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学第01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39837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0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据法学第01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证据法学第01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证据法学第01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证据法学第01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证据法学第01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证据法学第01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据法学第01章.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证 据 法 学教学课件李 浩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法学教科书原理与应用系列,第一章 证据法的基础理论,第一节 证据、证据法、证据法学第二节 裁判中的事实认定第三节 事实认定与认识论和价值论第四节 证据法的目的第五节 裁判中的真实第六节 证据制度与实体法和程序法,高等教育出版社,本章导学,诉讼中的证据是当事人用来证明某一事实真实或不真实的材料,也是法官用来确定争议事实的依据。证据法是用来规范证据和证明活动的法律。通过本章学习,应着重把握证据的基本特征、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关系、诉讼证明与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关系、证据法的多元目的、诉讼中的真实。,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节 证据、证据法、证据法学,【

2、11】原告是某中学的一名女教师,向法院提起诉讼,称被告(该中学的校长)长期对她进行性骚扰。原告为证明性骚扰事实的存在,向法院提供了被告发给她的30多条手机短信,被告否认原告的指控,为了说明原告对收到的短信并不反感,也向法院提供了原告回复给他的手机短信。问:手机短信能否成为诉讼中的证据?如果能够成为证据,属于哪一类证据?,高等教育出版社,【12】原告葛某与被告范某已经离婚三年。一日,葛某看电视,突然见其前妻范某正在“心灵花园”节目中做嘉宾。范某在节目中讲述了自己曾背着丈夫与他人同居并生下儿子的经历,同时道出当初为了给孩子名分向丈夫撒谎,使丈夫误认为儿子是夫妻二人亲生。看罢,葛某把范某告上法院,要

3、求对方赔偿孩子的抚育费和精神损失。问:法院可否以被告在电台做节目时已经承认孩子是自己与他人所生,就把该事实作为无需证明的事实?,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证据的概念从诉讼的角度说,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事实,这些事实既被当事人用来向法院证明他们所主张的事实,又被法院用来作为判决中认定事实的依据。证据材料与证据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证 据,(二)证据的特征 1客观性客观性是证据的本质属性。客观性也可以说是真实性,它要求证据内容必须是真实的。强调证据具有客观性,并不否认证据的提供、运用具有主观的一面。强调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条件具有两方面的意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

4、关联性 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与待证的案件事实存在一定的联系。判断有无关联性的标准应是:由于证据的存在,使得待证事实的真实或虚假变得更为清晰,从而有助于证明待证事实的真伪。关联性是在客观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证据的特征,因为并非所有客观存在的事实或材料都可以作为诉讼证据,能够作为诉讼证据的,是那些与待证事实存在一定联系的事实或材料。,高等教育出版社,3合法性 合法性是指证据的形式、收集的方法要符合法律的要求,证据材料转化为证据必须经过法律规定的程序。合法性的内容包括:收集证据的合法性;证据形式的合法性;证据材料转化为诉讼证据的合法性。,高等教育出版社,(三)证据能力与证明力1证据能力证据能力,是指

5、一定的事实材料作为诉讼证据的法律上的资格,故又称作证据资格。具备证据能力,是作为证据的先决条件,当事人事实材料只有具备证据能力,法院才能够将它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能力,涉及的是有还是无的问题。证据能力问题与证据排除有着密切的关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证明力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能力。证据证明力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证明力大小的判断离不开法律的规定和法官的认识活动。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实行的是以法官对证据的自由运用与判断为主,以受法律预置规定约束为辅的证据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四)诉讼证据的作用1证据是公诉机关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利器2证据是当事人维护自己合法权

6、益的武器3证据是法院判断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依据 4证据是法院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手段 5证据是使裁判具有公信力的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二、证据法,(一)证据法的概念和内容 证据法,是指规定诉讼中的证据和证明活动的法律。(二)证据法的立法模式1单独制定证据法。2未单独制定证据法,将证据问题规定在相应的诉讼法中。3未单独制定证据法,将证据问题分别规定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中。,高等教育出版社,(三)我国证据法的渊源证据法的渊源,是指证据法的表现形式。我国有关证据和证明的规范首先体现在实体法的有关规定中,其次是程序法中的规定,在司法解释中,也有不少同证据相关的内容。地方性法规则不宜规定证据问题。,高等教

