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花道的起源及发展状况如何?.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76501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花道的起源及发展状况如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日本花道的起源及发展状况如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日本花道的起源及发展状况如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花道的起源及发展状况如何?.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日本花道的起源及发展状况如何?日本花道起源于中国,最初由隋唐时代佛前供花随佛教一起传入日本。公元593年日本推古天皇册圣德(用明天皇之子)为皇太子摄政,指导政治及文化。自公元607年圣德太子派小野妹子任遣隋使节之后,小野妹子曾先后三次到中国,不断地将中国的礼仪、佛前供花以及供花用的青铜花瓶、祭坛器皿等带回到日本。小野妹子完成使节任务后,皈依佛教,居住在太子创建的六角堂寺院内的池坊(据传池为六角堂内太子沐浴过的水池,坊即太子住过的房,故称池坊),从此致力于佛道修养,将中国佛前供花的精髓与日本的习俗相结合,确定了祭祀插花的最初模式。因此,池坊成为日本插花的发源地,小野妹子为其始祖。日本插花在相当长

2、的时期内,都以寺庙祭坛插花为主导,仅在僧侣中流行,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花型严谨而对称。直至14世纪,足利义满将军十分爱慕中国文化,举力、”花御会”(插花比赛),又仿效中国的七餐供陈之习俗,兴起了“七瓶花赛会”,深得将军、贵族们的喜爱,视为一项娱乐消遣活动,一时在宫廷中盛行。从此,插花便逐渐脱离宗教色彩,步入宫廷、武士、贵族之家,由供花变成赏花,作为庆典和装饰的艺术品。花型虽无前期严谨、苦涩的祭祀味,但仍十分复杂与规范化,重视构图美,又崇尚自然,常以79枝花材构图,并用常绿枝叶相配,这便是早期的“立华”形式。1516世纪以后,日本插花广泛普及,插花技艺得到长足发展,艺术风格有较大变化,除了“立华

3、”花型的完善之外,还派生出“生花”花型,由于其多以3枝花材构图,作品简洁优雅,故很快得以发展和普及。以后插花在日本形成了一定体系,建立了插花理论,著作也相继问世,新的插花流派多有产生。17世纪末,瓶史传入日本,并发扬光大,为此专门创立了宏道流,以后又有“盛花、自由花”等花型,插花在民间普及、盛行,成为一种教养必备的常识。造型不再拘泥于形式,而更趋向自由构思。随着国际战祸不断,日本花道也受到极大影响,特别是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日本花道史上的两次低潮,各流派纷纷解体,花道无人问津。第一次大低潮直至明治中期(20世纪末)才得以复苏。由于受中国清代盆景和盆景式插花的影响,以及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促进了日本花道的改革和发展。过去插花一直被男性所垄断,但自明治维新后,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花道成为女性教养素质的标准之一。在这一时期中,日本插花的新流派、新花型层出不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日本花道发展的第二次转机,因为日本的花道深受欧美各国人民的喜欢和热爱,促进了日本国内花道改革的风潮。目前,日本花道不仅流派众多,花型有特色,技艺高妙,而且活动面很广,其国内和世界各地都有日本花道各大流派的分支机构。可见日本的花道虽然源于中国,但却已演化成其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并走向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