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优秀教师团队的策略.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51125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优秀教师团队的策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造优秀教师团队的策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造优秀教师团队的策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造优秀教师团队的策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造优秀教师团队的策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造优秀教师团队的策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优秀教师团队的策略.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打造优秀教师团队的策略,教育走到了社会的中心,大背景:第四次全教会: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公平 质量 特色江苏建100所全国一流学校,共识:,教师是教育教学中最大的变量教师水平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能改变生源可以改变教师自己以发展教师来发展学校名师造就名校,学校发展用人策略:,创业期:用能人发展期:用人才超越期:用团队攀升期:用文化,一、队伍建设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嫩竹扁担挑大梁”,重点打造青年教师队伍时间:20世纪80年代现状:老教师不适应,中年教师奇缺,青年教师比例高措施:上路子-规范、搭台子-培养、压担子-

2、磨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第二阶段:“龙腾虎跃竞风流”,重点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时间:20世纪90年代现状:青年教师崭露头角措施:指路子-引导、分房子-稳定、给位子-赛马选人 走出去、请进来。,一、队伍建设的三个阶段,第三阶段:“群星闪耀照天空”,重点打造优秀教师团队时间:2001年以来现状:从年龄结构上来看,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年轻教师比例超过50;从学科发展上来看,有优势学科,但薄弱学科更明显;从教师个体能力上来看,整体素质较好,但不平衡。措施:名师工程,青年教师学校,学科组建设,学校文化建设。,二、队伍建设四大工程,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性潮流。,名师工程背景:由优秀教师的流动引发的思考与对策(学

3、校的尴尬)措施:2001年9月,姜堰二中教代会通过了“2001-2005年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131人才工程”-10年教师培养目标,即在10年内培养10名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名气的专家型教师,30名地、县市级有建树的学科带头人,100名在二中学科教学上有显著实绩的优秀教师,使优秀教师的比例占到专任教师的50%以上。,针对性培训:现代教师所应具备的新素质:综合型的知识结构(T字型知识结构)立体型的能力结构(如处理信息的能力、更新知识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设计和指导教育活动的能力等)前瞻型的思想观念(如大教育观、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等)培训内容-三大板块:必修板块:师德、

4、信息技术、现代教育理论、心理健康、班主任工作、课程改革等;选修板块: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反思、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思考、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等;研修板块:课题研究、案例分析、论文撰写等。,二、队伍建设四大工程 名师工程,针对性培训:培训目标-具备两种精神、三种意识、六种能力两种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育智慧和创新精神;三种意识:效率意识、开拓意识和未来意识;六种能力:师生交流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组织指导课外活动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力和教科研能力。,二、队伍建设四大工程 名师工程,定向培训:对骨干教师,学校根据其自身情况确定其发展目标选派36名同志参加了教育硕士和

5、研究生课程班学习选派32名同志参加了科技部“2049计划”国家级培训选派15位同志参加了国家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选派20名教师出国培训对薄弱学科的老师集体组织驻外校培训等组织80多名教师参加教育硕士报名考试,二、队伍建设四大工程 名师工程,评选校内名师慎重出台二中“校内名师评比细则”-是一种价值取向的引导 规范程序、阳光操作实行“六个优先”、实施“五项考核”、不搞“终身制”“六优先”政策:即待遇优先、评优选模优先、提拔任用优先、职评晋级优先、安排住房优先和外出学习进修优先;学校还规定,凡参加县、地市级名师评选者必须先是校内名师。“五项考核”:师德、教学、示范性、培师、教科研二中名师三年评选一次,

6、滚动推进,不搞“终身制”。今年到了第三届,二、队伍建设四大工程 名师工程,二、队伍建设四大工程 名师工程,收获:名师工程的实施创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氛围,促进了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上水平、上台阶。一是稳定,从20032009年,除因家庭、婚姻原因外,没有一个骨干教师调离我校,相反,还吸引了外县市骨干教师的加盟二是促进,促进了教师培训、考核的制度化、规范化,促进了教师不再满足于教书,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更多、更高的追求三是提升,近5年来,我校产生了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优秀教育工作者3名、教授级教师3名,特级教师4名、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3名、泰州市名校长1名、泰州市名教师4名、泰州市“

7、31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0名,姜堰市、泰州市学科带头人20名,已经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名优教师群体。这个群体的成员在自身得到发展的同时,在各中心组、专家组发挥着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影响着其他教师的提升和发展,为创建名校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良好生态系统,共生:培育大树竞争:葱绿一片树林好生态:茂盛一片森林,背景:近几年来,学校办学规模扩大,青年教师剧增;青年教师的发展很不平衡,不少青年教师亟待培养和提升;传统的“一对一”的培师模式不适应。2004年9月姜堰二中开办了青年教师学校,招收学员100多人,教龄不满5年的青年教师全都参加学习。举措:弘扬“超越”精神:校风、二中精神、危机意识、人生价值加强

