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园配套道路(横二支路西段)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900660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0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御园配套道路(横二支路西段)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御园配套道路(横二支路西段)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御园配套道路(横二支路西段)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御园配套道路(横二支路西段)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御园配套道路(横二支路西段)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御园配套道路(横二支路西段)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御园配套道路(横二支路西段)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 55003-2021)(5)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8-2021)(6)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T 55030-2022)(7)建筑与市政工程质量控制通用规范(GB/T 55032-2022)(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 50476-2019)(9)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10)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H)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12)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3360-01-2018)(13)公路桥梁抗震设

2、计规范(JTG/T 2231-01-2020)(14)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T 3310-2019)(1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1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E8/1-2017)(17)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2011) (2019修订版)(18)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19)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20)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39-2010)(2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18)(22)桥梁用结构制(GB/T 714

3、-2015)(23)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GB/T 20065-2016)(24)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T 529-2016)御园配套道路(横二支路西段)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本次设计为横二支路的西侧延伸段,全长546.965m,根据业主意见及道路周边用地开发情况分为近远期建设。近期建设内容为K0+000-K0+370段,主要解决在建小区迫在眉睫的车行交通进出需求,K0370-K0+546.965段为远期,远期建设内容结合道路北侧公园建设一并实施。其中方案一为近期实施方案,近期路基段桩号范围为K0+000-K0+214.5、K0+345.5-K0+370,路基段长度为

4、239m,桥梁段桩号范围为K0+214.5-K0+345.5,桥梁段长度为131m。远期路基段桩号范围为K0+370-K0+546.965。本次设计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行车速度20Kmh,双向两车道,标准路幅宽12m。主要设计内容包括:道路、交通、桥梁、结构、照明、电力土建、排水工程及燃气、给水、通信工程管位预留。本册为桥梁工程,包含一座桥梁。2设计依据(1)项目设计合同;(2)项目区域路网规划、用地规划等资料(3)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及管线图。(4)御园三期一组团住宅总图(2016/10)(5)龙兴园区御园配套道路(横二支路西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重庆六零七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

5、023.4)3设计规范与标准(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建标2013)(2)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3)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Il)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2019修订版)计算。(12)预应力类型:A类预应力结构(13)桥梁宽度:2.r2.5m(人行道)+7.87.0m(车行道)+2.l2.5m(人行道)=12.Om4.2设计荷载4.2.1永久作用(1)结构自雨:预应力混凝土26kNm钢筋混凝土25kN沥青混凝土24kNm,钢材78.5kNm,填土20kNmj(2)混凝土收缩及徐变:按照公路钢筋

6、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取值4.2.2可变作用(1)汽车荷载:城-B级(2)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2019修订版)计算(3)制动力:按通规4.3.5条取值(4)整体温度:整体升温24.7C、整体降温-21.3C(5)梯度温差:梯度升温TI=I4,T2=5.5C;梯度降温TI=-7*C,T2=-2.75*C(6)风荷载:基本风速为27.0ms,设计风速根据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3360-01-2018)取值(7)基础变位:5mm4.2.3偶然作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分类为丁类,不需进行抗震分析

7、和抗菸验算。5上阶段审查意见执行情况需补充6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本节摘自地勘报告)6.1气象与水文(25)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26)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17)(2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18)(28)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2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30)公路桥梁伸缩装置通用技术条件(JT/T327-2016)(31)公路桥梁盆式支座(JT/T391-2019)(32)城镇桥梁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技术标准(CJJ/T279-2018)(33

8、)道桥用防水涂料(JC/T975-2005)(3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GB50496-2018)(3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3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17)(37)其它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选及地方标准。4主要技术标准及荷载取值4.1主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2)设计时速;20kmh(3)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一级(4)设计基准期:100年(5)设计使用年限:100年(6)环境类别:I类环境(7)防撞等级:A级(8)抗震设防标准:6度,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9)抗震设防分类别:丁类,按C类设计方法设防(10)汽车荷载:

9、城一B级潴号结构面类型倾向及倾角调查条数间距nV条向伸颇延张开宽度mm结合程度充填情况力学断性结构而属性IML构造裂原275282-N78,丽.(282,Z85,)25-l5m2-6m1Tmm很差无充填、不充水、裂面粗糙压扭软弱结构面按照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74-2014表3.1.4判定岩体属块状结构。综上所述,场地构造裂隙不发育,无断层,地质构造简单。6.4地层岩性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及钻探揭示,场地表层分布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lm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工$)砂岩及泥岩,砂岩呈夹层分布。现由上至下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Q1)(1)素填土(QJ):棕褐黄褐色,主要由泥

