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下册备课进修学校小教部王玉英.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40529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1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下册备课进修学校小教部王玉英.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语文下册备课进修学校小教部王玉英.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语文下册备课进修学校小教部王玉英.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语文下册备课进修学校小教部王玉英.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语文下册备课进修学校小教部王玉英.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下册备课进修学校小教部王玉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下册备课进修学校小教部王玉英.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视识字突出识字教学方法的指导,一年级语文下册备课进修学校小教部王玉英,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进度,一、识字与写字。,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低年级识字与写字教学中要求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所谓认写分开,指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多识”,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地多认字,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生活经验世界之外的丰富的文本世界。需要指出的是,认写分开并不等于过去的一、二类字。“所谓认”读准字音,指在课会读,换个地方也会读,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如伞读准字音 san,通过字理整体认清字形,了解伞是雨伞的伞。)与要求写的字相比,只是不要求书写而已。”认清形指认识字的整

2、体字形,不要求对字的结构进行过细分析,即一笔一画的分析,只要求能够把学过的汉字运用于阅读。,教学时,不要进行繁琐的字形分析,不要对每个字进行字形分析,特别是对汉字中不认识的部分、字形复杂的部分做无巨细的分析,主要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见面,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字形,有些字可以让学生运用熟字和偏旁,以“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式来识记。还应该通过多种语言环境,反复认读来熟识,而且关注生字在本课词中的字义,如认读字词中,适时地结合词句了解字义,那么会写的字,因为在会认的基础上只要注意字形即可,让学生理解运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特别关注,选择学生口语中很理解的词语,结合认识事物,字词进行组词(例子)、说

3、话,既巩固生字,又积累语言,同时进行了早期说话训练。(组词的问题要追求实效),二、教材简析。,1、2个汉字家园的分析及教学建议。汉字家园(一)根据汉字的特点,造字规律编排的会意字,指事字,方位词 变化归类 字族等归类识字。可以复习独体字,再地让学生观察图,并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由两个独体字合起来表示一个意思的合体字,初步了解汉字的一种构字特点。汉字家园(二)形相似,适于短信识字法。如力和办 几天不见你就驾上双拐了。记住字形的同时,培养学生联想能力创造思维。,2、情境识字。动物乐园鸟的家园我家的亲属赶集注意识字与认识事物和发展学生语言相结合,但以识字为主,突出实效性。不要拓展太多。还注意关注人与动

4、物,关爱亲人,培养善良的情感。是感染是熏陶是渗透。3、韵文识字。古诗词和现代诗歌分析及教学建议。7首古诗,和4首现代诗。韵语识字方法以,运用定位联想,熟读成诵,达到背诵。古诗不要分析诗意,运用描述法,让学生大概了解即可。4、随文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仍然识字为主。,【案例】第一课时的教学:1、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看大屏幕,看谁读得又快又准。(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学生自由读,同桌读,指名读,带拼音读,去拼音读)。3、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选择一个说一说。(如左边一个采药的“采”,右边是三撇,合起来就是云彩的“彩”;“问”要用上嘴巴,所以

5、“门”字里面一个“口”,这样把所有会认的字都说完。)4、给生字宝宝找朋友。(有的组词,有的“一字开花”)5、读通课文,问题:重识字轻阅读,在识字教学中教学时要把握总体要求:分散难点,逐步占有。注意把握四个原则:、形音义统一,以形为主。、字词句联系,以字为主。、认读写结合,以认为主。、记比说兼用,以记为主。注重识字方法的迁移,充分利用汉字规律总结归纳方法,逐渐放手,重视培养识字能力。,三、识字教学的具体操作,三、相对集中识字教学法看地图的乐趣,(一)感知认读。(在文中)认读写结合,以认为主,1、听老师读课文,注意预习中圈画的生字词的读音。2、请学生们轻声自由地读课文,读完每一自然 段都要把生字词

6、多读两遍。3、请同桌每人读一个自然段,互相当小老师纠正字音。读完每一自然段都要把生字词多读两遍。4、指名检查分自然段读,(要突出重点和指导),5、感知认读,(在词语中)了解字义或词义。a.出示词语带拼音的 b.学生先试着读一读,齐读这些词语。强调“彩、所“的字音 c.去拼音生读词,同桌互读听 e.师随意指词读了解字义。举例:如(指五彩):谁认识这个词?看地图上有哪些颜色?有蓝色、绿色、黄色等,这么多的颜色,就可以用五彩来表示。谁还能用彩组词?(彩色、五彩缤纷、七彩等)f.(指平原)谁能读这个词?地图上绿色的代表平原。平原是指比较平坦的地区。请同学们摸一摸桌面有什么感觉?,(二)理解识记生字。感

