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人兽共患病球孢子菌病的诊治要点.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75220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宠物人兽共患病球孢子菌病的诊治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宠物人兽共患病球孢子菌病的诊治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宠物人兽共患病球孢子菌病的诊治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宠物人兽共患病球孢子菌病的诊治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宠物人兽共患病球孢子菌病的诊治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宠物人兽共患病球孢子菌病的诊治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宠物人兽共患病球孢子菌病的诊治要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宠物人兽共患病球抱子菌病的诊治要点球抱子菌病(coccidioidomycosis)又称圣华金热、溪谷热、山谷热、球泡子菌肉芽肿、沙漠风湿病。本病流行于北美洲西部沙漠地带及墨西哥北部地区,经由中美洲传入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和阿根廷等地区,在欧洲的英国、意大利、匈牙利等国曾有个案报道。我国1958年在天津发现1例,是美国归国华侨。本病是由粗球抱子菌所引起的一种局限性或播散性疾病,可在皮肤、皮下组织、淋巴结、骨骼、肝脏、肾脏、脑膜、大脑或其他组织形成局灶性病变,临床为急性良性无症状的或自限性的呼吸器官原发性感染。一、病原粗球泡子菌是一种双相型真菌,存活在土壤中,在37。C组织内为酵母型,28。C培养基

2、上则为菌丝型,可断裂成关节抱子,其传染性很大。当寄生在人体组织内时呈双壁球形,称为球体。未成熟期球体内部空虚,成熟小球体的直径常为2080Rm,厚壁,充满小的圆形或不规则形内抱子(直径24m),数目可由数个到数百个,呈周边向内排列,内生泡子可被释放,如此循环往复地生长繁殖。粗球抱子菌病理学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肉芽肿反应,伴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完整的真菌小球体周围通常被淋巴细胞包围,伴有浆细胞、上皮样细胞及巨细胞浸润,但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在小球体的破裂处常见,受感染肺可见空洞或钱币样肉芽肿病变。菌体排出体外后在腐物上或培养基上生长发芽延长分支成为菌丝体,分隔明显称为关节菌丝。二、流行

3、病学(一)传染源流行地区可从土壤或灰尘中分离出球匏子菌,亦可由实验中培养的粗球抱子菌而感染。(一)传播途径大多数病例是由吸入含有真菌抱子的尘埃而感染,外伤后接触本菌污染亦可发病。球抱子菌菌丝被吸入呼吸道后,在肺泡中繁殖,产生大量的抱子。早期引起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急性炎症反应,在抱子发育和形成内生抱子的过程中,组织反应逐渐由急性化脓性炎症过渡到慢性肉芽肿,由于临床表现出现较晚,有时要到流行区外才出现明显的感染症状。(三)易感动物常感染人,犬、猫、牛、驴、马、羊皆可感染。(四)流行特征本病呈地方性流行。主要流行于美国西南部、墨西哥北部、巴拿马、阿根廷等国家。人或动物因吸入或接触带抱子的土壤或尘土,通

4、过呼吸道或皮肤外伤引发原发性或皮肤性感染,或者继发性病变。三、致病性(一)对动物的致病性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扩散性两种。1 .原发性感染大部分感染的人或动物感染后有两种症状表现:(I)在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前可能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自然康复。(2)不能产生有效免疫反应时,损伤多发于肺部和皮肤。肺型主要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啰音等;皮肤型则是损伤部位形成硬结然后发展成溃疡面,出现脓肿或流脓,相近淋巴结肿胀。2 .扩散性感染对于扩散性感染的抵抗力猫强于犬。病例多由原发性病菌经淋巴结、血液扩散到全身其他器官,主要损伤肺、肾、脾、胃肠、淋巴结等。剖检可见体表淋巴结患病器官附近淋巴结肿大,肺、脾

5、、胃肠等器官有肉芽性结合,切开可见脓性样物,非钙化。病菌侵入骨骼或关节,引起跛行。(一)对人的致病性1.原发性感染大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只是感染后1021d球抱子菌素皮肤试验呈阳性,部分患者感染后经2周的潜伏期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和急性支气管炎的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重者可见发热、胸痛、咳嗽、无力。广泛的肺部病变可引起进行性发劣,呼吸困难,脓痰或血痰。偶尔出现胸膜积液,有的患者叩诊肺叶有浊音,有散在啰音。X线检查,2/3以上患者可查到肺部病变。原发性肺部病变可自行消退,留下钱币样结节状病变,应与肿瘤、结核或其他可形成肉芽肿的感染相区别,有时出现残留的空洞病变,其大小随时间变化,通常为薄壁状。部

