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供应项目(质量保障体系).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68627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供应项目(质量保障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煤炭供应项目(质量保障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煤炭供应项目(质量保障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煤炭供应项目(质量保障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煤炭供应项目(质量保障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炭供应项目(质量保障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供应项目(质量保障体系).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炭供应项目质量保障体系第一节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及检验标准一、基本指标(一)水分(M)煤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Minh),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Mf),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总和。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褐煤、长焰煤内在水分普通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水分的存在对煤的利用极其不利,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运输资源,而且当煤作为燃料时,煤中水分会成为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另外,精煤的水分对炼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水分每增加2%,发热量降低100kcalkg(大卡/千克);冶炼精煤中水分每增加1

2、%,结焦时间延长5-10min。(二)灰分(八)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外在灰分是来自顶板和夹研中的岩石碎块,它与采煤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灰是有害物质,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一般灰分每增加2%,发热量降低IoOkCaI/kg左右。冶炼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炭强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灰分每增加1%,焦炭强度下降2%,高炉生产能下降3%,石灰石用量增加4%o(三)挥发分(V)煤在高温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时

3、,所排出的气体和液体状态的产物称为挥发分。挥发分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氢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等。它是鉴别煤炭类别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讲,随着煤炭变质程度的增加,煤炭挥发分降低。褐煤、气煤挥发分较高,瘦煤、无烟煤挥发分较低。(四)固定碳含量(FC)固定碳含量是指除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残留物,它是确定煤炭用途的重要指标。从100减去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的差值即煤的固定碳含量。根据使用的计算挥发分的基准,可以计算出干基、干燥无灰基等不同基准的固定碳含量。(五)发热量(Q)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的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主要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煤的高位发热量减去水的汽化热即是低位发热量。

4、发热量国际单位为百万焦耳/千克(MJkg),常用单位大卡斤克,换算关系为:IMJ/kg=239,14kcal/kg,U=0.239gcal,lcal=4.18J。如发热量550kcaL/g,5500kcal/kg=550239,14=23MJkg。为便于比较,我们在衡量煤炭时消耗时,要把实际使用的不同发热量的煤炭换算成标准煤,标准煤的发热量为29.27MJkg(700okcal/kg)o国内贸易常用发热量标准为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3ar),它反映煤炭的应用效果,但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如水分等,因此Qnet,ar不能反映煤的真实品质。国际贸易通用发热量标准为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ne3ar)

5、,它能较为准确的反映煤的真实品质,不受水分等外界因素影响。在同等水分、灰分等情况下,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比收到基低位发热量高1.25MJg(300kcalkg)左右。(六)胶质层最大厚度(Y)烟煤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所形成的胶质层最大厚度是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中利用探针测出的胶质体上、F层面差的最大值。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动力煤胶质层厚度大,容易结焦;冶炼精煤对胶质层厚度有明确要求.(七)粘结指数(G)在规定条件下以烟煤在加热后粘结专用无烟煤的能力,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冶炼精煤的重要指标。枯结指数越高,结焦性越强。(八)煤灰熔融性温度(灰溶点)在规定条件下得到的随加热温度而变化

6、的煤灰熔融性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流动温度(FT),常用软化温度(ST)来表示。灰熔融性温度越高,煤灰不容易结渣。因锅炉设计不同,对灰熔融性温度要求也不一样。煤灰熔融性温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煤作为燃料和气化原料时的性能,煤灰熔融性温度低,煤灰容易结渣,增加了排渣的难度,尤其是固态排渣的锅炉和移动床的气化炉,煤灰熔融性温度要求较高。(九)哈氏可磨指数(HGI)哈氏可磨指数是反映煤的可磨性的重要指标。煤的可磨性是指一定量的煤在消耗相同的能量下,磨碎成粉的难易程度。可磨指数赵大,煤越容易磨碎成粉。在发电煤粉锅炉和高炉喷吹用煤,可磨指数是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十)吉氏流动度(ddpm

