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安徽中考语文作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588171 上传时间:2021-04-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节的安徽中考语文作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端午节的安徽中考语文作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端午节的安徽中考语文作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端午节的安徽中考语文作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端午节的安徽中考语文作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端午节的安徽中考语文作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的安徽中考语文作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God will not treat hardworking people badly, nor will he sympathize with fake hardworking people. It knows how hard you work.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端午节的安徽中考语文作文 端午节的安徽中考语文作文1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文化,有吃年夜饭的春节,有全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饼的中秋节,但最让我喜欢的还是端午节。一到端午节,我就非常不好受。主要是为屈原“可惜”。他是多么了不起呀!一个大才子,一个爱国浪漫主义诗人。但是他所在国家的皇帝居然一次次听信小人言,最后令他流落民间。这么好的

2、人才都不要,真想挖了这个“狗”皇帝的眼睛,最后这个国家灭亡了。屈原听到了这个消息,因伤心过度而跳河自尽了。因为屈原十分受老百姓爱戴,老百姓想方设法去捞屈原的尸体。但是到最后还是没捞到。老百姓害怕屈原这么伟大的诗人的尸体变成鱼虾的食物。所以就有人把饭团扔到河里。(让鱼虾去吃饭团。)渐渐的就变成了如今的粽子了。说到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就能说好到好久。因为很多人都很迷信,都觉得端午节这一天阴气太重了。所以会有很多人会在身上带一个漂亮的香包。我也有一个很漂亮的香包,因为我的生肖是狗,所以上面是狗的图案,还撒了许多金粉,看起来很漂亮!还会有一些人在家门上插上艾草,因为艾草气味大,可以让那些蚊子不敢靠近出座屋

3、子。我家也是年年插的。不过端午节最大特征还是包粽子,一说到粽子我就直流口水。最让我喜欢的还是肉粽和白米棕。我先来讲讲粽子吧,当你把线拉开,再把粽叶打开,会发现糯米很黏,因为这水煮的过程中,糯米里面的空气都蒸发了!你再去晾干,放上十天二十天都不会坏。但是糯米不易消化,肠胃不好的人还是少吃。怎么样?到了端午节,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了,想无聊都没法无聊,这一天你一定会过的很充实。我爱五月端阳!端午节的安徽中考语文作文2端午节自古是中国的节日,可联合国却将它定为韩国的节日,这毫无道理!荒谬!中国古代用十二天干、二十四地支来计年,而端午正是从中取出二字拼凑而成。这个节日的名称正是中国特有的计年法,这端午节怎

4、么不是中国的呢?再来说说屈原。屈原是两千年前战国时期楚国的宰相,因为被奸臣所害,被贬到了汨罗江当县令。后来楚国灭亡,爱国的他投江自杀了。当地老百姓很想念屈原,划着独木舟将粽子投进河中,由此来纪念屈原。屈原是中国人,战国也是中国的历史时期,这么明显的事例指向一个答案端午节是中国的!每逢端午节,我们都会包粽子,各式各样的粽子很是惹人喜爱。有肉馅的、蛋黄馅的、豆沙馅的几千年来,吃粽子早已成为端午节的标志性活动。而韩国在当时还只是游牧民族,并没有这习俗。中国人开始过节时,韩国还未成型,这端午节当然是中国的啊!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头戏。每逢端午,全国各地的人都会赛龙舟。在江上奋力拼搏的青年,岸边观赛叫好

5、的观众,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赛龙舟是体现中国人团结的运动,因此,赛龙舟是个很好的证明,端午节就是中国的。这么多证据都可以证明,端午节本来就属于中国。联合国怎能将它定为韩国的呢?历史告诉我们:韩国的年轮只有七八百年而端午节的起源是战国时期;虽然几十年中国的确没有放假,可端午节肯定是属于中国的啊!无论从前,现在,还是以后,端午节都是中国的!历史是不会改变的!端午节的安徽中考语文作文3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传统节日吧。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被人们称为龙节、端阳节、重五节、艾节和五月节等等。其中,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另外,古书

6、记载“端”字有开始的意思,因此端午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这就是现在的端午节了。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说起端午节的来历,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呢!让我来告诉大家吧。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爱国诗人名叫屈原。他很有学问,是楚王身边的官员,他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让国家富强起来。但是,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军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纵身跳入江中。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十分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的遗体。人们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

