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全].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901821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15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全].docx(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原则25工作程序和内容26文件管理67建设成果和效果68持续改进7附录A(规范性附录)正确使用说明8附录B(资料性附录)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调查内容12附录C(资料性附录)常见化学毒物的危害指数(THI) 14附录D(资料性附录)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措施举例25附录E(资料性附录)风险告知卡示例28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本标准主要

2、起草人:王瑞、张海东、张士怀、邵华、王红国、陈明、赵俊峰。引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现安全生产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的精神,按照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的要求,借鉴国际、国内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管理理念和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的成功经验编制本标准。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是应用风险学理论和风险控制技术,实现职业卫生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其过程是对职业病危害风险的辨识、分析、评估和控制,以及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本细则是在对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全面辨识和检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

3、度、接触水平、接触时间、接触人数、防护措施、健康效应、管理水平等,通过经验公式对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量化分级并据此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建设成果和效果以及持续改进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境内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和实施指南编制工作。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Z2工作

4、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128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160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18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9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224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9.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GBZ/T229.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229.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GBZ23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分级DB37/T2882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术语和定义GBZ

5、/T224、GBZ/T229sDB37/T288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classificationofoccupationaldiseasehazard依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检测结果和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简称:接害)作业进行的分级。职业病危害风险OCCUPatiOnaldiseasehazardrisk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工作场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频繁程度和防护水平;严重性,是指发生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的结果。职业病危害风险点occupationaldiseasehaza

6、rdsite存在职业病危害的设施、部位、场所和/或区域,或者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工种)。职业病危害风险管控managementandcontrolofoccupationaldiseasehazardrisk为防止、降低或消除职业病危害而采取的工艺技术、工程技术、个体防护和组织管理等措施。接触比值exposureratio工作场所劳动者接触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实际测量值与相应职业接触限值的比值,其应用见附录A.L基本原则应采取用人单位为主导的工作机制。用人单位应落实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全员参与职业病危害风险辨识、分级和管控,确保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有效。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分管负责人督促

7、、检查相关制度的落实,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生产、技术、设备管理人员及劳动者均应参与该工作。应遵循用人单位自主建设为主的工作模式。用人单位应根据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结果,落实职业卫生管控措施。风险评价应遵循科学客观的原则,评价所需基础资料的调查应详实、准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应真实有效且覆盖所有接害岗位和工作地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应严格遵守相关检测规范的要求,按照GBZ159的规定进行采样,按照GBZ/T160、GBZ/T189、GBZ/T192等标准的规定进行测定或测量。工作程序和内容风险评价准则根据作业场所或作业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固有危害程度、接触水平

8、和作业工人体力劳动强度,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多种有害因素对风险的影响权重,结合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人数、防护水平和健康效应,借助风险评估的经验公式量化发生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判定风险等级。工作步骤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步骤为:基础资料准备。通过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调查,辨识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对其浓度(或强度)进行测定(或测量)或搜集有效的检测数据。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特性、接触时间、检测结果和作业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进行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根据作业岗位工人接触各种职业病

9、危害作业分级的权重系数、接害人数、防护措施及职业病和职业健康损伤的发生结果确定职业病危害风险级别。分级管控。按照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级别实施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措施和分级管理。风险点确定通过详实的职业卫生调查和工程分析,明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时空分布和岗位接触情况,确定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固定作业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点为岗位工人接害的工作地点或设施,非固定作业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点为接害的岗位工人及其工作范围内存在职业病危害的设施、部位、场所或区域总和(例:锅炉巡检工接触粉尘、噪声和高温)O危险源(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应采用工程分析法、经验对照法、检测检验法等方法,参见附录Bo职

10、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应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GBZ2和GBZ160规定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应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时空分布、接触方式及接触时间进行分析。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方法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a)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参照GBZ/T229.1的规定,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指数按式(1)计算:式中:G分级指数;WM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权重数;WB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WL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M)的分级和权重数WM取值见附录A.5o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WB直接取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B,B二粉尘浓度实测值:接

11、触限值。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见附录A.3,权重数WL取值见附录A.4o根据分级指数(G),将生产性粉尘作业分为四个级别,见表Io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分级指数(G)作业分级1相对无害1G6轻度危害616重度危害b)接触化学物作业参照GBZ/T229.2的规定,接触化学物作业分级指数按式(2)计算:式中:G分级指数;WD化学物危害程度的权重数;WB工作场所化学物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WL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其中,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WL取值见附录A.4,化学物的危害程度由其危害指数(THI)决定,THI按附录C计算,危害程度的权重数WD取值见附录A.6o工作场所化学物职业接触比值的权

