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百日咳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73006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百日咳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儿科百日咳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儿科百日咳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科百日咳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百日咳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百日咳百日咳系嗜血性百日咳杆菌所引起,多发于冬春季节,是小儿常见的传染病。中医称为“顿咳”、“痉咳”、“疫咳二本病系疫疣之邪,从口鼻犯肺,肺气失宣,上逆而为咳嗽;继则痰热壅肺,气火上逆,而致痉咳加剧,甚则肺络受损,引起咯血;若病程迁延日久,咳伤肺气,可致气阴两虚。若邪盛正虚者,容易产生并发症。【诊断】1.未经预防接种的小儿有与百日咳患者接触史。2 .初起症状类似感冒,咳嗽逐渐加重,呈阵发性、痉挛性发作,咳时颜面炊红,咳毕有吼声;严重的可有呕吐、咯血、眼鼻出血、目胞浮肿和舌系带溃疡等症状。3 .肺部听诊,呼吸音粗。胸部X线透视无异常。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偏高。4 .若有发热、气急、鼻煽,注

2、意可能合并肺炎;如兼见昏迷、抽搐,提示可能并发脑炎。【治疗】一、辨证论治根据病程的长短以及咳嗽的性质,分期辨证用药。1.初咳期初起均有咳嗽、流涕、喷嚏等外感症状,但咳嗽逐日增剧,日轻夜重,且多作呛,舌苔薄白。此为初起外感之候。治法:宣肺祛邪。方药举例:三拗汤加减。制麻黄3g,生甘草3g,杏仁、百部各IOg,牛劳子8g,橘红5g.加减:有热,加黄苓6g,桑白皮10g。夹痰,加法半夏、瓜萎仁各10g。表寒重,加防风、苏叶各6g。2 .痉咳期此期以阵发性痉咳为主证,逐日加重,咳终有鸡鸣样回声,必待吐出大量痰沫或食物才得缓解,咳甚可咯吐鲜血,或巩膜、鼻孔出血,目胞浮肿,舌系带下有小溃疡,苔薄黄或黄腻。

3、此热郁化火,夹痰上逆之候。治法:清肺化痰。方药举例:麻杏石甘汤合泻白散加减。麻黄5g,杏仁、桑白皮、黄苓各IOg,百部12g,生石膏30g。加减:出血,加焦桅子、茜草、牡丹皮各10g。痰多,加半夏、莱腋子或草茄子各IOg0痉咳作呛,加地龙10g,蛛蚣1条。出现惊厥,处理方法见小儿惊厥节。3 .恢复期咳嗽逐渐减轻,次数减少,鸡鸣样回声消失,但咳而无力,气短声弱,或有易汗出、潮热、口干渴、舌质红等症。此为邪去正伤,津液不足之候。治法:润肺健脾。方药举例:沙参麦冬汤合人参五味子汤加减。北沙参、麦冬、天花粉各10g,紫苑6g,百部12g,太子参10g,五味子4g,白术6g。加减:自汗,舌质淡,肺气虚者

4、,加黄黄10g,防风6g。二、简易方药一枝黄花全草30g,水煎服;或白茅根、芦根、丝瓜根各60g煎汤,分3次服。适用于初咳期。娱蚣、甘草等份,每日3次,每次1.52g0适用于痉咳期。胆汁疗法:猪胆汁疗法:猪胆12个,取汁放锅中熬煮,浓缩到1/2量,加面粉适量,拌制成丸如绿豆大,每次57粒,每日3次,连用57天。鸡胆汁疗法:用新鲜鸡苦胆汁加入白糖调成糊状。1周岁以下,3天服1个;2周岁以下,2天服1个;3周岁以上,1天服1个,连服35天。适用于痉咳期。百日咳片:1岁以下,每次1片,每日3次;13岁,每次2片,每日3次;37岁,每次3片,每日3次。适用于痉咳期。三、其他疗法鲜紫皮大蒜5枚,敷料长宽各4.5cm。将大蒜捣泥,放置敷料中心,贴涌泉穴,再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每次贴12小时,5天为1疗程。四、针灸疗法体针尺泽、丰隆、足三里。耳针肺、支气管、肾上腺、神门、平喘。【预防与护理】1.流行期间,保护易感儿,少去公共场所。2 .对患儿和有接触史者,应予隔离至症状消失。3 .应立即清除患儿呕吐物。4 .3个月以上的小儿,即可注射百日咳疫苗。5.独蒜头2个,白菜根30g,白糖30g,水煎成汤,流行期间代茶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