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反应的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接种反应的处理.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预防接种反应的处理,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杨 葵,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预防接种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二、服务内容(一)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管理。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二)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根据需要,开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强化免疫、查漏补种和应急接种工作。(三)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口头、广播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在边远山区,可采取入户巡回的方式进行预防
2、接种。(四)接种前的工作。接种前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品种。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告知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可口头告知,并记录告知和询问的情况。,(五)接种时的工作。接种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核对无误后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接种月(年)龄、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六)接种后的工作。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上记录,有条件的地区录入计算机
3、并进行网络报告。与儿童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七)处理、报告和登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如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人员应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报告和处理。同时应及时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卡。,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一)接种单位要求。接种单位必须为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并具备有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进行疫苗的领发和冷链管理,保证疫苗质量。(二)接种人员要求。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县
4、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方可上岗。(三)主动发现预防接种对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积极通过民政、公安部门等多种渠道,采取各种办法,主动发现未建卡建证的儿童。(四)接种服务。至少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合理安排接种门诊日,有条件的机构每周至少开展2次接种服务。,疫苗免疫程序,疫苗免疫程序,疫苗免疫程序,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 皮内接种法适用疫苗:卡介苗。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家长抱紧儿童,露出儿童胳膊;用1ml一次性注射器配4.5号针头吸取1人份疫苗,皮肤常规消毒,待酒精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
5、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0150角刺入皮内。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管,但不要接触针头部分,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皮丘,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角后,拔出针头。勿按摩注射部位。,皮下接种法适用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风疹疫苗。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肤。操作方法:如在儿童左上臂接种,家长取坐位,儿童应坐于家长腿上;家长左臂抱紧儿童,使儿童头部靠在家长左肩部;将儿童右臂置于家长身后;家长用右臂固定儿童双腿,右手握住儿童左手,防止在接种过程中乱动。,皮下接种法接种人员用1ml注射器配上5.5号针头,吸取1人份疫苗后,皮肤常规消毒,绷紧皮肤
6、,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柄,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40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1/32/3,放松皮肤,左手固定针管,回抽无血,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肌内接种法适用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操作方法:家长取坐位,儿童应坐于家长腿上;家长左臂抱紧儿童,使儿童头部靠在家长左肩部;将儿童右臂置于家长身后;家长用右臂固定儿童双腿,右手握住儿童左手,防止在接种过程中乱动。大年龄儿童可取坐位或立位,注射侧的手叉腰。,肌内接种法用适当规格的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皮肤常规消毒,左手将三角肌绷紧,右