7、育出版社,(一)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 1有关证据和证明的法律规范 2运用证据的法律实务 3证据理论(二)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三、证据法学,第二节 裁判中的事实认定,【13】原告A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B公司按照联营合同的约定退还800万元并支付联营所得的利润50万元,A公司向法院提供双方在2年前签订的联营合同一份,合同约定由A公司提供资金800万元,由B公司提供场地、人员并负责经营,双方的合作期限为2年,联营期满后,B公司应当在10日内将800万返还给A公司,并向A公司支付联营所得利润50万元。B公司在答辩中提出:,高等教育出版社,由于经营发生亏损,无法按合同履行退款和支付利润

8、的约定,并要求A公司承担300万元亏损中的150万元的损失。针对B公司的答辩,A公司提出,双方当初约定,经营中若发生亏损,由B公司承担,双方的合同也是这样约定的。问:在本案中,法院应当如何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高等教育出版社,就大多数诉讼案件而言,当事人发生争执的主要是事实问题,相对于有争议的案件事实而言,决定如何适用法律一般而言是比较容易的事情。诉讼中如果有一千个事实问题,真正的法律问题还不到事实问题的千分之一,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事实认定在诉讼中的作用,法院的裁判建立在一定的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则基础上,这里的事实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事实,而是法院认为对解决案件有意义的并且被证明的事实。在查明事

9、实的基础上作出裁判是诉讼的的理想状态,是诉讼法和法院努力追求的,但并不是在所有的案件中都能够做得到。,高等教育出版社,二、裁判的一般规则,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在诉讼实务中其实很难截然分开,正如德国学者所认为法官的目光在事实和规范之间来回穿梭是适用法律的普遍特征。,高等教育出版社,三、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四、证据法在事实认定中的作用,当事实发生争议的时候,就需要用证据来说话。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打官司,就是打证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节 事实认定与认识论和价值论,【14】1998年,万风公司在承建新市区综合楼的过程中,先后多次从哈密铁路分局工务段劳动服务公司砼构件厂(以下称构件厂)购买价值6870

10、9.75的楼板,至2003年6月货款仍未付清。砼构件厂把万风公司诉至哈密铁路运输法院。万风公司在一审举证期限内,未向法庭提供证据且在一审开庭时无故不到庭,一审法院依法按缺席判决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高等教育出版社,万风公司不服提出上诉,并提供了向砼构件厂已支付货款万元的证据,二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该证据不符合新证据的条件,拒绝对该证据组织质证,驳回了原告提出的上诉。问:法院对本案上诉人在二审中提供的证据拒绝质证体现了证据法的哪种价值?,高等教育出版社,由于客观事实的存在,诉讼活动又是通过证据来查明客观事实,所以诉讼中的证明是通过证据认识案件事实的活动。在诉讼中,法官也是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外在于

11、他们的案件事实通过举证、质证、辩论来形成对案件事实的判断和结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事实认定与认识论,诉讼中的证明是适用法律的活动,而法律是用来调整人们的互相冲突的利益诉求的,法律中充满了建立在利益衡量上的价值判断。诉讼中获得的结论有时也具有强烈的价值判断的意味。,高等教育出版社,二、事实认定与价值论,第四节 证据法的目的,一、明确证据法目的的意义 二、证据法目的的多元性,高等教育出版社,三、发现真实是证据法的主要目的,发现真实才能够实现实体公正发现真实才能够实现民事诉讼制度的目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一)程序公正(二)诉讼效率(三)解决纠纷(四)保护其他权益 证据法诸目的之间的关系利益权衡与

12、价值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四、证据法的其他目的,证据法的目的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主要目的,发现真实便是第一层次的目的。第二层次的目的为次要目的,程序公正、诉讼效率、解决纠纷、保护其他权益均属于第二层次的目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五、多元目的的关系,第五节 裁判中的真实,【16】原告王某坐被告捷达长途运输公司的汽车到南京办事,途经沪宁高速的某服务区休息后,车子重新上路把王某丢在服务区,王某称他放在座位上的包因此丢失,包中除衣服,孩子的户口本、出生证外,还有2万元的现金。王某把捷达公司告上法院,要求赔偿其损失。法院要求王某举证证明包中放有2万元现金。,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某举不出证据,法院认

