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基本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误差基本知识.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第一节 测量误差的概念测量工作中对某些量进行重复观测时,它们之间往往存在一些差异。例:一段距离往返丈量不相等;三角形内角和不等于1800;水平角观测一周不等于3600;水准测量两次仪器高测出高差不一样等,尽管观测的十分仔细,使用较精密的仪器和合理的观测方法,也无法消除这种差异。在同一个量的各观测值之间,或观测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在测量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说明这些观测值中包含测量误差的缘故。,一、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1)观测者:由于观测者感官鉴别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仪器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等方面产生误差。同时观测者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熟练程度不同,对观测质量有直
2、接的影响。,(2)测量仪器:在测量工作中通常利用仪器进行的,由于每一种仪器只具有一定限度的精密度,因此,使观测值的精度受到一定的限制。仪器在加工和装配等工艺过程中,不能保证仪器的结构能满足各种几何关系,这样的仪器必然会给测量带来误差。如:水准尺只刻划厘米,毫米估读误差;仪器的轴线关系不正确,产生误差;度盘刻划不均,性能差等产生的误差。所以,在所以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等任何仪器均不可避免的产生误差。,(3)外界条件:观测时所处的外界条件,如温度、气压、湿度、清晰度、风力的强弱以及大气折光等因素的不断变化,导致测量结果中带有误差。因此,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下进行观测,必然使测量的结果产生误差。,观测
3、条件:观测者、测量仪器、外界条件是引起误差的主要来源,这三大因素总称为观测条件。等精度观测:在上述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进行的各项观测,称为等精度观测。结论:观测误差是不可避免的。(粗差除外),二、测量误差的定义及分类测量误差-是指在一定观测条件下,观测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根据测量误差对测量成果的影响性质,可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粗差三种。,(一)系统误差 1定义: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误差出现符号和大小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2特点:具有积累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大,但可通过一般的改正或用一定的观测方法加以消除。例如:钢尺尺长误差、钢尺温度
4、误差、水准仪视准轴误差、经纬仪视准轴误差,系统误差的处理方法:(1)校正仪器,把仪器的系统误差降低到 最小程度。(2)求改正数,对观测成果进行必要的改 正(如:钢尺比长;误差平差分配等)(3)对称观测,使系统误差对观测成果的影 响互为相反数,以便在成果计算中,自行消除或消弱。如:三角高程测量的直反觇;水准测量中的仪器位于前后视中间;角度测量中的盘左盘右等。,(二)偶然误差1、定义: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误差出现的符号和数值大小都不相同,从表面看没有任何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 偶然误差。2、特点:大量的偶然误差有“统计规律”例:估读数、气泡居中判断、瞄准、对中等误差,导致观测值产生误差。偶然误差只能
5、通过多次观测,取平均值来减小。,(三)粗差粗差是指在一定观测条件下,超过规定限差值的误差。对于粗差,应当分析原因,通过补测等方法加以消除。,三、偶然误差的特性,1、偶然误差的定义:设某一量的真值为X,对该量进行了n次观测,得n个观测值,则产生了n个真误 差:,真误差,真值,观测值,2、偶然误差的规律:(1)具有一定的范围。(2)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概率大。(3)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近 于相等。(4)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大而趋于零,即:,如P76表: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观测了162个三角形的内角,由于观测值存在偶然误差,所以测得的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L”都不等于1800
6、,其差值称为真误差(观测值与理论值之差),即:,偶然误差统计表,误差=观测值1800,图形:偶然误差分布频率直方图,四个特性即有界性,趋向性,对称性,抵偿性。,(6-2),-24-21-18-15-12-9-6-3 0+3+6+9+12+15+18+21+24 X=,k/d,有界性:偶然误差应小于限值。趋向性:误差小的出现的概率大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概率相等,抵偿性: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大时,偶然误差的平均数趋近于零。,四、在观测工作中应采取的措施,在测量工作中总是采取各种办法削弱系统误差的影响,使其处于次要地位,因此观测结果中的误差主要是偶然误差。通常对偶然误差采用以下处理方法:1、提高
