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品种 和恒797.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54445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品种 和恒79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玉米品种 和恒79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玉米品种 和恒79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玉米品种 和恒79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玉米品种 和恒79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米品种 和恒79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品种 和恒797.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DB62甘肃省地方标准DB62TXXXX-2022玉米品种和恒797(征求意见稿)2022-XX-XX 实施2022-XX-XX发布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XX.1刖百本文件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文件由甘肃省粮食油料作物栽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和恒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甘肃省农业信息中心、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农林科技学院、兰州市西固区种子管理站、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成俊、张小燕、罗亚芸、彭文静、张琰、谭海平、陈德功、李城

2、德、谭璀榕、丁静、王复和、邱剑虹、任翔、刘娜娜、史文霞本文件首次发布。本文件由甘肃和恒农业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解释。各单位或个人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至玉米品种和恒797编制组(地址:兰州市西固区庄浪西路79号,邮政编码:730060,E-mail:81038352,联系人:谭璀榕,联系方式:1519316093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玉米品种和恒797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玉米品种和恒797的术语和定义、品种来源、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籽粒品质、产量结构、栽培技术要点及适宜种植区域。本文件适用于玉米品种和恒797的品种鉴别和推广。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

3、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0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5498粮油检验容重测定NY/T9谷物籽粒赖氨酸测定法:染料结合赖氨酸(DBL)法NY/T11谷物籽粒粗淀粉测定法GB/T10362粮油检验玉米水分测定NY/T1285油料种籽含油量的测定残余法DB62/T4180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和恒797由甘肃和恒农业技术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的玉米品种,2021年4月通过

4、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210096。4品种来源4.1母本:H11254.2父本:HYl134.3育种方法:杂交选育5植物学特征5.1植株5.1.1叶鞘:红色5.1.2叶色:绿色5.1.3叶缘:紫色5.1.4叶片数:20片-24片5.1.5株高:293cm_322cm5.1.6穗位高:115cm-120cm5.1.7株型:紧凑型5.1.8茎基:紫色5.1.9茎粗:2.8cm-3.0cm5.2花5.2.1花药:浅紫色5.2.2花丝:紫色5.2.3颖壳:绿色5.2.4雄穗分支数:5个-9个1.3 穗5. 3.1穗型:筒型6. 3.2穗长:20.6cm22.0cm7. 3

5、.3穗粗:5.3cm-5.5cm8. 3.4穗行数:16行-18行9. 3.5行粒数:39粒-42粒10. 3.6秃顶:0cm-2.3cm11. 3.7轴色:红色1.4 籽粒5. 4.1粒型:半马齿型6. 4.2粒色:黄色6生物学特性6.1 生育期135d-142do6.2 熟期晚熟。7. 3抗病性8. 3.1丝黑穗病:感(三)。9. 3.2腐霉茎腐病:抗(R)。6.3.3大斑病:高感(HS)o6. 3.4禾谷镰施穗腐病:感(三)。7籽粒品质7. 1粗蛋白:9.24%(干基)。按照GB5009.5测定。7.2 粗脂肪:4.24%(干基)。按照NY/T1285测定。7.3 粗淀粉:74.89%(

6、干基)。按照NY/T11测定。7.4 赖氨酸:0.25%(干基)。按照NY/T9测定。7.5 容重:744g/Lo按照GB/T5498粮油检验测定。7.6 水分:11.26机按照GB/T10362测定。8产量结构8. 1种植密度:67500株h112-82500株h8.2 单株果穗数:1穗-2穗。8.3 千粒重:406.0g-451.0g。8.4 产量:13421.0kg/hm-16281.2kghm2o9栽培技术要点9.1种子选择选择籽粒饱满、大小均匀、质量符合GB4404.1规定的本品种种子。9. 2施肥9. 2.1全生育期施肥:每公顷施氮肥期)225kg-420kg,磷肥(P2O5)12

7、0kg-165kg,钾肥(K2O)75kg-120kg010. .2底肥:每公顷增施腐熟农家肥15000kg-22500kg,或商品有机肥1500kg-3000kg11. 2.3基肥:N-P2O5-&0配方为7-18-13或相近配方,每公顷施900kg。9. 2.4追肥: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三个时期每公顷每次施尿素225kg-300kg.9.3播种9.3.1播期4月上旬-中旬,5cmT0cm土层,土壤温度稳定在I(TCT2时播种。9.3.2播种方法采用垄作铺膜直播栽培方式种植,行距55-60Cnb株距20Cm-25Cnb播深3cr5cm。9.4灌水全生育期灌水3次-5次,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各灌水1次,每次灌水量40(3hmJ500r7h开花期、灌浆期各灌水1次,每次灌水量ISOOni/hnUlgOOd/hnZ9. 5主要病虫害防治丝黑穗病、粘虫、玉米螟、红蜘蛛和蜥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参照DB62/T4180-2020的要求进行病虫害防治。9.6 收获当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时收获。9.7 废旧地膜回收采用螺旋滚筒式或耙齿式等废旧地膜清理机,或采用人工揭膜、捡拾等办法,清理回收。废旧地膜Pl收符合DB62/T2622规定。10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甘肃省晚熟玉米类型区种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