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44146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4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资本循环与周转,第一节 资本循环第二节 资本周转,通过本章的学习,从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的角度了解单个产业资本的循环与周转,认识个别资本再生产的形式和条件,认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企业微观运行的共同机制和规律;通过分析资本的循环,掌握资本运动的连续性及连续运动的条件;通过分析资本的周转,掌握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的方法与意义。,背景资料,第一节 资本循环,一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二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态三 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四 流通时间,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产业资本:投放在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资料生产部 门的资本。产业资本循环:就是产业资本依次地经过三个阶段,相应采取三种

2、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产业 资本循环公式:,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购买阶段(货币转化为商品),G,W,PmA,特点:与一般商品流通有所区别;货币既执行货币职能又执行资本职能;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要保持一定比例。,货币资本,第二阶段:生产阶段(生产剩余价值,决定性阶段),P,W,W,PmA,特点: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特殊的结合方式;生产要素发挥生产资本的作用;资本不仅发生形式的变化,而且发生了价值量上的变化。,生产资本,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第三阶段:销售阶段(商品转化

3、为货币),W,G,特点:与一般商品流通有本质区别;是剩余价值的实现阶段;关系到本次资本循环的终结和下次资本循环的开始;G与最开始的货币有所区别。,商品资本,资本循环总过程包含:两个过程:流通过程(购买阶段和销售阶段)、生产过程。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三种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产业资本的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互相承接、互相依赖的。,三种形式是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依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而不是三种独立的资本。,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货币资本循环:以货币资本为出发点和回归点的资本运动。公式:GW PW G 特点

4、:明显地表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是产业资 本循环的一般形式。片面性:价值增殖好象是货币本身具有的魅力。生产资本循环:以生产资本为出发点和回归点的资本运动。公式:PW G GWP 特点: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片面性:似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生产而生产。,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态,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态,商品资本循环:以商品资本为出发点和回归点的资本运动。公式:WGGWPW 特点:揭示了生产和消费的内在联系。片面性:似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三种循环形态,生产资本循环,货币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产业资本循环条件:产业资本循环在空间

5、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产业资本循环在空间上的并存性:资本所有者必须把全部资本按一定比例分成三个部分,使其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上。,6万元,售买,生产,购买,产业资本循环在时间上的继起性:并存着的资本的 每一种职能形式都必须同时连续不断地顺次通过三个阶段,相应变更它们的职能形式并回到原来的出发点。,三、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关系:并存性和继起性是互为前提且相互依存的。资本 每一部分的相继进行,是由各部分的并存即资本的 分割所决定的,而并存只不过是相继进行的结果。资本循环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和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是总循环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三、产业资本正常循环

6、的条件,产业资本不仅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且是三个循环形式统一。,资本的广义流通时间:资本循环一次需要的全部时间,包括两个部分,资本的生产时间和资本的流通时间(狭义)。资本生产时间:是资本在生产领域里停留的时间。包括劳动期间和非劳动期间。,四、流通时间,劳动期间:生产一种产品所经历的劳动过程的全部时间,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一起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非劳动期间:是生产资料处在生产领域,但是没有和劳动力结合。包括:A.备料时间 B.停工时间 C.自然力作用时间。,四、流通时间,生产时间构成图,资本流通时间:是资本在流通领域里停留的时间。包括购 买时间和出售时间。资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是相

7、互排斥的。,四、流通时间,广义资本流通时间构成图,四、流通时间,简单总结:,第二节 资本周转,一 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二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三 预付资本总周转四 资本周转速度提高的意义和途径五 资本的筹集和运用,一、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资本周转: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资本周转是反复进行的资本循环,而 资本循环则是一次的资本周转。,资本周转速度:用资本周转时间长短和周转次数来表示。周转时间是资本周转一次所持续的时间,等于生产时间和流 通时间之和。用字母 u 表示。资本周转次数是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一年,用U表示)资本 循环的次数。用字母 n 表示。,一、资本

8、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例如:某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为3个月,一年的周转次数就是4次,即:,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成正比,与周转一次的时间成反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会千方百计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增加资本周转次数,加快资本周转速度。,依据资本的周转方式不同,生产资本可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通资本。固定资本: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资本是一次预付,实物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并随着物质磨损程度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流动资本: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则一次生产过程中完全消失其原有的独立的使用价值形态,其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工

9、资是流动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价值周转方式;周转时间;回 收方式和期限;物质更新方法。,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的区别,划分依据不同:前者以资本周转方式划分;后者以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划分。划分目的不同:前者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后者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划分内容不同:见p177表5-2。,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周转速度受其磨损程度的影响。固定资本磨损分为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物质磨损:又称有形磨损,就是指固定资本由于在生产过程中 的使用,或者由于自然力作用,物质要素受到磨损。精神磨损:又称无形磨损,就

10、是指固定资本由于科技进步和 技术改造,在价值上受到的损失(原有固定资本贬 值)。固定资本的补偿: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其中价值补偿以折旧的 方式进行。,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折旧:资本所有者依据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逐次以货币形式提 取的补偿,它是固定资本进行价值补偿的一种办法。,预付资本总周转:预付资本价值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表示资本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受两方面的制约:1.预付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2.预付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周转速度,四、资本周转速度提高的意义和途径,资本周转速度提高的意义:,节省预付资本的数量,尤其是预

11、付流动资本的数量。,提高固定资本的投资效率。,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一年中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是剩余价值率和预付可变资本量及其周转次数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四、资本周转速度提高的意义和途径,年剩余价值率(M)与剩余价值率(m)的区别,质的区别:前者表示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后 者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量的区别:年剩余价值率一般来说是大于剩余价值率的。只有当年周转次数小于1时,前者小于后者。,资本周转速度提高的途径:,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例如,有

12、甲、乙两个企业,它们的预付可变资本都是20 000元剩余价值率都是100%,甲企业可变资本一年周转10次,而乙企业可变资本一年只周转5次。因此:甲企业:M=20 000元100%10=200 000元 M=200 00020 000=1 000%乙企业:M=20 000元100%5=100 000元 M=100 00020 000=500%,课堂练习,五、资本的筹集和运用,资本筹集途径:,投资决策的注意事项:,考虑投资的机会成本,投资项目选择要考虑行业成熟程度和产品的生命周期,考虑投资的风险性,课堂练习,某企业年产10000件商品。投资固定资本3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资流动资本9万元,周

13、转时间为2个月;雇佣工人50人,月平均工资100元;每件商品社会价值为30元。试计算:1.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2.年予付资本周转速度为多少次?3.年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题解:,依据关于预付资本总周转和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影响的原理进行计算:1.m生产周期的剩余价值量/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30元10000件)W(9万12/6+30万/10年)c(50人100元12月)v=9万/6万元=150%2.年预付资周转速度=30万元1/10+9万元12/6=1.9次 30万元+9万元 3.M=m n=150%12/6=300%答:1.剩余价值率为150%2.年预付资本周转1.9次 3.年剩余价值率为300%,课堂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