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肿瘤患者治疗的健康教育.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77766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纵隔肿瘤患者治疗的健康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纵隔肿瘤患者治疗的健康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纵隔肿瘤患者治疗的健康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纵隔肿瘤患者治疗的健康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纵隔肿瘤患者治疗的健康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纵隔肿瘤患者治疗的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纵隔肿瘤患者治疗的健康教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纵隔肿瘤患者治疗的健康教育纵隔肿瘤是胸部常见疾病,包括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原发性纵隔肿瘤包括位于纵隔内各种组织结构所产生的肿瘤和囊肿如胸腺瘤、胸内甲状腺肿、支气管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淋巴肉瘤、恶性淋巴瘤、心包囊肿、脂肪瘤、神经原性肿瘤、食管囊肿等,以良性者居多,但不包括从食管、气管、支气管和心脏所产生的良、恶性肿瘤。转移性肿瘤较常见,多数为淋巴结的转移,纵隔淋巴结转移病变多见于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如支气管癌。肺部以外者则原发于食管、乳房和腹部的恶性肿瘤最为常见。一、发病特点1 .上纵隔肿瘤最常见的是胸腺瘤和胸内甲状腺瘤。(1)胸腺瘤:多位于前上纵隔或前中纵隔,占原发性纵隔肿瘤的1415

2、,男女发病率相等。30%为恶性,30%为良性,40%为潜在或低度恶性。良性者常无症状,偶在X线检查时发现。若肿瘤体积较小,密度较大,紧贴于胸骨后,X线检查颇难发现。胸腺瘤多邻接升主动脉,故可有明显的传导性搏动。(2)胸内甲状腺瘤:包括先天性迷走甲状腺和后天性胸骨后甲状腺。前者少见。为胚胎期残留在纵隔内的甲状腺组织,发育成甲状腺瘤,完全位于胸内,无一定位置。后者为颈部甲状腺沿胸骨后伸人前上纵隔,多数位于气管旁前方,少数在气管后方,胸内甲状腺瘤大多数为良性,个别病例可为腺癌。肿块牵引或压迫气管,可有刺激性咳嗽,气急等。2 .前纵隔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半数病例症状出现在2040岁之间。组织学上均

3、是胚胎发生的异常或畸形。畸胎样瘤可分成二型:(1)皮样囊肿:是含液体的囊肿,囊内有起源于外胚层的皮肤、毛发、牙齿等。常为单房,也有双房或多房。囊壁为纤维组织构成,内壁被覆多层鳞状上皮。(2)畸胎瘤:为一种实质性混合瘤。由外、中、内三胚层组织构成,内有软骨、平滑肌、支气管、胸黏膜、神经血管等成分。畸胎瘤恶变倾向较皮样囊肿大,常可变为表性样癌或腺癌。体积小者,常无症状,多在X线检查中发现。若交瘤体增大压迫邻近器官,则可产生相应器官的压迫症状,如上腔静脉受压,可发生上腔静脉综合征;喉返神经受压,则声音嘶哑;压迫气管,可发生气急,患者仰卧时喘气加剧。囊肿向支气管溃破,可咳出含毛发、皮脂的胶性液。胶性液

4、吸入肺内,可发生尖脂性肺炎和类脂性肉芽肿。囊肿有继发感染时,可出现发热和周身毒性症状。3 .中纵隔肿瘤极大多数是是淋巴系统肿瘤。常见的有霍奇金病,网状细胞肉瘤,淋巴肉瘤等。多以中纵隔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但也可侵入肺组织形成浸润性病变。本病病程短,症状进展快,常伴有周身淋巴结肿大、不规则发热、肝脾肿大、贫血等。X线检查显示肿大淋巴结位于气管两旁及两侧肺门。明显肿大的淋巴结可融合成块,密度均匀,可有大分叶,但无钙化。支气管常腾空而起变窄。4 .后纵隔肿瘤几乎皆是神经源性肿瘤。可原发于脊髓神经、肋间神经、交感神经节和迷走神经,可为良性和恶性。良性者有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神经节瘤;恶性者有恶性神经鞘瘤