12、重数WB直接取化学物的职业接触比值B,B=化学物浓度实测值:接触限值。根据分级指数(G),将接触化学物作业分为四个级别,见表2。接触化学物作业分级分级指数(G)作业分级Gl相对无害1G6轻度危害624重度危害C)接触高温作业根据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接触高温作业时间和WBGT测量结果按照GBZ/T229.3的规定将高温作业分为轻度危害(I级)、中度危害(11级)、重度危害(五级)和极度危害(IV级)。d)接触噪声作业接触稳态噪声和非稳态连续噪声作业依据8小时等效声级(LEXz8h)或40小时等效声级(LEX,w)测量结果、接触脉冲噪声作业依据声压级峰值(Lpeak)和工作日内的脉冲次数(n)测量

13、结果按照GBZ/T229.4的规定将噪声作业分为轻度危害、中度危害、重度危害和极度危害。e)接触电离辐射作业密封源和射线装置产生的电离辐射,根据作业工人接触的年有效剂量(E),参照GB18871规定的职业照射剂量限值分为四个级别,见表3o年有效剂量(E)的测量参照GBZ128o电离辐射作业分级年有效剂量(E)作业分级l10剂量限值轻度危害310剂量限值中度危害12剂量限值重度危害剂量限值极度危害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按式(3)计算:式中:T风险值;n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序号,i-n对应的取值(1n);Ci一各类职业病危害作业级别的权重数;M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权重数;S职

14、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发生结果的权重数。P各作业岗位劳动定员的权重数。各类职业病危害作业级别的权重数Ci取值见附录A.7o作业岗位劳动定员的权重数P取值见附录A.8o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的权重数M取值见附录A.9。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发生结果的权重数S取值见附录A.10o根据风险值(T),将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为4个级别,见表4。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风险值(T)风险分级Tl低风险1T8一般风险832重大风险风险级别划分根据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结果,将风险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级别,分别以红、橙、黄、蓝色标注。重大风险的确定原则将以下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确

15、定为重大风险: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的风险值(T)大于32的作业岗位;存在矽尘或石棉粉尘的作业岗位;存在致癌、致畸等有害物质或者可能导致急性职业性中毒的作业岗位;存在放射性危害的作业岗位。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分类风险控制措施的类别包括: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替代、隔离、通风、净化回收、密闭、应急等);个体防护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措施举例见附录Do评审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接受风险;是否产生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否已选定最佳的解决方案。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原则用人单位应根据作业岗位的职业病危害风

16、险级别进行分级管控:低风险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对劳动者健康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应继续保持目前的作业方式和防护措施;一般风险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可能对劳动者的健康存在不良影响。应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劳动者实际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工作场所设置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I,督促其佩戴个体防护用品,采取职业健康监护、定期进行作业场所监测等行动;较大风险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很可能引起劳动者的健康危害。应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及时采取纠正和管理行动,降低劳动者实际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重大风险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极有可能造成劳动者严重健康损害。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使劳动者

17、实际接触水平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整改完成后,应重新对作业岗位进行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风险告知建立职业病危害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设置职业病危害风险公告栏,制作职业病危害风险告知卡,标明岗位名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引发的职业病或健康损伤、管控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文件管理用人单位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评价报告以及风险清单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较大、重大风险时,其风险确认、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建设成果和效果成果用人单位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至少产生以下成果:职

18、业病危害风险评估报告。至少应包括工程分析与职业卫生调查、风险评估过程、管控措施、检测报告等内容;风险清单。至少应包括风险点名称、风险等级、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区域、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或健康损伤效应、风险管控措施、管控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等信息。风险告知卡。风险告知卡举例参见附录Eo效果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用人单位至少应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每一轮风险确认和评价后,使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通过增加新的管控措施提高防治效果;涉及重大风险的作业岗位建立专人监护制度;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职业病防治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保证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的制度得到改

19、进和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使隐患排查工作更有针对性。持续改进评审用人单位应结合年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年至少一次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系统性评审或更新。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应重新进行评估分级:颁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的;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工作制度等发生重大调整的;装置工艺、原辅材料、设备发生重大改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发生变化的。沟通用人单位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管控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风险信息,树立内外部风险管控信心,提高风险管控效果和效率。重大风险信