7、悟方法,培养能力引导交流识字方法,突出重点,体现弹性。(字词句联系,以字为主),a.擦去词,留下生字。一边擦试一边叫出它们的名字。b.看这些生字,就是本课要求我们会认的生字,下面画三角号的还是要求会写的。我们班的同学识字能力可多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有许多好方法来记住它们吧,自己用心记一记,你认为比较难记的字就向同桌请教请教。c.汇报(记比说兼用,以记为主)识字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在“你发现了什么”的引导下,加一加:彩、利、宝、名、许.注重引导发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了学生识字能力,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注意的是:形音义统一,以形为主。记比说兼用,以记为主。,当然其它方法

8、亦可,发现生字和熟字的联系:减一减,加一加,换一换总结点拨学习汉字的规律和方法,同时注意区别用法,加强字形分析与意义结合,减少错别字。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最后汇报交流时,一定要注意,不要逐个字的汇报,彩左表义是音右表义。用这种形声方法记得还有哪些?一种方法带一串。这里强调一定要根据每一课生字的特点恰当处理,运用以上方法,不要面面俱到,找出一两处亮点,老师们备课不细,不知道备什么,认为很简单,其实则不然。所以你要有这个意识,你才能有意识地去做。涉及到什么讲什么。三言两语增加信息量,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学习汉字不是一个简单的记忆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有丰富的内涵。,当然其它方法亦可,发现生字

9、和熟字的联系:减一减,加一加,换一换总结点拨学习汉字的规律和方法,同时注意区别用法,加强字形分析与意义结合,减少错别字。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最后汇报交流时,一定要注意,不要逐个字的汇报,彩左表义是音右表义。用这种形声方法记得还有哪些?一种方法带一串。,(三)反馈巩固生字。音形义统一,以形为主(1)玩字卡。(2)读字卡。(3)扩词再现生字。(小韵文)注明:生字编 短文小故事博客备课参考里有一部分)(4)送回课文,复习巩固生字,再读课文。(突出重点)(四)指导书写生字。(一看二写三反馈)提高学生写字的质量。一年级下学期,写字你低是重点,但要注意不必逐个字的指导,而是抓重点,找共性,适当指导,严

10、格要求。写字要每堂课都写。教师范写指导还是必要的。注重讲评指导,培养良好书写习惯。不用橡皮,整洁性,一个比一个好看最后一个为准进行评价。,四、随文阅读识字(随文分散式)教学法,(一)读课题中认字识词、读题学“图”字。出示地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简单介绍,了解认识,还可以组什么词?彩图,图画、学第一自然段,把题目变化一下,加两个字,再加一个标点符号,看地图的乐趣真多!读出语气来!都有有哪些乐趣呢?、读全文。注意你圈画的生字词,给同桌读出来。、指名读正音。突出重点。,(二)在了解课文内容时,学习生字新词。试着让学回答,都哪些乐趣?说到哪个生字就地学习解决。(二年级更适用),(三)在理解课文内容时

11、,感知认读,理解识记生字 如学习课文,都哪些乐趣呢?学习第二自然段为例 1、指名读或齐读这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一个问题:打开地理地图能看到什么?(指名读文)、谁来说一说?学生:打开地图能看到一个五彩的世界。“五彩”(会认的字)读强调读音,平舌音。“五彩”在文中指的是 哪些颜色呢?学生:蓝、绿、黄。师:请同学们拿起笔把这些颜色画下来。那你们知道“五彩”是什么意思了啊?师:表示有许多颜色的词还有哪些呢?学生:五彩缤纷、五颜六色。刚才我们是通过读课文联系下文的许多颜色来理解“五彩”这个词的,这是一种理解词语的好办法我们以后还会经常用到。3、用读告诉大家“五彩”表示颜色多。,4、学习“平、高”。地图

12、上有五彩的天地,你知道这些颜色都代表什么吗?学生读句子:蓝的代表大海;绿的代表平原;黄的代表高山,学习“平(会写的字)原”:(指平原)谁能读这个词?地图上绿色的代表平原。平原是指比较平坦的地区。请同学们摸一摸桌面有什么感觉?生:桌面平平的。如何记住这个字?师:(指高山)谁能读一读这个词?师:老师告诉你们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就在我国的境内,它的海拔的8844.43米。世界上最高的山是喜马拉雅山。高的反义词是什么?5、那地图上有这么多的颜色美吗?而且不同颜色代表的也不同,有趣吗?那么我们快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吧!(齐读),点评:这段教学体现的是教学生学法,以学习巩固生字词为主,逐句的学习,重点理

13、解的生字词.体现训练。理解、积累、拓展,以读贯穿始终。教给学生理解词语“五彩”的方法(即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让学生动笔画画,培养不动笔黑不读书的好习惯。也渗透了读懂一句话的方法,初读知道写什么,然后是抓重点词理解、品味地读,最后有感情地读自己的体会来。音形义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总结出随文识字步骤应该是:一、指导读好课文。二、巧妙提出生字联系课文理解识记。三是带着体会有感情朗读课文,(四)在理解课文识字后,注意扩展运用。生字在随文讲读理解出现后,不只是读一读,认一认,让学生选择词语根据课文说一句话,二年级还可以连地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让生词来源于课文,又回到课文中。即进一步识记生字词,又在运用中