10、岩、砂岩块石、碎石和粘性土组成,硬质物粒径为2200cm,含量为2040分布不均,填料为就近开挖回填,结构松散稍密状,多呈松散状,稍湿,属机械抛填形成,回填时间约3年,分布于整个场地,主要为施工平场回织形成,路段区无污染源。钻孔揭露厚度0.206.10(ZK16).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Ls)(2)砂岩(Jzs-Ss):灰白色、褐灰色、浅灰绿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次含云母,细粒中粒结构,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强风化带岩石岩质软,轻敲易断,岩芯多呈碎块状;中等风化带岩质硬,强度高,岩芯多呈柱状、短柱状。多为夹层于泥岩分布,厚度在O.70m(ZK26)-17.OOm(ZK18),为场区次要岩

11、层。(3)泥岩(Jzs-Ms):紫红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局部含砂质成分较重,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基岩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岩质软,轻敲易碎;中等风化基岩较完整,裂隙不发育,岩芯呈柱状,岩体强度中等。分布于整个场地内,为场区次要岩性,根据钻孔揭露厚度1.2Om(ZK12)28.3Om(ZKl),局部未揭穿,为场区主要岩层。6.5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屈丘陵缓坡地貌。场地地势较高,拟建场地地势总体属西高东低之势,场地地形为缓坡地形,地形起伏较平缓,从西到东呈斜坡状分布,地表水具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场地内勘测区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具冬暖春早,夏热秋凉,秋雨连绵,无霜期长特点

12、。多年平均气温17.5C18.5*C,最高气温42.2C(1958年8月29日),夏季长达4个月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1094.6mm,最大年平均降雨量1378.3mm(1968年),最小年平均降雨量783.2mm(1961年),降雨一般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2/3。年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10分钟平均)26.7ms(1958年5月10日),实测极大风速27.0ms(1961年8月4日),最大静风频率7%(1月份),平均风速3.4ms距离场地南侧125225m处为御临河,最近距离为约125m,最远距离约225m,为区域地表述地下水排泄基准面,御临河5年、10年、20年、50年、10

13、0年一遇最大洪水位分别为178.98m、181.14m,183.07m、185.32m、186.98m。御临河常年洪水位约173.50m,勘察期间御临河水位为172.50m06.2地形地貌拟建路段区属丘陵剥蚀地貌,横二支路K0+214.500-K0+345.500m总体走向为南一北向,现经园区开发场平后地形坡角在325,平均地形坡角约在19,局部陡坎处斜边坡坡角大于45,场地整体上西高东低,整体呈一斜坡状,桥址区内最高点高程为239.19m,最低点位高程为227.65m,相对高差约11.54m。6.3地质构造根据地表地质调查及区域地质资料,桥址区处于大盛场向斜西翼近轴部,线路区段范围及其邻近未

14、发现断层。在沿线基岩露头处测得岩层产状及构造裂隙,岩层产状100135。/1416,优势产状取120。NI5。砂泥岩层接触面可见泥化夹层,结合程度极差,属软弱结构面:根据路段区出露基岩进行调查和钻探揭露,现将各里程段裂隙发育情况进行描述:裂隙发育情况统计表调ft编号结构面类型倾向及倾角调变条数间距nV条帧向延伸张开宽度mm钻仓程度充填情况力学属性结构面孤性m构造裂除200-215Z85c88(2O7,Z88,)2210mS8m28mn差无充填、不充水、裂面相畏压扭馔件结构面岩土参数建议值一览表指标名称岩石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岩石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地基承载,,4J征值Kpa地基承鼓力基

15、本容许值kPa抗剪强度抗拉强度MPa底擦数基系水平抗力系数MNm3变形模鼠MPa弹性模量MPa泊松比勺摩擦角。内聚力MPa泥强风化300*300*0.35*界中等风化7.184.80261080027.51.230.3990.45*80*118513810.2(砂强风化400*400*0.40*岩中等风化14.359.843570120029.31.030.2340.55*180*240328440.25缶注:”代表经脸值。6. 8场地稳定性评价根据工程地质测绘表明,渝江路修建时对西侧的顺向路堑边坡采用1:3的坡率进行分阶绿化放坡处理,边坡长约300m,高约11.0-16.0m,宽约30.04

