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888274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3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8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8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8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8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经济学说史 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第八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1,本章重点问题,约翰穆勒在经济学说史上完成的第一次大综合,第八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2,本章主要内容,8.1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概述8.1.1约翰穆勒经济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8.1.2约翰穆勒的生平和著作8.1.3约翰穆勒经济学说的特点8.2约翰穆勒的经济理论体系8.2.1生产规律与分配规律8.2.2价值理论8.2.3分配理论8.2.4国际贸易理论,第八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3,在经济学说史上,约翰穆勒占据重要的地位。他自认为继承着斯密、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传统。同时,他

2、又广泛吸收了19世纪上半期出现的英、法、德等国的各种政治经济学理论、方法、观点,形成了一个具有浓厚折衷主义特点的理论体系,因而被认为完成了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8.1约翰穆勒经济学说概述,第八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4,8.1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概述,8.1.1约翰穆勒经济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8.1.2约翰穆勒的生平和著作8.1.3约翰穆勒经济学说的特点,第八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5,8.1.1约翰穆勒经济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法的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出现新的变化。(1)19世纪30年代,英法工业资产阶级都已夺取了政权。(2)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趋尖锐,

3、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3)英法在19世纪5060年代社会经济稳步高速发展。在19世纪3060年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第一,阶级利益和阶级斗争形势使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带上了强烈的辩护色彩,辩护论的经济学家聚集在巴师夏的旗帜下。第二,英国欧文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影响下掀起的社会改良运动。第三,约翰穆勒完成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第一次大综合。,第八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6,8.1.2约翰穆勒的生平与著作,生平: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是19世纪中叶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学家,也是著

4、名的社会活动家和社会改良主义者。他是詹姆斯穆勒的长子。他的父亲是边沁的助手和李嘉图的导师,希望约翰能成为他们的传人,约翰3岁开始学习希腊语和算术,自幼聪明好学,10岁通晓世界历史和希腊罗马文学,在幼年时便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3岁开始阅读李嘉图和斯密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他从小就接触李嘉图、边沁,深受他们思想的影响。他十四五岁时曾游历法国,接触过萨伊,也接触过圣西门。著作:18231858年,长期在东印度公司任职,1858年,他得到一笔可以过得相当舒服的1500英镑的年金。1825年开始发表经济方面的论文,1836年任伦敦和威斯敏斯特评论报主编。18651868年他曾当选国会议员。1844年出版论

5、文集经济学上若干未决问题,1848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他还出版了哲学、逻辑学方面的著作。他的主要著作有:政治经济学定义(1836)、逻辑学体系(1843)、论自由(1859)、代议政治论(1861)、功利主义(1863)等。,第八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7,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副标题为“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表明该书不仅仅论述原理,还广泛结合各种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表现了约翰穆勒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现实精神和对人类福利的密切关注。该书分为五编:第一编为“生产”,吸收萨伊生产创造效用和三要素学说,依次论述了生产要素、劳动(及非生产性劳动)、资本(包括资本主义、基本命题、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决定生产要

6、素生产力程度的原因、合作或劳动的联合、大规模生产和小规模生产、劳动增加规律和资本增加规律、土地与生产增加规律的关系等。第二编为“分配”,首先论述了所有制,分析竞争与习惯,叙述奴隶制、自耕农、分益佃农等制度,然后分别论述工资、利润和地租。第三编为“交换”,首先论述了价值、供求法则、生产费用、地租与价值之间的关系;然后论述货币、货币供求、货币制度,讨论“供给过剩”(即经济危机;接着论述国际贸易、国际价值、国际金融;后又论述利率和可兑换纸币的调节;论述各国在同一市场上的竞争;最后论述交换对分配的影响。第四编为“社会进步对生产和分配的影响”,讨论财富增长的一般特征、产业发展与人口,以及与工资、利润、地

7、租的关系,分析利润率下降趋势,讨论静止状态和劳动阶级可能的未来。第五编为“论政府的影响”,分析政府职能、赋税,讨论自由放任原则及其限制。,第八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8,8.1.3约翰穆勒经济学的特点,第一,约翰穆勒的经济学具有改良主义的倾向。他主张用改良的办法来克服资本主义的矛盾,在现存社会内消除社会不平等,以求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第二,约翰穆勒的经济学具有折中主义的特征。这表现在,为适应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需要,他不仅继承了斯密、李嘉图等人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容了萨伊、马尔萨斯、詹穆勒、西尼尔、巴师夏等人的辩护经济理论,而且还吸收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某些观

