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寄生虫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72986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常见寄生虫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儿科常见寄生虫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儿科常见寄生虫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儿科常见寄生虫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儿科常见寄生虫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科常见寄生虫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常见寄生虫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见寄生虫病肠寄生虫病是小儿时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烧虫、蛔虫最为普遍,姜片虫、钩虫的发生,有地区性,在流行区域发病率也高。肠寄生虫病的感染,以虫卵污染食物经消化道吞入为主,也有从皮肤侵入的。蛔虫病蛔虫又称长虫,状如蚯蚓。由于进食虫卵污染的食物而感染。虫卵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寄生于小肠,耗伤脏腑气血,吸取精微,故蛔虫病患儿往往面色萎黄无华。蛔虫在静止状态下,临床无自觉症状;活动时,则可引起脐腹阵痛;如绞结成团,可引起肠梗阻;钻进胆囊,可引起胆道蛔虫症,若不及时治疗,可以发生危险。【诊断】1.脐腹周围阵发性疼痛,而检查无明显压痛,痛止后,一切如常,或有排虫史。2 .面部常有大小不等的白色班点(虫

2、斑),巩膜可有蓝点,下唇内侧有散在的白色小颗粒,腹痛时,腹部可触到条索状物,时聚时散。3 .大便检查可找到蛔虫卵。4 .上腹剑突偏右处有钻顶样剧烈疼痛及呕吐者,提示有胆道蛔虫病的可能。脐腹剧痛伴呕吐、便秘、腹部有包块,提示有蛔虫性肠梗阻的可能。5 .脐腹疼痛伴呕吐,需要和急性阑尾炎鉴别。后者腹痛偏于右下方,麦氏点有明显压痛,伴低热,查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都升高。【治疗】辨证可分蛔虫证和蛔厥证。治法总以驱虫为主。若见剧烈疼痛,需先安蛔定痛,然后驱虫。一、辨证论治1.蛔虫证脐腹疼痛,时作时止,纳少,或吐清涎,夜间磨牙,或见面有虫班,巩膜出现蓝点,苔脉无异常。此蛔虫内踞、肠胃不和、肝木偏旺所致。

3、治法:驱蛔杀虫,兼理肠胃。方药举例:川楝根皮30g,槟榔30g同煎,早晚空腹服,连续3天。此方有杀虫排便作用。亦可采用使君子12g,槟榔IOg,芜英、鹤虱、苦楝子各10g,甘草5g煎水服。2.蛔厥证(即胆道蛔虫),详见外科急腹症篇。二、中成药乌梅丸每次5g,每日3次。适用于蛔虫病腹痛呕吐证。驱蛔丸每次23g,每日1次,早晨空腹时服,白糖水送下。三、简易方药使君子肉(炒熟),每岁每日12粒,磨细吞服。最大剂量不超过20粒,分3次服,连服3天。服时勿吃热食,防止呃逆。苦楝根皮,1岁左右24g,23岁30g,46岁50g,1014岁60g,水煎分2次服。有驱虫作用。槟榔10g,苦楝皮10g,使君子肉

4、6g,研碎调成糊状敷脐上。有驱虫作用。【预防与护理】1.做好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工作,加强粪便管理,保持水源及食物不受污染。2 .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应洗手,常剪指甲,不在地上爬玩,不吃生菜及未洗净瓜果。3 .腹痛剧烈时,注意有无面晓、时冷等蝠厥症状。4 .服驱虫药后注意有无头昏、呕吐、腹痛等反应,并注意大便中有无成虫排出及其数量。烧虫病烧虫寄生于大肠或小肠下端。肛门作痒为本病特征。患儿带有虫卵的指甲和手指,常是造成自我感染或传染别人的主要原因。【诊断】1.肛门经常作痒,夜间在肛门口有白线样小虫爬出。5 .常有轻度腹痛。女孩患者可因虫体进入阴道而发生阴道炎而出现阴痒、白带等。6