16、5.0m,边坡坡向120125,坡度18-20,为一顺向临空岩质边坡,边坡的稳定性受岩层层面控制,勘察期间通过现场踏勘调查,未发现边坡滑塌变形,坡顶无开裂变形迹象,现状整体稔定,为稳定型边坡。7. 9地震效应评价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O2-2013)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O.05g,场地抗笈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剪切波测试结果及地区经验综合综合确定素填土的剪切波速取136ms,为软弱土;强风化基岩剪切波速在500800ms之间,为坚硬土或软质岩石,中等风化基岩剪

17、切波速在大于800m,为稳定岩石。建设场地地震稳定性评价:场地内及附近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危岩等不良地质作用,不存在地震稳定性问题。场地内分布土层主要为素填土,无液化土分布。8. 主要材料及性能要求8.1 混凝土C50混凝土一一主梁、楔块无地表水系,当大气降水进入场地后绝大多数形成地表由西向东的径流向场地低洼处排泄,极少部分下渗形成局部滞水,不利于地下水赋存,属地下水贫乏区。道路区地层结构由人工素填土和下伏砂岩、泥岩组成。素填土、砂岩属透(含)水层:泥岩为隔水层。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动力特征,结合含水介侦的组合状况,将地下水类型主耍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类裂隙水两种类型。松散岩类孔

18、隙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中,水流径流方式为大气降雨后向洼地地带汇聚储存,水量受气候影响波动大。主要赋存于低洼的槽沟内的填土中。该层水主要接受火气降雨、地表水体渗漏、基岩裂隙水等补给,以蒸发、侧向迳流等方式排泄。基岩裂隙水:为赋存于岩层中的裂隙水及浅层风化带网状裂隙水,裂隙水的埋藏条件受基岩面形态、岩性、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风化等因素的控制,因此富水性不均一。由于区内地下水接受补给的来源单一,主要为大气降水,故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同大气降水密切相关,一般随着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受大气降水控制显著。总之,地下水流量动态变化大。道路桥址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向地势低洼处排泄。本次勘察,全部钻孔按要求用水位观测

19、仪进行了孔内水位的观测工作,在地势低洼处土层中存在孔隙水,填上层较厚地段存在上层滞水,雨季在.土层较厚地段存在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旱季和雨后数日水量减少。结合区内地貌、岩性、岩层产状、地质构造分析,区内富水性较差、地下水较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场地岩.上层渗透系数:填土取3.0md(经验值),泥岩取O.O2md(经验值),砂岩取0.3md(经验值)。6.6不良地质现象及特殊性岩土根据野外调查,场区及邻近周边地带均未见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和地面沉降变形等不良地质现象,亦未见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救物。6.7岩土物理力学特征g.捻距:为公称直径的1216倍h.

20、不松散性:钢绞线在不捆扎的情况下切断不松散i.弯曲率:钢绞线自由放置在一个平面上,从Im长基线测量,弯曲度最大不大于25mmj.钢绞线的公称直径:f15.2mmk.钢绞线公称面积:139mnf1 .钢绞线内不应有折断、横裂和相互交叉的钢丝m.性能均匀稔定的应力、应变曲线2)捻制后,预应力钢绞线应进行消除应力的热处理。3)预应力钢束与管道的摩阻系数:u=0.174)预应力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k=0.0015(塑料波纹管)5)一端锚具变形及钢束回缩值小于等于:6mm7.3.2锚具所使用的预应力锚具必须经过正式鉴定和重大桥梁工程的检验,并符合本设计文件的各项要求。1)锚具的结构型式及规

21、格应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15)的有关规定。2)锚具应具有可靠的锚固性能和足够的承载能力,锚具产品的检验应按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15)规定进行。7.4波纹管本项目桥梁预应力管道均采用塑料波纹管,波纹管同时要求满足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T529-2016)相关规定:塑料波纹管应具有专用连接、排浆和观察的装置。在塑料波纹管的布设时,应安装专用、带观察孔的连接卡箍:此连接卡箍的安装应满足:a.每一预应力束,至少一个。b.通长索,应考虑每隔40米左右安放一个。c.此带观察孔的连接卡箍,应安放在预应力索的特殊位置,如:竖