7、手持注射器(以执毛笔式),与皮肤呈90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2/3,固定针管,放松皮肤,回抽无血,注入疫苗后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口服法用于口服脊灰疫苗的接种。用消毒的药匙将脊灰疫苗送入儿童口中(液体疫苗可直接滴入),用凉开水送服咽下。月龄小的儿童,喂服脊灰疫苗时可将糖丸疫苗碾碎,放入药匙内,加少许凉开水溶解成糊状服用,或将糖丸疫苗溶于5ml凉开水中,使其完全溶化口服咽下。口服疫苗时要看服下肚,如儿童服苗后吐出应先饮少量凉开水,休息片刻后再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常见的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及处置原则预防接种一般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
8、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局部反应临床表现注射局部红肿浸润,根据纵横平均直径分为弱反应(2.5cm)、中反应(2.65.0cm)和强反应(5.0cm)。凡发生局部淋巴管/淋巴结炎者均为局部重反应。大部分皮下接种的疫苗在注射后数小时至24小时或稍后,局部出现红肿浸润,并伴疼痛,红肿范围一般不大,仅有少数人其直径5.0cm。有的伴有局部淋巴肿大或淋巴结炎、疼痛。这种反应一般在2448小时逐步消退。,皮内接种卡介苗者,绝大部分受种者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形成溃疡,35周结痂,形成疤痕(卡疤)。接种含吸附
9、剂疫苗,部分受种者会出现注射局部不易吸收,刺激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硬结。,局部反应的处理方法一般不需要任何处理,经过适当休息,即可恢复正常;较重的局部炎症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可消肿,减少疼痛;卡介苗的局部反应不能热敷;对特殊敏感的人可考虑给予小量镇痛退热药,一般每日2-3次,连续1-2日即可。,全身反应临床表现发热:分为轻度(37.137.5)、中度(37.638.5)和重度(38.6);部分受种者接种灭活疫苗后56小时或24小时左右体温升高,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个别受种者发热可能提前,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即有体温升高,612小时达高峰,持续12天;注射减毒
10、活疫苗后出现发热反应的时间稍晚,个别受种者在注射麻疹疫苗后610天内会出现中度发热,有类似轻型麻疹样症状。,部分受种者除体温上升外,可能伴有头痛、眩晕、恶寒、乏力和周身不适等,一般持续12天。个别受种者可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以接种当天多见,很少有持续23天者。,全身反应的处理方法加强观察,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全身反应严重的可作对症处理;高热、头痛可给解热镇痛药,如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儿童10-15mg/kg,必要时4-6小时1次,1天不超过4次。恶心、呕吐给予维生素B6;高热不退或伴有其他并发症者,应密切观察病情,
11、及时转诊治疗。,(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也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发生率极低,但反应相对较重,应及时转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受种者接种疫苗后机体发生的损害并不一定都是由接种疫苗引起,有的确实与接种疫苗有关;有的则与接种疫苗并无关系,只是在时间上有关联;在机体损害的性质未明确前,这种情况称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
12、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按其发生原因分为以下5种类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偶合症;事故:疫苗质量事故、实施差错事故;心因性反应;原因不明。,常见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有:据统计,90%以上的异常反应均为过敏反应,包括局部过敏反应、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血管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还有无菌性脓肿、热性惊厥等;比较少见的有多发性神经炎、臂丛神经炎、脑病、脑炎和脑膜炎、脊灰疫苗相关病例等;接种卡介苗后引起的淋巴结炎、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等。,无菌性脓肿,接种含有吸附剂的疫苗(如百日破联合疫苗等),如注射部位选择不正确,注射过浅,剂量过大,或使用疫苗前未加充分摇匀,流入的疫苗可在局部
13、滞留数月,导致局部组织发炎而逐渐坏死、液化,最后形成无菌性脓疡。,临床表现注射局部先有较大红晕,23周后接种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硬结、肿胀、疼痛。炎症表现并不剧烈,可持续数周至数月。轻者可在原注射针眼处流出略带粉红色的稀薄脓液;较重者可形成溃疡,溃疡呈暗红色,周围皮肤呈紫红色。溃疡未破溃前,有波动感。轻者经数周至数月可自行吸收。严重者破溃排脓,创口和创面长期不能愈合,有时表面虽然愈合,但深部仍在溃烂,形成脓腔,甚至经久不愈。,治疗干热敷以促进局部脓肿吸收,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左右。脓肿未破溃前可用注射器抽取脓液,并可注入适量抗生素。不宜切开排脓,以防细菌感染或久不愈合。脓肿如已破溃或发生潜行
14、性脓肿且已形成空腔需切开排脓,必要时还需扩创,将坏死组织剔除。有继发感染时,先根据以往经验选用抗生素,然后对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按照药敏培养实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换药时用3%硼酸溶液冲洗伤口,引流通畅。,热性惊厥 临床表现热性惊厥是指先发热,后有惊厥,体温一般在38以上,惊厥多发生在发热开始12小时之内、体温骤升之时。发作突然,时间短暂,肌肉阵发痉挛,四肢抽动,两眼上翻,口角牵动,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呼吸不规则或暂停,面部与口唇发绀,可伴有短暂的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预防接种引起的惊厥,多数只发生1次,发作持续数分钟,很少有超过20分钟者。有些儿童可表现为多次短暂惊厥。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15、,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治疗静卧于软床之上,用纱布缠裹的压舌板使口张开,并放在上下牙齿之间以防咬伤舌头。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氧。止痉,如苯巴比妥钠每次58mg/kg肌内注射,也可用10%水合氯醛,每岁每次1ml,灌肠。紧急情况下也可针剌人中。可用物理降温和药物治疗退热。,治疗静卧于软床之上,用纱布缠裹的压舌板使口张开,并放在上下牙齿之间以防咬伤舌头。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氧。止痉,如苯巴比妥钠每次58mg/kg肌内注射,也可用10%水合氯醛,每岁每次1ml,灌肠。紧急情况下也可针剌人中。可用物理降温和药物治疗退热。,过敏反应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中过敏反应最常见,它是受同一种抗原(致敏原)
