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估、以及控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67444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估、以及控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估、以及控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估、以及控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估、以及控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估、以及控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估、以及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估、以及控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估、以及控制,金瑞强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手机:电子邮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培训中心,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 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重大危险源基本概念,重大危险源的例子(一),重大危险源的例子(二),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组成: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重大危险源的评价;重大危险源的管理;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针对重大危险源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针对重大危险源的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

2、对重大危险源的监察。,重大危险源基本概念(续),我国关于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重大危险源基本概念(续),我国关于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除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外,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居民区、商业中心、学校、医院、供水水源

3、及保护区、车站、码头、机场、交通干线、基本农田保护区、河流、湖泊、军事禁区等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重大危险源基本概念(续),我国关于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储存单位应当将储存剧毒化学品以及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当地公安部门和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重大危险源基本概念(续),我国关于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剧毒化学品和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主管部门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重大危

4、险源基本概念(续),我国关于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要求“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加强国家、省(区、市)、市(地)、县(市)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和生产安全预警机制。”,重大危险源基本概念(续),辨识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其中对于重大危险源的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一、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发展过程随

5、着现代大生产的发展,重大工业事故频发,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高危险性的工业设施,这样的工业设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危险源”。,一、重大危险源辨识(续),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发展过程(续)由政府主管部门或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燃烧、爆炸特性基础上,确定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即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就可以确定哪些是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潜在危险源。,一、重大危险源辨识(续),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发展过程(续)国外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简介1976年英国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ACMH)首次建议重大危险源标准。欧共体在1982年6月颁布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简称塞韦

6、索法令。1996年,欧共体颁布了塞韦索法令,并要求其成员国从1999年起开始执行。,一、重大危险源辨识(续),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发展过程(续)国外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简介(续)根据塞韦索法令提出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英国确定了重大危险源。1985年德国确定了重大危险源。1992年美国政府颁布了高度危险化学品处理过程的安全管理标准。1996年9月澳大利亚国家职业安全卫生委员会颁布了重大危险源控制国家标准。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各国应根据具体的工业生产情况制定适合国情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一、重大危险源辨识(续),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发展过程(续)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根据全国化工系统19491982年的1

7、3440个事故案例分析,确认了危险物质种类。根据1997年由原劳动部组织实施的六城市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结果,分别确认了储罐区(储罐)危险源的主要危险物质、库区(库)危险源的主要危险物质、生产场所危险源的主要危险物质、压力管道的主要危险物质、以及压力容器的主要危险物质。,一、重大危险源辨识(续),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发展过程(续)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续)参考国外同类标准,结合我国工业生产的特点和重大事故的发生规律,以及1997年由原劳动部组织实施的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中对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行试点的情况,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提出了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一、

8、重大危险源辨识(续),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共规定了:4类142种危险物质;3种危险源类型:生产场所、储罐区、仓库区。,一、重大危险源辨识(续),随着时间推移,以上类型已经无法涵盖重大危险源的情况。2004年,全国7省1市进行的重大危险源普查工作,将普查的范围扩展到十二类,已不仅仅局限于危险化学品。,一、重大危险源辨识(续),重大危险源类型包括: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危险房屋;压力管道;锅炉;,一、重大危险源辨识(续),重大危险源类型包括(续):压力容器;煤矿;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露天矿;尾矿库。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一、重大危险源辨识(续),通过重

9、大危险源辨识,事先掌握重大危险源情况,从而常抓不懈地重点进行评价、分级、监控、规划、应急等管理,就成为了公关安全规划和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一、重大危险源辨识(续),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方法重大危险源评价以危险单元作为评价对象评价单元的划分:一般把装置的一个独立部分称为单元。在一个共同厂房内的装置可以划分为一个单元;在一个共同堤坝内的全部贮罐也可划分为一个单元。,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单元的固有危险性=事故的易发性事故严重度(事故的易发性与物质危险性和工艺危险性同时相关)现实的危险性=固有危险性危险性抵消因子(危险性抵消因子包括物(工艺、设备、容器、建筑结构)的状态、人员素质、

10、安全管理三个方面),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续),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分级危险源分级标准:以10万元为缩尺的固有危险性值的对数A。一级重大危险源:A*3.5二级重大危险源:2.5A*3.5三级重大危险源:1.5A*2.5四级重大危险源:A*1.5,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续),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分级(续)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科院开发了软件进行分级,分级方法是通过计算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后果进行评价,计算出死亡、重伤、轻伤等区域,按死亡半径进行危险源分级,各级别定义如下:一级重大危险源:R 200m二级重大危险源:100mR200m三级重大危险源:50mR100m四级重大危险源:R50m,二、重大

11、危险源风险评估(续),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控制程度分级危险性控制程度的分级依据:综合抵消因子的值B。A级:B20.001B级:0.0010.1,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续),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控制程度分级(续)各级重大危险源应达到的受控标准是:一级危险源在A级以上;二级危险源在B级以上;。三级和四级危险源在C级以上。,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续),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价区域性重点风险评价的基本理念定量风险评价(QRA)方法是在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以系统事故风险率来表示危险性大小,因此又称概率风险评价方法。,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续),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价(续)区域性重点风险评价的基本理念(续

