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45649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3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人体运动能力的检测与评定,运动康复与健康,主讲:姚丹丹,2,身体形态是指人体的概括性外部特征主要包括 体格 身体成分 体型 身体姿势,第六章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3,身体综合能力,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体质素质,运动心理智力专项技术水平专项战术水平,形 态 测 评,4,测量学标准姿势 三轴三面 方位术语 胸部体表划线 腹部体表划线 人体主要测量点 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 身体形态测量时的注意事项,身体形态测量概述,5,正确的测量姿势,直立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左右上肢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并使 手的掌面朝前,两下肢自然并拢卧位座位,7,三轴三面,三个基本轴 垂直轴:上下走向 矢状轴:

2、前后走向 冠状轴:左右走向。三个基本面 矢状面:分身体为左右两部 冠状面:分身体为前后两部 水平面:分身体为上下两部,8,靠近头部的为上,靠近足底的为下靠近腹侧的为前,靠近背侧的为后靠近身体正中线的为内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为外侧靠近躯干的为近端,远离躯干的为远端,方位术语,9,胸部体表划线,前胸壁:前正中线(胸骨中线)、胸骨旁线、锁骨中线侧胸壁: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后胸壁:后正中线、肩胛线,10,腹部体表划线,上水平线:横贯左右第十肋骨下缘的连线下水平线:横贯左右髂前上棘的连线左、右垂线:通过髂前上棘至腹正中线连线中点所做的垂线,人体主要测量点,12,测量注意事项,1、除头部及坐高取坐姿外,

3、其他取直立姿势。男性上身裸露,下着短裤;女性上着背心,下着短裤、赤足。2、一般测量右侧肢体3、测量前校正仪器,大样本经一定人数的检测后,随时检验仪器4、读数视线应垂直,避免产生测量误差,13,测量注意事项,5、长、宽、围以cm为单位;皮脂厚度mm单位;体重Kg为单位6、误差范围:身高0.5cm;其余长度测量0.2cm;体重0.1Kg7、带尺测量围度,应与人体中轴垂直,用力不可过大8、直、弯角规的圆端轻轻靠在测量点,不可用力压于测量点,14,第一节 体格测量与评价,体格测量:是指对人体整体及有关部位指标的测量 人体整体:身高和体重 有关部位:长度、宽度、围度和重量体格测评:研究人体外部形态结构、

4、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和体质水平,15,一、体格测量,(一)长度测量1、身高人体直立时支撑面(身高计底板)至头顶点之间的垂直距离测量仪器:身高计(使用前检校)意义:反映骨骼发育状况,是评价人体纵向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6,1、身高,测量方法: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足跟、骶骨及两肩胛间部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垂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眼、耳水平位)。水平压板轻压于受试者头顶。读数双眼与压板平面等高。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17,18,注意事项,身高计平坦靠墙放置,刻度尺面向光源严格“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的姿势。

5、两眼与压板等高水平压板与头顶接触,松紧要适度测身高前,不应进行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清晨或上午测身高为宜(一天内变化1.5cm),19,2、坐高,人体呈坐姿时,头顶点至坐板平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仪器:坐高计测量方法注意事项姿势正确:应先弯腰使骶尾部紧靠立柱而坐下其他与测身高相同,20,坐高测量方法,受试者作用坐高计的坐板上,骶骨部及两肩胛肩部靠立柱,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呈耳眼水平位。两腿并拢,大腿与地面平行并与小腿呈直角。上肢自然下垂,双手不得支撑坐板。双足平踏在底面上。以cm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22,(二)围度测量,测量仪器:软带尺测量方法:选准测量点,将带尺水平环绕一周