8、师德建设:爱岗敬业、严谨踏实、团结协作举办青年教师学校,二、队伍建设四大工程 青年教师学校,基本策略:学习: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学习;学习不仅仅是指读书,更重要的是指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学问。实践:一是教育理论专家和学科专家指导和引领下的实践活动,二是同伴互助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三是个性的、自主的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实践活动。交流:交流是一种学习方式。不仅包涵着合作共享,也包涵着竞争比较。不仅是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发动力创优创新的有效途径;交流也是一种文化。开放、多元、个性、反思、团队的文化,在求同与求异中寻找结合点。反思:自我诊断与自我修正,通过自我追问、剖析、肯定与否定,

9、从而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飞跃。,二、队伍建设四大工程 青年教师学校,具体措施:师徒结对、捆绑考核;集中培训、自学讨论;走出去、请进来;过程监督、阶段评价;校本教研、专家会诊。,二、队伍建设四大工程 青年教师学校,二、队伍建设四大工程 青年教师学校,收获与思考:青年教师学校是年轻教师的加油站,一批青年教师正茁壮成长并脱颖而出。参与江苏省基础教育研究所教师培训活动,成立了“姜堰市第二中学教师发展学校”。一是以“夯实基础、站稳讲台”为主题的新秀培训,二是以“提升能力、创造业绩”为主题的骨干培训,三是以“教艺精湛、形成特色”为主题的名特优教师培训。,背景:“把最好的老师交给学生,充分发挥骨干教

10、师的作用”,这是姜堰二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落实这一思想的重要载体就是加强学科专家组和中心备课组建设。研究:观念;观点性 现场;随机;偶发;实践性,二、队伍建设四大工程 学科专家组和中心备课组建设,学科专家组建设 建构网络,明确职责,二、队伍建设四大工程 学科专家组和中心备课组建设,*统筹安排、指导监督*开放课堂、资源共享、结对培养团队协作、整体考核*三级联动、捆绑式考核*竞争与合作、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标杆教师与短板的教师,中心备课组建设 加强集体备课:双备一改;推行学案、教案一体化,放大名师效应。*成立中心备课组,由备课组长、校内名师、骨干教师等组成。具体负责本年级学科的教学计划、教案、学

11、案、练习、作业等。*所有的讲义、练习、作业都由教师编写,坚持“选编、改编、自创相结合”的原则,不得使用未经选编、改编的现成资料,不准为学生订任何成套的辅导资料。*名教师开放自己的课堂。,二、队伍建设四大工程 学科专家组和中心备课组建设,二、队伍建设四大工程 学科专家组和中心备课组建设,收获:学科专家、名师的辐射功能以及学科组积极向上的氛围,大大缩短了青年教师成长的“助跑期”,也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学科组由名师领衔,提升了学校的整体竞争力;好的学科更好,薄弱学科也加快了提升的速度。,二、队伍建设四大工程 学校文化建设,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必须要提高教师的集体认同感和增强组织化程度。目标激励:明

12、确办学理念、品牌特色、发展目标。价值引导:制定了“以发展教师来发展学校”战略,鼓励超越,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让教师在活动中得到提高,在追求中得到发展。文化管理: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三、队伍建设的几点体会,队伍建设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校长必须增强教育发展的预见能力和学校发展的规划能力,既要明确短期目标,更要定好长远规划。队伍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校长们定下心来,花大气力长期去做,切忌浮躁。队伍建设必须面对实际、突出重点 队伍建设必须从学校实际、教师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队伍建设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对直接影响学校发展的事要重点抓。队伍建设要有所为有

13、所不为,要遵循规律、依照学校实际,尽力而为,不要跟风。队伍建设必须讲究效率、和谐发展“因材施教”,定点、定向、定性培养;整体推进,梯队递进,分层次培养,校内校外联动;目标激励,机制激励,制度保证。,四、后阶段队伍建设的的思考,着力发展教师全面素质,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加强师德修养、团队意识培养,进一步提高学校凝聚力重视业务素质,建设学习型组织,进一步提高学校学习力强化校本教研、教育科研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校创新力营造良好生态,强调文化自觉,进一步提高学校 文化力 四力合一,不断超越!,思考,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制度的更新是一个永无尽头的过程,它存在于人类对自我的认识和智慧发展的历史之中!,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