12、)在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中,以下面三个方面作为重大危险源规划和整治的基础: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技术(QRA)以确定风险;采用了两个风险指标参数: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研究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的可接受标准。,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续),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价(续)区域性重点风险评价的总体原则评价以获得区域的个人风险等值线和社会风险曲线的定量结果,为城市安全规划提供量化依据为目标;评价过程只考虑外部安全,不考虑内部安全;事故类型主要考虑火灾、爆炸和毒物泄漏及扩散;,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续),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价(续)区域性重点风险评价的总体原则(续)事故后果主要考虑人员的伤亡情况,不考虑财产损失和环境

13、破坏的损失;评价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固定的危险设施;危险物质的公路、铁路和内河运输以及管道输送等不在考虑之列;评价过程忽略个人风险水平小于10-9的情况。,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续),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价(续)区域性重点风险评价的原理以空间地理坐标为基础,将广阔的区域划分为等间隔的网格区,即用一笛卡尔坐标体系的网格覆盖区域(电子)地图,这样处理将为城市区域性风险评价带来极大的方便,并且正好符合GIS系统的栅格处理功能。这构成了区域性定量风险评价的基础。,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续),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价(续)区域性重点风险评价的原理(续)1.个人风险的计算通常事故的可能性为危险源某一事故情景

14、发生的概率,时间的跨度为一年,单位为次事件/年;事故的后果则仅仅考虑对人员的影响,只保留死亡的情况,不考虑受伤、财产损失和环境的破坏。,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续),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价(续)区域性重点风险评价的原理(续)1.个人风险的计算(续)对于区域内的任一危险源,其对区域内某一空间处产生的个人风险可由叠加公式计算:公式中,用R(x,y)为该危险源在位置(x,y)处产生的个人风险,fs为第s个事故情景发生的概率,vs(x,y)为由第s个事故情景在位置(x,y)处引起个体死亡的概率,求总和。,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续),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价(续)区域性重点风险评价的原理(续)2.社会风

15、险曲线的得出社会风险的计算基于如下假设:网格内的人口都被假想地集中于网格的中心。这样,将上述计算得到的每一网格中心的个人风险同人口数字相乘即可得到期望的死亡人数。通过不同死亡人数与累积频率作图即得到区域社会风险的曲线(F-N曲线)。,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续),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价(续)定量风险评价的计算及其结果分析因为众多三、四级重大危险源的影响范围较小,我们进行定量风险评价的对象通常是位于规划范围内的包含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区域。根据风险等值曲线,划分区域,得出各点(单位)的风险评价结果。,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续),三、重大危险源控制,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1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

16、(1)宏观监控的主要思路 建立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的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明确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对于危险源的管理责任、管理要求,促使企业建立重大危险源控制机制;,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续)1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续)(1)宏观监控的主要思路(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有关法规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实施分级管理,针对不同级别的企业确定规范的现场监督方法;建立健全新建、改建企业重大危险源申报、分级制度,使重大危险源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续)1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续)(1)宏观监控的主要思路(续)同时与中

17、介组织配合,根据企业的行业、规模等具体情况提供监控的管理及技术指导;逐步建立全国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信息系统。,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续)1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续)(1)宏观监控的主要思路(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主要由区县一级安全部门进行。信息网络建成之后市级安全部门可以通过网络针对一、二级危险源的情况和监察信息进行了解,有重点地进行现场监察;国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对各城市的一级危险源的监察情况进行监督。,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续)1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续)(2)宏观监控系统的设计思想各城市应建立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

18、统。有条件的城市可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使重大危险源的分布情况更加直观。各城市应建立各区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与市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信息网络系统,定期进行数据的更新。,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续)1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续)(2)宏观监控系统的设计思想(续)设立国家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重大危险源监控总系统。待条件成熟之后,可以把重大危险源监控总系统、各城市的监控子系统以及企业的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网络相连。,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续)1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续)(3)宏观监控系统网络设计方案各

19、子系统要求采集城市所辖的重大危险源信息,在各城市的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上进行危险源信息的统计、报表以及多媒体信息显示,并将危险源信息和监察企业执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有关规定的情况及时发送给监控总系统。,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续)1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续)(3)宏观监控系统网络设计方案(续)监控总系统要求上国际互联网(Internet),建立自己的网络主页(HomePage),以便子系统和其他授权用户可以在网上访问总系统的主页,子系统将危险源信息和监察企业执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有关规定的情况通过Internet及时发送给监控总系统。,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

20、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续)1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续)(4)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系统的目标:a重大危险源信息(包括多媒体及地理信息)的管理;b重大危险源危险程度评估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续)1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续)(4)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续)系统的目标(续):c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形象表述;d为政府部门宏观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和手段。,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续)2 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预警技术 危险性抵消因子单元的固有危险性由物质的危险性和工艺的危险性所决定。工艺、设备

