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生产计划流程制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69249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制生产计划流程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编制生产计划流程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编制生产计划流程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编制生产计划流程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制生产计划流程制度.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制生产计划流程制度生产计划编制程序如图所示。生产计划编制程序示意图1 .准备编制生产计划编制生产计划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预测计划期的市场需求,核算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为确定生产计划提供相应的依据。这就需要确定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预测企业的外部环境条件,分析企业内部的生产条件,并对各种资料与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和综合分析。2 .确定生产计划指标企业必须根据满足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确定和优化生产计划指标,具体包括表5-2中所列的四类指标。3 .分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计算核定企业生产能力,安排好生产进度;确定生产任务,妥善安排产品出产进度计划。既要从时间

2、上保证生产指标的实现,保证产销衔接,又要保证企业生产秩序的稳定。(1)分析供应能力。如果人力不足,则报告人力资源部,由其聘请或抽调人员补充;如果人力充足,则展开供应市场调查,组织货源。(2)分析技术能力。如果技术能力不足,则报告人力资源部,由其补充技术人员。(3)分析机器负荷能力。如果机器负荷能力不足,则由机电部编报设备购置申请。(4)分析人力负荷。如果人力不足,则报告人力资源部,由其补充人力。4 .生产计划的综合平衡生产计划的制订一般先由计划部门提出初步指标方案,然后进行综合平衡,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矛盾,以达到社会需要与企业生产可能之间的相互平衡,使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从

3、而令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产计划的综合平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即测算企业设备、生产场地、生产面积对生产任务的保证程度。(2)生产任务与劳动力的平衡,即测算劳动力的工种、等级、数量、劳动生产率水平与生产任务的适应程度。(3)生产任务与物资供应的平衡,即测算原材料、燃料、动力、外协件、外购件及工具等的供应数量、质量、品种、规格、供应时间对生产任务的保证程度,以及生产任务同材料消耗水平的适应程度。(4)生产任务与生产技术准备的平衡,即测算设计、工艺、工艺装备、设备维修、技术措施等与生产任务的适应和衔接程度。(5)生产任务与资金占用的平衡。5.正式编制生产计划

4、企业最终制订的生产计划必须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编制生产计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依据。(2)预计年度生产计划完成情况。(3)计划年度产量、产值增长水平及产品出产进度安排。(4)生产计划的各项子计划,主要包括原辅料采供计划、设备负荷与购置计划、人力调度计划等。(5)实现计划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6)对各单位、各部门的要求。6.优化生产计划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综合平衡工作,为生产系统的运行提供一个优化的生产计划。所谓优化的生产计划,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有利于充分利用销售机会,满足市场需求。(2)有利于充分利用盈利机会,(3)有利于充分利用生产资源,并实现生产成本最低化。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