8、点。他的折中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对当时的经济思想发生过巨大的影响,并对以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进一步演变和发展,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第三,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宣告了仅从生产角度出发研究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的古典经济学的结束。到他为止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从生产出发,研究生产的经济学说,他则综合研究了这些理论。在他之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矛盾充分暴露,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识到,要研究生产就不能抛开劳动,就不能彻底否认,第八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9,8.1.3约翰穆勒经济学的特点,劳动对财富和价值的作用,因而不能彻底否认资本主义的矛盾,于是便离开生产转向研究消费、流通,并走上了主观主义的道路。所

9、以,他的著作标志着资产阶级经济学濒于破产和一代经济理论的结束。第四,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这表现在:他提出分配规律是历史的可变规律,而不是永恒的规律;他仍把劳动看做是决定价值的一个因素,并把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价值决定的法则区分开来;他坚持资本不具有生产力,唯一的生产力是劳动力的观点;他坚持了关东经济学家的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利润同工资成反比的观点;他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中的科学因素。,第八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10,8.1.3约翰穆勒经济学的特点,约翰穆勒建立的折中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是西方经济学发展中的第一个综合体系,他在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

10、的重要地位。为适应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需要,他不仅继承了斯密、李嘉图等人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容了萨伊、马尔萨斯、詹穆勒、西尼尔、巴师夏等人的辩护经济理论,而且还吸收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某些观点。从而使他的理论体系成为一个容纳当时主要经济理论成就的综合体系。穆勒完成的这个综合体系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曾流行近半个世纪,不仅对当时的经济思想发生过重大的影响,而且对以后的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也具有重要影响。如他将精神、心理等主观因素纳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用支出劳动的主观感受来看待劳动,对以后的奥地利学派、数理经济学派强调用主观心理因素来解释社会经济现象具有重要影

11、响;他用均衡来解释商品价值的决定,对马歇尔体系的建立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说是李嘉图价值论和马歇尔价格论之间的一座桥梁。,第八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11,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他把政治经济学看做是研究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他在说明经济规律时,把生产规律与分配规律区分了开来。认为生产规律是永恒的自然规律,是不依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改变的。而分配规律则完全不同,财富的分配完全是人类的制度问题。约翰穆勒在综合各派经济学的基础上,特别总结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逻辑体系和政治经济学定义在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1)他发挥西尼尔“纯经济学”的原则中以最少牺牲获取

12、最大利益的思想,提出“经济人”的概念。(2)他根据“经济人”概念,认为政治经济学实质上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它所采用的方法是演绎法。(3)他提出了趋势法则的概念,即由于干扰因素的影响,或由于经济理论本身的不够完善,所做的判断和预测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精确性,而只能按照预测和判断的方向指出一个趋势。,第八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12,8.2约翰穆勒的经济理论体系,8.2.1生产规律与分配规律8.2.2价值理论8.2.3分配理论8.2.4国际贸易理论,第八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13,8.2.1生产规律与分配规律,他把政治经济学看做是研究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穆勒反对李嘉图关于经济规律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特

13、点。认为生产规律与分配规律具有不同性质。他认为生产规律是永恒的自然规律,是不依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改变的。而分配规律则完全不同,财富的分配完全是人类的制度问题。他决定于社会法律和习惯以及统治者的意志。评价:穆勒反对经济规律的“永恒性”和“普遍性”是正确的。经济规律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客观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与人们社会活动的性质和特点有关,事实上,既不存在永恒的分配规律,也没有所谓的“自然规律性质”的生产规律。而且分配不过是生产的实现,并没有脱离生产规律的分配规律。穆勒把生产规律和分配规律割裂开来,幻想通过改善分配方式来调整资本主义矛盾,也是为了给他改良主义政策提供依据。,第八章约翰穆勒的经济

