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语言学》.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97805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PPT 页数:164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语言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4页
《大学语文-语言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4页
《大学语文-语言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4页
《大学语文-语言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4页
《大学语文-语言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语言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语言学》.ppt(1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 学 语 文,中篇:语言学,一、大学语文,(一)语文,1语文=语言+文字,2语文=语言+文学,3语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叶圣陶先生),(二)大学语文,大学语文是为培养和提高非中文专业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而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中小学语文:侧重于语文的工具性。,大学语文:兼有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更侧重于人文性和审美性。,二、汉语,(一)汉语,1汉语:是汉民族使用的语言。,汉语又称中文、汉文,也称国文、国语、华文、华语、唐文、中国语,还有唐话、中国话等俗称。,2.汉语的地位:,联合国六种正式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在古代,日本、朝鲜、越南长期使

2、用汉字;直到现在,日本于1981年公布的常用汉字还有1945个。韩国、新加坡仍通行汉字。,如:我们是漓江学院的学生。我、麗川大学学生。,3汉语的分段,(1)古代汉语,(2)近代汉语,上古汉语:周朝前期和中期。如:诗经、易经等。,(3)现代汉语,以早期白话文献为代表的汉语。如:红楼梦、西游记等。,中古汉语:南北朝、隋朝、唐朝和 宋朝前期。如:切韵、广韵等。,广义指普通话和汉语的各种方言。,狭义则专指普通话。,(二)古代汉语部分导读,1论语(P109),(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是诸子散文的开山之作,是 儒家学说的主要经典。,(2)“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2左传(P113114),(

3、1)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史官 左丘明所著,是中国古代一部 编年体的历史著作。,(2)“春秋三传”: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3孟子(P119),(1)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 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2)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孔子 是至圣,孟子是亚圣。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 家,政治家和散文家,战国 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 四代弟子。,4战国策(P123),(1)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 体史料的汇编,作者已不可考,西 汉的刘向第一次对这些史料进行系 统整理,修订成书,共33篇。,(2)战国策长于说事,描写人 物形象极为生动。又称国

4、策、国事、短长、长书、事语、修书 等。,5礼记(P125),(1)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 说是“传”或“记”。礼记就是对“礼”的解释。其编定者是西汉的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主要记载先秦的礼制、礼仪等,是研究先秦社会 的重要资料。,(2)三礼:礼记 仪礼 周礼,6淮南子(P127),(1)淮南子是在西汉淮南王刘安 主持下由他和他的门客集体编著 的一部著作,本名鸿烈,刘 向校定后称淮南。,(2)淮南子文体与吕氏 春秋相近,但其中保存 了中国不少的古代神话传 说和史料。,7史记(P128),(2)“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 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 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

5、书”的 专名。,(1)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3)梁启超称赞史记是“千 古之绝作”,鲁迅誉之为“史 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史记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下限到 汉武帝末年时期,前后跨越三千多年历史。,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书: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列传:是重要人物传记。,8汉书(P132),(1)汉书为东汉班固所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 体断代史。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 史传文学典范之作。因此,历史上

6、常把司马迁 和班固并列,史记和汉书对举。,(2)汉书又称前汉书,包括本纪、表、志、列传 共100篇。叙事特点是:注重史事的 系统、完备,凡事力求有 始有终,记述明白。,9世说新语(P135),(1)世说新语为刘宋宗室临川 刘义庆所撰。,(2)世说新语全书8卷,分德行、言语等36门,一般是散文,记述 自汉末到刘宋时名仕贵族的逸闻 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 谈玄言和机智应的故事。,10资治通鉴(P137),(1)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编年体通 史,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 马光等历时19年编撰完成。,(2)资治通鉴和史记一样,被人们称为史学瑰宝,广为流 传。而研究者也代代相沿,使