16、再次刺激后出现的一种免疫病理反应,可引起组织器官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临床表现多样化,轻则一过即愈,重则救治不及时或措施不当可危及生命。,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出现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发病呈急性经过,一般在输入抗原(致敏原)后数分钟至1小时内发病,出现胸闷、气急、面色潮红、皮肤发痒,全身出现皮疹,甚之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而导致呼吸困难、缺氧、紫绀,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脉搏细而弱,血压下降,呈昏迷状。,过敏性休克抢救:病人平卧、头部放低、注意保暖,针刺人中;0.01mg/kg或0.3ml 1:1000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氧气吸入;基层单位作上述处理后,待病情稍有好转立即转院以便进一步
17、处理;或至少留观12小时,以防晚期过敏反应的出现。,卡介苗接种事故的处理接种卡介苗时误种皮下或肌肉,以及超剂量接种引起的事故最为多见。临床表现:接种局部在25天内出现红肿,以后发生硬结,发展成中心软化、破溃而成脓肿。接种部位同侧腋窝、锁骨下可伴有淋巴结肿大。可有体温升高,伴有乏力、烦躁、食欲减退,个别儿童肺部可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加和肺异常阴影,但极少引起肺部结核。,治疗全身治疗(1)口服异烟肼,儿童810mg/kg,1次顿服,每日总量不得超过300mg,至局部反应消失。同时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6,以减少异烟肼反应。如在服异烟肼的同时加服利福平,则效果更好。(2)反应严重
18、者可肌肉注射异烟肼,儿童每天4060mg/kg,分12次注射,疗程1个月。,局部治疗立即异烟肼50mg加于0.5%普鲁卡因溶液中,作局部环形封闭,每日1次,连续3天后改为每3天1次,共计810次。已发生溃疡者,在用异烟肼液冲洗后,再用异烟肼粉撒于溃疡面,并可用时用利福平有广谱抗菌作用。,卡介苗异常反应接种局部反应水泡、脓泡、深部脓疡、肉芽组织增生;淋巴结炎;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等。,卡介苗引起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接种同侧腋下、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1cm,或发生脓疡破溃。,接种卡介苗异常反应的处理接种局部反应的处理保持局部清洁,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可治愈小水泡:络合碘消毒大水泡:注射器抽脓
19、,必要时5%-10%异烟肼软膏、利福平外敷溃 疡:局部消毒、10%异烟肼软膏、利福平用凡士林纱布外敷,深部脓疡:有波动时用消毒空针抽脓、生理盐水冲洗注入链霉素、异烟肼溶液保留,每周一次;肉芽组织增生:用消毒剪剪平,淋巴结肿大早期:热敷,3-4次/日,10-15分钟/次脓疡:消毒注射器抽脓,2%异烟肼溶液保留 手术切开排脓,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的临床表现:卡介苗接种后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破溃、愈合慢;表现长期发热、体重下降或不增、易感染;一经发现,转上级有关医疗单位诊治。,强 调 卡介苗接种所致的淋巴结反应,不能诊断为结核病,因为卡介苗接种与结核杆菌引起的病例改变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引起的病理改变
20、是良性的,退行性的,可自然消散不留痕迹。,预防接种使用过程中引发的预防接种事故主要是由于责任心不强所致,常见的原因有:用错疫苗。注射疫苗剂量过大或重复注射。接种疫苗途径错误。接种部位错误。接种现场混乱或接种人员技术不熟练,造成卡介苗溅入接种工作人员自己或他人眼内。操作上或器械消毒不严而引起注射局部感染化脓、蜂窝组织炎,甚至引起全身化脓性感染等继发感染。接种对象选择不当。,急性疾病:对于正在发烧,特别是发热在37.6以上者,或同时伴有其他明显症状的儿童,应暂缓接种疫苗。儿童康复并经过一段时间调养后再接种疫苗。此外,如果儿童处于某种急性疾病的发病期或恢复期,或处于某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均应推迟
21、疫苗的接种,待儿童康复以后再接种疫苗。,不良反应的预防,过敏体质:个别儿童有过敏体质,容易被家长忽视。有过敏体质的儿童接种疫苗后偶可引起过敏反应,造成发生不良反应的后果。所谓过敏体质,是指儿童反复接触某种物质,容易发生机体过敏反应,出现相应症状,其中以过敏性皮疹最为常见。如果发现过去接种某种疫苗曾发生过敏反应,则应停止接种。,神经系统疾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人接种某些疫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已明确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儿童,例如患有癫痫、脑病、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或惊厥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接种疫苗。,免疫功能不全:一般认为,儿童免疫功能不全,不仅预防接种后效果较健康人差,而且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特别是接种活疫苗时。比较严重的免疫功能不全包括免疫缺陷(例如无/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等。如果儿童容易反复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感染后常常伴有发热、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怀疑存在免疫功能不全的可能性,接种疫苗时需特别小心。,神经系统疾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人接种某些疫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已明确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儿童,例如患有癫痫、脑病、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或惊厥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接种疫苗。,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