7、)煤的流动度是表征煤在干储时形成的胶质体的粘度,是煤的塑性指标之一。流动度是研究煤的流变性和热分解力学的有效手段,又能表征煤的塑性,可以指导配煤和焦炭强度预测。吉氏流动度是以固定力矩在煤受热形成的胶质体中转动的最大转速表示的流动度指标,用每分钟转动的角度来表JO(十一)增锅膨胀序数(CSN)增塌膨胀序数是在规定条件下以煤在增锅中加热所得焦块膨胀程序的序号表征煤的膨胀性和塑性指标。增锅膨胀序数的大小取决于煤灰熔融性、胶质体生成期间析气情况和胶质体的不透气性。(十二)焦渣特征(CRe)煤炭热分解以后剩余物质的形状。根据不同形状分为8个序号,其序号即为焦渣特征代号。1.粉状。全部是粉末,没有相互粘着

8、的颗粒。2 .粘着。用手指轻碰即为粉末或基本上是粉末,其中较大的团块轻轻一碰即成粉末。3 .弱粘性。用手指轻压即成块。4 .不熔融粘结。用手指用力压才裂成小块,焦渣上表面无光泽,下表面稍有银白色光泽。5 .不膨胀熔融枯结。焦渣形成扁平的块,煤粒的界限不易分清。焦渣上表面有明显的银白色金属光泽,下表面银白色光泽更明显。6 .微膨胀熔融粘结。用手指压不碎,焦渣的上、下表面均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但焦渣表面具有较小的膨胀泡。7 .膨胀熔融粘结。焦渣的上、下表面均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明显膨胀,但高度不超过15mmo8 .强膨胀熔融粘结。焦渣的上、下表面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焦渣高度大于15mm。二、检验标准对于

9、炼焦煤的各质量指标的检验,我国已经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具体对应关系如下:灰分:煤的工业分析测定方法(GB/T212-2001)挥发分:煤的工业分析测定方法(GB/T212-2001)黏结指数:烟煤黏结指数测定方法(GB/T5447-1997)胶质层厚度: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GB/T479-2000)全硫: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GB/T214-1996)全水分: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GB/T211-2007)发热量:煤发热量的测定方法(GB/T213-2003)第二节质量管理机构一、质量管理机构成立煤炭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公司煤质管理工作。组长:副组长:成员:生产管理部、技术管理部

10、、经营管理部、机电运输部、供销质检站、采煤队、采掘队、掘进队、机电一队、通安队等各单位、部室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供销质检站,XX兼任办公室主任。煤炭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井下各采煤、掘进、巷修、出煤系统等毛煤的手选、加工及质量监督检查、考核等相关工作。(一)每月由矿长(或矿长委托人)主持召集煤质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及有关生产业务部室会议,分析当月煤质情况,安排下月煤质工作。(二)矿领导要切实把煤质管理工作提高到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突出位置,妥善处理好产量与质量的关系。1.矿长、党委书记是公司煤炭质量的第一责任人。2 .生产副矿长、采煤副矿成长、经营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对全矿回采、掘进施工

11、及运输过程中的煤质管理负主要责任。3 .总工程师对全公司煤炭产品质量负全面技术责任。4,各子公司董事长、总支书记是本公司煤炭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三)生产管理部职责:统一协调生产过程中的分采、分运措施的实施、落实及提升、入仓、落地工作,监督检查各采掘单位煤质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同时根据采掘工作面地质变化情况,及时提出相应的煤质管理措施,并组织落实,保证回采煤各项指标的完成。并在开、掘施工中及时解决影响煤质的问题,监督检查采掘单位实施煤岩分掘、分运措施的执行情况,按设计施工,搞好煤质,为回采煤的质量管理创造条件。对于灰分超过40%的高灰回采工作面,要限令生产区队制订保煤质专项措施或停产改造。(四)