22、弯处最高点、平弯处最C50混凝土一一主梁及楔块C40混凝土一一桥墩墩柱、桥台台帽、防撞护栏C30混凝土一一承台、桩基、桥台台身、人行道结构C30片石混凝土一一桥台台身C25混凝土一一垫层其他构件以相应图纸为准。7. 2普通钢筋设计采用HRB400、HPB300钢筋,HPB300钢筋其质量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17)的规定,HRB400钢筋其质量应符合钢筋泡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18)的要求。直径22Omm的钢筋采用等强度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方式,要求为I类接头。连接区段内的接头率不大于50%,并满足规范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

23、程(JGJ107-2016)的要求。8. 3预应力钢材7. 3.1预应力钢绞线钢绞线采用PC高强度低松弛(H级松弛)七股型钢绞线,其应符合图纸要求及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CB/T5224-201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X7相关要求。抗拉强度fpk=1860Mpa,张拉控制强度采用0.72。,所有预应力施加都应在箱梁混凝土龄期大于7天,且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弘以上方可张拉。1)钢绞线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如下规定:a.极限抗拉强度:21860MPab.弹性模量:21.95X10MPac.最小破断载荷:260.7kNd.1%延伸时的最小载荷:234.6kNe.最大松弛:2.5%(70%公称最大负荷,

24、1000h,20*C)f.伸长率:N3.5%采用预应力混凝上连续梁桥,单幅布置,桥梁全宽12.0m。8.1.1 上部结构一般构造主梁采用单箱双室预应力混凝上连续箱梁,梁高1.7m。顶板宽为12.Om,底板宽8.0m,悬弼宽度2.0m;顶板厚25cm,底板厚22cm,腹板厚50cm;为增强支点处抗剪能力,在支承处腹板由50cm加宽至90cm,顶板由25cm加厚至50cm,底板由22cra加厚至47cm:中横梁厚度2.0m,端横梁厚度1.5m。8.1.2 下部结构一般构造桥墩采用柱式排墩,立柱为圆柱墩,墩径1.5m,墩柱接桩基,桩径L8m,采用机械成孔,横向墩柱间设置地系梁,截面尺寸为1.5xl.

25、5m。桥墩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现浇成型,桩基采用C30混凝土现浇成型。桩基均为嵌岩桩,需满足三个要求:(1)桩基长度不小于图中所示长度。(2)桩基嵌入中风化岩层不小于3d。(3)桩底持力层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小于图中数值。桥台量种类型:左幅桥梁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接群桩基础,桩径L5m,采用机械成孔。桩基采用C30混凝土现浇成型,桩基均为嵌岩桩,需满足三个要求:(D桩基长度不小于图中所示长度。(2)桩基嵌入中风化岩层不小于3d。(3)桩底持力层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小于图中数值。9. 2附属结构1. 2.1伸缩缝和支座在桥台位置设置伸缩缝。伸缩缝详细资料由生产厂家提供。均采用盆式橡胶支座,各支座安装必

26、须水平,安装技术要求详见支座生产商的安装说明。8. 2.2桥面系构成车行道铺装采用IOCm沥青混凝土等厚铺装;人行道铺装采用3cm花岗石+2Cm砂浆调平层9. 2.3防撞护栏远点。7. 5管道灌浆管道灌浆方式为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必须保证灌浆饱满密实。真空辅助乐浆的浆体设计和外加剂技术要求如下:为满足压浆质量的要求,压浆浆体可以加入部分的外加剂,以改善浆体的性能。配制好的压浆浆体,应具备如下技术指标:a外加剂应具有减水、缓凝、微膨胀的功能:但不得含有铝粉。b.水灰比:O.29T).35,一般取0.33。c.泌水率:小于2%,24小时内泌水被吸收。d.流动度:14-24(秒),停止30分钟后再测流

27、动度,损失不大于2秒。e.抗压强度:7天龄期的抗压强度大于42MPa:28天龄期后,浆体抗压强度大于50NPa。f.膨胀率小于5%8. 6支座支座均采用盆式橡胶支座,盆式支座的选用应满足交通行业标准公路桥梁盆式支座(j39l2019)的要求。各支座安装必须水平,安装技术要求详见支座生产商的安装说明。9. 7伸缩缝桥梁分联位置设置仲缩缝,伸缩缝详细资料由生产厂家提供。7.8桥面防水在桥梁梁顶与沥青混凝土间涂刷MM树脂防水涂料作为桥面防水层,防水材料各项指标必须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道桥用防水涂料(JC/T975-2005)的要求。桥面防水施工工艺必须与相应防水材料要求相匹配。8桥型构造设