7、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还有许多特有的习俗。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佩香囊。我最爱吃粽子,所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粽子吧。粽子是用糯米加各种配料,再用新鲜的竹叶包裹扎藤,上锅蒸煮而成。喜欢吃咸的就包上咸肉、蛋黄、干贝、叉烧;喜欢吃甜的就放上蜜枣、豆沙、莲蓉。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一阵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香气扑鼻。解开扎绳,剥开粽叶,白白的糯米里包着红红的蜜枣,咬一口,软软的、甜甜的,满口留香。每到端午节,我又想起一首脍炙人口的童谣:“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端午节真是一个欢乐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安徽中考语文作

8、文4端午节前两天,我们昂立作文学校组织一个大型亲子活动。我们每个人都兴高采烈,非常兴奋。在活动开始前,我却睡过了头,差点错过了整个活动。当我刚到达活动地点时,幸好活动才刚刚开始。我一进去就找到位置,赶快坐下来。正听老师讲到: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赛龙舟,饮雄黄酒,包粽子,悬艾叶菖蒲,悬钟馗像,挂荷包,佩香囊等,都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我听完老师讲完后,已经想跃跃欲试了。老师又讲到:孩子们,座位后面是制作香囊的地方。请你们和家长一起制作香囊吧!老师话音刚落,爸爸小声的对我说:“儿子,快过来。”我跑过去一看,哇!原来爸爸已经将香囊做好了。爸爸拿着他所制作的香囊,表现的很得意。

9、我赶忙把头伸过去,让爸爸给我戴上。爸爸却说:“现在不行,待会儿,活动开始了,再戴吧!”我问到:“什么活动?”爸爸刚要说,老师却打断了。“请孩子们走到你们最爱的人面前,让他们为你佩戴香囊。”我又把头伸了过去,爸爸这次给我戴上了香囊。戴完后,我的心里充满了幸福感。下一个活动是为自己的妈妈系上蓝丝带。我心想:我妈妈的学生正在考试,所以她才没有到现场来。想着,我的脸上不禁流露出失望的表情。下个活动是诵读屈原的经典诗词。当我们读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老师说这两句是离骚中的千古名句,被后人广为传颂。最后一个活动是“快乐寻宝”。老师说:“现在会有人给你发一张代金券,你们的任务就是找到更多的卡

10、片,从而获得奖品。快乐寻宝,现在开始!”我等老师说完后,就疯狂地寻找卡片,可是我一张也没有找到。最后,我怀着失望的心情回到了座位上。这次大型亲子活动,虽然我没有获得奖品,但却令我印象深刻。这个端午节活动告诉了我要爱国爱民,忠贞不二。端午节的安徽中考语文作文5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想到明天又可以去外婆家放松缓解学习的压力,心里别提一个爽!第二天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刚刚露出头,爸爸就开车带我来到了外婆家,一到就看见妈妈挺着个大肚子来问我吃早餐了吗,当时自己就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母爱的伟大在这一刻让我的内心更加有所触动。吃过早餐,外婆就准备包粽子了,一听要包粽子我马上就来了精神。首先外婆把泡好的糯米

11、和粽叶拿了出来,然后便问我:“孙子,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我答道:“知道啊,是为了纪念屈原。”外婆又问:“那你知道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吗?”这一问让我愣住了,然后外婆见我答不上来便给我讲起了关于屈原的故事,她说屈原是楚国人,当时楚秦之争,他主张抗秦却遭到了以贵族为首守旧派的排挤与诽谤,随后被楚王免职逐出都城。最后由于没有听取屈原的提议,楚国最终被秦国灭了。屈原在流放途中听闻国家被灭,万念俱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中。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投江自尽,都纷纷拿来粽子、鸡蛋投入江中给蛟龙水兽为食,使屈原的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

12、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听着外婆说完,我不禁赞叹道原来端午节的由来包含着这么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故事。听完故事,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拿出一大一小两张粽叶折出角,然后在折好的角筒里放入一半浸泡好的糯米,接着塞上一小块猪肉,再用糯米盖的严严实实的。可当我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团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一样不停的跳出来,外婆见了连忙过来帮我解了围。接下来就剩包粽子的最后一步扎绳,我想这也太简单了,终于到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大家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绳子,把粽子捆绑了一周,然后还给粽子打了一个蝴蝶结,哈哈,终于大功告成可以开始煮粽子了!我们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煮了一个小时后,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端午节的安徽中考语文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