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临床输血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71301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临床输血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临床输血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临床输血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临床输血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临床输血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临床输血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临床输血知识点总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临床输血知识点总结静脉输血是在检验科/输血科工作中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指将同血型的全血或成分血(如红细胞、血浆或血小板等)通过静脉途径输入体内。输血作为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现整理相关知识点,欢迎各位小伙伴转发分享。临床输血的适应症1、大量失血主要是补充血容量,用于治疗因手术、严重创伤或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低血容量休克。2、贫血或低蛋白血症常因慢性失血、烧伤、红细胞破坏增加或清蛋白(白蛋白)合成不足所致。3、重症感染全身性严重感染或脓毒症、恶性肿瘤化疗后致严重骨髓抑制继发难治性感染者,当中性粒细胞低下和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输入浓缩粒细胞以助控制感染。但因输粒细胞有引起巨细胞病毒感染

2、、肺部合并症等副作用,故使用受到限制。4、凝血异常输入新鲜冰冻血浆以预防和治疗因凝血异常所致的出血。根据2000年卫生部输血指南建议:Hb100gL不需要输血;Hb70gL可输入浓缩红细胞;Hb为70100gL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输血。对于可输可不输的患者应尽量不输。交叉配血管理制度1、采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2、输血科(血库)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正确无误后进行交叉配血。3、凡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浓缩血小

3、板等患者,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应ABO血型同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凝血因子应ABO血型相同或相容输注。4、进行交叉配血前要做抗体筛选试验。5、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输血前的三查八对制度1、三查查血液有效期及血袋、查血液质量、查输血装置2、八对受血者血样的采集: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贴好标签。取血与发血: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及配血试验结果

4、,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输血指征参考标准1、红细胞(14岁的成人标准)内科:Hb60gL或HCt0.20,慢性贫血患者;Hb70gL或HCt70岁高龄);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严重缺氧(晕迷、各种休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外科:Hb70gL或HCt65岁高龄);严重缺氧(持续晕迷、难以纠正的休克);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X特别说明: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果Hb假性偏高,应首先采取合适的扩容剂扩容,

5、然后再检测血常规。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报告;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48小时,次选第24或72小时;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2U红名田胞=Hb-Iog/L或HCt-0.03;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关于检测误差,判定标准可放宽+10%。儿科调查参考标准儿科(4个月)出生24小时:Hb120gL;Hct0.36o一周内:累计失血达血容量10%。急性失血:血容量的10%oICU:Hb120gLo慢性低氧血症:Hb110gLo迟发性贫血:Hb4个月)急性失血低血容量,对其他治疗无反应。围手术期贫血急症

6、手术或手术期间失血量总失血量15%。围手术期贫血,药物治疗难以纠正。Hct24%:放化疗期间慢性原发性或获得性系统性贫血。Hct100gL:遗传性血红蛋白病的高量输血2、冰冻血浆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无生物制品时);DIC急性期;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急性大出血后的大量输血(自身血容量),PT或APTT延长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2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血浆置换或人工肝;肝素抗凝时补充抗凝血酶原In(心外循环I特别说明:搭配血:整个住院期间并未发现血浆输注指征,但24小时内习惯性按照2U红细胞+20Oml血浆或类似处方,或当天输2U红细胞,第二天输200

7、ml血浆,两者反复轮替输注。非血浆输注适应征:烧伤外科早期(24h=复苏扩容);血液稀释,但出血量70%血容量;心外术后抗凝治疗期PT或APTT显著延长或INR5,但无出血症状;低体重早产儿PT或APTT显著延长,但无出血症状。血浆输血目的为扩容、补充营养(白蛋白增强机体免疫力及全血再构成(红悬液+血浆)均为不合理输血。3、血小板内科:血小板计数50乂10八9儿,不输血小板;血小板计数105010八9/L,伴有出血或预防出血,可输血小板;血小板计数5x10八9/L,应立即输血小板。外科:血小板计数10010八9儿,可以不输;血小板计数50x10八9/L,应考虑输;血小板计数是5010010八9

