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急救.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49111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损伤急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运动损伤急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运动损伤急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运动损伤急救.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运动损伤急救.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损伤急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损伤急救.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运动损伤及其现场急救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运动损伤时的现场急救方法。教学内容:运动损伤的基本概念、止血、包扎、骨折、关节脱位、休克、脑震荡等。教学重点:急救方法教学时间:5学时,第一节 概述一、概念:运动损伤是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伤害。它是保健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健指导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它研究损伤的预防、治疗、康复。并通过统计学方法,总结损伤发生的原因、机制及规律,用以协助改进运动条件,改善教学、训练方法,提高运动成绩。,二、运动损伤的分类(一)按损伤组织种类分:肌肉、韧带、皮肤、关节、骨折、神经、血管、内脏等损伤。(二)按损伤组织有无裂口与外界相通分:、无裂口与外界相通称为闭合性

2、损伤;、有裂口与外界相通称为开放性损伤。(三)按损伤的程度分:、轻度伤:伤后不损失工作能力,仍能完成教学训练计划。,、中度伤:丧失工作能力小时以上,不能按训练计划进行训练,需停止患部训练或减少患部运动量。、重度伤:完全不能运动,有些情况需要较长时间住院治疗。(四)按损伤的病程分:、急性损伤:外力一次性作用损伤。发病急,病程短,病理变化和症状明显。、慢性损伤:疲劳累积或急性损伤后未彻底治疗所致。症状出现缓慢,病程较长。,三、损伤的基本原因,(一)思想因素(二)准备活动方面、不做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内容与运动的基本内容结合不好,或者缺乏专项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过量,、准备活动与正

3、式运动间隔时间过长,(三)技术上的缺点和错误,违反人体结构机能的特点和力学原理的容易导致伤害。、传球时的手形不对,手指易挫伤。、掷标枪、手榴弹时,肘低于肩。可造成肱骨骨折。、竞走不送髋,易造成胫骨前肌负担过重。(四)运动量安排不合理 局部负担量过大,超出生理负担量。(五)教学、训练和比赛的组织方法上的缺点(六)其他原因 场地、设备上的缺陷;气候条件不良;不遵守竞赛规则,违反体育道德;,(七)诱因1、各运动项目的特点:()过多的半蹲动作可致髌骨损伤;(2)过多的支撑项目可致肩、肘、腕损伤;(3)长跑中髂胫束前后滑动,磨擦股骨外侧髁,可致膝外侧疼痛综合症。2、人体解剖特点与弱点:()冈上肌受大结节

4、与肩峰的挤压;可致肩袖伤。()关节在一定的屈曲位,稳定性下降,易引起损伤。,第二节 运动损伤的预防,一、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和态度 运动损伤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学习和工作,还会影响运动员的系统训练和运动成绩,影响运动寿命。因此,积极预防运动损伤对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增强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迅速提高我国的运动技术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预防为主、积极治疗、抓早抓小、练治结合。二、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一)加强思想教育:(二)遵守教学、训练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三)加强保健指导:,意 义 对意外或突发的伤病事故,进行紧急的初步的临时性的处理,用以保护伤病员的

5、生命安全,避免再度伤害,减轻伤病员的痛苦,预防并发症,为转运和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急救是否及时、正确,直接影响生命安全和今后的治疗效果。,第三节 运动损伤的急救与处理,一、出血与止血,(一)止血的重要性,人体血量因性别、时间、机能状况发生变化。一个人的总血量一般达到ml。成人血液总量占体重的0.8%(如:50kg0.8%=4L)。,失血达总血量的五分之一,即会出现乏力、头晕、口渴、面色苍白等急性贫血症状。如果失血达总血量的三分之一,就会有生命危险。,1、按出血的部位分:,(二)分类与鉴别,(1)内出血:血液由损伤的血管内流出至皮下组织、肌肉、关节腔、胸腔、腹腔和颅脑等部位。(2)外出血:损伤后