5、和神经纤维肉瘤。电镜检查发现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肉瘤的超微结构类似,但胶原有所不同。绝大多数神经源性肿瘤位于后纵隔脊柱旁沟内,有时也可位于纵隔,多数有被膜。5 .支气管囊肿可发生在纵隔的任何部位,多半位于气管、支气管旁或支气管隆变附近。支气管囊肿多属先天性,来自气管的迷芽,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通常无症状,若与支气管或胸膜相通,则形成建管。继发感染时则有咳嗽、咯血、脓痰,甚至发生脓胸。二、临床表现(1)呼吸道症状:胸闷、胸痛一般发生于胸骨后或病侧胸部。大多数恶性肿瘤侵入骨骼或神经时,疼痛剧烈。咳嗽常为气管或肺组织受压所致,咯血较少见。(2)神经系统症状:由于肿瘤压迫或侵蚀神经产生各种症状,如肿瘤

6、侵及膈神经可引起呃逆及膈肌运动麻痹;如肿瘤侵犯喉返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如交感神经受累,可产生霍纳氏综合征;肋间神经侵蚀时,可产生胸痛或感觉异常。如压迫脊神经引起肢体瘫痪。(3)感染症状:如囊肿破溃或肿瘤感染影响到支气管或肺组织时,出现一系列感染症状。(4)压迫症状:上腔静脉受压,常见于上纵隔肿瘤,多见于恶性胸腺瘤及淋巴性恶性肿瘤。食管、气管受压,可出现气急或下咽梗阻等症状。(5)特殊症状:畸胎瘤破入支气管,患者咳出皮脂物及毛发。支气管囊肿破裂与支气管相通,表现有支气管胸膜建症状。极少数胸内甲状腺肿瘤的患者,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胸腺瘤的患者,有时伴有重症肌无力症状。三、治疗原则手术为主要治疗

7、方法,原发性纵隔肿瘤,无论良恶性,一经发现,应尽早行手术切除。恶性变可能者、转移者,辅以化疗、放疗。恶性淋巴瘤可放疗、化疗相结合。四、健康教育要求1.教育内容的要求(1)责任护士教会患者本病的诱因、特点、治疗原则、药物知识、自我护理方法。(2)责任护士每日向患者提12个疾病相关开放式问题,并检查各项治疗、检查完成情况,如口服药按时服用等。(3)责任护士能教会患者自我放松训练的方法、心理暗示疗法、音乐疗法。2.教育方法的要求(1)责任护士必须使用语言教育的是疾病知识、治疗知识、护理知识及出院指导。(2)责任护士演示起床三步法、自我放松训练等方法。(3)提供纵隔肿瘤保健知识专题讲座,进行个体化指导

8、。3 .提供教育材料的要求病房向患者提供纵隔肿瘤患者健康教育处方、图文手册、药品说明书、IPAD介绍、电子屏滚动等教育媒体,用多种媒介与方式介绍纵隔肿瘤疾病相关知识。4 .教育频次与反馈要求责任护士每周以提问、直接观察法、行为演示法阶段评价患者知识掌握与行为改变的能力,并能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强化薄弱环节,出院前完成各项教育信息反馈。5 .责任护士能力要求纵隔肿瘤住院患者的责任护士应加强专科能力提升,具备纵隔肿瘤放疗及化疗系统护理知识,以及传递知识能力、相关沟通技巧、心理疏导能力,能根据不同的情况的患者在适宜的时机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式,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有效的健康教育,并能进行教育效果评

9、价。五、评估健康教育学习需求(1)评估患者对本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本病诱发因素、治疗措施、饮食与休息、心理影响因素等)。(2)评估患者对本病现存的护理信念和态度(本病是否能预防;知识获得来源;及时发现、治疗;控制情绪能力;对治疗的期望值)。(3)评估患者行为与本病相关健康行为的关联(吸烟、饮酒、熬夜、饮食习惯、适当锻炼、劳逸结合、预防感冒、积极应对工作、生活压力、心理状态)。(4)评估患者对本病健康教育知识学习的需求。六、制定健康教育目标(1)患者能说出本病的诱因、特点、治疗原则、药物知识、自我护理方法。(2)患者能按时服药、按要求配合各项检查。(3)患者能戒烟酒、合理作息,保证8小时以上睡

