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园史 秦汉 南林园林史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51171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园史 秦汉 南林园林史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造园史 秦汉 南林园林史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造园史 秦汉 南林园林史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造园史 秦汉 南林园林史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造园史 秦汉 南林园林史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造园史 秦汉 南林园林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园史 秦汉 南林园林史课件.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秦汉建筑宫苑,一、历史概述二、主要园林三、秦汉园林之特点,历史概述(1),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大力改革政治、经济、文化,统一法令、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历史概述(2),秦始皇修驰道通达全国;抗击匈奴修筑长城;始皇好营宫室,短短十多年所建置离宫约五六百余处仅咸阳附近就有二百余处;集中人力物力和六国建筑技术,征天下匠师营造建筑修筑“六国宫殿”;驰道通达全国各地,是秦代的功绩之一,也是我国城市街道绿化最早记载。汉书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历史概述(4),公元

2、前206年刘邦战项羽,定长安为都城。长安城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且是最繁华的商业都市。从汉文帝到汉武帝时期政治上稳定、经济上繁荣对外贸易发达:汉武帝北逐匈奴,南征南粤,东灭朝鲜,西降西域.使得佛教、音乐、艺术和西方文化从西域南海流入中国,汉文化艺术得到了很大发展;汉长安城的设计建设都是以皇家和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服务为出发点的;宫殿建筑是汉长安城的主要组成部分,栉比鳞次金壁辉煌,主要宫殿分三大区:长乐宫区、未央宫区在城内;建章宫是汉武帝刘彻兴建的,位于长安城西,上林苑内,为离宫,与未央宫隔城相对,并有跨越城墙的飞阁相连,建章宫号称“千门万户”范围很大。,建章宫.未央宫平面想象图,建章宫

3、周围二十余里,殿三十六,是一座小型的城。“其北冶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这种“一池三山”的形式,成为后世宫苑中池山之筑的范例。,清漪园,西湖的一池三山,汉代建筑,主要园林,始皇在渭水之南作上林苑,苑中建造许多离宫,还在苑中掘长池,引渭水,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池中筑土为蓬莱山,开创了我国人工堆山的记录,到了汉武帝时,国力富裕,更大规模的营建宫苑,兴造周围四百里的西郊苑,五百四十里的甘泉苑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建元三年(公元前一三八年)扩建的长安西郊的上林苑。上林苑是秦代营建阿房宫的一大苑囿,汉武帝加以扩建,其开发利用了苑中山水土地等自

4、然资源,养育野兽水禽,种植瓜果花木药材等等,并筑有灵沼神池,以及随需而设置有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宫馆台榭的建筑群,成为具有多种多样内容的园林综合体。苑中内容十分庞杂,它包括了各种游乐园、竞技场、植物园、果园、药材种植园、菜圃等,供帝王娱乐游猎之用。,主要园林,建筑了许多宫殿台榭,收集奇树异草,饲养百兽。汉上林苑广长三百里,东到兰田,西至长杨、五柞,南抵南山,北临渭水,范围广大,建有离宫七十所,苑中有苑三十六,宫十二,观三十五,各有特色。有供帝王居住游息的御宿苑;有为太子而立及招待宾客的博望苑、思贤苑等,苑中各馆皆高轩广庭。又建有各种功能用途的宫或观,如为演奏用的宣曲宫;供玩赏而饲养鸟兽的鱼鸟观、

5、走马观、犬台观、虎圈观、观象观等供赏用的建筑物。苑中花木来自各国各地,群臣自远方献来名果异卉几千余种,并有南方植物如菖蒲、桂、龙眼、荔枝、槟榔、橄榄、甘桔之类,大都不能在露地过冬,并建有葡萄种植的葡萄宫;种植荔枝的枝荔宫等亚热带植物的宫室,在高亢而冬寒的西北长安是很难成活的植物,更不能露地过冬,扶荔宫可能是由“暖房花坞”一类的具观赏休憩的建筑组成的宫。,上林苑穿凿有众多的池沼水系,其中最大的水面为昆明池,池中置有豫章台,刻石鲸长二丈,池东西岸立牵牛,织女二石象,池中有龙首船,常令宫女泛舟池中,张凤盖,建华旗,作擢歌。杂以鼓吹,载舟载歌,寻欢作乐,皇帝亲临豫章观游乐欣赏。建章宫冶筑太液池,池中置

6、有蓬莱、方丈、壶梁、瀛洲,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汉宫典职中“宫内苑激上河水,铜龙吐水,铜仙人衔杯受水下注”。可见当时已利用上下水位差,形成有装饰的跌水,是利用喷泉与雕塑结合的例子。,西汉长安及附近主要宫苑分布图,汉代贵族和富商的园:西汉时,帝王苑囿影响到贵戚富商,也纷纷竞相建造园林。从此贵族、官僚、富户的私家园林便发展起来。贵族梁孝王刘武筑有兔园在河南商邱。据三辅黄图记载:“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宫,筑兔园。园中有百灵山,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又有雁池,池间有鹤州、凫渚。其诸宫观想连,延亘数十里。奇果异树,珍禽怪兽毕有,王曰与宫人宾客弋钓其中”。三辅黄图记载:“茂陵富民袁广汉,芷镪

7、巨万,家僮八九百人。于北邙山下筑园,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水流注其中,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延数里,养白鹦鹉。-奇树异草,靡不培植,屋皆徘徊连属,重阁修廊,行之移晷,不能偏也”。园中有山有水,有洲有渚,有建筑。可见此园已创造大量建筑与山水结合的范例。东汉时,大将军梁翼在河南洛阳广开园囿。“又广开园囿,采土筑山,十里九,以象二崤(崤山,又名崤陵在河南),深林绝涧,有若自然,奇禽驯兽,飞走其间“。以供游乐。,秦汉园林之特点,秦汉的苑是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苑是继承了囿的狩猎传统,但主要内容已不仅是供狩猎,而是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注意自然景色和人工造景的观景内容的结合,叠山理水、聚山理水、聚土为山

8、,辟池凿沼,种树植卉,养育禽鸟,并布置众多建筑群供临朝、居住、游览等多功能结合的园林形式,汉代宫苑建设在雄伟豪壮的气魄中表现出完善的风貌,它在风景艺术设施上有了很大进步,对以后园林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秦汉园林之特点,上林苑营建苑池的时候,在长安建章宫内作太液池,池中建瀛洲、蓬莱、方丈诸山,以象征东海神山仙岛,这种摹仿自然山水的造园方法成为我国古代造园的主要创作方法,池中置岛成了园林布局的基本方法之一,为世山水园造景的范例,而且也影响到现今的园林造景。秦汉不仅有成熟的帝王宫苑,而且已经有了私人性质的私家园林。当时的皇家禁苑与私家园林的内容、形式,以及造园手法等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只是规模大小有所不同,造园的气派亦十分宏大,包罗万象,尽量显示豪华富有。,汉代在造园技术上,已有了大体的规划,营造工程浩大,宏伟的宫室建筑等等建造技术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开创了我国人工堆山的技术,挖池筑山,修渠筑堤,引水注池等山池之景的创作。汉代的造山虽以土山为主,但已开始有叠石之作,如梁孝王刘武的兔园中已有叠石;富商袁广汉园已能构石为山,且能高达十余丈了,大将军梁翼园中,堆造假山,以象二崤山。说明当时造山已追求似真山之佳,并为以后构筑假山石洞奠定了基础,足见此时叠山技术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