20、息更新后应公示或公布并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规范性附录)正确使用说明接触比值B的应用接触比值是计算接触生产性粉尘和化学物作业分级的重要参数,为接触每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实际检测值与相应的接触限值的比值,当检测值为未检出时,以最低检出浓度的二分之T乍为检测值进行计算。生产性粉尘应分别计算PC-TWA和超限倍数比值,选择最大值作为某类粉尘接触比值取值;对于GBZ2.1中同时具有呼吸性粉尘和总粉尘接触限值的粉尘,优先使用呼吸性粉尘的检测数据进行接触比值的计算;若同一作业岗位同时接触两种及以上的粉尘时,应选择危害重、接触限值低的粉尘的检测数据进行接触比值的计算。对接触限值为MAC的化学物,直接计算

21、其接触比值;接触限值为PC-TWAsPC-STEL或超限倍数的,分别计算其接触比值,选择其中的最大值为某类化学物接触比值。工作岗位接触多种化学物时,接触比值为各种化学物接触比值之和,毒物危害程度级别取最严重的化学物的WD计算。化学物危害指数(THD计算以化学物的急性毒性、扩散性、蓄积性、致癌性、生殖毒性、致敏性、刺激及腐蚀性、实际危害后果与预后等9项指标为基础,每项指标按照危害程度分为5个等级并分别赋分,同时根据各项指标对化学物健康影响的大小赋予相应的权重系数,按照GBZ230的规定计算化学物危害指数(THI)。常见化学物THI值参见附录Co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L的

22、确定可参照表A.lo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体力劳职业描述动强度分级I(轻劳坐姿:手工作业或腿的轻度活动(正常情况下,如打动)字、缝纫、脚踏开关等);立姿:操作仪器,控制、查看设备,上臂用力为主的装配工作。Il(中等手和臂持续动作(如锯木头等);臂和腿的工作(如劳动)卡车、拖拉机或建筑设备等运输操作);臂和躯干的工作(如锻造、风动工具操作、粉刷、间断搬运中等重物、除草、锄田、摘水果和蔬菜等)。111(重劳臂和躯干负荷工作(如搬重物、铲、锤锻、锯刨或凿动)硬木、割草、挖掘等)。V(极重大强度的挖掘、搬运,快到极限节律的极强活动。劳动)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和权重数取值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和权重数(WL)取

23、值可参照表A.2。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权重数取值体力劳动强度级别权重数(WL)1(轻)1.011(中)1.5111(重)2.0V(极重)2.5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分级和权重数取值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M)的分级和权重数(WM)取值可参照表A.3o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分级和取值游离二氧化硅含量(M)%权重数(WM)M10110M50250806石棉及石棉纤维、木粉尘为确定人类致癌物粉尘,(WM)取值列入M80%一类。化学毒物的危害指数THI分级和权重数取值化学毒物的危害指数THI分级和权重数(WD)取值可参照表A.4o化学毒物的危害指数分级和权重数取值化学毒物危害指数(THI)权重数(WD)TH

24、K35135THI50250THI165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权重数取值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权重数(M)取值可参照表A.7o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权重数取值防控措施权重数(M)工程技术、个体防护和管理措施完善1.0个体防护或管理措施缺失1.5工程技术措施部分缺失2.0工程技术措施全部缺失2.5全部防控措施缺失3.0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的发生结果权重数取值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的发生结果权重数(S)取值可参照表A.8。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的发生结果权重数取值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发生结果权重数(三)无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0.5有职业健康损伤发生LO有2例以下慢性职业病发生2.0有急性职业病发生或3例以上慢性职

25、业病发生4.0职业病导致死亡8.0(资料性附录)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调查内容工程分析工程分析内容包括:原辅材料分析:对使用的原辅料、催化剂、助剂、产品、联产品、副产品、中间品等物质的名称、主要成分、形态、纯度、理化性质、年用量、运输方式、储存方式及投料方式等进行分析;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分析:对厂区的功能分区、装置道路的比邻关系、竖向布局等进行分析;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分析:对生产工艺流程、工艺原理和生产设备的先进性及布局进行分析。职业卫生调查用人单位概况调查对用人单位性质、规模、地点、自然环境概况、生产工艺及主要工程内容、生产制度、岗位设置、劳动定员等进行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对生产工艺过程、