10、眠。(4)患者能学会自我放松训练的方法,化疗患者应掌握化疗毒副反应的自我观察,放疗患者应掌握放疗相关不良反应的自我观察,同时能保持良好情绪。(5)患者能学会如何配合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以提高生活质量。七、实施健康教育1 .疾病知识指导(1)向患者讲解本病发病的特点、诱因、及时治疗的重要性。(2)告知患者完善各项相关检查,解释各项检查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如行PET检查时,勿使用含糖高的食物或饮品,检查后加大饮水量,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3)化疗患者定期进行体力状态评分,放疗患者定期进行放疗副反应评估,以保障患者的治疗质量及良好生活状态。2 .治疗指导(1)化疗期间,注意

11、观察治疗后的毒副反应,对于使用箱类强致吐剂的患者,耐心讲解药物对疾病的作用及毒副反应,使用药物后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以加快药物代谢,降低毒副反应。使用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时,指导患者合理选择静脉通路,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患者的血管。讲解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的重要意义,以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2)放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对放疗的耐受情况及不良反应程度,特别是胸部放疗三大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指导患者做好呼吸功能锻炼,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好患者的肺功能。(3) 口服激素药物的患者,详细告知药物使用方法及作用,并督促患者按时服用,有不良反应时应告知医护人员。3 .护理知识指导(1)化疗期间尽量将患者安排在单间或

12、病患少、较安静的房间,避免刺激性气味加重患者不适,引起反射性呃逆加重。化疗期间多饮水,每天至少喝1500200OnIL(约一开水瓶)。为了加快化疗药物代谢,以减少化疗药对肝肾功能及身体的刺激,并请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根据患者当天输液量+饮水量情况,24小时尿量要求在2500350OmL之间为宜。化疗当天至化疗结束7天内患者因药物作用体能下降,易发生晕厥,下床或入厕时家属应随时陪同,防止因头晕、乏力不适发生跌倒及坠床的意外发生。(2)放疗期间的护理1)放射性肺炎的护理指导:早期规范使用药物治疗,刺激性干咳无痰患者可服用止咳药物;痰液不易咳出者可行雾化吸人治疗,并静脉使用化痰药物,正确掌握咳痰的

13、方法技巧。多饮水,进食少盐少油清淡食物,禁食易生痰类食物。坚持呼吸功能锻炼,能有效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可在护理人员指导下锻炼(腹式呼吸或缩唇呼吸)每次1520分钟,每天45次。2)放射性食管炎的护理指导:出现放射性食管炎症状应早期处理效果好,程度越重治疗疗程越长,患者痛苦越大。应及时与管床医生及护士沟通,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行抗炎激素治疗症状可缓解。进食疼痛的患者可进食前含漱漱口水,切勿进食热、硬、有渣、酸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宜进食温凉、清淡、无刺激、营养丰富的流质食物,如鱼汤面、汽水肉、蒸鸡蛋、新鲜果汁等,饭后适量饮水以冲洗附着于病变部位(食道黏膜)的食物,增加放疗的敏感性;进食困难且

14、体重下降明显的患者应静脉补充营养液,因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输注营养液时可能会出现发热、呕吐、食欲下降等反应,故鼓励患者多进食,少食多餐,既经济又安全。3)放射性皮炎的护理与观察指导:伴随放射治疗,照射区域皮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轻者局部皮肤表现为红斑、色素沉着、脱屑,有烧灼、刺痒感;重者出现局部皮肤出血、水肿、溃疡、糜烂、有渗出液、感染等。不同程度反应的护理方法:早期即干性反应时(红斑、刺痒),可涂收敛止痒药物如肤比亚芬、地塞米松霜剂,亦可以涂抹库拉索芦荟。皮肤出现针尖样小水疱、渗液,为湿性反应期,可涂抗炎生肌的油膏如速愈平或鱼肝油软膏等。告知患者应该加强自我观察,出现上述症状及时与医护