7、其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即“通 鉴学”。,(一)学习内容及课时安排,三、大学语文语言篇,练 习,结合文本和自身的实际讨论孔子学说的现代意义。,郑伯克段于鄢,左传,教材113,一、左传简介,1.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史官_所著,是中国古代一部_的历史著作。,2.“春秋三传”:左传 _ _,左丘明,编年体,公羊传,谷梁传,二、解题,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传隐公元年。,克:,战胜。,鄢(yn):郑地名,在现在河南省鄢陵县境内。,郑伯:,指郑庄公。郑,春秋时国名,姬姓,在现在河南省新郑县一带。诸侯的封爵为公、侯、伯、子、男五等。郑属伯爵,所以称郑伯。,段:,郑庄公之弟共叔段。,三、品读,共(n)叔段,遂恶(w)

8、之,寤(w)通“牾”(w),亟(q),弗(f),邑(y),虢(u),佗(t),同“他”。,第一小节:,郑武公娶于申,日武姜。,武姜:郑武公之妻,“姜”是她娘家的姓,“武”是她 丈夫武公的谥号。,郑武公:郑国的第二代君主,郑桓公之子,名:掘 突。“武”是他的谥号。,(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共(gng)叔段:郑庄公的弟弟。共:春秋时国名,在现在河南省辉县。叔:为兄弟排行。段:是他的名。他在兄弟之中年岁小,因此称“叔段”。失败 后出奔共,因此又称“共叔段”。,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惊吓”。,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寤(w):通“牾”(w),通假字,“逆,倒着”。寤:睡醒

9、。牾:逆。通假字:本有其字,临时借用同音字或音近字来 表示本字的意思。它的读音以本字的读 音为准。,遂:连词,因而、于是。,恶:厌恶。,祭(zhi)仲,早为(wi)之所,雉(zh),第二小节:,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不度:不合制度。“度”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代汉语:副词直接加在名词前面,表明这个名 词活用为动词。现代汉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但有“很科学、不 卫生、非常艺术、很中国”等说法,其 中,“科学、卫生、艺术、中国”等名 词活用为形容词。,不堪:不能忍受,受不了。如:“凌乱不堪”“痛苦不堪”等。,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古今字。满足。(贪得无厌)人张口,口含肉,表示吃饱,引申

10、为满足,再引申为厌恶。后来又造了一个“餍”专门表示吃饱、满足的意思,“厌”就只表示“厌恶”的意思。,姜氏何厌之有?,“何之有”是个固定格式(习惯格式),宾语“何”前置,表反问。“何厌之有”就是“有何厌”,即:“有什么满足”。“何罪之有”就是“有何罪”,即:“有什么罪”。,“之”的作用是帮助宾语前置。,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毙:仆倒,倒下去。这里指失败。,姑:姑且、暂且。,子:您。古时对男子的尊称。,廪(ln)延,不义不昵(n),第三小节:,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既而:不久。既:头向后,吃完了,用餐结束,引申为尽,之后,不久。,贰于己:贰属于自己。使西鄙、北鄙一方面属于庄 公,一

11、方面属于自己,即同时向双方纳贡 赋。贰,两属,属二主。,鄙:边疆,边远的地方。,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国不堪贰: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若之何”也是个固定格式,有“若何、如何、奈何”等形式,都表示“把怎样、对怎样”的意思。,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与:给予。,臣请事之:我请求去服侍他。事:动词,事奉。,生民心:使老百姓多心。生:使动用法,“使生”。,无:同“毋”(W),不要。,缮(shn),城颍(yng),具卒乘(shng),第四小节:,请以遗(wi)之,繄(y),第五小节:,阙(qu):同“掘”(ju),泄泄(y),第六小节:,匮(ku),敢问何谓也?君何患焉?,

12、“何谓、何患”都是疑问句,古代汉语疑问句要求宾语前置。,敢:表谦敬的词。,君何患焉:您忧虑什么呢?患,担心、忧虑。,敢问何谓也:请问您这是什么意思?,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隧而相见:挖个地道,在那里见面。隧:隧道,名词用作动词,指挖隧道。,阙:同“掘”,挖。,其谁曰不然:那谁能说不是这样(不是跟誓词相合)呢?其:语气助词,加强反问的语气。然:代词,代庄公对姜氏发的誓言。,古 代 汉 语 常 识,一、词类活用,二、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三、古今异义词,四、“子、见、之、者”的用法,五、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一、词类活用,(一)词类,1.词类:,是词语法性质的分类。,(2)常做谓