26、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时空分布,对作业工人进行工作日写实并对其作业方式、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方式、接触时间和时段等情况进行调查;对各种化学物质的理化性质、职业接触限值、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法定职业病及职业禁忌证等资料进行调查,搜集有毒化学物的急性毒性、扩散性、蓄积性、致癌性、生殖毒性、致敏性、刺激及腐蚀性、实际危害后果与预后等资料。以往职业病发病情况调查搜集用人单位历年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发生情况资料,对发生的数量、岗位等进行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调查对工作场所设置的防尘、防毒、防噪声与振动、防暑降温、防潮防寒、防辐射、事故通风等职业病

27、危害防护设施的种类、数量、位置、形式、运行及其维护情况进行调查。应急救援设施调查针对可导致急性职业病或急性健康损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特点、可能发生泄漏(逸出)或聚积的工作场所,调查各类应急救援设施的种类、数量、设置地点及运行维护状况等。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对各接害作业岗位(工种)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接触水平,配备的防护用品的种类、数量、性能参数、适用条件以及佩戴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辅助用室调查调查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医务室等辅助用室的设置及自上次评价以来的变更情况等。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职业卫生管理

28、组织机构及人员的设置情况、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的制定及执行情况、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制定及执行情况、职业病危害的告知情况、职业卫生培训情况、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情况、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状况、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及管理情况、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落实情况等。(资料性附录)常见化学毒物的危害指数(THI)常见化学毒物的危害指数(THl)序中文名号英文名化学文摘号(CASN0.1)危害指数(THI)1安妥Antu86-88-4THI=492氨Ammonia7664-41-7THI=5132-氨基毗咤2-A

29、mminopyridine504-29-0THI=444氨基磺酸镂Ammoniumsulfamate7773-06-0THI=175氨基氧Cyanamide420-04-2THI=496奥克托今Octogen2691-41-0THI=127巴豆醛Crotonaldehyde4170-30-3THI=518百草枯Paraquat4685-14-7THI=459百菌清Chlorthalonil1897-45-6THI=3310钢及其可溶性化合物(按Ba计)BariumandsolublecompundszasBa7440-39-3(Ba)THI=4411倍硫磷Fenthion55-38-9THI=

30、4612苯Benzene71-43-2THI=6813苯胺Aniline62-53-3THI=5114苯基酸Phenylether101-84-8THI=21(二苯酸)15苯硫磷EPN2104-64-5THI=5416苯乙烯Styrene100-42-5THI=4317毗咤Pyridine110-86-1THI=4618茉基氯Benzylchloride100-44-7THI=6319丙醇Propylalcohol71-23-8THI=4520丙酸Propionicacid79-09-4THI=3221丙酮Acetone67-64-1THI=3022丙酮氟Acetone75-86-5THI=5

31、8醇(按CNcyanohydrin,asCN计)23丙烯醇Allylalcohol107-18-6THI=6124丙烯懵Acrylonitrile107-13-1THI=6325丙烯醛Acrolein107-02-8THI=5926丙烯酸Acrylicacid79-10-7THI=4727丙烯酸甲酯Methylacrylate96-33-3THI=3828丙烯酸止J酯n-Butylacrylate141-32-2THI=4529丙烯酰月安Acrylamide79-06-1THI=5630草酸Oxalicacid144-62-7THI=3131重氮甲烷Diazomethane334-88-3TH

32、I=62表C.l常见化学毒物的危害指数(THI)(续)序号中文名英文名化学文摘号(CASN0.1)危害指数(TH1)3抽余RaffinateTHI=(50oC220oC)22(60220)33臭氧Ozone10028-15-6THI=493滴滴Dichorodiphenyhri-Chlor50-29-3THI=4涕Oethone(DDT)62(DDT)3敌百Trichlorfon52-68-6THI=5虫473敌草Diuron330-54-1THI=6隆343硫化Bismuthtelluride,as1304-82-1THI=7祕Bi2Te339(按Bi2Te3计)38碘Iodine7553-

33、56-2THI=323碘仿Iodoform75-47-8THI=9464碘甲Methyliodide74-88-4THI=O烷494叠氮Hydrazoicacidvapor7782-79-8THI=1酸蒸61气4叠氮Sodiumazide26628-22-8THI=2化钠634J醇Butylalcohol71-36-3THI=325413-1,3-Butadiene106-99-0THI=4丁二56烯4丁醛Butylaldehyde123-72-8THI=5314丁酮Methylethylketone78-93-3THI=6244丁烯Butylene25167-67-3THI=794毒死Chl