28、计要点10. 1主体结构拟建工程含桥梁一座,起于K0+214.5,止于K0+345.5,全长131.0m,跨径布置为4x30m,1)原材料要求a.水泥宜选用硅酸盐52.5水泥,其质量必须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要求,水泥中的氯离子含量应小于O.03%o在确定最终水泥品种之前,应做水泥与所使用的辅掺材料、外加剂等之间进行旦配试验,以选用匹配性能的优良的水泥。b.辅掺材料辅掺材料主要以矿渣(微粉)、粉煤灰(可用于桩基础)、硅灰等活性矿物掺合料等原材料复合并深加工而成。矿渣微粉满足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上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17)中S95品质指标的要求:粉煤

29、灰满足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GB1596-2005)中低钙I级粉煤灰的品质指标的要求:硅灰满足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19)附录A的要求。c.细骨料、粗骨料中砂、碎石其品质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严禁使用碱活性骨料。严重冻融环境作用下,阻击了的吸水率不宜大于1%。粗细集料宜进行坚固性试验,质量损失应小于5(细集料)和10%(粗集料)。粗、细集料的含泥量应分别低于0.7%和1乐集料中的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分别不宜超过粗、细集料总质量的现。d.混凝土拌和用水混凝土拌和用水,不得采用海水、污水或PH值小于5的酸性水,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硬化的有害杂质或油脂、糖类及

30、游离酸类等,水中硫酸盐含量(按SoJ计)不应超过水的质量027mgCm,钢筋混凝土结构,拌合水中氯离子含量应低于1200mgL;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拌合水中氨离子含量应低于500mgL.2)混凝土性能要求混凝土需满足工作性能优良、体系密实、无宏观缺陷、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兼顾经济防撞护栏为混凝上护栏,防撞等级A级。8.2.4灯饰、排水及其它附属设施在桥面设置排水系统,注意根据电照、排水设计埋设管道和照明、排水、交通标志等设备的预埋件。灯杆样式详相关电气专业图纸。8.3结构耐久性设计本工程采用100年的设计基准期,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耐久性类别为I-A类,具体耐久性措施如下:8.3.1桥

31、梁总体设计(1)桥梁采用整体现浇的方式,注重结构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提高桥梁使用耐久性。(2)桥梁设置了完整、通畅、便于维修的排水系统,提高耐久性。(3)桥梁预应力混凝上构件按A类构件设计,钢筋混凝上部分裂缝宽度控制在0.2m以内。(4)混凝土结构表层分布的钢筋均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提高桥梁使用耐久性。(5)桥梁支座与垫石砌块预留了制作更换的操作空间。(6)桥梁护栏等构件均沿纵向分段设置了横向切缝,提高耐久性。8.3.2提高混凝上耐久性的技术措施根据国内外相关科研成果和长期工程实践调研结果,采用当前较为成熟的提高钢筋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8.3.2.1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本工程主梁及

32、墩柱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其技术途径是采用优质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和新型高效减水剂复合,配以与之相适应的水泥和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形成低水股比、低缺陷,高密实、高耐久的混凝土材料。从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要求出发,在原材料的优选试验中,以坍落度评价混凝土的工作性,以抗压强度等评价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以混凝土的电通量和氯离子扩散系数(扩散法)试验结果评价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并以耐久性能为首要要求。5)高性能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质量控制高性能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应采用变形多面体形式,高性能细石混凝土预制,垫块材料的强度及抗渗透性均不低于本体高性能混凝I:的技术标准。6)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顶而混凝土由于阳光直射

33、温度较高而产生温差过大的现象,同时由于风速较大也容易造成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混凝土表面收缩较大而导致混凝土开裂。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成型抹面结硬后立即覆盅土工布,混凝土初凝后立即在顶面蓄水进行养护,养护用水为自来水。混凝土冬季施工应严格控制,确需施工应采用蓄热保温措施进行浇筑和养护并使用低水股比的混凝土:原则上不宜采用防冻剂。1 .3.3提高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提高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提高工程钢筋混凝土使用寿命的最为直接、简单而且经济有效的方法。因此,本工程在满足公路钢筋混凝上及预应力混凝上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以及公路工程混凝土耐久性设计规范(JTG/3310-2019

