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49393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5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神经系统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神经系统组成,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统)下运动神经元锥体外系统 小脑,运动系统组成,锥体束组成:皮质脊髓束皮质脑干束,运动神经元的功能,运动神经元功能上运动神经元:发放和传递随意运动冲动至下运动神经元,并控制和支配其活动。,下运动神经元:接受各方面冲动,将这些冲动组合起来,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运动终板,引起肌肉的收缩。,运动神经元功能,运动障碍类型,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中枢性瘫痪、痉挛性瘫痪,硬瘫)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周围性瘫痪、弛缓性瘫痪、软瘫)。,痉挛性瘫痪和弛缓性瘫痪的比较,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皮质 内囊 脑干 脊髓

2、,中枢性瘫痪,皮质:皮质运动区呈一条长带,皮层细胞分布较广,受损时仅是一部分纤维受累,故只出现对侧上肢、下肢单瘫或面瘫。,中枢性瘫痪,中枢性瘫痪,内囊:此区是感觉、运动传导束的集中地,损伤时出现三偏综合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多见急性脑血管病。,中枢性瘫痪,脑干:出现交叉瘫,即病侧脑神 经周围瘫、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多见于肿瘤、血管病变。,中枢性瘫痪,脊髓病变:当高颈段受损时,由于损害两侧皮层脊髓束,故产生四肢中枢性瘫痪。颈膨大部受损产生两上肢周围性瘫痪,两下肢中枢性瘫痪。颈膨大以下胸段受损时,则产生两下肢中枢性瘫痪,而两上肢正常。腰膨大部受损时则产生两下肢周围性瘫痪。,脊髓前角细胞 前根 神经丛 周围神经,周围性瘫痪,周围性瘫痪 脊髓前角细胞病变:瘫痪呈节段性分布有肌肉萎缩,无感觉障碍。急性病损见于脊髓灰质炎,慢性病损可出现肌纤维震颤,见于运动神经元病,如脊髓肌萎缩症。,周围性瘫痪 前根:损伤节段呈弛缓瘫,无感觉障碍。但同时损伤后根时有根性痛和感觉障碍。,周围性瘫痪 神经丛:一侧肢体的弛缓性瘫痪、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伴有疼痛。,周围性瘫痪 周围神经:四肢的弛缓性瘫。伴有疼痛、感觉缺失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见于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