14、训练语言表达,还了解了课文内容,“一箭三雕”,突出实效性。,四、阅读注重词语教学。(与课题结合),1、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这学期重点)。(1)理解不要求深透。如拧 做个动作。勇敢就是摔倒不哭(2)多种方法的运用。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涂色、画画、运用、换词、说与之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语、看图、上下文、想象(3)教师该讲的还是要讲。,2、读懂一句话的方法。(找有特点的句子,一课一得,其它可以一读而过啊。只是渗透不作为重点。第一步:读进去。是初步认识的读,这是停留一文字层面上的。知道这句话主要写什么?第二步:说出来。是深入理解品味的读。怎样写的?明白什么?想到什么?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体会。(什么

15、意思,能体会到什么?是个性的理解,用换词的方法,品好在哪儿,注意积累运用)第三步:读出来。这是融入自我感情的读。理解体会的基础上把握语言文字中的情感并读出感觉来,既文本情感与学生的生活情感融为了一体。(整体-部分-整体),举例一:司马光砸缸从前有个叫司马光。他小时候,学跟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儿。(训练四素句子。)谁做什么,在哪儿做什么。举例二:一年下册关怀“她捧起蝴蝶,小心翼翼地这它拔掉刺儿,看着它飞向蓝天。”第一步读:想谁在干什么?(主要写什么)这既是对学生概括的能力培养,也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句子的认识。第二步:她是怎样做的?抓住关键的词语“如”捧“可换词”拿、捏“”小心翼翼“”拔“做动作,也

16、可结合实际运用词语,如平时什么事要”小心翼翼“等方法理解词语,来体会这些词能表达小姑娘的一种什么的情感,渗透如何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第三步:引导学生结合前面自己的理解,体会出人物的,当然要融入自我感情读出来。总之一年级以理解词语为主,读出语气,渗透学习句子的方法。,五、课外阅读注意激发兴趣。背诵的诗文(5万字的开始),六说话写话的训练。以口语训练为突破口,为写话打下良好基础。作文训练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学生识字不多,还不能动笔写文章。但应该进行词汇的积累和口语训练,说得好才能写得好。对儿童口语能力的估计不能过低,有人统计六岁儿童在口头上掌握6000个词。但他们掌握的词汇还够丰富。有的还不准确,说

17、话还不少毛病,为此必须配合识字阅读进行口语训练。,1.丰富词汇。常用词汇要补充。尤其有书面词汇要学习,要纳入口语,先口头会用,以后书面会用。这里我认为简洁的方法是选词造句,我们可以把造句集中在学生没掌握的或难于掌握的书面词汇上,要让学生通过造句把这些词汇学到手,纲入自己的词汇仓库,成为自己词汇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在说话中要放胆。用词口头造句(不要过早书面造句,迫使学生写别字),看图说句子,复述课文,回答问题,讲故事等。这种训练从一年级开始,到二年与训练交叉进行,以后各年级根据需要还进行(如先说后写),尤其对口语就过关的学生一直要训练。2.学习词汇的书面形式,即会默写大量的词。掌握的字量与词里比

18、例是1:2.5,即学习100个生字,最好同时掌握250个词。低年级识字是重点,不是“孤点”。重点在综合训练的基础上来抓,识字的同时还必须识词,汉语的语言单位不是字,而是词,为此必须让学生尽早掌握足量的常用的词汇。3.形成句子的观念,不是讲话语法道理,而实际形成。读句、学句复习巩固生字的同时,还要说句、写句,如一年上学期进行每日说一句的训练,下学期进行每一日写一句的训练。最终建立句子的概念。(听写巩固字词学习句子),()首先学会把句子说完整。把句子补充完整,用词语排列句子。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完整的呢?读读下面的句子:我们劳动。(谁,干什么)小蚂蚁运送食物。(什么,干什么)小明摔倒了。(谁,怎么样)

19、小树摇晃着。(什么,怎么样)哥哥是一名少先队员。(谁,是什么)青蛙是益虫。(什么,是什么)不难看出:在一般情况下,句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半部分交代谁或什么,后半部分交代做什么、怎么样或者是什么。前后两部分说全了,句子才算是一句完整的话。,用完整句子的“标准”衡量一下面这几个句子:吃完晚饭,就玩起了藏猫猫。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送来的。一下课,同学们在宽阔的大操场上。显然,第一句话应在就字前面写清谁;第二句话应在送字的前面写清谁或什么;第三句话应在上字后面写清干什么或怎么样。需要强调说明的是:知道什么是完整句,怎样的句子才算完整,这只是一个知识性的问题;落实在行动上,即平日在说每一句话、作文在写每一句话时,认真思考,反复斟酌,提高完整意识,不写残缺的句子,这是最重要的。()认识体会不同句子。感叹句问句陈述句、写图文式日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