34、)关于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基础上,适当提高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具体要求如下:各混凝土构件钢筋净保护层厚度及混凝土性能要求览表结构部位钢筋类别净保护层厚度(mm)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品种主梁最外层钢筋25C50高性能混凝土桥墩最外层钢筋40C40高性能混凝土地系梁、承台、桩基础最外层钢筋45C30大掺量掺合料混凝土防撞护栏最外层钢筋25C40普通硅酸盐混凝土普通钢筋(箍筋和分布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钢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表中的坂小净保护层厚度Cmin与保护层厚度施工负允差之和。CNemin+A8 .3.4混凝土结构保护涂层为了封闭由于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表面的空隙,增强混凝

35、上外表面的抗水性、抗腐蚀性,增强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桥梁结构外侧的美观,在箱梁外侧及桥墩外表面涂刷藏碳漆保护性、质量稳定性。在达到上述要求的基础上和现行行业标准基础上,同时满足下列要求:a.工作性能现浇混凝土坍落度:142cm.同时要求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加落度经时保持性、均匀性、保水性能。b.力学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一定的富余。8. 3.2.2施工中的控制对于实际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评估是雨:中之聿。相对普通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而言,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主耍涉及原材料质量、配合比、拌和、施工、保护层厚度、养护等方面,其重点在于控制混凝上的水灰比、控制保护层厚度和养护

36、等方面。D控制混凝土材料的最大水胶比和单位体枳泡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最大水胶比最小用量(kgm3)最大用量(kgm*)C300.55300400C400.45320450NC500.363604802)混凝土中矿物参合料用量范围。水股比粉煤灰矿渣复掺钢筋混凝土0.43040350.420W30W25预应力混凝土305030-503)在冻融环境下,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指数不应小于70机4)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高性能混凝土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可选用新型优质高效减水剂,其质量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的要求,氯离子含量小于0.02缸减水率20%以上,并且与水泥、掺合料等胶凝材料的匹

37、配性能良好。支座每2年检测1次可更换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伸缩缝每2年全面检测1次可更换,局部可修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9桥梁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施工必须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施工放样时,需注意衔接部位坐标及高程准确无误,并用多种可能的方法校核。仔细阅读设计图纸等有关设计文件及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领会设计意图,熟悉场地工程地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方联系。9.1主体施工9. 1.1场地工程位置场地开阔,且交通较为便利,可作为施工临时工棚、加工场地、拌和场、堆料场用地。9 .1.2基础桥墩基础采用直径M5m、1.8m的钻孔灌注桩基础。钻孔至孔底标高后清孔,并用塔吊或吊车起吊钢筋笼入孔

38、,浇筑基础混凝土。桩基完成并经超声波检查合格后,方可实施承台及桥墩结构。10 1.3桥墩桥墩外模采用工厂专门设计加工的大块钢模板,应刚度大、平整度好、接缝少,每块模板的具体尺寸结合墩身尺寸而定。桥墩竖向主筋的接头,采用直螺纹接头形式。9. 1.4主梁主梁采用支架现浇,支架应进行预压,预压重量不得小于施工重量的120%,消除支架非弹性变形。9. 2混凝.1:工程9. 2.1总体要求(1)施工前必须做好配合比试验(强度、弹模、收缩率、初凝时间等),综合考虑施工程序、工期安排、环境影响等各种因素,通过试验,保证混凝土强度,减少混凝土收缩徐变的不良影响。涂层。面层颜色详见景观图纸。保护涂层主要技术要求

39、如下:混凝土表面涂层配套涂层名称配套涂料名称装式涂方装数涂道涂层干膜最小平均厚度(Wn)底层桥梁专用修补腻子刮涂中间层桥梁专用水泥基找平腻子点补及刮涂面层水泥基丙烯酸溶剂型保护涂料喷涂或轴涂1或280涂层指标涂料名称部位比重(tm3)体积固体份(%)理论涂布率(g2)理论涂布率(Ln三)干膜厚度(um)水泥基丙烯酸溶剂型保护涂料干区1.235122000.163808.3.5检查、维护管理桥梁建成使用后,需进行维护和管理,常规检查维护要求如下:8. 3.6混凝土构件维修周期混凝上构件维修周期构件名称日常维护周期是否可更换备注班基每10年检测1次不可更换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桥墩每2年检测I次不可更换