6、进行读数要求:带尺松紧适度测量躯干围度时,应在呼气末进行,23,1、胸围(胸廓外面的周长),测量方法:受试者两足分立与肩同宽,两下肢自然放松下垂。将带尺上缘经背部肩胛骨下角下缘绕至胸前。男性及未发育女性带尺下缘至于乳头上缘,已发育女性带尺经乳头上方胸中点(第四肋骨平齐)测量。测量意义:反映呼吸器官、胸部肌肉和脂肪发育情况的围度指标,24,胸围测量,25,6、腰围,测量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测试者站在受试者右侧或对面,用带尺测量肚脐上2厘米处(相当于腰最细处)水平位一周的周长测量意义:反映腹壁肌和腹部脂肪的情况。注意:平稳呼吸时进行,不得俯身或挺腰,臀围:臀部最粗处围度,26,27,(三)宽度测

7、量,测量仪器:测径规测量方法:除肩宽测量位于后侧外,其他均位于受试者前方,28,1、肩宽,表示肩的长径。与体重、胸围等指标有关,是反映体型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测量方法:受试者两足分立与肩同宽,自然站立,两肩放松。受试者在背面,用两手拇指沿肩胛骨的肩胛冈自内向外摸到肩峰外侧缘中点,用测径规测量注意:两肩放松。注意鉴别肩峰点和肱骨大结节,29,30,2、胸廓横径,评价胸廓形态特征及发育程度测量方法:受试者立位姿势,两臂外展60。测径规的两端置于腋中线与第四肋或乳头水平交点位置,在平和呼气末读数注意:不得低头含胸,31,3、胸廓前后径,评价胸廓形态特征及发育程度测量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臂放松下垂。

8、测试者站在右侧面,测径规一端置于胸骨体第四胸肋关节处,另一端水平置于背侧后正中线的对应棘突上,32,33,4、骨盆宽,使用器材:测径规测量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肩放松。测试者站在受试者前面,用食指摸到髂嵴点(骨盆最宽处),测量两点间的距离,34,上臂围和前臂围,腿围测量,37,中指间距与手足间距,38,上肢长,39,小腿长和足长,40,(四)体重,体重是描述人体横向发育,反映人体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内脏器官综合发育状况的整体指标测量仪器:杠杆秤测量方法:受试者男生着短裤,女士短裤背心站在秤台中央注意:受饮食和运动排汗影响,一天内也有所变动,一般上午10点左右测适宜,41,

9、体重测量,42,二、体格评价,绝对值评价:用以上各指标的直接测量值进行体格评价 不宜用于不同年龄、性别、地区和种族的个体和群体之间的比较形态指数评价:把两项或两项以上相关指标的测量值按一定的数学方法计算得出的相对值 反映个体差异,更具有科学性,43,(一)重量指数,1、体重/身高1002、瘦体重/身高1003、体脂重/身高100,44,(二)长度指数,1、上肢长/身高1002、指距/身高1003、坐高/身高1004、前臂长/上肢长1005、下肢长/身高1006、(小腿长足高)/下肢长100指数越大,相对环节长度较长,45,(三)宽度指数,1、肩宽/身高1002、骨盆宽/身高1003、骨盆宽/肩

10、宽1004、手宽/身高1005、足高/身高100指数大,身体较宽,体格较强壮,46,(四)环节围度指数,1、胸围/身高1002、腰围/身高1003、上臂放松围/身高1004、上臂紧张围/身高1005、大腿围/身高1006、小腿围/身高100指数大,相对较粗壮,反映各部位发育程度,47,(五)描述人体整体发育水平的指数,1、克托莱指数 体重/身高100以身体横径大小作为评价人体的围、宽、厚度及组织密度指数越大,相对体重越大,48,2、威尔维克指数,(体重胸围)/身高100较全面反映人体的长度、围度、宽度、厚度及密度不仅是体格、体质的评价指数,也是很好的营养评价指数,49,3、劳雷尔指数,体重/身

11、高3107人体每立方体积的重量反映肌肉、骨骼、内脏器官、脂肪、发育及营养状况等,50,4、利维指数,3 体重/身高1000评价人体的充实度和营养状况5、培利迪西指数3 10体重/坐高1000评价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51,(五)人体比例,1、身高中点位耻骨联合上缘。改点至支撑面的垂直距离为身高的1/2小于1/2腿短型大于1/2腿长型2、指距与身高等长指距/身高小于1臂短型指距/身高小于1臂长型,52,(五)人体比例,3、体重与身高比例身高155165:身高cm-100=标准体重身高166175:身高cm-105=标准体重身高176185:身高cm-110=标准体重身高186以上者:身高cm-11