13、语动词。如:同学们认真学习大学语文。,2.分类的依据:语法功能,(3)常做谓语、定语形容词。如:大眼睛很漂亮。,(1)常做主语、宾语名词。如:老师关心学生。,(三)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为了表达的需要,在句中 从甲类词临时变为乙类词。,词类活用现象古已有之。在文言文中使用的频率很高,现代文中也还在使用,可相对来说,使用的概率相对较低一些。,1.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中的齐桓晋文之事),第一个“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尊敬。第一个“幼”: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爱护。,1孔子对曰:

14、“君君、臣臣、父父、子子。”(P111112),君君:后一个“君”名词用作动词,指谨守为君之道。臣臣:后一个“臣”名词用作动词,指谨守为臣之道。父父:后一个“父”名词用作动词,指谨守为父之道。子子:后一个“子”名词用作动词,指谨守为子之道。,2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h)蓧(dio)。(P112),后:名词用作动词,走在后面,落在后面。,练 习,3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P114115),度:名词活用为动词,符合制度。,4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P116),隧:名词活用为动词,指挖隧道。,练 习,5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zh)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P120)

15、,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6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P124),衣冠:名词活用为动词,穿好衣服戴好帽子。,练 习,7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P126),外:名词用作动词。外户:从外面把门关上。,8项王军壁,军少食尽。(P128),壁:营垒,名词活用为动词,指驻扎。,练 习,9径匈奴,匈奴得之,传(zhun)诣 单(chn)于(y)。(P132),径:途径。名词用作动词,取道。,10既臣大夏而君之。(P133),君:名词用作动词,做君主。,练 习,11毛遂按剑而前曰。(P138),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2.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具有“使宾语

16、怎么样”的 意思,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 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实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实行这个动作。在古代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常有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但因跟了“之”,成为使动用法。“活之”即“使之活”。,(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

17、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如: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传),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整无缺。,(3)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王。,1.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P110),敝: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使坏。,2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P110),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逸。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信任。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怀念。,练 习,3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 二子焉。(P112113),见(xin):动词的

18、使动用法,使(让)拜见。,4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P112113),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洁。,练 习,5庄公寤(w)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P114),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惊吓”。,6无生民心。(P115),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生。,练 习,7武丁朝诸候,有天下,犹运之掌也。(P122),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朝。,8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P126),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正常。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纯厚。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和睦。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和谐。,练 习,9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

19、民有常。(P126),第一个“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使显露。第二个“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使彰明。,10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P129),王:名词的使动用法,让为王。,练 习,11既臣大夏而君之。(P133),臣: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臣服。,12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P134),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见。,练 习,3.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样”的意思。需要用“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0、:,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2)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小。,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s)以草具。(P123),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贱之:以之为贱,相当于看不起他。,2孟尝君客我。(P123),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客我:以我为客。,练 习,3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P124),子: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

21、用法,以为子。子其民:以其民为子,把薛地的人民看成 自己的子女。,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P125126),第一个“亲”: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以为亲。第一个“子”: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以为子。,练 习,5以贤勇知,以功为己。(P126),贤: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贤。,6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P130),引: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援引、理由。,练 习,7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P136137),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练 习,(一)通假字,通假字:用音同或音近但意义不同的字来 代替应该写的正字。,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蚤:通“早”

22、,早些,乘早。通假字。,二、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P111),雕:通“凋”,凋零。通假字。,2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P111),亡:通“无”,没有。通假字。,练 习,3植其杖而芸。(112113),植:通“置”,放下。通假字。,4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P114),寤:通“牾”(w),逆,倒着。通假字。,练 习,5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P114115)其辟君三舍。(P118119),辟:通“避”,避开、避免。通假字。,6无生民心。(P115),无:通“毋”(W),不要。通假字。,练 习,7.若阙地及泉,遂而相

