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课堂用).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72634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课堂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课堂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课堂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课堂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课堂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课堂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课堂用).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之修辞手法,解答表达技巧类型的题目,一般分四步走:()指出诗歌用了何种手法;(手法)()结合诗句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该笔法的;(具体分析)()使用手法的效果。(表达效果)(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感情),一、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双关等。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1、比喻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的作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

2、山色镜中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兰溪棹歌 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诗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一);把“凉月”比作“眉毛”:把“水面”比作“明镜”(步骤二);比喻手法不仅写出明月弯弯、垂挂天边的情态,还写出了水平如镜的特点,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生动形象(步骤三),传达了作者对越中山色由衷的赞美之情。(步骤四),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尾联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形象生动,山水浑然一体。,庐山瀑布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问:这首诗的第三联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全诗分析。,这首诗的第三联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庐山瀑布比作白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2、拟人(比拟)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如: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新晴(刘颁)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4、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第三联采用拟人的手法。(1)“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2)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3),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首诗的后两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后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1)“两”、“相”二字把人和山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敬亭山人格化,(2)生动的(3)写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4),3、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5、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终岁不闻丝竹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孤帆一片日边来。,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是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1)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2)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3)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4),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思考:第二句诗用了什么手法?“马策”和“刀环”都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前者指战马,后者指武器,合起来指代

6、战争,一、二两句表达了对战争的怨恨之情。,4 夸张的作用,1.突出地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夸张,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夸张的手法(1)愁生白发,诗人在一、二句中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2)可见愁思的深重。(3),(福建高考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答: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步骤)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步骤),同

7、时这两句诗想象奇特,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步骤)。,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注】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注】龙钟:湿漉漉的样子。问题:“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诗人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泪下如雨湿袖难干,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诗人托入京使捎话时内心波澜起伏,深切思念亲人的心情可见一斑。,5、双关(隐语)、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双关。恰当地运用双关

8、,可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也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表面写自然之春天,实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竹枝词 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诗的最后一句采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1)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2)含蓄的(3)表达出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希望而又疑虑、欢喜

9、而又担忧的微妙心理。(4),6、对偶 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做对偶。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对偶的作用,2).形式工整,有音乐美,1).便于吟诵,易于记忆,3).表意凝炼,抒情酣畅,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答: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三四句中“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分析)对偶的运用,使得本诗语言更加简练、整齐,写出了诗人“春行”途中的所见所闻

10、:有山有树,有花有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花自落”、“鸟空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宁静,(效果)也透露出了作者的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感情),7、互文 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互文修辞的运用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主人下马客在船烟笼寒水月笼沙秦时明月汉时关,8、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双调蟾宫曲 阿鲁威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

11、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第二联用一问一答的设问形式点出人物(牧童)和地点(杏花村),一幅充满、充满想也情趣的画面跃然纸上。,清明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反问,9、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叠题乌江亭(王安石)有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尾联是王诗针对杜牧题乌江亭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而使用反问句式,提出看法:项羽人心丧尽,江东子弟不可能

12、为他卷土重来。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10、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格叫反语。,反语的作用或批判讽刺,或风趣幽默。,反语,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1.通感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不仅表现为具体事物之间相互比拟时的感觉挪用,还表现为将抽象事物具象化时的心灵沟通。如: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诗人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因为羌笛所吹奏的是梅花落的曲调,于是由笛声想到了梅花,仿佛风吹散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飞满关山。关山是没有梅花的

13、,战士们由此想到了家乡的梅花,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12、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运用反复可以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通过“争渡,争渡”的反复,表现了主人公快速划桨的急切神态,写出了少女们的热情活泼,无拘无束,顽皮好胜的天然情态。,(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答:用了比喻手法(步骤一)把水面比作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槛柱,(步骤二)

14、生动形象地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步骤三)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步骤四),(2005全国卷三)雨后池上刘敏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槛。东风忽起垂柳舞,更作荷心万点声。,(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练一练,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练一练,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比拟,如说新月“学”扇。,村 行 王

15、禹稱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练一练,动静结合。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勾勒出秋日山林的特有美丽。拟人的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对偶的手法,对仗工整。“万壑”对“数峰”,“有声”对“无语”,“含晚籁”对“立斜阳”。,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

16、别频啼四五声。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1),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2)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3)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4),春 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2)诗的后两名既写惜春之情,又有思乡之意,请分析其写作特点。,这两句语言平易,但使用拟人手法,想象独特。(1)上句写春风吹拂思乡的梦,下句写梦追逐着风,一吹一逐,富有表现力,使人联想到诗人家乡也是春天。仿佛诗人在梦中伴随春风,一起回到故乡,又仿佛诗人舍不得春天,而追随春风而去,

17、(2)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风的善解人意、多情,(3)表达思乡之意,惜春之情。(4),咏 风 王 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户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风声。(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作简要分析。(2)这首诗写“风”,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答:(1)“诗眼”是“有情”二字。全诗扣住“风”的“有情”二字来写。前面从“有情”写它带给林壑以清爽,后面又由“有情”赞美它“为君起风声。”(2)这首诗以“风”喻人,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首句描写风起,次句用一“加”字仿佛风是急人所需的有意行动。下面写风的活动,用“驱”、“卷”、

18、“寻”、“出”、“为君”等字眼,对风进行拟人化的描写,(2)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3),比拟与比喻的区别,比喻,岸边的垂柳醉汉似的摇晃着,岸边的垂柳醉了似的摇晃着,比拟,(2010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岁 暮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借代,(1)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争;(2)与后文“

19、鼓角”相映,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3),(09江苏卷)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膏锋锷”:兵士的血滋润了兵器的尖端。这首词中“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第一步指出手法)借代。(第二步解释怎样运用手法)“珠翠”指妇女佩带的首饰,指代

20、宫女。(第三步说明表达效果)词句写汴京皇宫内,宫女成群,歌舞不断,一派富庶升平气象。,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答:(1)“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2)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寄左省杜拾遗(岑参)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薇。晓随天

21、仗入,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注 杜拾遗:即杜甫。岑参与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初同仕于朝;岑参任右补阙,属中书省,居右署;杜甫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丹陛:皇宫的红色台阶,借指朝廷。曹:官署。紫薇:古人以紫薇星比喻皇帝居处,此指朝会时皇帝所居的宣政殿。中书省在殿西,门下省在殿东。天仗:皇帝的仪仗。御香:朝会时殿中设炉燃香。(2)“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结尾两句运用反语,揭露和讽刺了封建统治者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昏庸,表现了诗人对唐王朝的失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