12、技术管理部职责:在新的采掘工作面设计布置时,要根据地质资料,预测、预报回采、掘进过程中的地质变化情况,以便生产管理部及时采取、制定煤质管理措施。且要充分考虑全矿高、低灰分煤的合理配采。巷道布置要有利于掘进、回采过程中的煤质管理,便于实施分采、分装,分掘、分运。(五)经营管理部职责:负责对煤质奖惩情况进行考核。(六)机电运输部职责:负责毛煤运输过程中的环节管理,制止皮带队拉杂物、水煤现象,督促检查皮带队在毛煤运输过程中的煤质管理执行情况。(七)供销质检站职责:负责对XX矿的煤炭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对各业务部门、生产单位进行考核和奖惩。并有专业技术与销售人员对XX矿本部及XX煤业的煤炭产品规格质

13、量和装车质量进行监督考核,确保煤质与质级相符。并依据国标对回采工作而每5天至少采取一次生产检查煤样,掘进工作面每10天至少采取一次生产检查煤样。对采掘工作面详细检查,认真填写记录,并把影响毛煤质量的因素向有关领导及时汇报。(八)各采掘单位队长、支部书记是生产质量第一责任人,并对生产的毛煤质量负直接责任。(九)机电一队职责:负责XX矿本部所加工、销售的煤炭产品规格质量和装车质量,并对毛煤加工(筛分、手选、破碎)、装车计量等与煤质有关的工程负质量责任。(十)皮带队职责:负责本部毛煤的运输,并对毛煤运输过程中的煤炭质量负责,大块岩石、煤块不允许上皮带。(十一)通安队对巷修过程中煤砰分运负责。二、煤炭

14、质量责任制生产矿长是煤炭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对本单位煤炭质量管理负全面领导责任,对煤炭生产环节的煤炭质量负责;负责主持召开月度煤质管理分析会。经营矿长对原煤质量验收考核、煤炭洗选加工、商品煤质量检验负直接管理责任。机电矿长对原煤转运过程中的质量负责。总工程师负责提出保证煤质的技术措施,对煤炭质量管理负全面技术责任。采掘区队对本区队的原煤质量负责,具体组织落实提高原煤质量的措施。运搬工区对原煤转运过程的质量负责。机电工区对井下配煤过程的质量负责。洗煤厂根据市场变化和井下采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对洗混煤质量负责。生产技术科对采掘工区原煤质量及保证措施的落实负监督管理责任。安全监察处是煤质

15、源头管理的直接监督者;现场跟班安监员对所分管围的煤炭质量负有直接监督责任。煤炭管理科对化验结果、商品煤装车过程质量及商品煤的发运质量负责。劳资社保科对矿做出的考核决定予以落实。调度室对全矿煤炭管理、质量考核、检查和预测,对违反煤炭质量管理办法的责任单位、个人提出考核意见。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对煤质保证措施落实情况负监督检查责任,并配合调度室做好煤质考核的落实工作。建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凡商品煤出现质量问题,根据其影响程度,按工序环节追究有关领导、部门和岗位人员的责任。第三节煤炭质量保障措施一、生产矿井毛煤质量管理(一)开拓设计及计划质量管理。各矿在开拓设计、采区和工作面布置及安排生产计划时,应有

16、煤质部门参与。应根据煤层自然条件及地质条件,合理布置采区和工作面,选择合适的采煤工艺。在制定年度和月度生产计划时,应合理安排工作面接续,做到不同质量、不同条件的煤层和工作面合理配采,使矿井毛煤质量保持稳定。(二)每一个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作业规程中都应制定提高煤质的相应措施,并由煤质管理部门会审签字。(三)煤质管理措施1.回采工作面煤质管理(1)要进行合理分层:开采煤层构造复杂的中厚煤层时,应根据全层的煤层柱状图,按夹石层的赋存特点,合理划分界限及各层的厚度。应尽量利用夹石层作为分层的界限,做到既保证煤质,又考虑到开采工艺的合理。(2)顶板管理:要根据顶板岩石性质,采取措施防止顶板冒落和采