13、为王某下车时将装有2万元现金的包置于有陌生人乘坐的车上,与生活常理不符,故以王某举证不足为理由,未认定王某主张的事实,驳回了原告关于2万元的赔偿请求。问:(1)本案中的客观事实是什么?法院是否有可能查清客观事实?(2)法院在本案中达到的真实是什么样的真实?,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尽管各国民事诉讼理论都承认发现真实对法院作出正确裁判具有重要意义,都认为发现真实是民事证据制度的根本目的,但对于民事诉讼通过证据和证明所欲达到真实究竟应当是一种怎样的真实,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二、客观真实说,在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事诉讼中,客观真实原则具有极高的地位。客观真

14、实说的确立,除了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原因外,还有民事诉讼制度和技术方面原因。,高等教育出版社,法律真实说的理论依据是:(一)法院调查事实的范围原则上由当事人决定(二)人们的认识能力具有相对性(三)诉讼证明具有特殊性,高等教育出版社,三、法律真实说,(一)当事人主义的诉讼制度(二)防止突袭性裁判(三)尊重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高等教育出版社,四、值得当事人信赖的真实说,五、对各种真实说的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客观真实说作为一种理想的价值而存在,无疑具有真实意义,但这一学说是有缺陷的,其最大的问题在于过于浪漫主义而脱离了诉讼的实际,而法学不同于文学,不容有浪漫主义的生存空间。,六、真实的不同程度,诉讼的

15、性质不同、案件的性质不同,对真实要求的程度也不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六节 证据制度与实体法和程序法,【17】万豪公司与大鹏公司签订了一份购买机床的合同,合同约定:自合同订立后的30日内,大鹏公司应当支付给万豪公司300万元的货款,万豪公司则在3个月内向大鹏公司交付某种型号的自动机床3台。合同订立后不久,大鹏公司获悉万豪公司经营状况每况愈下,担心支付货款后对方不能按照合同交付机床,于是便未按合同规定付款。,高等教育出版社,万豪公司在催促付款无效的情况下向法院提起诉讼。问:(1)在本案中,被告要想获得胜诉,需要证明什么样的事实?(2)对被告行使不安抗辩权所涉及的事实适用什么样的证明标准?(3)被

16、告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在什么时间内提供?,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证据制度与实体法,实体法对证据制度的影响:(一)实体法决定了证明的对象(二)实体法决定了证明责任的分配(三)实体法决定了证明的标准,高等教育出版社,二、证据制度与程序法,诉讼活动本身是一种程序性活动,而为解决事实方面的争议,证据的运用又构成了诉讼活动的主要内容,这就决定了证据制度必然要受到程序法的规制。证据如何收集、提出,包括诉讼中证据的运用都涉及到一系列具体的程序问题。,高等教育出版社,引导案例,某公安机关发现一盗窃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后,将其拘留并进行审讯,在审讯中,由三名干警轮流连续不断地进行讯问,经过长达近24个小时的连续不断审问

17、后,该犯罪嫌疑人终于承认盗窃并交代了放置作案工具地点和隐藏赃物的地点,警察根据嫌疑人的交代,查获了作案工具和赃物。,高等教育出版社,问:(1)警察取证的方法是否合法?嫌疑人的口供在审判中是否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2)这些赃物可否作为认定被告盗窃的证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练习案例,原告黄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决被告袁某给付10万元货款。原告诉称早在1999年10月,开服装店的袁某要求他送去2000件工作服,但货款10万元一直没给他,因此他将袁某告上法庭。袁某在法庭上承认原告所述的基本事实,但提出,当时该工作服为另一服装店店主陶某向黄某购得暂存他处,价格问题当时也没有约定,且已超过了年的

18、诉讼时效,不同意支付。,高等教育出版社,黄某当庭出示一盒录音磁带,录音带中有黄某和袁某及其弟弟的对话。对话中,黄某问:“我们每年都来要款的吧?”袁某弟弟说:“我们承认你每年都来要过这个钱。”黄某以此录音为证:他每年都催要过这批货款,起诉并未过诉讼期。对此,袁某大喊冤枉,称当时说这话也是为了帮黄某的忙,好让黄向陶某索款,且不知道黄偷录了,请求法院不予认可。问:本案中黄某的录音带是否可以作为证据?,高等教育出版社,【拓展阅读】,1江伟、吴泽勇:证据法若干问题的法哲学分析,中国法学2002年第1期。2陈瑞华:从认识论走向价值论,法学2001年第1期。3陈朴生:证据能力,载证据法论文选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4樊崇义:客观真实管见兼论刑事诉讼证明标准,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高等教育出版社,5何家弘:论司法证明的目的与标准,法学研究2001年第1期。6李浩:论民事证据法的目的,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高等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