6、血液从皮肤创口处向体外流出(是运动员损伤中最常见的一种)。两种出血比较,内出血的性质较为严重,因为内出血的早期不宜被察觉,容易被忽视。,2、按出血的性质分,血 管 出 血 点 特 点 危险性,毛细血管,静 脉,动 脉,较 小,在伤口的远心端,缓慢持续外流暗红色,在伤口的近心端,喷射状间歇外流鲜红色,较大,较 小,在创面呈点状渗出,介于动静脉之间,(三)止血方法1、抬高伤肢:使出血部位高于心脏,出血部位血压降低,减少出血(辅助其他止血方法)。,2、加压包扎:以按压住创伤部位的血管而达到止血的效果(小静脉和毛细血管)。3、冷敷: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有止痛、止血、

7、防肿胀的作用(常与前两者同时使用,越及时效果越好)。4、压迫止血(指压):用于体表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简单有效。最容易的压迫部位称为压迫点。一般是在出血部位的上方。5、止血带止血法:(用于肢体出血),重点:急救包扎(实习操作)目的:保护伤口、压迫止血、支持伤肢、固定敷料、预防感染。方法:绷带(纱布、弹力)包扎、三角巾包扎 绷带包扎法:(1)环行包扎:躯体粗细均匀部位的包扎(2)螺旋形包扎:肢体粗细差不多部位的包扎(3)螺旋反折形包扎:肢体粗细相差较大部位包扎(4)“8”字形包扎:适宜关节处包扎(肘、膝、踝)三角巾包扎法:(1)头部(2)手、足部(3)大、小悬臂带(小悬臂带用于锁骨、肱骨骨折),

8、二、骨 折,(一)概念:在外力的作用下,骨的连续性遭到了破坏,叫骨折。(二)骨折的分类:1、从骨折周围软组织情况分:()开放型骨折:骨折端与外界相通;()闭合型骨折: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2、从骨折的程度分:()完全性骨折:骨小梁完全断裂;()不完全性骨折:骨出现裂缝;也称骨裂。3、从骨折的时间分:()新鲜骨折:从骨折时开始至周内。()陈旧性骨折:骨折后周以后。,(三)骨折的性质,1、损伤性骨折 受到外力所导致的骨折。其原因:()直接暴力:力量直接触及骨折部位引起的骨折。()间接暴力:力量不直接致伤,而是受力较远的部位骨折。例如:倒地手撑地,上臂与地面构成不同角度,可发生桡骨远端肱骨髁上骨折和锁

9、骨骨折。()肌肉强力收缩:肌肉猛烈收缩引起撕脱性骨折。例如:踝关节内翻,可引起外踝尖撕脱性骨折;突然下跪,股四头肌猛烈收缩,可发生髌骨骨折。,()疲劳性骨折:长时间的反复的直接或间接的力作用于骨骼的某一点上,致使局部骨质发生组织改变而导致骨折。2、病理性骨折 骨组织因病变而引起的骨断裂。例如:骨髓炎、骨肿瘤等部位遭到轻微的外力即可断裂。(四)症状与诊断1、一般症状:()红肿瘀血;()疼痛;()功能障碍;,骨折后在肌肉的作用下,形成缩短、旋转、重叠、成角等形状。,2、特有症状:,()畸形:,缩短,旋转,重叠,成角,()假关节活动:没有关节的部位发生不正常的活动。()骨擦音(感):骨折端相互磨擦时

10、,听到的和感觉到的骨擦音和骨折动感。注:如果没有以上体征,考虑有否嵌插性骨折;骨裂。3、检查:()压痛:痛点固定、局限。()轴心挤压实验:由远处向骨折处挤压可发生间接性疼痛,用于短骨。()轴心冲击实验:由远处向骨折处冲击可发生间接性痛疼,用于长骨。()“”线检查:,(五)应急处理:1、一般处理:动作轻柔,稳妥;注意生命体征。2、防治休克(后述):3、创口包扎:止血包扎;创口有污染者、骨折端错位者不宜复位 4、妥善固定:避免断端不必要的移动 5、迅速运输 及时治疗 对临时固定的要求:、夹板的长度应超过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夹板两端空隙处、骨突处要垫衬棉花软布。、绑缚松紧要适当,注意观察末端循