7、仪器等级 2、进行多余观测 3、求平差值,计算观测值的平均值或按闭合差求改正数,计算改正后的观测值,这些计算值称为观测值的平差值。误差理论证明,按上述方法计算的平差值,偶然误差最小。,第二节评定精度的标准,我国评定精度的标准,常用的有中误差、相对误差和极限误差三种。一、中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一个未知量进行n次观测,其观测值分别为l1、l2、ln,相应的真误差为1、2、n,则中误差为式中 中误差不等于真误差,中误差越小,精度越高;反之,精度越低。,中误差的绝对值与观测值之比,并将分子 化为1,分母取整数,称为相对中误差,即:相对中误差不能用于评定测角的 精度,因为角度误差与角度大小无关。
8、,二、相对中误差,在一般距离丈量中,往返各丈量一次,取往返丈量之差与往返丈量的距离平均值之比,将分子化为1,分母取整数来评定距离丈量的精度。称为相对误差。经纬仪导线测量时,规范中所规定的相对闭合差不能超过1/2000,它就是相对极限误差;而在实测中所产生的相对闭合差,则是相对真误差。与相对误差相对应,真误差、中误差、极限误差等均称为绝对误差。,三、极限误差,极限误差又成为允许误差,或最大误差。由偶然误差的第一个特性可知,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测量上把这个限值叫做极限误差。在观测次数不多的情况下可认为大于3倍的中误差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通常以3倍中误差作为偶然误
9、差的极限误差,即,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测量规范规定以2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即 超过极限误差的误差被认为是粗差,应舍去重测。,一、算术平均值研究误差的目的除了评定精度外,还有求其最或然值(最可靠值)。根据偶然误差的特性可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最或然值。设对同一量等精度观测了n次,观测值为 l1,l2,l3,.ln,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第三节 算术平均值及改正数,也可表示成:,证明(x是最或然值),由以上证明可知,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多时,算术平均值x趋近于真值X。在计算时,不论观测次数的多少均以算术平均值作为所求量的最或然值(接近于真值的值),这是误差理论中的一个公理。应当指出,不同精度的观测值不能取算术
10、平均值作为最或然值。,二、平差值 尽管用算术平均值作为观测值的最或然值,但算术平均值中依然还存在有偶然误差,如在闭合导线中,每个转角都是根据若干个测回的角值取平均值得来的,但仍然有角度闭合差。按照误差理论,通常采用平差的方法消除闭合差。,1、求改正数 外业观测结果经校核符合要求后,可通过求改正数的方法以消除不符值(闭合差)。如:多边形内角和与理论值(n-2)180存在不符值。其改正数为 v=w/n 式中:v为改正数,n为多边形边数,w为多边形闭合差。导线测量中因边长误差引起的坐标增量闭合差,也可通过求改正数的方法予以消除。水准测量中各测站的高差误差导致水准路线产生的高差闭合差,同样可通过求改正
11、数的方法消除。,2、求平差值 求改正数的目的是为了消除不符值,消除不符值的方法是对观测值加以改正求得平差值(改正值)。改正后的观测值叫平差值(即平差值等于观测值加上改正数)。例如:在闭合导线内业计算中,把角度闭合差按转角个数反号平均分配给各个角度,使得改正后的角度(平差值)之和满足多边形内角和条件。,把坐标增量闭合差按导线边长成正比反号分配给各边的坐标增量,使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之和为0,达到消除闭合差的目的。在闭合水准路线内业计算中,把高差闭合差按测站数或按路线长度成正比反号分配给各测段高差,使得改正后的高差之和等于0,以满足理论上的要求。,第四节 观测值的精度评定一、用真误差计算观测值的中误
12、差由式 可计算出观测值的真误差,根据一组同精度的真误差按式 便可计算出观测值的中误差。,例一:对同一量分组进行了10次观测,其真误差如下:第一组:+3、-2、-1、-3、-4、+2、+4、+3、+2、0;第二组:+1、0、+1、+2、-1、0、-7、-1、-8、+3;m1m2,表示第一组观测值的精度高于第二组。,例2、用J6经纬仪对三角形内角观测了5个 测回,计算一测回的观测值中误差。,一测回观测值中误差,二、用最或然误差计算观测值中误差 在通常情况下,观测值的真值是不知道的,因此,也就无法根据真误差计算中误差。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算术平均值x与观测值l之差,即最或然误差 按下式来计算观测值的中
13、误差,即:上式也称为白赛尔公式。,计算观测值中误差的步骤:1、检查外业记录,将观测值填入计算表格。2、按式 计算观测值的算术 平均值。3、计算最或然误差v(v=x-l),并用v=0进行检查。4、将各个最或然误差v平方并求和5、按式 计算观测值的中误差,例3:设对线段AB丈量5次,结果列于下,试求每次丈量距离的中误差。,三、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根据误差理论得知,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例如,根据例三表已经求得观测值的中误差m=14.8mm,现在根据上面公式,计算距离AB的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算数平均值的中误差小于观测值的中误差,算数平均值的精度高于任一观测值的精度。从式 也可看出平均值的中误差 M,比观测值中误差缩小了 倍,这表明平均值的精度提高了。,通过本章学习,误差基本知识看:增加观测次数n可以提高观测结果的精度,但过多的增加观测次数会加大野外工作量。实践表明,当观测次数达到20次以上,精度提高幅度很小。因此,靠增加观测次数来提高精度是不科学的,提高精度的关键是提高每次观测丈量,作业:P81 1、2、3。,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