34、orpyrifos2921-88-2THI=8婢464对苯Terephthalicacid100-21-0THI=9二甲25酸5对二P-Dichlorobenzene106-46-7THI=O氯苯405对茴p-Anisidine104-94-9THI=1香胺405对硫Parathion56-38-2THI=2磷665对特p-Tert-butyltoluene98-51-1THI=3J基甲苯275对硝P-Nitroaniline100-01-6THI=4基苯53胺5对硝P-Nitrochlorobrnzene100-00-5THI=5基氯53苯5多次Polymetyhlene57029-46-6

35、THI=6甲基polyphenyl37多苯isocyanate(PMPPI)基多异氟酸酯5二苯Diphenylamine122-39-4THI=7胺415二苯Diphenylmethane101-68-8THI=8基甲diisocyanate56烷二异富酸酯5二丙Dipropyleneglycolmethyl34590-94-8THI=9二醇ether34甲醛6二嗯1,4-dioxane123-91-1THI=1烷336二氟monochlorodifluorometh75-45-6THI=2氯甲ane40烷6二甲dimethylamine124-40-3THI=3胺556二甲Climethyl

36、benzenejxylene95-47-6/108-38-3THI=4苯/106-42-3566二甲Dimethylanilne121-69-7THI=5基苯50月安613-1,3-dimethylbutyl108-84-9THI=6二甲acetate18基丁基乙酸酯表C.1常见化学毒物的危害指数(THI)(续)序号中文名英文名化学文摘号(CASN0.1)危害指数(THI)67二甲基二氯硅烷dimethyldichlorosilane75-78-5THI=3568二甲基甲酰胺NzN-DimethyIformamide68-12-2THI=57693,3,-二甲基联苯胺3,3,-Dimethyl

37、benzidine119-93-7THI=3270N,N二甲基乙酰胺dimethylacetamide127-19-5THI=5371二聚环戊二烯Dicyclopentadiene77-73-6THI=5872二硫化碳carbondisulfide75-15-0THI=42731-1-1氯硝基乙烷lzl-Dichloro-l-nitroethane594-72-9THI=31741,3-氯丙醇1,3-Dichloropropanol96-23-1THI=197512二氯丙烷lz2-Dichloropropane78-87-5THI=17761,3-二氯丙烯1,3-dichloropropene

38、542-75-6THI=5877二氯二氟甲烷Dichlorodifluoromethane75-71-8THI=2978二氯甲烷Dichloromethane75-09-2THI=3879二氯乙快dichloroacetylene7572-29-4THI=55801,2二氯乙烷Dichloroethane107-06-2THI=438112二氯乙烯1,2-Dichloroethylene540-59-0THI=3382二缩水甘油酸Diglycidylether2238-07-5THI=3983-1二硝基苯(全部异构体)Dinitrobenzene(allisomers)528-29-0THI=

39、3683-2二硝基苯(全部异构体)Dinitrobenzene(allisomers)99-65-0THI=3683-3二硝基苯(全部异构体)Dinitrobenzene(allisomers)100-25-4THI=3684二硝基甲苯Dinitrotoluene25321-14-6THI=52854,6二硝基4-Dinitro-0-cresol534-52-1THI=43邻甲苯酚86二硝基氯苯Dinitrochlorobenzene25567-67-3THI=3287二氧化氮Nitrogendioxide10102-44-0THI=6188二氧化硫Sulfurdioxide7446-09-5

40、THI=4089二氧化氯Chlorinedioxide10049-04-4THI=4190二氧化碳Carbondioxide124-38-9THI=1991二氧化锡(按锡计)Tindioxide,asSn1332-29-2THI=45922.二乙氨基2-Diethylaminoethanol100-37-8THI=22乙醇93二亚乙基三胺Diethylenetriamine111-40-0THI=2394二乙基甲酮Diethylketone96-22-0THI=1595二乙烯基苯Divinylbenzene1321-74-0THI=1596二异丁基甲酮Diisobutylketone108-83-8THI=1597二异氟酸甲苯酯(TDI)Toluene-2,4-diisocya-nate(TDI)584-8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