17、空区肝石混入煤中,加强顶板支护管理,采取措施防止伪顶、破碎的直接顶及人工假顶冒落混入煤中,分层开采时,要进一步提高再生顶板和人工假顶质量。(3)度和开采厚度合理选择采煤机组及滚筒直径。滚筒直径大小应与开采煤层厚度相适应,使之不割顶及底板,要合理操作采煤机组,在采煤机割顶、底板后要及时调整采高,减少破肝,遇断层、褶曲或其它特殊条件时,应超前处理,所处理的肝石应擢入老塘,同时在机组工作面上下缺口时要严格操作,做到煤岩分擢,把肝石擢入老塘。(4)综采工作面:要根据顶底板岩石性质结构及煤层开采厚度合理选择支架和采煤机型号:要采用割煤、推溜、移架铺联网“四位一体”正规的作业方式、减少空顶面积和空顶时间。

18、同时,在采煤机割顶、底板后要及时调整采高,减少破肝。(5)对于放顶煤工作面,一方面要选择合理的放顶煤工艺,另一方面要建立严格的放煤操作制度,减少顶板研石混入煤中。(6)分层开采工作面,在上分层开采时应严格控制采高,确保下分层开采煤厚。1 7)在工作面遇到断层、煤层变薄带、破碎带及褶曲时,要制定相应处理措施,必要时可重开切眼,越过断层带和变薄区,提高煤质。2 .掘进工作面煤质管理(1)要合理的选择巷道位置,尽量不挑顶或卧底掘进,避免破坏顶底板,使煤层在巷道断面内占的面积最大。(2)掘进放炮时,要选择好炮眼位置,尽量不崩碎顶板和底板,在遇夹石层时,其炮眼位置应与夹石层平行,炮眼与夹石层距离以不破碎

19、夹石层为准,便于拣砰、分装、分运;在遇断层、褶曲或破碎带时,要加强顶板支护,防止冒顶,减少砰石混入煤中。(3)用各种机械进行掘进的工作面,一般以防止破顶破底为主,遇夹石层、断层、褶曲等可采用爆破法超前处理,单独存放运输。3 .井下煤炭运输和存储的煤质管理煤炭在井下运输和储运过程中,应防止砰石、杂物等混入煤中。(1)采掘过程中采出的砰石以及施工或维护中产生的砰石,都要单独装车和运输。施工用的料车等,尽量做到专车专用,否则应将车底清理干净后再装煤。(2)井底车场应设专人看管,发现煤砰石混装的车子,不准翻入煤罐笼,应拉到研石线单独处理。(3)采掘、维修等工作中混入煤中的雷管、火药等必须及时拣出,混入

20、煤中的木头、铁器等杂物也应减少到最低程度。(4)溜煤眼或煤仓中的煤不要放空,以免煤入仓(眼)的落差过大使煤破碎。(5)应提高煤流运输系统的灵活性,以使在需要时,将不同质量的煤分别运输。4 .毛煤水分管理(1)采煤工作面要做到停机停水。(2)井下要有通畅的排水系统,巷道、回采工作面的排水不可通过溜煤眼或煤仓。溜煤眼和煤仓不应设在出水的岩层中,避免增加煤的水分。(3)加强工作面顶板、底板及采空区的水源管理,避免混入煤中。(4)要进一步减少井下运输过程中巷道的淋水混入煤中。(七)各矿必须制定科队毛煤质量与工资挂钩考核办法,并严格执行。二、选煤厂煤质管理(一)选煤厂生产过程日常技术检查要以选煤厂技术检