8、/L,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如术中出现不可控制渗血,不受限制。4、冷沉淀纤维蛋白原缺乏0.8gL;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In缺乏症(无生物制剂时重要原则:对于可输可不输的患者尽量不输!输血反应、并发症及其防治输血可能会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但是只要严格掌握上述输血指征,遵守输血操作规程,大多数输血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是最常见的早期输血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输血后12小时内,表现为寒战、高热,伴头痛、恶心、呕吐和皮肤潮红,血压一般无变化,持续10分钟至12小时后缓解。2、致热源反应由所使用的输血器具或制剂被致热源污染所致。治疗:发

9、热反应出现后,症状轻者可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口服阿司匹林抑制发热,有寒战时肌内注1寸异丙嗪、氟哌利多。3、尊麻疹和过敏反应尊麻疹反应是最常见的输血反应,表现为皮肤红斑、尊麻疹和瘙痒。预防:输血前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治疗:暂停输血并应用抗组胺药,如30分钟内症状无改善,须停止输血。过敏反应主要为抗原抗体反应,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浆后立刻发生,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腹泻腹痛、神志不清,甚至休克,可危及生命。预防:对有过敏者输血前半小时同时口服抗过敏药和静脉输入糖皮质激治疗:立即停止输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或)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合并呼吸困难者应作气管插管或

10、切开,以防止窒息。4、溶血反应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多为输入ABO血型不合的红细胞所致。迟发性溶血反应发生于输血后710天,主要症状为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以及血红蛋白下降。治疗:立即停止输血;抗休克:应用晶体、胶体液和血浆扩容,使用糖皮质激素;保护肾功能,输入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防止结晶,使用吠塞米和甘露醇利尿;有DlC时,可使用肝素;血浆置换疗法。5、循环超负荷常见于心功能低下、老年、幼儿低蛋白血症患者。主要是由于输血速度过快、过量导致急,的市水肿和心力衰竭,表现为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突发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发绢、咯血性泡沫痰,颈静脉怒张,肺内可闻及大量湿啰音。治疗:立即停止输血

11、,吸氧,使用强心和利尿剂。6、细菌污染反应虽发生率不高,但后果严重。病人的反应程度依细菌污染的种类、毒力大小和输入的数量而异。若污染的细菌毒力小、数量少时,可仅有发热反应。反之很IJ输人后可立即出现内毒素性休克(如大肠埃希菌或铜绿假单胞菌)和DIC。临床表现有烦躁、寒战、高热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发绢、腹痛和休克。也可以出现血红蛋白尿、急性肾衰竭、肺水肿,致病人短期内死亡。治疗:立即终止输血并将血袋内的血液离心,取血浆底层及细胞层分别行涂片染色细菌检查及细菌培养检查。采用有效的抗感染和抗休克治疗,具体措施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相同。预防:严格无菌制度,按无菌要求采血、贮血和输血。血液在保存期内和输

12、血前定期按规定检查,如发现颜色改变、透明度变浊或产气增多等任何有受污染之可能时,不得使用。7、疾病传播最常见的是输血后肝炎,特别是乙型和丙型肝炎,此外还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疟疾、梅毒等。预防: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严格进行献血员体检;在血制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有效手段灭活病毒;自体输血等。8、大量输血的影响大量输血后(24小时内用库存血细胞置换病人全部血容量或数小时内输入血量超过400OmI),可出现;低体温(因输入大量冷藏血);碱中毒(枸椽酸钠在肝转化成碳酸氢钠);暂时性低钙血症(大量含枸梅酸钠的血制品);高钾血症(一次输入大量库存血所致)及凝血异常(凝血因子被稀释和低体温)等变化。当临床上有出血倾向及DIC表现时,应输浓缩血小板。多数体温正常.无休克者可以耐受快速输血而不必补钙才怒昌在监测血钙下予以补充钙剂。在合并碱中毒情况下,往往不出现高钾血症,除非有肾功能障碍。此时监测血钾水平很重要。若血钾高又合并低钙血症,应注意对心功能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