5、.肛门拭子检查可找到烧虫卵。【治疗】一、内服药苦楝根皮、使君子肉,剂量、服法,参见蝇虫病。二、外治法1.每晚临睡前以韭菜煎汤洗肛,或打汁滴入肛门,每次35滴。2 .百部30g,浓煎2030ml,每晚作保留灌肠,连用7天,有驱虫作用。3 .食醋适量,加温水2倍,搽肛门周围。4 .驱虫胶囊(百部15g,苦楝根皮30g,鹤虱15g,共为细末,装入大号胶囊),每晚临唾前纳入肛门,每次1个,连续1周。5 .百部150g,川椒60g,苦参20g,明研10g,加水500ml,煮沸2030分钟,待温,每次用1530ml,睡前保留灌肠,连续34次。6 .光明眼药膏,每晚9时,将药膏挤入肛内,并在肛门周围皱裳处涂

6、抹,连抹5天,有止痒作用。7 .百部15g,鹤虱15g,苦参15g,白矶10g,雄黄3g,樟脑1g。水煎熏洗肛门,有驱虫止痒作用。【预防与护理】1.加强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2.床上被单及患儿衣裤应勤洗勤换,用开水烫洗煮沸以杀死虫卵。3.注意患儿肛门湿烂及瘙痒情况,唾眠后注意有无成虫排出。姜片虫姜片虫形如生姜片,故名;色红,又称赤虫。由生吃水生植物如菱角、芟白、孽养或吞入姜片虫囊拗而发病。【诊断】1.一般无临床症状,有的可见轻度腹痛、腹泻或恶心、呕吐,严重的有精神委靡、腹胀浮肿等。2.有进食生菱角、生孳界等水生植物史。3.大便检查可找到姜片虫卵或肉眼看到排出的姜片虫。【治疗】辨证论

7、治本病的治法当以驱虫为主。如胃肠症状明显(腹泻、浮肿等),治法宜先健脾和胃,待症状消失后,再予驱虫。1.健脾法方药举例:党参、白术、山楂、鸡内金各IOg,广木香6g,砂仁2g。加减:腹胀浮肿,加陈葫芦10g,五加皮10g,车前草30g,川椒目3g。2.驱虫法(1)槟榔30g,击碎后用清水500ml浸1夜,浓煎1小时,空腹1次服,连服23天。(2)槟榔10g,大黄6g,黑白丑1.5g,共为细末,分2包,每日1包,空腹时糖水冲服。【预防与护理】生吃水生植物如菱角、羊葬等要洗刷干净,并经沸水浸烫片刻,或用刀削去外皮方可生吃。患病的儿童,要加强营养。钩虫病钩虫幼虫从人体皮肤侵入,寄生于小肠,发育为成虫

8、,吮吸血液,使人产生贫血,出现面色萎黄、全身无力等症,故俗名“脱力黄胖病”。在部分流行地区,幼婴儿感染钩虫的机会亦很普遍,严重影响了小儿的生长发育。【诊断】1.在流行地区有赤脚下田以及手足皮肤瘙痒史。2 .可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少数病人有喜嚼生米、泥土、石灰等异嗜现象。3 .后期有面色萎黄,活动时心慌、气短,全身无力,浮肿等症状。4 .大便检查可找到钩虫卵。【治疗】本病当以驱虫为主。严重贫血的先予改善贫血,再予驱虫;有脾虚湿困症状者,补脾燥湿。1.驱虫贯仲2030g,苦楝根皮、土荆芥、紫苏各15g,煎汤服。年龄小者酌减。每日1剂,连服3天。雷丸末,每次IOg,每日1次(或每天IOg分2次服),连服3天。适用于年长儿。2 .补血绛矶丸,7岁以上每次23g,每日12次;37岁,服药剂量减少1/4O3 .健脾燥湿党参、白术、茯苓各10g,陈皮、木香各6g,法半夏10g。便稀加炮姜610g。【预防与护理】1.加强粪便管理,勿使赤脚、赤身着田。尿布高挂晾晒,勿使落地污染。4 .症状重者,要充分休息,加强营养。5 .有异嗜症患儿,防止吞食泥土、煤炭生米、茶叶诸异物。6 .服驱虫药后,随时观察病情,有无头晕、恶心及剧烈腹痛等反应。并注意排虫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