23、见,其谁曰不然?(P116),阙:通“掘”,挖。通假字。,8孝子不匮,永锡尔类。(P116),锡:通“赐”,给予。通假字。,练 习,9子盍蚤自贰焉。(P118)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P138),蚤:通“早”,趁早、早点。通假字。,10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P118),离:通“罹”,遭受。通假字。,练 习,(二)假借字,通假字:本无其字,因为要创制新字较 麻烦或为免使字数大量增加,而采用同音或近音字表达那种 意思。,如:“自”字本义是:鼻子。因同音关系,借来表示“自己”之意。,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P112113),芸:“耘”的假借字,除

24、草。芸:芸香草。耘:从耒(li,农具),指除草、松土等 农活。,练 习,(三)古今字,古今字:在某个意义上先后产生的形体不同 的字。,先产生的字叫“古字”,后产生的字叫“今字”。,如:莫暮,1使子路反见之。(P112113)责毕收,以何市而反?(P124)诚得至,反汉,汉之路遗王财物,不可胜言。(P132133),反:同“返”,返回。古今字。,练 习,2姜氏何厌之有?(P114115),厌,同“餍”,满足。古今字。,3奉匜沃盥,既而挥之。(P119)毛遂奉铜盘二跪进之楚王曰。(P138139),奉:同“捧”,。古今字。,练 习,三、古今异义词,1古今异义词:指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如:汉王笑

25、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谢:古义:拒绝。今义:感谢。,一、虫(P128作业四),虫:古义:指一切动物,包括人在内,人叫裸虫。今义:指昆虫。有些方言称老虎为大虫、蛇为 长虫。,二、地方 逝 岁 怜 被(P130作业三),地方:古义:地:地方、地盘、地域;方:方圆、幅员、范围。今义:地域、位置。,练 习,逝:古义:往、去、奔驰。今义:用得最多的是死亡。,岁:古义:通常指年(年月、时光)。今义:指年龄。,怜:古代常用义是爱。现代常用义是同情。,被:古今都表示被子。古代还经常表示覆盖、受到。现代经常用于被动句,是介词。,练 习,三、滑稽(P131作业二),滑稽:古义:言谈辩捷。今义:言语、动作

26、引人发笑。,练 习,四、“子、见、之、者”的用法,(一)“子”的用法(P113),(1)婴儿,又有儿子或女儿之意。(2)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现 代汉语中的“您”等。(3)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4)子媳。(5)地支的第一位,1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第一个“子”:对人的敬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中国古代 对男子的通称。第二个“子”:老师,古人对自己老师的 称呼。,练 习,2见(xin)其二子焉。,子:儿子。,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子: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练 习,(二)“见”的用法(P113),1读“jin”(1)动词。看见、会见、拜见、接见。(2)名词。看见的东西、见解,见

27、识。(3)介词。表被动,相当于“被”。2读“xin”。(1)引见,使.见。(2)同“现”。,1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见:看见。,2见其二子焉。,见(xin):使(让)拜见。,练 习,3使子路反见之。,见:拜见。,(三)“之”的用法(P113),1.代词。(1)代人、物、事。(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2.结构助词。(1)定语、补语的标志。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2)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应省去。(3)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 用,可不译。3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 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 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道之不行

28、,已知之矣!,第一个“之”: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 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 作用,可不译。第二个“之”:代词,代“道之不行”这件事。,练 习,(四)“者”的用法(P131),1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2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 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 作用。3语气助词,放在时间名词之后,可不译。4“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1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者:语气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 尾,起判断作用。,2今者臣从东方来。,者:语气词,放在时间名词

29、之后,可不译。,练 习,3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者:结构助词,译“的东西”,相当于名词 性短语。,五、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P131作业四),1.宾语前置2.定语前置3.状语前置4.主谓倒装,(一)倒装句,宾 语 前 置,2宾语的位置:放在谓语动词的后面。如:他写作业。,1宾语:就是动词所涉及的对象,用来回答“谁”或是“什么”的问题。如:我找三张。同学们看电影。,3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在一定的语法条件下,宾语可以从谓语中心语的后面移至谓语中心语的 前面,这种现象称为“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就是“操何”的倒装形式,即“带了 些什么礼物?”,1姜氏何厌之有?