21、查规程为标准,严格执行。(二)应加强选煤厂生产过程日常技术检查,严格按规程操作,确保数据及时、准确、可靠,切实指导选煤生产。(三)各矿应严格按照用户对产品质量、规格的要求,合理组织选煤生产,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四)严格选煤生产过程各环节质量指标控制,从原煤入厂、洗选加工到最后装仓装车,要建立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做到上道工序必须为下道工序负责。(五)必须严格执行各项选煤工艺规程,提高选煤司机操作水平,增强其对原煤质量变化的适应性,确保选后产品质量稳定。(六)选煤厂要依据选煤厂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和优质高效选煤厂试行标准中对煤质技术指标的要求,严格管理,争优创先,使选煤厂生产实现集约、

22、优质、高效。(七)加强筛选和选煤厂机电设备管理,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筛选煤质量,稳定选后产品质量。各选煤厂要高度重视降低洗精煤水分措施的落实,对产品脱水的各工序环节要严格管理,充分利用、发挥现有设备的潜能,使产品水分得到控制。三、商品煤质量管理(一)严格按照公司和用户的要求合理组织煤炭生产和发运,努力控制商品煤质量的灰分、水分及块煤含肝率、限下率等指标,做到煤质稳定,满足用户要求。(二)商品煤必须做到质级相符,符合合同规定。(三)加强选研系统机电设备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以减少对生产和煤质的影响。(四)加强装仓和装车管理。发运装车时要做到根据用户需求,合理组织装车发运,不允许掺杂

23、、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混掺、混装现象发生。加强清车管理,在装车前要将车皮清扫干净,以防止杂物对煤炭产品的污染。(五)杜绝发生重大质量事故,进一步做好煤炭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工作。认真听取用户意见,积极进行用户走访和市场调查,掌握市场信息,及时处理各种质量纠纷。(六)严格出口煤质量管理,认真执行XX集团出口煤质量管理办法,把好出口煤内在、外在质量关,内在质量的各项指标必须符合外商合同要求。外在质量的控制,一定要从火车皮进矿(厂)开始,车车清扫,储装运乃至各生产加工系统除杂设施要完善有效,含杂率力争降到最低。四、煤炭质量检测工作(一)煤质检测1.严格按照有关采制化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各种采制化

24、数据准确及时。2 .采制化人员要有严肃认真、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和作风,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决杜绝采制化弄虚作假。3 .毛煤质量检测:煤层煤样要严格按标准及时采取,及时上报;所采矿井生产检查煤样要有代表性。4 .商品煤必须做到批批采样化验。5 .选煤厂日常技术检查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收集数据准确可靠,用于指导生产、销售。6.各种采制化数据上报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各单位报出结果要按实测数值,不得人为扣除误差允许值。7,各种采制化设备设施要完善,并定期进行检定,发现问题要及时维修或更换,确保采制化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五、商品煤质量抽查(一)适应范围适用于各矿商品煤质量的抽查和仲裁。(二)引用标准GB

25、/T18666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GB475商品煤采样方法GB474煤样的制备方法M/T1商品煤含砰率和限下率的测定方法GB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211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214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质量检验各方应使用上述标准的最新版本。(三)检验项目1.外运煤冶炼精煤测定Mt、Mad、Ad、Vdaf、S3d、GRlo其它洗选煤及混(末)煤测定MtMad、Ad、Vdaf、S3d、和Qo各种块煤测定Mt、Mad、Ad、VdafSt,d、Q、含砰率、限下率。2 .落地煤测定Mt、Mad、Ad、Vdaf、St,d、Q、GRl、含肝率、限下率。3 .根据

26、需要加测其它分析项目(四)煤炭抽样有关规定1 .抽查人员(1)抽查人员应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并持有有效的操作证书。(2)抽查人员要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能严格按照国标规定的方法操作。2 .采样、制样和化验工具、仪器及设备采样、制样和化验所使用的各种工具、仪器和设备应性能可靠,确保正常使用,并经权威部门鉴定无系统误差,精确度达到要求。3 .抽样程序(1)抽查人员在生产矿(厂)装车点车皮上按照国际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同时填写抽样原始记录,并由采样地单位相关人员签字证明。(2)抽查人员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将煤样制备成化验用煤样,并由煤质中心化验室化验。(3)煤炭质量管理中心对检验结果进行审