12、5=标准体重,53,第二节 身体成分测量与评价,一、身体成分测量概述人体成分主要由水、脂肪和固体(蛋白质、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等)组成主要对脂肪进行测评意义:了解营养状况、科学指导膳食和预防某些疾病,54,身体成分测量方法及评价,(一)水下称重法,55,(二)皮褶(脂)厚度测量法,1、测量仪器:皮脂厚度计2、测量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暴露测试部位。选准测量点,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将皮下脂肪捏起,右手持皮脂厚度计卡在捏起部位下方约1cm处,待指针停稳,立即读数并做记录。测量3次,取中间值或其中两次相同的值。单位毫米,小数点后一位。,56,皮脂厚度计,57,3、测量部位,上臂部:肩峰与上臂鹰嘴连续

13、的中点。皮褶走向与肱骨平行肩胛部:肩胛下角点约1cm处。皮褶走向与脊柱成45角,方向斜下腹部:脐水平线与锁骨中线垂线相交处。皮褶走向平行。髂部:髂嵴上缘与腋中线相交处上方约1cm处。皮褶走向稍向前下方。,58,皮褶测量部位,59,(三)评价方法,青年体脂百分比 男性:1015%女性:2025%随年龄增长有所增加,中年时期最高,60,各种身体状况下的体脂百分比,61,用皮下脂肪厚度评价肥胖程度,62,第三节 体型的测量与评价,体型是指身体外部形态特征的类型,是对人体某阶段形态结构及组成成分的描述 肌肉和骨骼的发达程度和脂肪积蓄程度是判断体型的主要依据 探讨体型与某些疾病的关系,研究不同体型的性格

14、和行为特点,63,体型的分类,美国学者谢尔顿 内胚胎型肥胖型 外胚胎型细长型 中胚胎型匀称型(运动员型),64,65,二、体型的测量与评价,(一)谢尔顿观察法 把4000多张正、背、侧位全身照片分成头、面、颈部;胸部;肩、臂、手部;腹、臀部;腿、足部。进行17项指标检测。用每条特征与受试者相对照。绝对一致7分,根本不像1分,中间6、5、4、3、2。把5部分同胚层总分平均,得出基本体型平均分,66,67,(一)柯里顿分类法,柯里顿评分标准体型评价表三角形体型评价法,68,69,70,71,(二)希思-卡特分类法,1、体格测量身高、体重(第成分)皮褶厚度:上臂部、肩胛部、髂部(第成分)肌肉围度:上

15、臂围;小腿围(第成分)骨径:肱骨远端内外上踝之间的水平距离(第成分)2、查表,72,73,第五节 身体姿势测量与评价,身体姿势值身体各部分在空间的相对位置。指人的四肢、头、躯干的相互关系正确姿势不妨碍内脏器官机能,减少肌肉的疲劳,表现出美感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时健康状况的重要外部标志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少年,姿势测量尤为重要,74,一、局部人体姿势检查,直立姿势 脊柱形态 胸廓形态 腿和足的形态检查,75,直立姿势检查,检查头部是否正直。左右肢体的长短、粗细、形状是否对称人体直立的标准姿势 背面观 侧面观,76,77,了解脊柱的弯曲度、有无畸形、活动范围、有无压痛和叩击痛脊柱的4个生理弯曲 颈段稍向

16、前凸 胸段稍向后凸 腰段稍向前凸 骶段稍向后凸,1、脊柱形状检查,78,1、检查工具-脊柱测量计 2、检查方法 颈弯的深度在3-4cm内 腰弯的深度在2-2.5cm内3、脊柱前后弯曲的情况涉及头颈与躯干相互间的位置,并影响背的形状发生变化,(一)脊柱前后弯曲度检查,79,80,驼背胸段后凸程度加大似驼峰,腰段前凸小于2-3cm.多见于佝偻病、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脊椎骨软骨炎、弯腰工作者(乒乓球运动员、自行车运动员)、老年人等等。平背或直背胸凸和腰凸均减小,背部平直。直背综合征:脊柱胸段的正常生理弯曲减小,胸腔前后径变小,胸廓呈扁平状态,使心脏处于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容易受到压迫,同时受压的还

