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85303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深入推进新时代科普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服务大局,坚持统筹协同,坚持开放合作,切实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牢固树立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工作导向,实施新时代科普行动,全面提升科普能力和全民科学素质。到2025年,全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20%,科普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科学传播体系更加完善,全区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加快形成。到2035年,全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25%,科普服务高质量发展能效显著,科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为

2、社会现代化新建设谱写篇章提供有力支撑。二、推动构建大科普工作格局(一)强化各级对科普工作领导责任。落实科普相关法规,把科普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科技创新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建立完善科普工作会议制度,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为全区开展科普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二)夯实各行业主管部门科普行政管理责任。要强化统筹协调,制定科普工作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强化督促检查,按有关规定开展科普表彰奖励。要加强行业领域科普工作的组织协调、服务引导、公共应急、监督考评等,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共同推动新时代各项科普工作任务落实。(三)发挥科普工作社会力量作用。发挥科协科普工作的

3、主要社会力量作用,履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牵头职责,强化科普工作职能,加强科技人文交流,提供科普决策咨询服务。有关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要根据工作对象特点,在各自领域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四)增强学校和科研机构科普工作责任意识。鼓励区域内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加强科普与科研有机结合,发挥资源优势,加大优质科普内容生产、科普资源供给,主动面向社会开放。支持中小学校推动科普与教育深度融合,加强科学教育,组织并支持师生开展科普活动和创新实践活动。(五)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科普社会责任。引导企业加大科普投入,促进科普工作与科技研发、产品推广、创新创业、技能培训等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员工科学素质。鼓励企业结合实际开放科技

4、资源,面向社会提供科普服务。(六)推动媒体发挥科普传播渠道重要作用。推动主流媒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增加科普内容,丰富传播形式。各类媒体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增强覆盖面和实效性。(七)鼓励科技工作者践行科普使命。鼓励科技工作者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运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和推广创新成果。鼓励和支持老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普工作。(八M昌导公民自觉提升科学素质。倡导公民积极参与科普活动,关心科技事业新发展新成就,主动学习、掌握、运用科技知识,自觉抵制伪科学、反科学等不良现象。三、加快实施科普能力提升计划(九)实施基层科普服务提升行动。建立区、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的科普服务体系

5、,依托各类基层综合服务设施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医院、社会组织、科普基地等,广泛开展科普展览、科普讲座、科技咨询、农技推广等活动。(十)实施科普基础设施提质行动。统筹推进科普+文化+旅游+体育+N的融合发展,利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普活动。鼓励引导市场主体建设主题博物馆、主题科普公园、科普创意园、科普产业园等。积极培育创建市级科普基地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十一)实施科普作品创作提效行动。实施科普精品工程,聚焦科技创新文化基因和底蕴,深入挖掘科普内容,推出一批原创科普作品。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导向,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生态环保、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支持创

6、建一批高水平科普创作中心。鼓励科技工作者多形式开展科普创作,举办优秀科普作品评选、科普微视频大赛、科学实验展演汇演、典赞科普作品推选等活动,加大科普作品推广力度。(十二)实施科普活动提档行动。发挥科技活动周、科普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示范引领作用,开展高质量公益科普。结合各类主题科普活动,利用科技馆、市中医院等具有影响力的科普基地充分展示各行业领域科技创新成就。创新开展科普宣传巡演、新时代文明实践讲科技、社科知识五进、大宣讲等科普惠民活动,重点打造科普讲解大赛、公民科学素质大赛等特色科普活动。(十三)实施科普人才队伍强基行动。加强科普专兼职人才培养和使用,建设一支涵盖科普创作、活动策划、

7、决策咨询等各领域的科普人才队伍。建立健全科普志愿者组织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强科普志愿服务组织和队伍建设。(十四)实施科普数字化传播行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打造科普融媒体传播矩阵和科普数字化应用示范场景。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开发科普互动产品。引进科普优质资源,加强科普品牌建设。大力发展线上科普,推动数字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线上科普资源的落地应用,即时、泛在、精准地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十五)实施应急科普协同响应行动。建立应急科普联动协调机制,面对公共卫生等方面突发事件,加强行业部门、专业机构、各类媒体联合行动。建设应急科普专家库。在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等时间节点

8、,开展应急科普宣教活动,提升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十六)实施科普产业发展跃升行动。优化完善促进科普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兴办科普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科普投入,促进科普展教品、科普展览、科普影视、科普出版、科普研学、科普旅游、科技教育、科普网络与信息等产业发展。(十七)实施科普交流开放合作行动。深化区域科普交流合作,积极参加举办的青少年科普交流活动、科普创新发展论坛等活动,加强区域的科普合作。(十八)提升科学素质,增强科普工作能力,助力全国科普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五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信息化等四大工程,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能力。四、积极营造科普工作良好氛围(十九)推动科

9、普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力。拓展各类科技创新基地科普功能,定期向社会开放。将科普工作成效纳入英才计划包干制项目的重要评价指标。开展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的科普宣传,在科普活动中及时向公众普及科学新发现和技术创新成果。(二十)推动科普融入终身学习体系。将增强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培育青少年创新人才。定期举办中小学科技活动。加强幼儿园和中小学科学教育师资配备和科学类教材编用。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和科普志愿服务。将科普内容纳入科技教育培训,列入主体班教学计划,提高科学履职能力。将科普内容纳入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科普资

10、源向乡村流动。实施智慧助老行动,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应用能力。开展老年人健康素养促进活动,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十一难动科普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加强科普领域舆论引导。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增强科普领域风险防控意识和国家安全观念,强化行业自律规范。组织开展宣传月、网络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办好科技工作者日、最美科技工作者选送宣传等活动,培育打造一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加强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建设,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守社会责任、积极发挥作用。(二十二)加强对口帮扶协同发展区县科普工作。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医院、科普基地等与对口帮扶协同发展区县建立结对帮扶机制

11、,深化专业学会、科普基地与村镇结对,有序建设一批科技小院,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向对口帮扶协同发展区县汇聚,助力乡村振W/Xo五、健全完善科普工作保障体系(二十三)强化科普投入。各街镇要将科普列入年度预算,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安排开展科普工作。鼓励通过购买服务、项目补贴等方式支持科普发展。积极争对科普事业发展的项目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通过建设科普场馆、开展科普活动、兴办科普产业等形式加强科普投入,构建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二十四)强化科普奖励激励。优化科普人才发展政策,配合建立健全科学传播专业评价体系,畅通科普工作者职业发展通道。合理核定科普场馆绩效工资总量,对工作成效明显的适当核增绩效总量,进一步调动科普工作者的积极性。(二十五圈化科普监督评估。贯彻落实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政策衔接。开展科普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强科普调查统计、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等工作。强化科普规范化建设,落实科普工作标准和评估评价体系,适时开展科普督促检查。合理设置科普工作在文明城市、卫生城镇、园林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市级评选工作中的内容和比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