11、环。,三、关节脱位(一)概念 外力的作用下,使关节面之间失去正常的连接,叫关节脱位。(二)原因、直接暴力:外力直接作用于关节部位所致;、间接暴力:由外力传导所致(运动性脱位)。(三)分类、脱位的位置:分为正、侧、前、后脱位;、脱位的时间:新鲜性脱位和陈旧性脱位(习惯性脱位);、脱位的原因:外伤性和病理性脱位;、脱位的程度:完全性和半脱位;、关节腔是否与外界相通:开放性和闭合性脱位。,(四)临床表现、疼痛、肿胀、瘀斑、压痛明显;、运动能力丧失;、畸形;、关节腔空虚;(五)急救 一般不随便做整复手术(现场);妥善固定转送医院。夹板、绷带固定。例如:肩关节脱位的固定;,四、休克与急救“休克”一词为英

12、文”hock“,意思是“震荡”。1、概念 机体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引起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致使微循环灌流不足,而出现的一系列全身的急性病理过程。2、病因及发病机理(1)失血性(2)神经源性(3)感染性(4)过敏性(5)心源性3、临床表现:早期: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深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中期:表情淡,出冷汗,四肢湿冷,血压明显下降。晚期:皮肤紫绀,四肢湿冷,昏迷,血压几乎测不出,无尿(平均17ml/h)。4、急救(1)一般处理:适宜体位,安静休息,保温(2)对症处理:止血、伤部包扎和固定(防感染);昏迷者:头偏向一侧,舌牵出口外(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点掐穴位:人中、内关、足三里、

13、合谷、十宣、涌泉等。(3)及时转送医院:(在临时正确处理的前提下)注:急救时最好不采用明显的头低脚高位,以防颅内压增高,静脉回流受阻,并使隔肌上升,影响呼吸。,五、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是心肺复苏初期最主要的措施。首要问题:争取时间(一)问诊1、病人有无反映2、颈总动脉有无搏动(二)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1、方法:救护者将处于仰卧位的伤员头部稍向后仰,下颌向上翘起。把口腔打开,有条件的在口上盖一块纱布。救护者一手托其下颌;另一手捏住其鼻孔,深吸气,对口吹入,后松手让其出气。接着继续重复前面的动作,每分钟对口吹气-次。2、注意:清除呼吸道异物,松开衣领、裤带等衣服;尽量深吸气,用力吹气。,(三

14、)胸外心脏按压 1、方法:体位;操作见教材(p284-285)2、注意:救护者掌根压迫胸骨中、下三分之一 交界处;按压方向垂直对准脊柱;按压力量不可过轻或过猛;按压后迅速抬手,胸部复位,以利于心脏舒张。速率为每分钟60-80次,儿童稍快。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法均可单人操作(2:15)或双人操作(1:5)。,课后小结:体育运动中出现急性损伤时现场急救尤为重要。因此,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急救处理的方法。,六、脑震荡是颅脑损伤中最轻的一种急性闭合性损伤。(一)病因及损伤机制 头部在外力的打击下,使脑组织受震荡所引起大脑的一时性意识和功能障碍,多无明显的解剖病理改变。原因:头部钝性暴力:运动中头部撞击;

15、摔到;如:足球运动中球击头部或头部相撞等。,(二)表现 1、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2、立即出现一时性意识障碍;3、意识丧失时,呼吸表浅,脉率缓慢,肌肉松弛,瞳孔稍放大,神经反射减弱或消失。4、意识清醒后出现逆行性健忘(受伤时或受伤前一段时间事情不能回忆);5、头疼、头晕、恶心、呕吐;6、情绪波动、易激动。(后两者常在几天后才消失),(三)处理(现场急救):1、伤员平卧,安静休息、不随意移位;2、注意身体保暖,可用冷毛巾冷敷头部;3、对昏迷者点掐穴位 促使其知觉的恢复;4、呼吸停止者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5、患者关键在于卧床休息,直至症状完全消失。6、闭目举臂单腿站立平衡试验可评价恢复程度。注:脑震荡可伴有颅内出血、脑挫伤现场急救同时(或神志清醒后剧烈头痛、呕吐或再度昏迷者)运送医院抢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