14、学说,14,8.2.2价值理论,约翰穆勒的价值理论是19世纪中叶以前的各种价值论的综合,是供求论、劳动论、节欲论、生产费用论的折中产物。在价值概念上,穆勒以交换价值代替价值,否认价值实体的存在。在价值决定上,穆勒沿袭了过去的供求论和生产费用论。他完成劳动价值论到生产费用论的演变过程。一、使用价值、价值、价格。穆勒首先区分了使用价值、价值和价格等。他认为,使用价值就是商品满足欲望或适合目的的能力,即效用。他把商品价值归结为交换价值和相对价值。价格是商品和货币的相对价值。二、价值决定问题。约翰穆勒在李嘉图的分类基础上,把商品分为三类:(1)数量有限,供给不能任意增加的商品,如古画、古玩等,它们的价

15、值取决于供求关系。(2)供给数量可以无限增加,其单位生产费用不会提高的商品,如工业品。他认为,这类商品的价值由生产成本决定,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或几乎可以说是惟一的因素是劳动。所以,商品的生产成本对于它的生产者来说,就是该商品在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3)供给数量可以增加,但其单位生产费用会随,第八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15,8.2.2价值理论,之提高的商品,如农产品。其价值取决于最不利条件下的生产费用,也就是最高的生产费用。评价:穆勒的价值理论是19世纪中叶以前的各种价值论的综合,是供求论、劳动论、节欲论、生产费用论的一个折中产物。在价值概念上,穆勒以交换价值代替价值,否定价值实体的存在。在价值

16、决定上,穆勒完全沿袭了过去供求论和生产费用论。完成了由劳动价值论到生产费用论的演变过程。穆勒认识到了需求价格的反向运动,从而有了需求规律和需求价格弹性的初步概念,这些分析被后来的西方经济学家继承和发展。,第八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16,8.2.3分配理论,工资理论。工资基金说。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资本额是一个固定的量,其中用来支付工资的部分称为工资基金,其数量也是固定的。所以,工资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工资基金与人口之间的比例。他认为,在短期内,工资决定于劳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从长期来看,工资是由工人最低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利润理论。在利润问题上,他吸收了西尼尔的“节制论”,并加以补充。他把总

17、利润分为三个部分:利息、保险费和管理工资。认为资本家在生产开始时,预付了工人的工资,进行了“节制”,因而利息是资本家节制的报酬。保险费是对资本家承担投资风险的报酬。管理工资则是资本家管理企业、组织领导生产所付出的劳动和技能的代价。关于利润的来源,他认为是“劳动生产力”。他认为,由于劳动所生产的,第八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17,8.2.3分配理论,食物、衣服、原料和工具所能经历的时间比生产他们所需要的时间长,所以工人还有剩余时间创造利润。这样只要劳动生产力所生产的产品多于所耗费的产品,即使不存在交换,利润也照样存在,他以此驳斥利润来自流通中的观点。地租理论。穆勒认为,地租是优等土地的收获超过劣等

18、土地收获的部分,是使用土地的代价,是一种自然垄断的结果。他的地租理论基本上沿袭了李嘉图的理论。不过,他提到了科技进步的作用。他主张限制地租,用征收土地税的办法使地租社会化。,第八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18,8.2.4国际贸易理论,国际价值由供给与需求法则决定。约翰穆勒首次提出了国际价值决定问题,其内容是,在自由贸易和不存在运输费用的条件下,两种进出口商品的比例,即它们的国际价值不是取决于生产费用,而是取决于供求比例。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生产费用决定商品价值的法则制约商品交换比例的上限和下限。生产费用决定商品价值的法则制约国际间商品交换比例的上限和下限。穆勒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约翰穆勒将商

19、品交换范围从国内市场拓展到国际市场,提出了国际贸易理论,这一理论是他对古典经济学的一大贡献。他还是最先提出国际价值理论的经济学家。,第八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19,8.2.4国际贸易理论,穆勒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性。他把影响价格波动的供求规律看成是在国际市场上起作用的价值规律,用生产费用论来解释劳动价值论对国际价值决定的制约作用。实际上,他在国际需求方程式中所谈的“国际价值”并不是国际市场上商品的内在价值实体,而是交换价值,即用价格代替了价值。它所考察的实际上只不过是供求一致时的均衡价格,而不是国际价值。,第八章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20,本章思考题,一、关键概念 市场价值与自然价值 工资基金说 国际需求方程式二、思考题1.约翰穆勒关于生产与分配规律的要点是什么?2.为什么说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是19世纪中叶以前各种经济理论的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