30、(P114115),何厌之有:等于说“有何厌”,有什么可以满足的。,2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P116),何谓:等于“谓何”,说的是什么意思?,练 习,3君何患焉?(P116),何患:等于“患何”,忧虑什么呢?,4责(zhi)毕收,以何市而反?(P124),何市:等于“市何”,宾语前置,买什么。,练 习,1.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 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的句式。,(二)判断句,如:陈胜者,阳城人也。,2.判断句常见的形式,(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31、。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译: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练 习,1.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 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 被动句。,(三)被动句,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2.被动句常见的形式,(2)“为”、“为所”表被动。如: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现 代 汉 语,第一节 现代汉语普通话与方言第二节 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规范第三节 现代汉语词汇与词汇规范第四节 汉字与汉字规范第五节 标点符号,第一节 现代汉语普

32、通话与方言,一、语言,二、现代汉语共同语,三、现代汉语方言,四、现代汉语规范化,一、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现代汉语共同语,1.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 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 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 汉民族共同语。,2.普通话的形成,春秋,汉朝,明朝,民国,雅言,通语,标准语,国语,官话,新中国,1955年10月,普通话,三、现代汉语方言,1.方言: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2.现代汉语十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晋方言、徽方言、平话。,四、现代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规范化,(一)明确规范,(二)普及规范,第二节

33、 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规范,一、普通话语音系统,二、语音规范化,一、普通话语音系统,1.普通话声母(21个辅音声母),2.普通话韵母(39个),(一)读音标准,3.普通话声调(4个),3.普通话声调(4类),调类 调值 例字阴平 55 妈 飞 阳平 35 麻 肥上声 214 马 绯去声 51 骂 费,训练:教材P155作业六。,1.y、w的使用,(1)i、u 开头的音节 i、u后有别的元音,就直接把i、u改为y、w。i、u后没有别的元音,就在i、u前面加上y、w。如:i y i yi in yin u w uen wen u wu,2.开头的韵母 全加(y),加后省两点。如:yu n yun n

34、 yn e yue,(二)音节的拼写规则,2.隔音符号“”的使用,以 o e开头的零声母音节连结在其他音节后面,为了避免混淆音节界限,用隔音符号“”隔开。,如:企鹅 q 档案 dngn,2.省写规则,(1)上两点的省略,A、与声母j、q、x相拼时,上两点省略。如:j(居)qun(全)xu(学),B、与声母n、l相拼时,上两点不能省。如:n(女)l(驴),(2)iou、uei、uen 的省写,声母+iou、uei、uen(iu、ui、un),如:qi(秋)u(归)kn(昆),3.标调规则,(1)调号要标在音节的主要元音(韵腹)上。,(2)i、u相遇标在后。,如:chuli(垂柳)qidi(球队)

35、,按、o、e、顺序确定调号的位置。如:o(高)ku(扩)i(给)xi(斜),(4)轻声音节不标调。,(3)i上标调不用点。,如:y(衣)xn(新)ku(亏),如:zhuzi(桌子)lubo(萝卜),4.拼写常识,如:tunji fndu(团结奋斗),(1)分词连写:分词:词与词分开。连写:词内部的音节连写。,(2)大写字母的用法,B、诗歌每行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Ptnhu sh jiosh de zhy yyn.普通话 是 教师 的 职业 语言。,A、句子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Chun qin mnyu un,Ysh dshn shn,Jtu wn mnyu,Dtu s xin.