6、分空洞不能自行愈合需手术治疗。有些病人对局灶性呼吸道球抱子菌感染过敏,表现有结膜炎、关节炎、结节红斑或多型红斑的沙漠风湿综合征。粟粒样肺球抱子菌病:此型为原发性肺球抱子菌病的严重并发症,病原菌经血行播散至全肺及肺外其他脏器。常在原发性肺泡子菌病程早期出现,亦可为慢性进行性的晚期并发症,如发于免疫抑制者和有严重基础病和易感种族,临床及X线表现酷似粟粒性肺结核免疫受损的宿主,可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3 .继发性感染在原发基础上继续蔓延和扩大,或在免疫力降低情况下一次吸入大量关节抱子,通过血循环扩散。前者常局限于肺,引起肺空洞或慢性肉芽肿,后者可播散至脑和脑膜、骨骼和关节、淋巴结和皮肤等器官和组织,黏

7、膜及全身各脏器均可受累,但一般不累及肌肉及消化道、肺,重者可致死。继发性皮损:好发于鼻、颊和头皮等处,表现为多发性无痛性结节,中央部破溃,间或呈疣状增生,此型症状重,预后差。四、诊断(一)临床表现(1)发病以青壮年和野外工作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2)原发性皮损多在接种感染13周发生下府样损害,以后形成结节,沿淋巴管分布,似抱子丝菌病,有淋巴管炎和淋巴结肿大,多数可自愈。(3)继发性皮损好发于鼻、颊和头皮等处,表现为多发性无痛性结节,中央部破溃,间或呈疣状增生。(4)黏膜及全身各脏器均可受累,但一般不累及肌肉及消化道、肺,重者可致死。(5)球抱子菌素皮肤试验阳性,血清学试验阳性。(一)实验室检

8、查1 .真菌直接镜检可见内有抱子的袍子囊。室温下真菌培养,可见菌丝、关节抱子。2 .真菌培养从受感染体液或组织标本的培养,或在痰液、胸腔液、脑脊液、引流窦道的病变渗出物直接检查,或在用银或PAS染色的组织活检标本中,检出粗球抱子菌的小球体便可确诊,完整小球体的直径常为2080mo内抱子和细胞壁均呈嗜碱性,H.Eo染色时球囊厚壁染成蓝色,PAS染色时球囊厚壁染成红色或紫色,内袍子染成鲜红色。粗球抱子菌可在多种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白色的绒状霉菌菌落,随着菌龄的增加变成褐色或棕色,室温下真菌培养,可见菌丝关节抱子,痰液培养阳性率为40%60%。确诊需将分离菌接种动物,如小白鼠,接种后IOd内可见腹

9、膜、肝、脾、肺等出现典型的球囊及内抱子。3 .补体结合试验检测抗球抱子菌IgG抗体仍是最有用的试验。血清滴度21:4表明存在现感染或新近的感染,更高滴度(21:32)表示极有可能已发生肺外感染。然而,免疫抑制病人却可能出现低滴度。成功的治疗滴度应当下降。因极少数病例可呈培养阳性,脑脊液中出现补体结合的抗体可确诊球抱子菌脑膜炎。4 .球抱子菌素皮肤试验免疫功能正常者通常在感染后1021d内可出现对球抱子菌素或小球体素引起的皮肤迟发性变态反应,但进行性疾病则特征性地缺乏该反应,由于该试验在地方性流行区多数人呈阳性反应,所以主要用于流行病学研究而不是用于诊断。5 .肺部X线慢性进行性球抱子菌肺炎X线

10、可见肺段或肺叶的浸润阴影,多发性空洞和纤维结节病灶。多数空洞为24cm,少数为大空洞(6cm),典型的为薄壁,周围无明显炎症浸润。粟粒样肺球抱子菌病临床及X线表现酷似粟粒性肺结核。原发性肺球抱子菌病X线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膜反应和胸腔积液。肺内结节病灶起病68周内可消退,极少残留肺部异常,常见的为肺球抱子菌结节及空洞。6 .组织病理学检查在异形巨细胞内可见抱子囊、脓疡、酪样坏死为进行性球泡子菌病的特征病理变化。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有时可见小脓疡,内含有内有抱子的抱子囊,为原发性皮肤球抱子菌病特征病理变化。五、防治措施(一)动物球抱子菌病的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工作,加强通风、干燥,环境、场地等需要经常消毒,避免进入流行区域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对疑似动物采用球抱子菌素皮肤试验进行筛查。可采用两性霉素B或酮康嗖对患病动物进行治疗。(一)人球袍子菌病的防治措施避免进入流行区域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采用球泡子菌素皮肤试验进行早期病例筛查。原发性感染者可通过休息、加强营养等很快康复。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口服酮康嗖遵医嘱。不耐受嗖类药物的患者可用两性霉素B遵医嘱。六、公共卫生在处理伤口、更换敷料及处理污染物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粗球抱子菌培养及相关工作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