15、人员沟通,尽早给予护理干预,通过药物减轻和缓解上述症状。放疗期间应身着棉质、柔软、宽松的低领或无领内衣,放疗照射野皮肤避免摩擦,不可抓挠,脱屑切忌用手撕剥,清洗时可用温水和柔软毛巾轻轻擦拭,禁用肥皂擦洗,避免冷热刺激,禁用碘酒、乙醇行局部消毒,不可贴胶布,可在放疗期间合理使用皮肤保护剂(比亚芬),外出使用防晒工具,避免阳光直射放疗处皮肤。产生口腔黏膜反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如有咽痛可含漱漱口水,泡饮菊花茶、金银花茶等。指导患者放疗中尽量保持体位恒定,以保证放疗顺利进行,请患者妥善保护定位标记(即医生在皮肤上所画的有色线条),如出现印记模糊,请及时找医生重新标记,不得自行描画。(3

16、)治疗期间饮食,避免吃对胃有刺激的辛辣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食多餐为原则。建议患者补充高蛋白质食品,如奶类、瘦肉、鱼、红枣等,黄鳍、黑鱼、猪蹄、牛肉、牛脊髓等,也有助于提高白细胞数量。如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食用健脾开胃食品,如山楂、白扁豆、萝卜、陈皮等。(4)治疗期间每日保证不少于8小时睡眠,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可适当服用镇静药物。治疗期间机体免疫力低下,应防止受凉,避免到人多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脱发可将头发剪短或剃除,外出可佩戴头巾、帽子及假发,以防脱发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并出现皮肤瘙痒不适。治疗结束后36个月可长出新发。4 .心理指导(1)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

17、,针对每位患者进行个性化的答复。(2)每日与患者交流至少5分钟,使其放松心情,观察患者目前状态,有无家属陪伴,有无紧张、压力及其来源。(3)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暗示,对任何幅度的听力提高均表示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帮助患者认识焦虑和紧张的情绪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开朗乐观的心态利于疾病的恢复,保持情绪稳定,以平常心对待生活,勿焦虑。(5)向患者介绍自我放松训练的方法,如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等。(6)与医生共同提供相关治疗及预后的实际信息,建立患者对疾病合理的期望值。(7)个别心理问题突出的患者,可通过心理量表进行测试并给予对症处理。(8)对治疗效果未达预期目标的患者,给予更多的关

18、注,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心理疏导。5 .出院指导(1)建立合理的作息时间,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与情绪波动。(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清淡饮食。(3)改变快节奏生活方式和态度,培养平和、坦然的心态,自我调节生活与工作压力。(4)出院后责任护士回访了解患者的目前恢复情况,指导定期复查、心理安抚、解答患者的疑问并提供其他患者可借鉴的信息。6 .选择健康教育方法(1)对于情绪极不稳定或对治疗不配合的患者进行个别指导。(2)初次确诊的患者,关注患者心理情况,及时与患者沟通,使用耐心的、鼓励性的、指导性的话语。(3)提供知识讲座、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教育图册、病区健康教育宣传栏。(4)集中开展同病室患者健

19、康教育,患者之间相互督促、相互鼓励。(5)护士亲身行为演示自我放松训练的方法。7.健康教育效果反馈(1)患者能否复述疾病知识要点。(2)观察有无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的行为取向。(3)观察有无正确的健康行为。(4)观察是否情绪稳定、焦虑减轻或消除。(5)医生对患者住院期间的遵医行为评价。八、健康教育效果评价(1) 口头提问法。针对患者对纵隔肿瘤放化疗期间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尽量使用开放式提问方式。(2)直接观察法。观察患者治疗与护理的配合度、生活习惯、情绪管理、睡眠等健康行为的改变。(3)每月对本病患者进行抽样评价,计算普及率、知晓率及合格率,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综合评价。(4)定期收集医生反馈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