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期末作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期末作业.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期末作业 案例“信息技术”观光号之旅分析 02级电教专业 刘含玉 022814164*_*,*课程题目:“信息技术”观光号之旅*指导思想: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差异,挖掘潜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从整体课程角度看,本课是对信息技术与信息的一个概述,以“信息技术发展历程”和“信息的基本特征”为主线。,*使用年级:高中一年级 课程类型:信息技术导入课多媒体组合教学 课时:1课时(
2、40分钟)教学方法:作为新课教学,本课是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的第一课,教学过程采用的是讲授法。,*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本课教学要求,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可以把教学的目标分解为三个维度:1、知识与技能 了解关于“信息”不同定义;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应用实例、发展历程及趋势。2、过程与方法 过程:经历、体验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交流思想;方法:分析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能够把类似的对发展历程的划分方法运用到 今后的学习中。,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身心健康: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 信息意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习的兴趣;行为规范: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价值内
3、化:有效运用信息意识,迎接信息社会挑战。,*学习内容分析本课程采用广东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对学习内容的要求水平进行分析如下: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2、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3、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4、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对个人生活学习的影响;5、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从初中升上高中,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利用抽象的逻辑思维,用理论来作为指导来分析,综合事实材料扩大知识领域。从初中到高中,学习动机由“兴趣型”逐渐倾向于“信念型”,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开
4、始增强。同时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存在着不平衡性。,*教学策略:1、形成认知结构的策略 以两条主线贯穿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a、“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第一条主线 b、“信息的基本特征”第二条主线2、促进信息加工的教学策略 通过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两条主线交错发展,引导课堂教学的开展。,3、课堂教学策略 讲授法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恰当取材,运用生动明确的语言,深入浅出,启发学生思维,使他们积极配合老师的讲解和引导,逐渐学习到一种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方法。为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策略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关键点:a、授课内容的组织
5、方式;b、教学语言的组织方式;c、课堂秩序、气氛的组织;d、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掌握。,*教学环境与资源1、学习环境 a、网络教室 b、Internet c、投影仪设备2、学习资源类型 a、课件(网络课件):Powerpoint 课件作为呈现课堂教学主线使用,游戏课件作为课堂组织活动使用,其时间控制 功能有效地控制课堂进度。b、网络留言板:一个不需要用户注册就可以发表回帖的留言板 网站程序,这样降低了学生操作的难度,也消 除了少数同学的恐惧感和胆怯心理。,*简易教学流程图,*学习评价设计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2、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3、通过对教科书上
6、的探究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对自我 学习情况进行效果评价。,*课程评价及反思1、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兴趣是关键,也是本课的成功之处,以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信息技术的学习。2、活动组织进程的内容和时间的把握同样是本课的出彩之处,内容上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同时贯穿了信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感同身受的感受这一漫长的历程。教师在时间上的把握也很恰当,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基本功。,3、通过“讲授”穿针引线使用不同教学方式的有机事例,服务于教学过程。“信息与信息技术”作为基础知识,通过教师系统的讲授,辅以学生的自主尝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身就是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观念的体现。学生在轻松而紧凑的氛围里面很快地理解所学内容,并引发了自主的思考和运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环境等综合考虑,并结合启发式教学等,灵活处理和运用。4、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即使的归纳和小结,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目标的学习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