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常用抗抑郁药及其不良反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常用抗抑郁药及其不良反应.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常用抗抑郁药及其不良反应近日,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发布,报告中显示,国内抑郁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国抑郁症患者或超9500万。每年我国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一年之内,每1000名国人中,即有23人患抑郁症。在我们身边15个人中,就约有1位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已然成为心理健康问题重灾区。药物治疗为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也是比较便捷易行的方法。然而,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抑郁障碍患者在初次治疗的前半年里停药,其中部分患者停药原因是无法耐受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决策过程中,准确把握和分析抗抑郁药物的不良反应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重要环节。抗抑郁药不良反应通常多达几十种
2、,临床工作中,医生既要兼顾疗效与不良反应间的平衡,又要顾及患者躯体疾病治疗,难以快速、准确的做出最优决策。药物分类A:帕罗西汀B:默伏沙明SSRk:选择性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代表药物抗抑郁药问世于上世纪50年代,包括传统抗抑郁药和新型抗抑郁药以及其他。传统抗抑郁药主要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其代表药为吗氯贝胺和异丙嗪;三环类(TCAS)代表药为阿米替林和丙咪嗪;四环类抗抑郁药物的代表药为麦普替林和米安色林。新型抗抑郁药主要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其代表药主要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配普兰和艾司西配普兰;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
3、摄取抑制剂(SNRIs),其代表药为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和米那普仑;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再摄取抑制剂(NASSAs),其代表药为米氮平;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NDRIs)其代表药为安非他酮,其他抗抑郁药还有圣约翰草、黛力新、阿伐美拉汀。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2版)中将抗抑郁药物分为4个推荐等级:A级:优先建议,主要包括SSRIsxSNRIsxNASSAsxNASSAs;B级:建议,主要包括5-羟色胺平衡抗抑郁药、选择性去甲肾上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剂等;C级:一般建议,包括吗氯贝胺;D级:不建议。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当今处方最广泛抗抑郁药,除治疗
4、抑郁外,还可用于焦虑障碍、强迫障碍及少部分双相情障碍的患者,已是临床精神疾病常用药物。新型抗抑郁药的使用量迅速增加,但其在中毒自杀中使用的风险有可能被低估。选药原则1 .个体化用药医师需结合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既往治疗及用药史等,除应了解拟选药物潜在副作用及配伍禁忌,充分评估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等多方因素后,拟定合适得药物种类及剂量,若患者伴有睡眠问题则应优先考虑兼顾改善睡眠药物,对于老年患者原则上还应避免选用不良反应较多药物。2 .全程评估治疗前、中期需要定期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评估,不同时期,评估内容及重点有所不同,治疗前应充分判断患者病情,伴发疾病情况、社会功能及家庭支持等,
5、治疗中则应更多关注治疗前后,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及药物反应。3 .联合用药一般不推荐主张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多用于难治性患者。常见不良反应1 .一般反应SSRIs最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激越、坐立不安,性功能障碍等,少数SSRIs药物还会增加跌倒及体重增加风险;SNRIs常见不良反应也包括恶心、呕吐、激越等,此外SNRIs还可引起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口干、便秘等与去甲肾素能系统相关不良反应。2 .自杀倾向抗抑郁药使用与自杀倾向目前尚无定论,部分临床研究显示,与安慰药比较,抗抑郁药物引起儿童青少年自杀或增加自杀风险的概率增加。2004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首次对青少
6、年使用抗抑郁药发出黑框警告。认为其与疾病性质可能相关。因多数情况下,青少年更可能是双相障碍,或为混合发作,容易被认为是抑郁症,从而使用抗抑郁药物。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患者更容易冲动、激越、激惹,从而发生冲动性自杀。3 .5-HT综合征(SS)SS是伴随患者大量使用5-HT能抗抑郁药物而逐渐出现的综合征。近年来已引起重视,SS发生率不高,但也时有发生。有报道显示,SS也出现在其他可能影响血清5-HT水平的药物,如曲马多。临床主要表现恶心、呕吐、焦虑、肌张力增高等,也可能有意识模糊,可以有植物神经症状,与血清素过度增加有关,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因此,对SS的早期识别应足够重视,及时停药并进行内科紧急
7、处理。4 .代谢综合征抗抑郁药引起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小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但米氮平及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可引起体质量增加,血糖和血脂升高。这些代谢综合征发生率不定,但某一二个指标异常很常见。,抗抑郁药能够增加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其机制主要包括食欲改变/体质量影响、镇静/嗜睡、饮食结构变化、胰岛素受体敏感性改变、葡萄糖转运蛋白改变效应、抗胆碱能活性、神经肽/脂肪因子、皮质醇调节障碍、肝脂质生物合成增加等。参考文献1 .高贵元,黄捷,刘丹,等.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21,018(001):52-55,70.2 .程荟菱,张玲.抗抑郁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进展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21z21(4):4.3 .朱建峰,金卫东.抗抑郁药物的不良反应几医药导报,2018z37(10):5.4 .廖睿,陈宝安,许钱唯,等.抗抑郁药物中毒的诊治进展J中外医疗,202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