40、,局部可修复建立健康检测档案,定期维护箱梁每2年检测1次不可更换,局部可修第建立健康检测档案,定期维护沥青混凝土铺装每2年检测1次可修补更换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支座垫石每2年检测1次不可更换发现问题及时处理8.3.7钢结构维修周期对于支座、伸缩缝、钢护栏、标牌立柱等可以维护、容易加固、替换的构件根据其维护的难易程度合理选择防护方案,其维护周期见表。钢构件维护周期表构件名称日常维护周期是否可更换备注钢护栏每年检测1次可更换发现问题及时维护(2)为了控制混凝上早期强度的过快发展,水泥中C3A含量不宜超过8%,水泥细度(比表面积)不超过350m)kg,游离氧化钙不超过1.0%。9. 2.3掺和料和外加剂

41、(1)矿物掺和料必须品质稔定、来料均匀、来源稳定、统一牌号,应有相应的检验证明和生产厂家出具的产品检验合格证书。(2)混凝土掺加剂必须是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其质量应符合现行混凝土外加剂规范(GB8076-2008)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的规定,添加外加剂均应在满足混凝土强度、抗港等级、膨胀率的前提下,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确定适应性和相应掺入量,试配报告单应提交施工监理或有关单位批准。以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离析性能,保持其均匀性。早期强度不能通过添加早强剂来得到。(3)外加剂性能指标必须通过有关质检部门的鉴定。9.2.4骨料(1)应尽可能采

42、用同一料场的石料、砂料,以保证结构外观色泽一致骨料质地均匀坚固,粒形和级配良好、吸水率低、空隙率小。(2)粗骨料抗压强度应大于混凝土强度的2倍,压碎性指标7%,空隙率40%,骨料应选用良好的级配,最大粒径2.0cm,且不超过钢筋混凝上保护层厚度的2/3,同时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含泥量低于的5%,针状、片状颗粒含量5%。(3)细骨料含泥量低于1%。宜采用中粗砂,如果采用特细砂时,应满足有关规定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并能满足结构的抗裂和抗渗要求。为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时的水化热,在使用特细砂时建议加入一定比例的机制砂或中粗砂。细度模数为2.02.5,具体比例根据施工单位的配合比

43、实验确定。(4)桥梁使用高强混凝土,因而必须仔细研窕确定施工工艺和所选用的材料,进行高强混凝土最佳配合比设计与试验,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测方法,并严格执行。C50及以上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拌制。9.2.5保护层垫块(2)混凝上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均应严格控制。混凝上浇筑时应保证浇筑进度和振捣密实,所有工作缝应认真凿毛清洁,确保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并应注意混凝土的养生。所有外表面均应达到平整、光洁。(3)为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确保结构设计使用年限,防止混凝土开裂,混凝土中应通过配合比试验掺入适量的优质膨胀剂,以补偿混凝土收缩。(4)当结构分层浇筑或分段浇筑时,层间应按照施工缝处理,对新老混凝土连接部,

44、应进行有效增强结合力的界面处理,除抹界面剂外还应在混凝土表层进行局部防水处理。桩基盅梁必须一次性浇筑完碎。(5)养护要求:混凝土硬化后要进行专人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冬季施工浇筑混凝上要采取保湿保温养护措施。(6)混凝土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用量,采用发热量较低的水泥,加大骨料粒径增加碎石用量,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化热,控制混凝上内外温差在20C以下。(7)在炎热天气,混凝土应在夜间浇筑,入模温度应控制在251C以下。(8)混凝土拆模时,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上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均不得大于20*C(梁体15C)。(9)混凝上试件应采用与结构相同的混

45、凝上、相同的浇筑方法和养护条件。(10)除/施工单位提供试块实验报告外,设计单位依据工程具体要求,可采用随机无损检验,以确认混凝上的施工质量及强度等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11)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均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浇筑进度和振捣密实,所有工作缝应认真凿毛清洁,确保新老混凝土的结合强度,并应注意混凝土的养生,所有外表面均应达到平整、光洁。(12)梁体混凝土试件应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养护。9. 2.2水泥(1)混凝土要求采用普硅水泥配制,宜使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牌的水泥(水泥等商品应具有专业部门的质量检验合格证)。(3)应严格控制箱梁的轮廓尺寸,施工误差应限制在施工规范容许范围之内,为防止箱梁混凝土开裂和楼边碰损,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有关要求时方可拆模。(4)箱梁施工中因施工所需开设的孔洞,均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所有施工预埋件,在施工完后应予割除,恢复原状,并注意防锈和美观。(5)箱梁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应将旧混凝土的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