3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C、地名、国名等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 要大写。,D、标题可以全部大写,也可以每个词开头 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为了整齐美观,标题的音节一般不标调号。),如:Guln(桂林)Zhnu(中国)Ljin Xuyun(漓江学院)Mo Zdn(毛泽东),如:HETANG YUESE(荷塘月色)或:Hetn Yuese,训 练,1.教材P155 作业三。,2.按拼音规则给下面一句话注音。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二、语音规范化,(二)推广标准音,(一)确立正音标准,1.剔除北京话里的土音成分。,(一)确立正音标准,如:太好了 tu ho le 不言语

37、b yun yi,2.北京话的轻声、儿化。,北京话里的儿化、轻声现象特别多。一般来说来,能区别词义和词性的可承认是普通话成分。如:东西 dnx(方向)盖(动词)dnxi(物品)盖儿(名词),3.北京话里的异读字。异读字:指习惯上有几种不同读音的字。如:波浪:blng/plng 暂时:znsh/znsh 比较:bjio/bjio 复杂:fz/fz 1985年12月27日公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音,都以此为准。,(二)推广标准音 推广标准音:推广普通话1.1994年10月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 试工作的决定(1)普通话分为三级六等。(2)对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教师等岗 位人员,

38、从1995年起逐步实行持普 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2.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每年9月 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3.2000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并于 2001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教材P/142,4.推广普通话不是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 为了消除方言隔阂,以利于社会的交际。,第二节 现代汉语词汇与词汇规范,一、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二、词汇的发展变化三、词汇的规范化,1.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 词的总称。2.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

39、料,由 词和熟语组成。,next,next,一、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词,基本词,一般词,现代汉语词汇,基本词汇,一般词汇,back,next,1.基本词汇:基本词的总和,是词汇中 的最主要部分。,2.基本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最重要的、最 核心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3.基本词汇的特点,(一)基本词汇,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back,(二)一般词汇,1.一般词汇:除去基本词汇以外 的词汇。,2.特点:很大的灵活性。,back,3.一般词汇的构成,(1)新词。如:电脑 房奴(2)文言词。如:逝世 谋面(3)历史词。如:太监 县令(4)方言词。如:够呛 名堂(5)外来词。如:咖啡 卡车(6)行业

40、词。如:黑板 上课(7)隐语。如:条子 松人,二、词汇的发展变化,(一)新词的产生(二)旧词的消亡(三)词义的演变,back,next,三、词汇的规范化,(一)词汇规范化的原则(教材160),back,next,1.必要性。2.普遍性。3.明确性。,(二)词汇规范化的内容,back,next,1.古语词的规范:吸收有丰富表现力或在特殊场合必须使用的古语词。,如:诞辰 会晤,back,next,2.外来词的规范:(1)不要滥用。(2)采用通用的书写形式。(3)尽量用意译方式。,如:马克思 马科斯 话筒 麦克风,back,next,3.方言词的规范:(1)部分方言词已进入普通话。(2)标志着部分地

41、区产生和存在的 事物的词,不应看做规范对象。(3)在文学作品中可适当使用方言 词。,如:垃圾 青稞,back,next,4.新词的规范:注意规范生造词。,如:贬放(被贬,然后被流放)惊栗(吃惊害怕得发抖),back,next,5.简称的规范:简称:是较复杂名称的简化形式。如:地下铁路(地铁)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大),(2)还要避免随意简称而形成的生造词。如:狡奸(狡猾奸诈)疏薄(稀疏且薄)体惦(体贴惦记)生救(生产自救),(1)要尽量避免使用那些表义明确但容易产生 歧义的简称。如:南京部队男子篮球队 南部男篮,back,next,第四节 汉字与汉字规范,一、汉字,2.文字是字形、字音、字义的统

42、一体。如:书(字形)sh(字音)成本的著作(字义),汉字概说,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二、汉字的性质,三、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人),(山),如:,汉字是表意性质的音节文字。,1.笔画:是组成汉字形体的各种点和线。,书写楷书时,从落笔到抬笔为一画(一笔)。如:“木”由笔画横、竖、撇和捺构成。,2.标准,一、笔画,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汉字结构,4.笔画的组合方式,3.基本笔画 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折、提、钩。,相离(三、川等),相接(人、刀等),相交(十、九等),如:千(相接、相交)犬(相离、相接、相交),二、偏旁,1.偏旁:又叫部件