27、核、整理、并对被检验煤炭进行质量评定。(4)煤炭质量管理中心将全月抽查情况以通报形式下发到各有关单位。4 ,煤炭质量管理中心将全月定期与不定期对各生产矿(厂)的外运煤的煤炭产品进行抽查,被抽查单位有为抽查提供方便的义务。5 .对需要进行跟踪抽查的煤炭,由煤质管理中心与有关单位进行跟踪抽查。6 .煤质管理中心除对各矿(厂)进行商品煤质量抽查外还要对装车和清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考评。7 .煤炭质量管理中心抽检人员要严格执行集团公司采样、制样、化验监督检查考核办法和产品检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严格监督检查与检验。(五)质量评定1.商品煤质量抽查以煤炭质量管理中心的检验值为标准值,根据被检验单位的报

28、告值与标准值的差值,对被检批煤的质量进行评定。8 .质量评定指标为全水分、干基灰分和限下率,其中有一项及以上指标不合格,则判该批煤为质量抽查不合格。的其它测定项目一般仅作质量参考,不作为质量评定指标。9 .质量评定(1)灰分允许差见表1,符合规定的允许差时,该批煤灰分指标判为合格。(2)水分允许差见表2,符合规定的允许差时,该批煤水分指标判为合格。(3)限下率允许差见表3,符合规定的允许差时,该批煤限下率指标判为合格。10 灰分允许差煤的品种、允许差(报告值-标准值)混煤、洗混块1.00精煤、喷吹煤0.50洗混煤2.0011 水分允许差煤的品种允许差(报告值标准值)各种煤1.0012 限下率允

29、许差煤的品种允许差(报告值标准值)各种煤3.00六、煤炭质量纠纷、质量事故处理办法(一)煤炭销售过程中,用户对商品煤质量提出异议,并要求处理,此类纠纷属于质量纠纷。经核实,确系矿发商品煤质量达不到用户要求,给用户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属于质量事故。煤炭质量事故包括以下范围:1 采制化工作中弄虚作假、失职、不严格执行国标引起的质量事故。2 .在煤炭开采、洗选加工及装车、发运和运输过程中,出现影响煤质因素而没有及时采取得力措施引起的质量事故。3 .由于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混掺、混装引起的质量事故。(二)处理程序发生煤炭质量事故(纠纷)后,根据事故(纠纷)大小及用户需要,由煤炭运销总公司提

30、出并责成事故发生单位处理,运销公司、煤炭质量管理中心配合。事故(纠纷)发生单位一方面派员到现场处理,另一方面由主管煤质的领导召集有关部门对质量事故(纠纷)进行调查分析,查找原因,分清并追究责任,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上报运销总公司煤炭质量管理中心审查执行。(三)有关规定1.时间规定:接到用户反映后,24小时内必须有答复;若需到现场处理,三天内必须赶到现场,七天内必须有处理结果,并填写好书面的质量事故(纠纷)处理报告单。4 .处理原则:以煤炭送货办法和煤炭购销合同为依据。严格执行XX集团煤炭商务纠纷管理办法。5 .派出人员:一般性事故(纠纷),由事故(纠纷)发生单位自行前往处理;较大的事故(纠纷)

31、,由运销总公司组织,事故(纠纷)发生单位派员参加。第四节煤炭质量管理制度为认真抓好煤炭质量,适应煤炭市场需求,增强公司煤炭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产销平衡,特制定本意见。第一条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落实管理责任制为手段,立足于从源头抓煤炭质量。通过合理配采、筛选,确保商品煤质量,开拓和占领市场,实现优质优价,产销平衡,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第二条主要措施。(一)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煤炭质量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各级管理人员、煤炭生产区队(部),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抓好提高煤质工作措施的落实,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总工程师既是煤炭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又是井下煤炭合理配采