17、有上下腔静脉和主动脉等胸腔内大血管,每当活动时,尤其是剧烈运动时,出现心肌缺血或心绞痛样的症状。主要见于青少年。鞍背腰凸大于5cm以上,形似马鞍。,81,82,二、脊柱侧弯的检查,1、检查方法-重锤法棘突是否与重锤保持一致,有无偏移现象。“C”型弯曲:单纯向左或向右偏移。“S”型弯曲:脊柱上段向左、下段向右偏,或相反2、测量偏移的程度。偏移不足1cm者,可不作诊断1.1-2cm为1侧弯2cm以上2侧弯5cm以上为3侧弯,83,84,三、胸廓形状检查,(一)测量胸廓的前后径和横径 1、前后径胸廓前点和后点之间的距离。前点为左右第四胸肋关节上缘水平和前正中线相交点。后点为前点同一水平的棘突处。2、

18、横径与前后径同一平面的胸廓两侧最宽处之间的距离。,85,正常胸胸廓上方略小,下方稍宽,呈圆锥形,横径与前后径之比为4:3扁平胸前后径较小,瘦弱型、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桶状胸肋骨上提,肋间隙加宽,胸廓上方宽度与下方宽度相近,呈圆桶状,横径与前后径的比列接近1。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的病人。鸡胸前后径增大,胸骨明显向前方凸出似鸡胸脯,见于佝偻病。漏斗胸胸骨下端内陷,胸骨剑突联合处下陷最深,胸廓形似漏斗。多见于佝偻病和先天性胸廓异常。不对称胸胸廓两侧不对称,(二)胸廓形状,86,(一)检查方法 两腿自然并拢站立时,测两膝之间或两足跟之间的距离(二)腿的形状 1、正常腿型:两足跟和两膝均能靠拢 2、“O”

19、型腿:两膝不能靠拢,超过1.5cm 3、“X”型腿:两足跟不能靠拢,超过1.5cm,四、腿的形状检查,87,“O”型腿,两足跟并拢时两膝不能并拢,且距离超过1.5cm以上,88,“X”腿型,两膝并拢时两足跟不能靠拢,且距离超过1.5cm以上,89,腿的形状与幼年时骨骼生长发育关系密切。长期过多的不良姿势和动作也会影响腿的形状。腿的形状不正常,还容易产生损伤,4、“D”型和“K”型腿,一侧膝正常,若另一侧膝内翻称为“D”型,而外翻则称为“K”型腿。,90,五、足的形态检查,着重检查有无扁平足足弓:是足底部由跗骨形成的拱型结构。足弓的大小由构成足弓的各块骨所在的位置决定(其中,舟骨的位置尤其重要)

20、,关节韧带及腱膜的韧度也会影响 足弓保证足在负重支撑时具有弹性,可以缓冲对地面的冲力和减轻行走、跑跳时对大脑和内脏的震荡,91,检方法:印迹法、足高测量法和X线摄片,评定:划线比例1、正常足弓:a:b=2:12、轻度扁平足:a:b=1:13、中度扁平足:a:b=1:24、重度扁平足:足印无空白区5、弓形足:足印区狭窄处断离不连接,92,93,正常足、扁平足和弓性足,1、扁平足:足弓消失,足底变平下肢支撑和弹跳能力差,身体的重心偏向内侧,不利于从事跳跑的运动。扁平足在运动员中常见,主要的原因是早期进行过多的重负荷练习。2、弓形足:足纵弓高度超出正常弓形足的弹性差,对长跑不利。长距离跑步容易引起跖肌筋膜炎、跟腱炎等损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