网,保持默认名称PROFIBUS(1)。切换到“Network Settings”标签,设置波特率设为1.5Mbps,行规选择DP。,返回上级,4.建立通讯接口区(1/4),在硬件目录中的“PROFIBUS DP”“Confi

48、gured Stations”“S7-300 CP342-5”子目录内选择与从站内CP342-5订货号及版本号相同的CP342-5(本例选择“6GK7 342-5DA02-0XE0”“V5.0”),然后拖到“PROFIBUS(1):DP master system”线上,鼠标变为+号后释放,刚才已经组态完的从站出现在弹出的列表中。点击“连接”按钮,将从站连接到主站的PROFIBUS系统上。,返回上级,4.建立通讯接口区(2/4),DP从站属性窗口,返回上级,4.建立通讯接口区(3/4),连接完成后,点击DP从站,组态通讯接口区,在硬件目录中的“PROFIBUS DP”“Configured S

49、tations”“S7-300 CP342-5”“6GK7 342-5DA02-0XE0”“V5.0”子目录内选择插入32个字节的输入和32个字节的输出,如果选择“Total”,主站CPU要调用SFC14,SFC15对数据包进行处理,本例中选择按字节通讯,在主站中不需要对通讯进行编程。组态完成后编译存盘下载到CPU中,可以修改CP5611参数,使之可以连接到PROFIBUS网络上同时对主站和从站编程。主站发送到从站的数据区为QB0QB31,主站接收从站的数据区为IB0IB31,从站需要调用FC1、FC2建立通讯区。,返回上级,4.建立通讯接口区(4/4),完成通讯接口区的建立,返回上级,5.从

50、站编程(1/2),返回上级,5.从站编程(2/2),编译存盘并下载到CPU中,这样通讯接口区就建立起来了,通讯接口区对应关系如下:,返回上级,7.3.7 PROFIBUS-DP从站之间的DX方式通讯,PROFIBUS-DP通讯是一个主站依次轮询从站的通信方式,该方式称为MS(Master-Slave)模式。通过DX方式可以实现PROFIBUS从站之间的数据交换,无需再在主站中编写通讯和数据转移程序。PROFIBUS系统结构 建立工作站 组态发送数据的从站 组态DP主站 连接从站 组态接收数据的从站(4号从站)编写读写程序,返回本节,1.PROFIBUS系统结构,PROFIBUS系统由1个DP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