32、的第一责任人,统筹煤炭质量管理工作的安排和指挥;生产副矿长,是井下采掘现场指导的第一责任人,监督检查井下煤炭管理措施落实情况;各采掘区队的区队长,是本单位落实煤质管理具体措施的第一责任人;煤质运销科科长是煤炭验收、拣选、入仓、装车、销售环节的煤质管理第一责任人;煤质运销科煤质工程师,是井下煤层煤样分析、毛煤质量分析,制定商品煤煤质管理措施,各种煤样的采样、化验、抽检等煤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二)严格管理,分口把关。回采煤质量管理:1.正常情况下,采煤工作面应根据煤层赋存厚度变化情况,在规定围适当调整采高,保证做到不割顶,不割底。2.采煤工作面遇断层、底鼓、压梁等构造时,必须由生产副矿长组织技术

33、、调度、安监、区队参加,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割顶、割底围及顺延过渡段围,尽量做到少割岩石。3,加强顶板管理,采煤工作面每向前推进1个循环要及时移架,支架接顶严密,支撑有力,护帮板支撑到位,防止面前冒落或架间漏肝。遇断层构造等顶板破碎时,必须停机带压移架或带压超前移架,防止顶板冒落,影响煤质。4.加强冷却、防尘水管理,杜绝跑漏水。工作面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机要做到开机送水,停机停水,严禁溜子皮带拉水炭。通防科对皮带的防尘喷雾要制作遮挡盖设施,防止防尘水无限量的进入原煤中。5,严禁非煤杂质掺入煤炭,在各采掘工作面及井口设立垃圾桶,将棉纱、包装袋及食品袋等放入垃圾桶,集中回收废物料。各区队要加强对木

34、栅栏、旧皮带、旧风筒等非煤物料的管理,防止非煤物料掺入煤炭中。6 .工作面遇断层影响煤质时,采煤队首先要制定采煤方案,通过调控产量,调整班次等措施,确保毛煤质量达到5200千卡/千克。采煤队配采仍无法达到质量要求,要及时向公司分管生产的领导和部门汇报,制定措施,确定配采方案,通过调控产量、调整工作面等措施,确保煤炭质量稳定。7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必须有保证煤炭质量的措施,煤质运销科技术人员必须参与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审查,并留资料存档。掘进煤质量管理:1 .半煤岩公司车运输的掘进工作面,必须实行分打分装,严禁煤、肝混装。没扒装完不能进行喷浆,以免喷浆料混入煤中影响煤炭质量。2 .加强冷却水,

35、防尘水管理,杜绝跑漏水。必须经生产技术科同意,确定现场水架位置,正常排水,严禁溜子、皮带拉水炭。3 .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必须有保证煤炭质量的措施,煤质运销科技术人员必须参与掘进工作而作业规程的审查,并留资料存档。煤炭筛选质量管理:1.选煤产品指标确定:根据用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按照优化产品结构,生产适应市场的要求,充分发挥筛选设备性能,搞好入选原煤筛分管理,本着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的原则,确定各产品的质量指标。4 .煤质运销科要制定拣选工工作质量标准,加强对拣选工的教育管理,提高拣选人员的素质,增强拣选工的质量意识,搞好煤炭拣选,保证产品质量。5 .加强对煤炭筛分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修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充分发挥设备的性能。6 .抓好煤炭入仓管理,保证入仓沫煤低位发热量不低于5200千卡/千克,入仓小块煤含沫煤量低于5%o煤炭的储、装、运质量管理:1.根据市场需求,分品种入仓,严禁发生混合入仓现象。2.加强煤场管理,不同品种分堆存放,以质定价销售。3,对所销售的商品煤要求每车一取样,每批一化验,确保产品信誉。4.对工程沫煤做到每天取样化验,按发热量高低分等级存放,分别销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