21、、容器、建筑结构上的各种用于防范和减轻事故后果的各种设施,危险岗位上操作人员的良好素质,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等,能够大大抵消单元内的现实危险性。,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续)2 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预警技术(续)重大危险源的实时监控技术,就是在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特别是国际互联网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实时的监督、管理、预警、以及控制。,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规划根据区域性重大事故风险评价的结果和安全功能区及规划对象的可接受风险基准,分析确定超出风险可接受标准的重大危险源或规划对象,提出有针对性

22、的风险控制措施方案,确定重大危险源综合整治方案。对综合整治方案应通过风险评价验证其控制效果。,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规划(续)安全规划的实施将区域性重大危险源综合整治方案中提出的风险控制措施纳入区域性总体规划,并随着区域性总体规划的实施而实施,以达到提高区域性总体安全水平的目的。,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规划(续)安全规划目标的确定方法通过对规划对象的定量风险评价,确定风险高于可承受风险值的区域,提出对该区域的风险控制措施,为该区域的总体规划提供安全方面的依据,使其更为符合安全的要求。,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规划(续)安全规划目标的确定

23、方法(续)按照规划内容来分,城市及区域公共安全目标主要有社会风险目标和个人风险目标两类。其中个人风险目标是基本目标,社会风险目标是为达到个人风险目标而规定的便于实施和管理的目标。,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规划(续)安全规划目标的确定方法(续)个人风险目标位置风险:是指不同重大危险源对永久占据(一天24小时)区域内某一点的裸露且无法躲避或撤离的个体造成的风险。,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规划(续)安全规划目标的确定方法(续)个人风险目标(续)个人风险:定义与位置风险基本相同,但是假定人员出现在区域某点的时间为依赖于人员类型(居民、雇员、学生等)和地点(城市、工业

24、区、商业中心等)的平均值。,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规划(续)安全规划目标的确定方法(续)个人风险目标(续)个人风险同样由一系列影响该人员的危险有害因素决定。个人风险目标的实现就是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控制这些危险有害因素造成的风险,使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规划(续)安全规划目标的确定方法(续)社会风险目标社会风险:能够引起大于等于N人基准损失的所有不同类型危险源(与个人风险中考虑的条件相同)发生事故的累积频率(F)。社会风险也即单位时间内(通常为年)的死亡人数。,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规划(续)安全规划目标的确定方法

25、(续)安全规划的目标确定表现为:现状风险值可接受的风险值理想风险值,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规划(续)安全功能区的可接受风险标准确定区域内不同类型功能区(例如居民区、商业区、交通枢纽区、行政办公区、名胜古迹区、工业区、)确定各类型功能区的最大可接受风险基准范围及其确定的依据,用表格表示。,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规划(续)安全功能区的可接受风险标准(续)表格的例子,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规划(续)安全功能区的可接受风险标准(续)根据表格中的结果,将城市安全功能区划分为4类:一类风险控制区二类风险控制区三类风险控制区四类风险控制区,三、重大

26、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规划(续)安全功能区的可接受风险标准(续)重大危险源安全功能区划分方法,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规划(续)绘制风险等值线根据定量风险评估网格和安全功能区的划分,分析得出功能区内的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等值线。例如:,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规划(续)绘制风险等值线(续),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规划(续)周边目标风险分析区域的风险评价除了与自身的危险程度有关,还与周边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在风险等值线分析的基础上,选定风险等值线所覆盖范围分析其中的各类防护目标的情况进行风险分析。例如:,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

27、大危险源的安全规划(续)周边目标风险分析(续),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规划(续)周边目标风险分析(续)分析后得出规划范围内的防护目标和在该点的风险值如下表所示。,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规划(续)结果分析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规划分析范围内的若干个单位的风险值都大于规划标准值。这说明他们目前承受的风险已超过其可以承受风险。这就意味着,当发生事故时,这些单位的人员死亡的概率相对较大,意味着该处的公共安全受到了威胁,必须采取相应的手段来降低风险,防患于未然。,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规划(续)重大危险源的整治措施重大危险源的整治对象主要有三个重

28、大危险源周边目标应急救援力量,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规划(续)重大危险源的整治措施(续)重大危险源的整治措施相应有三条对重大危险源可采取的整治措施消除重大危险源风险的控制措施。降低重大危险源风险的控制措施。,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规划(续)重大危险源的整治措施(续)重大危险源的整治措施相应有三条(续)对周边目标的整治措施规划对象停止使用;将规划对象搬迁至低于可接受风险标准的地方;改变规划对象所在地的土地使用性质等。,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规划(续)重大危险源的整治措施(续)重大危险源的整治措施相应有三条(续)当重大危险源和周边对象整治比较困难时,为了保障该区域的安全应增加其应急救援力量。,通过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以及控制,将会使我们对于周边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更加了解、熟知,更能够避免或者减轻灾祸,实现人类社会的更大程度的和谐。,谢谢大家!金瑞强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手机:电子邮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培训中心特聘专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