43、。是由笔画组成的构成 汉字的基本单位。如:语 亿,2.汉字的类型:,(1)独体字:由一个偏旁单独构成的字。如:人 土 门,(2)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偏旁组合 而成的汉字。如:件 笔 汉,(7)穿插结构:巫噩,(3)左右结构:休接,(4)左中右结构:湖鞭,(1)上下结构:毕草,(2)上中下结构:等器,(5)半包围:床句赵闲凶区,(6)全包围:固国围,(8)品字形结构:森磊垚,3.偏旁的组合方式,三、部首,1.部首:在编写字典时,把相同偏旁的字 编在一起,并把这个相同的偏旁 列为首字,这就是部首。,2.偏旁和部首:,部首是指表义的偏旁。可以说:部首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1.笔顺:指汉字

44、笔画的书写顺序。,2.汉字的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先进去后关门。,四、笔顺,“六书”说: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用字法:转注,假借。,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造 字 法,一、象形 根据事物的整体轮廓或突出特征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二、指事 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指示符号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法。,三、会意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意义的造字法。,后起的会意字。如:尖 岩 信 明 歪,四、形声 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法。,形旁: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声旁:表示字音的部件。如:樟,

45、左形右声:樟、堆、惜。,右形左声:战、切、视。,上形下声:爸、竿、宇。,下形上声:恭、姿、架。,外形内声:阁、囤、匣。,内形外声:问、闻、辩。,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的组合方式:,第四节 汉字规范化,一、汉字规范化,1.汉字规范化:根据汉字发展的规律与社会 交际的需要,为汉字的应用 确定相应的标准。,2.汉字规范 的依据,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二、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1.写错别字。2.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3.使用已淘汰的异体字。4.滥用繁体字。,1.写错别字。,(1)错字:写得不成字的“字”。,(2)别字:把甲字写成乙字。如:克(刻)苦 甜(恬)不知耻,A、随意增减字的笔画

46、。,B、写错字的偏旁。,C、写错字形结构。,(3)错别字的种类:,A、笔画增减而误。,B、形近而误。如:夭天 徒徙,C、音同而误。如:诚肯(恳)布(部)署,D、形近且音同或音近而误。如:辨(辩)论 锁(琐)碎,E、不理解词义而误。如:大显伸(身)手 手(首)屈一指,F、受上下字偏旁而误。如:编缉(辑)绉(皱)纹,G、偏旁写错而误。如:协 建,(4)纠正错别字的方法,1.注意字形,2.注意字音,3.注意字义,2.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如:停(仃)留(畄),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是指不按国家规定的简化字总表的要求,任意简化汉字。,3.使用已经淘汰的异体字。,如:峰(峯)冰(氷)耻(恥),如再继续使用

47、淘汰了的异体字,只能 造成用字的混乱和增加学习者的负担。,4.滥用繁体字。,如:龙(龍)会(會)酒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一)文物古迹;(二)姓氏中的异体字;(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四)题词和招牌的手写字;(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第五节 标点符号,二、标点符号的用法,一、标点符号的种类,三、标点符号的位置,训 练,教材P175176页思考题。,一、作业内容 任选一个范围(如:校园内、校园外、某本书、某杂志、某报刊、某作业等)进行语言文字规范的调查(可从用字、用词、标

48、点、拼音等方面切入),并整理成一篇调查报告。,大学语文现代汉语部分作业,二、作业要求1两人为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作业。(若班 级同学出现单数时,那么其中一个小组可 为三人,由学习委员协调安排)。2调查报告中最好能附上照片(尤其注意不 规范之处)。3文中每一个例证都要详细注明出处。4字数在800字以上。5调查报告主笔同学的名字排在第一位。6若出现抄袭的情况,相关的同学作业以零 分计。,三、作业形式1以电子版本(word文档)形式上交作业。2个人文件名格式为:某某 学号后三位数字 调查报告题目3以班为单位压缩成一个rar文件,文件名 格式为:班级名称 大学语文现代汉语部分作业,四、提交时间 2011年1月6日前以班为单位把作业发至任课教师的信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